2007/11/27

《竊聽者》:燃點自己照亮別人的生命


《竊聽者》(The Lives of Others)名不虛傳,果然是一齣令人看得感動的電影。題材涉及政治,並非我慣常喜歡的題材,這也是買了影碟久久沒播來看的原因,可是看下去卻津津有味。

導演初試啼聲即大獲好評,他以平實的手法帶我們進入一個充滿危機感的世界,那是1984年的東德,秘密警察無處不在,人民的一舉一動均受到監控,倘言行有違政府的意思,即可能受到審判,亦可能因此被剝奪自由(不單是肉體的自由,更包括追求藝術的自由)。

電影中一名導演便因此被奪去執導的自由,他在電影中說:“一個不能導戲的導演,就好像一個沒有菲林的相機,一個沒有穀的磨坊,空空如也。”如果一個人能如此執著地對待自己的事業/興趣,最後必定會成功吧,可惜他活在無望的痛苦之中,在困窘下走上絕路。

故事發生在這樣的環境下,男主角是個忠貞黨衛的國安局人員,負責監聽和偵訊,並善於盤問疑犯。開首他以心理手段摧殘疑犯意志,成功取得口供,並以此教學,展示他的才能和無情。是的,在電影開頭我們一直因為男主角木訥的表情和挺拔的背項而感受到他的鐵腕和無情。及後男主角與庸碌的同期同學兼上司往看話劇,因為對劇作家起疑,加上在高層的指示下,男主角開展了全面竊聽劇作家生活的工作,生命亦因而改寫了。

(我無法完全不寫出劇情,雖然我盡可能不講太多而影響觀賞樂趣,不過實在難免會透露端倪,所以完全不想知道劇情的請止步,但強烈推薦找電影來看看)

劇作家與話劇女演員過著同居的生活。劇作家本來對政治沒有明確的立場,後來卻受好友導演之死的影響,決定揭示當局的黑暗。劇作家與女演員原本生活美好,可是隨著女演員給政府高層看上了而蒙上陰影。

導演的自殺已點出了藝術比生命更重要。女演員視演出為生命,面對被剝奪演出的資格,她一而再屈服了,先是肉體,然後是忠誠,最後是愛情。她以為她別無選擇,可是在關鍵的時刻,她才發現一切都是無可挽回的錯誤。

男主角全天候竊聽著這對情人的生活,陪他們走過喜怒哀樂,冰冷的人生漸漸被人性的真善美同化。當男主角跟劇作家同時聽到導演之死時,他的震撼隨著劇作家彈奏導演送他的樂譜《好人奏鳴曲》而化為男兒淚。熱淚一出,徹底將他的良知喚起來。他同情這對情人,為了保護劇作家而撰寫虛假的竊聽報告,他大概從來沒想過背叛國家吧,可是面對人性愚忠的抉擇時,他選擇了前者。

英文片名是《The Lives of Others》,透過竊聽他人生活的點滴,男主角再也分不清自己的生活和他人之生活(聽到劇作家和女演員親熱後,他回家後靠召妓來尋求慰藉,可惜最後還是落得空虛孤寂)。他混淆了,他本應是一名旁觀者,可是他卻再也不能自己,悄悄參與他們的生活(出面勸女演員回去劇作家身邊),在一次又一次拯救這對情人的同時,也為自己單調乏味的人生帶來一點人情的滋潤。縱使他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卻因而發揮了人性的光輝,燃點自己的同時照亮了別人的生活。

有沒有想過,生命中出現一個默默守護自己的人,不涉情愛,不求回報,甚至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卻始終沒想過讓你知道他的存在。真有這麼一個人的存在,你又會拿甚麼來報答對方?
看到最後一刻,輕描淡寫的一句對白,語帶雙關,誰能夠不為之動容?再來一個定鏡,男主角一直繃緊的臉容終於展現一絲寬容,如果有誰不覺得感動的話,大概就白看了這電影了。


PS. 男主角今年八月因胃癌病逝,婉惜之餘,卻慶幸他為我們留下了這麼美好的演出。

-----------------------------------------------------------------------



官方故事大綱:

一個東德秘密警察韋斯勒上尉(烏列謬希飾),為了升職而奉迎長官,去監聽一位名劇作家基約‧戴文(德國男星史巴斯甸高治飾)及其女友姬絲‧斯蘭(德國影后瑪天娜姬狄飾),卻意外成為他們生活中看來並不存在的一份子,改變了他的生命,甚至展開了一連串的冒險……劇情絲絲入扣,更透露了當時不為世人所知的東德情報局秘密警察組織的可怕勢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