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完全不知道內容講甚麼,這樣才會有驚喜嘛。
寫於1938年的劇本,得過普立茲獎,公演無數,可想而知不是非一般戲劇,否則也不可以延續到今天。
我看的那一場是澳門上映的最後一場,完場後,許多演員也哭了,不知道是為戲內的感情而哭,還是為戲外的演出而感動。
《小城風光》分三節,第一節講小城的一天。第二節講愛情與婚姻。第三節講死亡。
之前看過宣傳語句說這齣戲可以令人感動一生。看頭兩節,也沒被感動到,畢竟那些片段式的生活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談不上感動嘛。
第三節講死亡,原本以為死亡這個題材司空見慣,沒想到這麼多年以前就有人這樣寫死亡,看罷令人慼慼然。
第三節以死者的角度出發,生者的哭哭啼啼與不捨都只是點綴。死者來到墓地,遇到許多死了一段日子的親友,作為一個新人(不,應該說新鬼才是),她有許多疑惑和不解,她知道可以任意回到過去人生的任何一天,她渴望回去,可是所有老鬼(這樣說明嗎?)都勸她不要。她一意孤行,但聽從意見沒回去重要日子,於是挑選了十二歲生日那天。
她回到去,看到年輕的父母,看到他們如常地生活,她看見自己,她很想告訴大家,他們可以相處的日子不多了,可是沒有人聽到她的話。為甚麼在生的時候,她沒有好好看待自己的生活?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的親人?但,已經無法彌補了。看到大家喜樂地生活,她越見崩潰,她無法再面對已經逝去的一切。
於是她選擇回到墓地,不再眷戀塵世。
一個人死了以後,才發現塵世間的種種,沒有甚麼是放不下的。
她問:有沒有人認真生活過?(沒有。)
她又反覆地問:在生的人是不是都不能了解死者?(是的,他們都不了解。)
是的,因為大家都不了解死亡。在生的人營營役役,直到死了以後,才發現當時的自己是多麼的可笑。
如果我們的人生都給錄影下來,可供隨時翻閱,你有勇氣查看每一天嗎?難道你不會覺得自己白過了這一天、這一年、這一段人生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