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認真計算第一個個案之前,B保險公司的經紀打電話向我匯報基金情況,於是便順口叫對方準備醫療保險的計劃給我看。
果然,每一間保險都有不同的方案。
個案二:
這一次,對方拿出的計劃是這樣的:
危疾保險(即係萬一有甚麼重病會賠一筆錢,賠幾多?買幾多咪賠幾多囉)+醫療保險。
危疾保險又係供十年就唔駛再供,可以保到100歲。
最初對方建議保額是3萬美金,但只賠80%,我認保額太小,十幾廿年後,十幾萬實在幫補不了多少,於是我提出加大保額。
我又用上回的方法計算,如果我不買有儲蓄成份的危疾保險,買消耗性的,那又如何呢?
消耗性質的危疾保險,只可保到70歲,假設我購買定額保費的危疾保險,保額30萬,每年保費2500,我將這10年間每年剩回的12000存起來,5%回報的話,到我70歲時,結果如下:
假設利息5% | |||
保險種類 | 消耗性危疾 | 保險種類 | 人壽+危疾+儲蓄 |
保額 | 300000 5年後升至375000 | 保額 | 人壽480000 危疾384000 |
支付金額 | 131,820 | 支付金額 | 147,000 |
保障年期 | 直至70歲 | 保障年期 | 直至100歲 |
70歲時的價值 | 32萬 | 70歲時的價值 | 70萬 |
從這個表可見,似乎購買與人壽掛鈎的比較著數,那就朝著這個方向辦吧。
但這不是一筆小數目,當然要貨比三間嘛。
同樣是保額6萬美金,同樣是供10年。
A公司一年供11000(會逐年增加,但沒提供其餘9年的供款額),B公司一年供14600(固定不變),同樣有儲蓄成份。
按道理說,我當然應該幫襯A公司,可是當時我跟B公司的經紀一起,而我竟然答應了幫襯B公司。
那一晚,我失眠了,我實在想不到一個很合理的理由,我為甚麼要幫襯比較貴的B公司。
而且,一想到要付17000(連同醫療保險),真的很肉痛啊,可以用來買iMac + Windows 7啊,還有錢找呀。
越想越苦惱,完全跳不出這個迷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