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3/11

《寶島一村》:哪裏才是家


賴聲川的舞台劇向來是品質保證,《寶島一村》巡迴到澳門演出,我看的剛好是第一百場。

《寶島一村》以台灣眷村為背景。

眷村通常是指台灣自1949年起至1960年代,中國大陸各省的中華民國國軍及其眷屬,因國共內戰失利而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台灣後,政府機關為其興建或者配置的村落。(摘自維基百科)

寶島一村位於嘉義,故事圍繞三個家庭兩代人在三個時期的經歷,有甜有苦,有笑有淚。

當初搬進眷村時,大家都以後這只是暫住的地方,都渴望著回家的一天,可是時日過去,落地生根了,到真正可以回家的時候,他們都已經習慣台灣的生活,沒打算回到原來的“家”居住了。哪裏才是家?在那裏生活,那裏就是家。

人類的適應力其實很強,就算開始時有多討厭有多不習慣,漸漸成為常態之後就再沒有所謂的堅持。

活著,就是要適應所有變故吧。


生活在港澳的年青一輩,對1949年發生的事情當然沒有切膚的感受,眷村的往事更是遙遠得無法想像。但這段歷史帶來許多故事,有些值得保留下來,讓下一代知道這些記憶。

台灣製作人王偉忠以自身在眷村的經歷和所見所聞,加上賴聲川的感人改編,成就《寶島一村》的成功。

雖然澳門的觀眾對眷村的感受不深(肯定沒台灣人那麼強烈吧),但好劇就是好劇,依然足以靠劇情感動觀眾,劇中人物眾多,但性格鮮明,很快就能令觀眾投入其中。全劇毫無冷場,笑位充足,觀眾反應熱烈。場刊介紹說林青霞也看得又哭又笑,後來在網上看到許多台灣人也說看得哭了。有著共同記憶的人,肯定會更容易被牽動情緒。

劇中的第二代成長於眷村,但都嚮往眷村以外的生活。他們長大了就到外面闖,有些成功了就再沒回來過,有些依然會回來探望父母。留在眷村的第一代,守著待了大半輩子的家,所有錯失與遺憾,都一一過去。隨著眷村的清拆,眷村的生活,只能成為一種回憶,可是誰又能遺忘童年最珍貴的回憶?

《寶島一村》長三個多小時,八時開場,十一時半完場,完場後更向每位觀眾派發“天津包子”(劇中某家人就是售賣天津包子的),體貼非常(因為我晚飯吃不飽肚餓啊)。

近年少了看舞台劇,每有精彩的演出實在不宜錯過。
--------------------------------------------------

官方介紹:
這是一個生命故事、歷史故事,也是快樂又動人的故事
初來臺灣時,這群移民的居住空間簡陋而臨時,每家都只有兩、三坪大。緊密相依的聚落裡,夾雜著南腔北調、四川牛肉麵與韭菜餃子爭香的熱鬧景觀;竹籬笆裡外的族群交會,也漸層上演。 從第一代思鄉、盼回鄉的眷村人,到第二代在臺灣出生、土地認同概念逐漸轉變的「眷村子弟」,兩代人共同型塑出色彩鮮明的生活意象與價值態度;建築、人際互動、政治行為和生活慣用語,都自成一格。緊密的群聚情感與專屬的生活記憶,更賦予「眷村」二字獨特而傳奇的精神密碼。隨著人口外移與社會變遷,眷村陸續改建,區域特性也逐漸稀釋,但這半世紀的歷程,不僅是島嶼空前絕後的文化景觀,更是彌足珍貴的族群融合史。 「融合」,絕對是最具臺灣跨時代特色的本土精神。六十年前,竹籬笆裡外的人,靠著這股融合力,共同建構土地認同;二十一世紀的新臺灣人,也正學習用平等尊重的心態,接納來自東南亞與海峽彼岸的新新移民。

從意外旅程到落地生根的大時代故事
眷村,一種台灣特有的居住區域、生活型態與族群文化。194960年代,因應政治環境的動盪,意外渡海而來的戰後新移民,在原本只是暫時落腳的村子落地生根,發展出獨特的文化氛圍。
這齣源於嘉義眷村的時代大戲,取材自台灣最知名的製作人王偉忠的眷村成長故事。為了即時保留眷村史,他全力投入,製作紀錄片、寫書,亦與好友【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賴聲川擦撞出合作舞台劇的創意火花,《寶島一村》的概念於焉成形。
這齣結合了表演藝術與影視界雙大師的精采好戲,將呈現眷村三代住民、四個家庭的故事。為發展《寶島一村》,賴聲川導演已廣泛蒐集了許多故事與相關研究,將以笑淚交替和辛酸詼諧,回顧這群五十年代台灣移民的生命歷程;並透過劇場,試圖建立眷村口傳歷史的基礎。

1 則留言:

  1. Hi Tongchen

    I am living in Macau.
    Do you know where it is?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