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29

《伊朗式分居》:抉擇之間的痛苦


對於慣看娛樂片的人來說,《伊朗式分居》(A Separation)沒有沿沿不絕的觀能刺激,但對愛思考的觀眾來說,此電影處處流露著驚喜。

看《伊朗式分居》絕對是慕名而看,否則我不會突然看一齣伊朗電影吧。畢竟此片獲獎無數,先後奪得柏林最佳電影金熊獎,金球獎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劇中演員更全體得到最佳男女主角獎,怎會是僥倖呢。

看片名,還以為此電影是關於一對夫婦離婚的事情,一心以為會看到在伊朗離婚有甚麼大不同,結果離婚只是序幕,往後的劇情發展充滿轉折,完全超出預期。離開戲院時,心裏縈繞著一種無奈的心痛,無法確切說清楚甚麼使我心痛,但對於戲中眾人的遭遇與選擇,還是帶著淡淡的哀愁。

《伊朗式分居》所展示的是在伊朗人民的日常生活,沒有戰火連天,讓觀眾看到新聞以外另一面貌的伊朗。一個中產家庭加一個低下層家庭,抉擇之間的痛苦,生活迫人的無奈,還有宗教信仰的虔誠與執著,令這電影帶出極具層次感的震撼。法庭戲雖然簡單,但扣人心弦;家庭戲峰迴路轉,步步驚心。

電影由一對夫婦在法庭鬧分居開始。他們依然深愛對方,但鬧離婚是因為妻子申請移民成功,她希望女兒離開伊朗接受教育,但是丈夫卻不忍心拋下患有老人痴呆的父親。移民限期在即,妻子心急如焚,不得不向法院提出離婚,但是不獲法官批准,於是她跟丈夫分居,搬回外家。可是她離開後,誰來照顧老爺?於是他們不得不聘請工人……

這是電影的開端,說到這裏好了,因為往後的發展出人意表,不知道劇情會更好看,正如人生,永遠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甚麼事情,原本一直以為未來會按既定的劇本進行,但當意外發生,總是無從躲避。

電影中角色沒有一個是壞人,只是價值觀不同,即構成重大衝突。衝突背後,觀眾對於戲中主角的自私看得透徹,卻又不忍心責怪他們,因為換作是你也大概會這樣做吧,畢竟人很自然就會啟動自我保護措施,隨口撒一個對自己有利的謊言。
成人固然如此,小孩又如何呢?

如果要教好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要以身作則呢?錯了就要認,即使要承擔沉重的後果?那一幕,女兒質問父親說謊,父親表示只要她要求他願意說出真相,拍得輕盈,但沉重得令人透不過氣來。

往後不同角色所面對的不同選擇,皆屬兩難。電影所呈現的最後一個抉擇沒有展示答案,讓觀眾自行猜想,更見唏噓。

《伊朗式分居》沒有喧染悲情,淡淡然的,反而拍出震撼的效果,而且反映現實中許多問題,令人作出多重反思。

絕對推薦的好電影。


延伸閱讀:

官方故事大綱:
結婚十四年的伊朗中產夫婦尼達 (彼文慕亞迪 ) 及絲敏 (莉娜哈達美 ) 已屆離婚邊緣,唯一出路就是舉家離國開始新生活,因為絲敏不想十一歲的女兒泰美在伊朗長大。一切準備就緒之際,丈夫尼達卻改變初衷,原因是他父親患上老人癡呆症,需要他的照顧。尼達的決定令絲敏非常失望,她決意離婚,卻遭到法庭駁回,無奈之下搬回跟父母同住。女兒泰美只好跟父親尼達相依為命,盼望母親回來一家團聚。失去太太的尼達找來一名來自低下階層的年輕女子華倩幫忙照顧父親,但他卻不知對方有孕,更瞞著丈夫工作。一天尼達回家,發現父親給綁起來,又因為掙扎跌倒而失去意識,華倩則不知所蹤。未幾華倩終於回來,怒髮衝冠的尼達將華倩趕出屋外,但華倩卻失足滾下樓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