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4/29

美容產品

年輕的時候,總是很在意自己的外貌,
不斷試用各種牌子的護膚品,
天真地相信護膚品所宣稱的功效,
塗下去就能去斑,去皺,去黑眼圈,補水,增加彈性......
試過一種又一種品牌之後,漸漸明白到,
根本就不可能有那麼神奇的產品。
我不否定任何產品的功效,
只是用在我的臉上沒有效罷了。
於是,我接受了
雀斑是無論塗甚麼去斑產品也不能剷除,
黑眼圈和眼紋,跟我和平共處多年。
現在基本上不會對任何護膚品抱有期望,
不再買去斑的產品,
也沒有甚麼皮膚問題想對症下藥。
就是買最基本的保養品,
有效沒效沒關係,
就算去美容院,也不是為了追求甚麼效果,
心裏明白根本就不會有持久的效果
(喂喂,那花錢到底是為了甚麼?)
算是一種聊勝於無的心態吧。
如果甚麼也不塗,甚麼也不做,
說不定皮膚會出現更多問題,
我不求任何改善,只要不惡化就好。
至於上美容院,純粹懶在家做特別護理,
躺下來享受兩小時完全屬於自己的時光,
就算明知所花的錢不值,還是安慰自己說:

女人是要保養的。

2014/4/25

接受澳門文學獎訪問後的一些想法

今年是澳門文學獎第十屆,雖然我在第六屆之後就沒有再參賽,但因為在第一屆就得過獎(怎麼說也不能不認老了吧),所以最近接受了一些訪問。

老實說,我的回應並不怎麼理想,尤其是問到我對澳門文學的看法,真實的答案都不能出街(滿悲觀的嘛),但還是拉拉扯扯的說了一些有的沒的。

問我澳門文學獎對寫作的人有甚麼意義,我只能說是給予寫作的人一種希望和鼓勵。

如果直接問我,澳門文學獎對我有甚麼意義,我就會說:因為澳門文學獎,我(間接)嫁到一個好老公。可惜沒有人這樣問我。嗯,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沒有澳門文學獎,我依然會認識到老公嗎?

原來這個世上沒有假設,所有假設的問題都不好答。

為甚麼不再參加澳門文學獎?也許我已經不再需要這種希望和鼓勵。

我依然相信,寫出好作品比得到獎項更加重要。對於文學獎(不止是澳門文學獎)的評審標準,實在沒有客觀標準可言,有時看一些得獎作品,實在看不透為甚麼會得獎。

我在努力地寫出好作品,雖然距離真正的好作品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但不寫下去,就永遠不會有好作品了。

2014/4/13

【峇里三人行】

【寫在前頭】

來來來,下星期又要去旅行了,而四個月前的峇里遊還未寫。

這是我們真正一家三口的第一次旅行,無論如何也得記下來吧。

2013年的3月和6月分別跟我家和愛人的長輩去過台北和新加坡,所以這次雖然只有我們跟女兒單打獨鬥,但已不再感到徬徨。

選擇峇里的原因,在前文提過(按此),那是我渴望前往的地方,但問我旅遊期間有沒有十分興奮,旅遊回來有沒有甚麼難忘之處,我的答案卻是否定的。

我猜,原因有三。

一來我們住的酒店位置偏遠,我們只有一天半的時間外出,根本無法深入了解這個地方(也實在有太多地方沒去到吧)

二來我們帶來女兒,只能走馬看花,無法上天下海玩個痛快。

三來我喜歡陽光與海灘,但這幾天不時下雨,陽光只偶然露面,至於海灘,酒店的海灘不適合游水,而另一區的海灘也只能看一眼,根本沒享受到。


雖然如此,這次的旅行其實還是十分愉快的,只是沒有驚喜罷了。


【Banyan Tree Ungasan】

我們全程入住Banyan Tree Ungasan,酒店真是美得沒話說的。

Banyan Tree Ungasan全線都是Villa,確實是我住過最大最豪華的一次(當然也是最貴的吧)。

之前在蘇梅島住過W Retreat的Villa,也很大很豪華,但是那裏的私人泳池太小,池水也冷,我根本無法下水。
但在Banyan Tree Ungasan,那個私人泳池大得可以暢泳,而且重點是,池水是暖的,於是我們一家三口在那裏享有許多愉快時光。

上一次女兒在新加坡游水時,兩次下水時都有點害怕,要哄一會才玩得開心。

事隔半年,女兒沒再游過水,沒想到她還記得游水的裝備,她知道可以游水後一直表現雀躍,心急嚷著要用水泡,下水完全無障礙,一開始便全程投入,曬到紅了仍不願上水,玩完一次又一次。

往後幾天也有讓她游水,她也表現得很開心,似乎她真的很喜歡游水。

除了私人泳池外,還有戶外按摩池,同樣舒適。
Banyan Tree作為著名品牌,服務水準當然一流,而且非常貼心。我們帶著女兒,他們不但提供嬰兒床和嬰兒專用的沐浴用品,更連尿片、烚奶瓶器和暖奶器也一應俱全。

酒店安排了機場接送服務,但因為我下機後到洗手間走了一轉,出來時過關等了近兩小時才輪到我們,折騰了在外面等待我們的司機,但當然對方沒有一句怨言,只是對我們遲遲未出現表示憂慮。
因為我們遲了,所以到傍晚才來到酒店,當天基本上就沒有任何行程可言。

我們辦理入住登記手續時,職員在我們的額上貼上一些米粒,又給我和女兒帶上雞蛋花,女兒既好奇又覺得有趣。
辦好登記手續後就乘坐buggy到酒店房,先走過庭園才進入主屋部份,客廳和飯廳超大,睡房寬敞雅緻,早上聽著屋頂的雀鳥叫聲醒來。我對酒店房最注重的地方是浴室,而這裏的浴室絕對超越我的期望,除了浴缸、花灑外,更有室外花灑,而且雙臉盆,地方寬敞,沒有可以挑剔之處。
話說入住當天的浴缸佈置成這樣,如果是二人世界的話實在浪漫得無話可說,但帶著女兒同行,也就只能拍照留念。
每天酒店員工來開床後也會換上新水果,又會點上香薰,讓我們回來時一室清香。

酒店不時送上小禮物,兩晚送上小袋子,一晚送上Banyan Tree 禮品廊的禮品換領券,非常窩心。

於是,我們在禮品廊換了一雙筷子,女兒還買了一隻小兔子和小熊,她在四個月後依然記得那隻小兔子在峇里購買呢,所以她對峇里之行該有很好的印象吧。
酒店設有兒童遊樂室,我們吃完早餐便帶女兒到那裏玩玩,因為沒有其他小孩,她可以獨自享用所有玩具,玩夠了再回房間游水。

三人行總是以女兒為先,完全扭轉我們之前旅行的概念吧。
這裏雖然設有私人沙灘,但完全不適合游泳,甚至乎連散步也不適合。我們坐酒店Buggy到沙灘附近下車後還要走一大段崎嶇的梯級,抱著一個兩歲的小孩實在有點吃力,去到沙灘已近黃昏,女兒又不肯碰沙,於是拍拍照片便離開。噢,抱著女兒爬上梯級似乎更加吃力。嗯,這也算是一種體驗吧。
對於Banyan Tree Ungasan唯一意見是,酒店有三間餐廳,但因為其中一間餐廳不招待小孩,於是我們多天都只能在同一間餐廳享用早餐和晚餐(另一間餐廳只經營午餐,我們也光顧了兩次),就算味道再好也真的會吃到悶。

因為常常出現,餐廳職員跟女兒玩得熟了,總是安排我們坐同一張桌子。女兒學著我們跟侍應講英文,喝著沒有酒精的cocktail,搶著吃我們的食物。

現在回想起來,都是美好的回憶。


【走走逛逛】

因為我們之前沒有安排任何行程,酒店附近也不可能讓我們尋找local tour(在浮羅交怡時離開酒店滿街都是local tour的小店,可以隨便挑選活動),於是我們便直接參加酒店安排的活動。

我們選了一天Ubud行,其實酒店只是擔當中間人的角色,安排了司機帶我們到Ubud一帶,司機基本上沒有特定行程,就是說我們想去哪裏他就載我們去哪裏,走走逛逛之後再來接我們去下一個景點。
我們在Ubud看了蠟染廠,銀器,板畫,木刻等,我們還買了一幅畫回家,中午在烏布街市閒逛和吃午餐。在街市閒逛時,一個婆婆問女兒買不買木刻猴子,她伸手便要,我們問了價錢也沒講價就買了。這裏有時候會有人伸手索取金錢,我們不打算直接給錢對方,倒不介意多付錢買一些有的沒的。都不過是為了討生活。

結果女兒買了許多小玩意,此行收獲最多的人就是她了。
下午去到梯田(也就是電影Eat, Pray, Love的拍攝場地),也僅能遠遠瞄一眼,不能像Julia Roberts那樣踩著單車浪浪漫漫,加上開始下雨,只好匆匆離開,後來再去參觀廟宇和Shopping Mall。嗯,所謂shopping mall也就是買手信的地方,我們的行李箱在出發時已經滿滿了,實在容不下手信。
回程時,司機遊說我們可以直接向他訂車,毋須支付酒店的介紹費,我們沒想太多就答應了,於是翌日中午來接我們去吃午餐(在酒店實在吃得悶了),再遊逛Kuta和Seminyak。
Kuta比較商業化,滿街小店、商場和餐廳,還有熱鬧的沙灘。

沙灘僅是到此一遊,我們甚麼也沒準備,而且推著BB車,也不方便到沙灘逛。
女兒在BB車上午睡,我們就隨便逛逛,後來女兒睡醒了,跟她吃個雪糕便上車出發去Seminya。

Seminya的商店比Kuta高檔多了,我們興趣不大,只沿著行人路走走,後來雨勢越下越大,我們吃個下午茶見雨勢沒有停止的意圖,也就返回車上,本來要求司機載我們去一個廣場,但抵達後才發現那商場小得很,不到十分鐘就逛完了,外圍本來有許多小商店,但在雨天帶著女兒,也實在無計可施,只能敗興而回。
回程時司機提出載我們到Bali Collection吃晚飯,算是一個意外驚喜,這裏有多間不同種類的餐廳和店鋪,感覺舒適,氣氛也好,值得推薦。

【小總結】
年輕的時候一直想到峇里走一趟。

想像中的峇里是一個浪漫的地方,陽光與海灘,異國情懷,地道美食。

變成親子遊的峇里行,就算住在浪漫小屋,也不能感受到真正的浪漫。

雨天令陽光與海灘成為一個想望。(我喜歡陽光與海灘,但所到之處唯一一個無法挑剔的海灘在塞班,其他總是無法暢泳)

異國情懷,這在Ubud遊時倒感受到不同工業,也有參觀皇宮、廟宇和自然生態,但只屬走馬看花式。

地道美食嘛,只有四餐是在酒店外的餐廳進食,真的不能說感受到真正的地道美食。

峇里很大,有很多地方值得去,但因為種種關係,我們只在市區遊覽了一天半,而且天雨影響行程,實在有點掃興。

我不能說我認真遊覽了峇里這個地方,也許下次再去時可以選擇更近市區的酒店,真正感受這個地方。
雖然如此,這樣的三人行卻烙印在我們三人的回憶之中。

事隔四個月,女兒依然記得峇里這個地方,也許她再長大一點會忘記這一切,但曾經有過的快樂卻真實存在過,永遠不會丟失。

我跟愛人其實不算旅遊控,以前一年頂多去兩次旅行,每次也選擇在淡季。但女兒出生後卻常常安排旅行。2013年去了三次,今年4月和6月都安排了旅行,9月女兒開始入學,也許之後就只能在旺季才能到外面走走,但快樂無價嘛。












2014/4/2

《 KANO 》:只要目標夠高夠遠

 熱情推介《 KANO》。

我喜歡看熱血的電影,讓人感覺熱血沸騰。

我喜歡看棒球故事,大概源於小學時喜歡的《童夢》動畫,長大後看《某王者》小說也十分揪心。(雖然我至今仍弄不懂棒球的計分方法)

我喜歡看比拼的畫面,不管是棒球、足球、舞蹈、歌唱、賽車,甚至圍棋。

於是,《 KANO》的出現全面滿足以上的願意。`

也許《 KANO》並不完美,有好些地方可以有更細膩的筆觸,某些角色的描寫也嫌不夠豐富,但電影已足夠潤澤心靈,衝呀。

片長三小時的《 KANO》大概可以分成兩段,首個半小時講述嘉農這支棒球隊如何由一支從來未贏過一場的棒球隊,在教練的訓練下成功打入甲子園。而接下來的個半小時就是講述這球隊在甲子園激戰的情況。

進戲院之前看到有人說看這電影哭了好幾次,我心想,有這麼厲害嗎?結果我看電影五分鐘,當這支球隊走進甲子園的球場時,當時明明還沒看到球隊的艱苦訓練,當時明明連一個球員也不認識,但我竟然就眼眶濕潤了,淚水差點要滴下來。

噢,都說我對熱血題材超敏感,單憑想像一支球隊歷盡艱辛後終於踏入甲子園殿堂,那份振奮已經令我感動不已。

其實《 KANO》跟同類型電影一樣,劇情幾乎毫無懸念,但觀眾還是能看得投入,被這群菜鳥的拼勁所感動,為他們所爭取的榮辱所牽引。

有關《 KANO》的評論,最多人引用“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這一句,以及“如何種出又大又甜的木瓜”那一段。

“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就是要表達不能放棄的精神。不管贏不贏,反正就是不能放棄,就算只剩下一球,也要拼盡全力打下去。

至於“如何種出又大又甜的木瓜”,就是在木瓜樹的根打下鐵釘,當木瓜感到生命受威脅時就會拼命生出又大又甜的果實。危機感的存在反而令人產生拼下去的動力。

跟這兩段相比,我更喜歡以下這小節。

教練要所球員一邊喊著“甲子園”一邊圍繞嘉義市區跑步。當時從未取過一分的球隊,跟“甲子園”存在著不可能的距離,明明看似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有球員說:“每天喊著的話,感覺甲子園就在附近了。”

另一位老師對球員表示,教練要你們喊著甲子園,就不止要帶你們去甲子園,而是以拿下甲子園冠軍為目標。

只要目標定得夠高夠遠,只要有足夠的決心,目標總有達成的一天。

 KANO》有許多感動位,大概只有親自觀賞才能感受得到。

這電影帶出“永不言敗”的精神,無論輸或贏,教練也不讓球員哭,淚奔。

熱情過後,我總是想,比賽的輸贏是不是真的那麼重要嗎?不管比賽輸贏,人生還是要繼續,而且重點是,人生不是只有比賽。參賽者也好,支持者也好,比賽過後,興奮過後,失落過後,我們所面對的,不止是下一場比賽,還有更精彩的人生。

PS. 看《KANO 》時得調整一下心態,我滿以為是去看一齣講國語的電影,結果這電影大部份時間都在講日語


--------------------------------------------------------------

官方故事簡介:
一群奮戰不懈的野球少年們,朝著夢想前進的熱血故事!故事描述 1929年台灣誕生了一支由漢民族、大和民族和原住民族組成的嘉農棒球隊,在新教練以「進軍甲子園」為目標,用斯巴達式的嚴厲態度訓練球員,原本散漫的球隊在教練一年多的魔鬼訓練與屢屢落敗的刺激下,漸漸激發了球員的求勝意志與前進甲子園的決心。

1931年,嘉農棒球隊一路過關斬將,打敗由日本人所組的常勝冠軍「台北商業隊」,成為首支在濁水溪以南並且贏得全島冠軍的野球隊外,更代表台灣去日本征戰甲子園,在一望無際的甲子園的草地上,五萬五千名觀眾面前,嘉農球員們奮而不懈的決心與永不放棄的精神感動了現場所有觀眾,不論輸贏,嘉農已經締造了歷史,不畏懼地勇敢挑戰自我,無形中卻得到真正的勝利。遠遠地,觀眾席上傳來一陣奮力呼喊:「英雄 戰場 天下嘉農」。

2014/4/1

1/4之後

2014過了1/4。

這三個月,我完成了小說《陽光最是明媚》(思緒好像一下子乾涸了),

完成了一個project(證明我的時間管理一流),

完成了女兒的入學安排(這最要命,但上天替我們作好安排),

脫掉了三隻智慧牙(別說我勇敢,不怕痛是事實,我其實挺享受看牙醫的,所以脫了牙又洗牙,洗了牙又約兩個星期後重新補牙)。

當一切完成以後,我竟然沒有鬆一口氣,反而感到十分迷惘猶豫。

因為有許多事情之前拖著沒做,當閒下來千頭萬緒,實在不知該怎樣做。

我想做的事情最少十件:

1. 執照片沖晒(這可不是一個小project啊,我到現在依然每天替女兒拍照,累積了半年的照片實在相當可觀)

2. 執屋(這大概講了一年還未實行。我想執衣櫃,我想執影碟,我想執玩具,我想執清所有堆積了雜物的角落,我想執電腦重複的檔案)

3. 陪女兒(我想陪她玩陪她唱歌陪她看書陪她傾偈,但每天實際相處的時間其實只有數小時,忙完後就想多陪她)

4. 寫Blog(連四個月前去峇里的Blog都未寫)

5. 煲劇(現在才開始追看《來目星星的你》,會不會太OUT?)

6. 睇碟(女兒出生後很感恩我們依然常常去戲院看戲,但是家中買了的碟反而完全沒時間消化)

7. 看書(應該有三個月完全沒有看書了,怪不得思緒都乾涸了,單是未看的伊坂幸太郎小說就有三本,吉本芭娜娜起碼四本,買了未看的書十多天,還有更多儲在Kindle的書過百)

8. 寫小說(雖然說思緒乾涸,但其實我想在三個星期內再寫一個短篇小說,但我連題材也完全想不到)

9. 計劃旅行(復活節去台灣算是不用計劃,但六月的旅行要從頭開始認識一個地方再決定選甚麼酒店和遊玩路線,老實說,我最怕設計行程了,幸好愛人決定由他安排行程,實在太好了)

10. 驗身(年年都想驗身,但去年驗身不用一千就可以照B超,為甚麼今年的套餐要近三千?心理上覺得不值,但另一間醫院的驗身套餐更昂貴。單是比較各款套餐就頭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