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6

《The Visit》:導演回勇之作





我其實不常看驚慄片,並不是因為我不喜歡這種類型的電影,而是因為我很難被嚇倒,既然不會覺得驚,就索性不看驚慄片。而我之所以會找《The Visit》來看,很明顯是衝著導演而來。

《鬼眼》導演M. Night Shyamalan一片成名,但後來拍的電影口碑一部比一部差。老實說,雖然近年他的電影確實沒有驚喜,但也不至於那麼差。(暫時他的作品我只有《After Earth》未看過)

The Visit》是他的最新作品,其實水準甚佳,但在港澳連上映的機會也沒有。這不難理解,一來此導演的近作都被批評得體無完膚,二來此片規模小,更沒有知名演員參演。

電影講述兩姐弟為了讓單親媽媽跟新歡參加郵輪假期,於是堅持去找素未謀面的外公外婆,並打算跟他們相處一個星期。當年母親因為要跟他們的父親結婚而離家出走,多年來一直沒再聯繫。這對姐弟決定將這次團聚之旅拍成電影。姐弟來到外公外婆家,發現他們行為古怪,似乎隱藏著甚麼秘密……

故事簡單,但氣氛營造得很好,雖然也有一些為嚇而嚇的場面,但不突兀,應該可以讓觀眾感到恐懼。至於我嘛,依然沒被嚇倒,不過結局時有緊張起來。《The Visit》以偽紀錄片形式拍攝,看之前有點為此擔心,因為我看搖晃鏡頭會頭暈不適,幸好此電影的搖鏡點到即止,沒有令我產生不適。而主觀鏡頭亦增添了緊張氣氛。

至於導演著名的扭橋招數,《鬼眼》成功之後其實無以為繼,多齣電影雖然有很具規模的懸念,像是麥田圓圈、人類離奇集體自殺等等,但結局卻為人垢病,經過多次失望的扭橋之後,《The Visit》終於回復到小規模懸念以及言之成理的扭轉,這樣反而令觀眾看得更舒服。

電影中插入各個人物的訪問,看似對劇情毫無關係,但到結局時才發現一一緊扣,所以觀看時不妨細心留意內容,會大大增加趣味性。

毫無疑問,《The Visit》是驚慄片,但同時帶出原諒與寬恕、愛得太遲、克服恐懼等訊息,算是不落俗套。

----------------------------------------------
官方故事大綱:

曾執導《鬼眼》等經典驚慄片的導演禮切沙也馬蘭 (M. Night Shyamalan),聯同《兒凶》、《午夜靈異錄像》監製及幕後班底,帶來2015年壓軸驚慄新作,挑戰觀眾膽量極限!由《名瞞戅族》嘉芙蓮漢恩 (Kathryn Hahn)、曾獲東尼獎最佳戲劇女演員殊榮的資深舞台劇演員狄安娜登娜瑾 (Deanna Dunagan)、《林肯》彼得麥羅比 (Peter McRobbie) 等主演,美國本土甫開畫即狂收近2億港元,氣勢逼人!貝嘉 (奧莉菲亞狄莊 ) 和弟弟泰勒 (艾德奧森堡 ) 的媽媽 (嘉芙蓮漢恩 ) 與父母斷絕來往十數年後,突然收到他們的邀請,說想見見兩個孫兒。貝嘉和泰勒希望藉此協助雙方修補關係,決定探訪住在遠郊素未謀面的外公外婆 (彼得麥羅比、狄安娜登娜瑾 ) 並同住一星期。原以為這是個共享天倫樂的旅程,貝嘉和泰勒卻沒想到與外公外婆相處越久,越發覺他們行徑異常,每到晚上發生的怪事更叫他們坐立難安……兩姊弟意識到這個家不宜久留,想要逃跑之際,外公外婆已準備將他們永遠留在自己身邊……


2016/1/22

關於選擇

1.       當人人以為你有選擇的時候,只有你知道,所謂選擇,從不由我。
2.       你想走的時候不讓你走,你想留的時候不讓你留。你的意願從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的意願沒有違反決策者的意願。
3.       現在已經是最好的了。你這樣告訴自己,心裏卻不斷埋怨你沒有選擇。
4.       當你終於可以選擇,你才發現,你根本不可能接受那個選擇。
5.       不管怎樣選擇,你也只能活這麼一回。於是你終於明白,根本沒有最好的選擇。

6.       生或死。生活或生存。這不是選擇題。

2016/1/21

《汽油生活》:如果汽車會思考

這是一本以汽車為敘事主角的小說。沒錯,你沒看錯。主角是一輛汽車。

汽車會思考,有感情,汽車之間會交流,會炫耀,它們對車主都抱持特殊感情,所以車主的事也就理所當然成為汽車的家事。

就是這樣,《汽油生活》中的汽車主角就為車主一家最近遇到的古怪遭遇而煩惱。原本載到大明星是一件值得炫燿的事,但偏偏大明星下車後不久就死掉,車主給牽連起來,連汽車主角也不能獨善其身。後來車主一家被威脅、被霸凌,主角多想像變型金剛一樣變身保護車主一家……

以汽車為主角的確有趣,但由於《汽油生活》的故事性不夠強,尤其是採用了汽車的視角,於是所有情報的收集都是被動的,缺乏刺激感,雖然有些秘密情報是在車上交流,有些情報更是只在汽車之間流傳,人類並不知道,但更多時候,汽車主角無法跟在車主身邊深入了解事件,結果很多線索忽然斷了,影響追讀性。

此書的謎團也不夠強,線索雖多,但因以汽車為視角,一路讀來始終難以投入,有一種事不關己的疏離感,就算看到結局也不過是“哦,就這樣啊”的感覺。

說了一些缺點,可見就算我是伊坂迷也不會盲目地追捧他的每一本書。不過,公平一點,這本書還是有一定的趣味,而且一直以汽車的角度來書寫,難度十分高,一直以輕鬆的手法探討嚴肅的議題,是伊坂小說的最大特色。

一如伊坂的其他作品,此書金句頗多,總有令人反思的地方,例如:“人類所做的事,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失敗的,所以,你們不需要感到羞恥,因為失敗是很正常的事。”、“就好像發生車禍時,是因為太陽太刺眼造成駕駛沒有正確操作,也不會因此懲罰太陽。”

閱讀這本小說期間,每次到停車場取車,我也會忍不住懷疑,我的車子正在跟旁邊的汽車聊天,可能聊得興趣我們卻將它駛走。當然,隨著我讀完這本小說,這種幻覺漸漸消失,不過如果汽車真的有思想,那實在很有趣。


書名:汽油生活
作者:伊坂幸太郎
譯者:王蘊潔
出版:春天出版社
日期:2015/9/22

------------------------------------------
官方簡介:

身為一輛能夠自由和同類交換訊息的汽車很棒,只要在路上奔馳就可以獲得各種情報!就連刑事案件的也有。
但,要如何把得到的線索分享給人類呢?
這就算我想破引擎也不知道啊!
身為一輛汽車,最害怕的事我幾乎全都遇上了!
飛車追逐、被偷、差點被用來運送屍體—— 這全都是因為被稱作「仙台女神」的大明星荒木翠小姐突然跳上了我的後座!
本來以為是可以四處炫耀的娛樂事件,沒想到荒木小姐在下車後沒多久,就和情人一起在隧道車禍中喪生,而原因竟是為了逃避攝影師的追逐!理所當然,神通廣大的記者找上了我的主人望月良夫、望月亨一家人,當良夫和亨駕駛著我外出時,我也從交會而過的車流中獲得了許多人類完全不知道的目擊情報。

只是,事情並沒有就這樣過去,令人感到不安的娛樂記者、關於大明星的祕聞耳語、對望月一家人的恐嚇脅迫,各種狀況接踵而至——
到底,我的主人被捲入了什麼樣的事件中?

身為望月家的一份子,我又該如何是好?

2016/1/20

一種告解

以前在電影或小說中看到主角受童年陰影影響而做出偏差行為,我也嗤之以鼻,總覺得既已長大成人,還說受童年某事影響,不是矯揉造作就是砌詞脫罪。這世上哪有這麼多童年陰影?時間既可沖刷一切苦痛,自然也能沖走童年陰影。

所以,當我意外地體會到自己一直受童年時期某些打擊所影響時,頓時豁然開朗,明白到我之所以成為現在這個我,到底不是無緣無故。

假設你了解甚麼叫銘印現象,你便可以諒解我的種種缺陷。第一印象總是深入骨髓,成為不可動搖的根本,往後的行為模式均以此為依據,難以破除。

小孩子一般不會思考自己有甚麼性格特質,小時候我毫無顧忌地以最真實的自我生活著,直至有一天,某同學對我說:“你很自私啊。”

噢,原來我很自私。我如此想著,心裏好難過好難過。我從來不想做一個自私的人,但原來我是自私精。

這是別人對我的第一個評價,銘印現象產生作用,我從此認定自己是一個自私的人,甚至為此向修女告解。當時修女對我說,“誰不自私呢?每一個人也有自私的一面。”可是修女釋出善意的安慰無法撫平我內心的不安。我為此怯懦,因為自私精不受歡迎,我不配擁有朋友。所以其後我遭遇被背叛、被排擠也是理所當然的事。自私精沒有朋友啊。

性格是天生的,但經歷可以扭轉一個人的本性。

不管我本性有沒有憂鬱因子,自從感受過被背棄以後,便從此奠定我憂鬱的調子。我憂鬱悲觀、缺乏自信、不擅交際、還有最重要的,自私。我跟朋友相處總是誠惶誠恐,面對陌生人更是戰戰兢兢。


我忘了當年哪位同學指我自私,相信對方也記不起說過這句無關痛癢的話,但那一記無心的打擊卻像插入木方的釘子,就算拔除了,也永遠留有小洞,無法還原。我無法還原最初的自己,就繼續做現在這個自私的我吧,雖然真的很討厭啊。

2016/1/19

朋友

一個人到底擁有多少朋友才算多?多少才算少?
我一直認為自己朋友不多。
我很少參加一班朋友的聚會,更少與不熟絡的人交往。
看到別人在社交網絡不斷張貼聚會的照片,
我就想,我是不是太宅呢?所以社交圈子一直很小很小。
不過,另一個原因當然是我甚少張貼自己去了哪裏跟誰在吃飯的照片。
但不管怎樣,我心裏還是覺得自己很少朋友。
然而,在這個生日月份,
我跟朋友吃了很多餐飯啊。
飯局多到我不敢上磅了。
中學同學、大學同學、舊同事、同事、朋友......
如果真要數自己有多少個會約飯聚,可以暢所欲言的朋友,
其實也不算少啊,
也許,朋友多寡從來毋須計算,
有事時義不容辭幫你,
徬徨替你出主意
挫敗時會為你心痛,
生日時會為你慶祝,
聊天時不管天南地北,聊個沒完沒了就嫌時間過得太快。
然後,感恩我擁有這麼好的朋友,
而且不止一個。
這樣說來,我的朋友真的不算少。

-----------------
今年的生日月好像特別開
吃不完的感恩不的祝福
一路走都是滿滿的恩
心的心的天天都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