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5/22

以愛之名的控制狂


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控制狂,真正的控制狂從來不願意正視自己的本性,而因為成為父母所引發的控制狂症狀,驚天又動地,連一向自命灑脫的人也難免以愛之名對子女作出諸般控制。

因為愛,家長總是情不自禁地為孩子作出“最好”的選擇,大事如入讀甚麼學校、學習甚麼興趣班,小事如外出時是否穿外套、購買甚麼文具,統統都是家長說了算,孩子的意願和想法可以是參考因素,卻絕非決定性的關鍵。

“我所有決定也是對孩子最好的。”

“孩子還小,根本不懂自己需要甚麼。”

“我不管的話,他們只會越來越放肆。”

要一個盡責的家長學會對子女放手,大概比要求他們分分秒秒無微不至照顧子女更艱難。

家長疼愛子女無庸置疑,儘管知道世途險惡,心底裏還是希望孩子所有遭遇都是美好的,成長路上一直健康平安、幸福快樂。為了達到這個願望,家長總是將他們認為“最好”的一套硬推給孩子,要是他們稍有不從便隨即抓狂。

“為甚麼我對你這麼好,你就是不領情?”

“為甚麼硬是要跟我作對,不能生生性性、聽聽話話?”

這算是本末倒置吧,明明原意是為孩子好,但是為了孩子能順從自己的好意,有時會不經意打擊孩子的自信,從而建立自己的威信。

“我說甚麼照做就好。”當萬事萬物皆以家長的選擇為核心,孩子的個性慚慚被淹沒,甚至再也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

家長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間成為控制狂,卻從不願意承認自己開始失控,因為他們早已將一切操控子女的行為合理化,不斷用愛騎劫孩子的未來。

愛護孩子與操縱孩子之間的界線很模糊,一不小心便會越界。孩子從來不是家長的附屬品,請緊記快樂並不在終點,而是在途中。

2019/5/9

劇透者

請容許我在這裏高呼,我.好.討.厭.劇.透.者。

公平一點,事先張揚的劇透者除外。

那些會提醒“劇透慎入”的劇透者都是善良的,讓讀者自行決定迴避還是繼續讀下去。總有一些人不介意知道所有劇情和爆點,這樣看電影時輕鬆一點,沒有追看劇情的負擔;又有一些人根本沒打算看那齣戲,所以樂得有人將所有內容和爆點巨細無遺地陳述出來。

然而,還有好些人是不想在觀賞電影前被劇透,尤其是一些驚天的轉折、駭人的扭橋、破格的結局,如果事先知道了便會失去原有的驚喜,因此那些不作任何警告便直接劇透的行為簡直是謀殺一個觀眾對電影的熱情,直接摧毀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理應得到的樂趣,絕對不可原諒。

有些人會指出任何人也有言論和寫作自由,你不喜歡被劇透便不要看任何影評。事實上,我已盡量在觀影前避開任何影評,寧可冒著看到劣片的風險,也不想喪失精彩電影所帶來的震撼,但有些情況是,我不過是在看新聞,怎會想到新聞標題會透露某電影的最重要劇情呢?那實在教人防不勝防,討厭至極。又有一些情況是,朋友一看完電影便在社交網絡上爆雷,我在毫無防避的情況下看對方的動態消息,隨即踩中地雷,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我無法理解急著透露爆點的劇透者的心理,特別是那些只爆劇情不含任何個人意見的貼文,到底是想表達自己快人一步看了電影很厲害,還是擔心別人會看不明白那些扭橋或結局的安排呢?

電影以外,生活中的劇透者隨處可見,教人避無可避,越來越多劇透者的出現,令有趣的事變沒趣,但他們還是樂此不疲地劇透著,不管受眾感受如何,反正劇透者的自我感覺良好,人自私便無畏無懼,令人討厭。

2019/5/2

《小失戀.大漫遊》:生活的無限可能

我喜歡看有豐富劇情的電影,對於講述旅行的電影總是提不起興趣,之前看《再單身遊記》就看得昏昏欲睡,所以要不是看到栗子妹選《小失戀.大漫遊》(Queen)為十大最愛電影,這齣戲應該還是放在待看清單,好一陣子也不會開來看。

結果,《小失戀.大漫遊》看得人很開懷,絕對沒有任何睡意。電影講述女主角在婚前一天突然被悔婚,她傷心了一天一夜,想起已經訂好的巴黎蜜月旅行,不想因為被悔婚就錯過她一直想去的地方,於是便踏上一個人的蜜月旅行,先後遊走巴黎和阿姆斯特丹,認識新朋友

女主角最初來到巴黎還是傷心難過,一個人走在巴黎街頭,即使來到最浪漫的巴黎鐵塔也難以開懷,直至她認識了酒店房員,教她放開懷抱享受生活。下一站她去到阿姆斯特丹,在Mixed Dorm中認識了三個不同國藉的男生,一起出遊一起經歷不一樣的體驗,並藉著種種新體驗,發現自己過去一直被未婚夫、被傳統所局限,於是終於發現生活的無限可能。

單看這種故事內容,未免有點見慣見熟,但即便如此,《小失戀.大漫遊》還是拍出新鮮感,將一個傳統的印度女子,放在文化完全不同的國度,面對各種意想不到的人和事,心情慢慢好轉,連個性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最後做出一個改變一生的決定。

 女主角在旅途上的經歷有點美好得難以置信,或許是我不相信自己如果踏上一個人的旅程,有機會遇上能夠交心的朋友,事實上我疑心重,也不懂得跟陌生人聊天,就算給我遇上相同的人物,也大概不會發生同樣的劇情。所以說,我們都需要電影來滿足我們對另一種人生的幻想。(說起來,看電影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有mixed dorm的存在,所以電影中的劇情肯定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吧。)

電影雖然長達兩個半小時,但到尾聲卻想女主角的旅程不要這麼快完結,可以再長一點就好了,就好像我們總不想假期完結一樣。然後,當旅程告終,我們回到日常,我們有勇氣作出改變嗎?
 對於《小失戀.大漫遊》,唯一在意的是電影始終沒有交待女主角的未婚夫為甚麼會悔婚,又為甚麼突然後悔悔婚,如果能簡單交待一下就更加圓滿了。

結局讓人看得很爽,只要找到自己真正的渴望,就能活得自在。
官方故事大綱:
這不只是旅行,更是一次自我發現之旅! 寶萊活繼《紐約精讀遊》小女子出走紐約後,《小失戀大漫遊》再次遊走異國,透過一個人的蜜月旅行治癒失戀破碎的心。滿瀉的正能量感染觀眾,口碑瘋傳創出印度票房奇蹟!

蘭妮自小在父母保護下,過著規行矩步的生活。在婚禮舉行前一天,她收到「被悔婚」通知。傷心難過的蘭妮雖然從未離開家人,但幾經思量下,她決定獨自前往法國,以一個人的蜜月旅行治療情傷。她在巴黎街頭遊走,在阿姆斯特丹結識新朋友。在異國的許許多多「第一次」體驗,漸漸改變其價值觀。一次失戀,一次蛻變,在新朋友幫助下,蘭妮重新發現自我,生活漸回正軌。此時,蘭妮在阿姆斯特丹重遇前男友。悔不當初的前度懇求復合。Rani會選擇舊情復熾,還是揮別舊愛,走出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