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0

自己的身體自己負責


一般情況下,自己的身體必然由自己負責,當然有一些特殊情況是要將身體交托給醫生、看護等專業人士,但現在暫且不談這些例外。

因為身體是你的,所以你必須對自己身體負責。飲食固然要健康、運動不得不做,還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早睡早起、均衡飲食、保持衛生等等。

這些都是老生常談,年青的時候誰不曾恣意使喚自己的身體?熬夜狂歡、放縱飲食、食無定時……反正就是自恃年青,健康問題自然拋諸腦後。直至年紀漸長,才慢慢意識到健康問題已經迫在眉睫,不能再不聞不問。

不管你現在多少歲,也要立即關注健康,因為健康需要累積,當身體搞砸了,要重新累積健康便千難萬難。

健康是指身體和心理都處於理想狀態,身心均保持平衡,因此,奉行健康生活並不代表百分百健康,除了生活習慣外,情緒對健康的影響亦非常巨大。

良好的情緒使生理機能處於最佳狀態,提升免疫系統抵抗疾病,但是當情緒出現問題,便隨即影響內分泌引致多種疾病,諸如記憶力衰退、免疫力下降、脫髮、失眠、頭痛、腹脹、臉上長出荷爾蒙斑等。

這並非危言聳聽,一旦情緒失控,即使只是爆衝五分鐘,也要耗上一整天才能平復情緒,令身體機能恢復到爆衝前的狀態。

情緒失控固然影響健康,但完全不讓情緒宣洩同樣不利健康。內心鬱結太多會令乳線閉塞,甚至鬱出更嚴重的疾病,所以大情大性人不容易得病,因為他們的情緒來得快,走得更快。

每一個行為也在影響健康,當你熬夜就是對肝腎過不去,發怒便對心臟構成不良影響。你怎樣對待身體,身體便怎樣回報你,所以你必須善待身體,保持心境開朗,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追求夢想。失去健康,一切也是空談。



2019/11/17

《最好別想起》:勇敢面對黑暗的過去


人生中難免會遭遇痛苦的事情,有些記憶痛苦不堪,寧願一輩子也不要再記起。儘管不想憶起痛苦的回憶,但正因為痛著、苦著,想忘記卻忘記不起。如果有一種療法可以徹底抹去某一段記憶,你會願意接受療法嗎?又有哪一段記憶你想清除?如果可以選擇性地忘記受傷害的記憶,那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溫蒂.沃克的小說《最好別想起》就是以清除痛苦記憶為概念的心理懸疑小說,帶領讀者探索記憶的深淵。

《最好別想起》由一宗強暴案開始,一個少女遭受殘酷地強暴,送院後醫生提出一項特殊療法,可以將她遭受強暴的記憶完全抹去,這樣她便不會記起被強暴的難堪過程。這項實驗療法建基於“記憶科學”,在記憶固化之前打斷記憶歸檔工作,讓記憶消失,彷彿從未發生過一樣。雖然這療法還在試驗階段,但少女的母親毫不猶豫地讓女兒接受這項療法,她以為女兒只要記不起受傷害的過程,就不會得到“創傷後症候群”,也就可以過正常生活。

然而,傷害一直存在,即使記憶消失,傷害卻不能抹去。少女清醒後知道自己遭受強暴,但是她無論如何也想不起過程,有些人以為這是對她仁慈的恩賜,但是對受害人而言,失去這片記憶卻在她的內心形成無法彌補的空洞,而這空洞甚至迫著她走向自毀之路。

這樣的結果令所有人始料不及,以為是幫助少女忘記痛苦的方法,卻導致她痛苦不堪,而接受過移除記憶的患者原來都面對著失去記憶之苦。因為記不起,所以他們越想找出痛苦的來源,他們寧願記起所受的創傷再慢慢等傷口癒合,也不想一輩子被空白的痛苦和無盡的不安所折磨。

為了找回已被移除的記憶,他們向小鎮最具權威的心理醫生求助。全書正是以這個心理醫生的角度描寫,他不但協助少女挖掘被埋藏的記憶,也同時替少女的父母進行心理治療,因此完全掌握這個家庭的秘密,並且透過心理治療手段逐漸操縱這個家庭,達成他的最終目的。

強暴少女的真兇是誰?警察的偵查工作陷於膠著狀態,而心理醫生卻似乎別有用心地擺佈著各人的行動,他背後的計劃到底是甚麼?真相揭開會是終極解脫抑或另一個悲劇的開始?

全書雖然只是追查一宗強暴案,但揪出真兇只是一個幌子,探討記憶與人性才是核心。一宗強暴案牽扯出多個人物的過去,揭示人性的陰暗,每一個人都被埋藏在心裏的秘密緊緊綑綁著,苦苦前行卻舉步維艱,影響著往後的人生。作為敘述者的心理醫生,讓讀者陷入跌宕起伏的情緒之中,心理醫生協者受害少女的一家的同時,卻又策劃著秘密計劃,他到底是為了揭露真相還是掩藏駭人的秘密?

《最好別想起》一書雖然沒有峰迴路轉的劇情,但懸疑性強,結局出人意表。當真相揭開,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只能憑讀者自行判斷。書名叫《最好別想起》,我們最好不要想起難堪的往事,但有些事情不是選擇遺忘就等於沒有發生過。勇敢面對黑暗的過去,才能迎向更光明的未來。


書名:《最好別想起》
作者: 溫蒂沃克 
譯者: 蘇雅薇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7/05/04


2019/11/6

保健品焚化爐


我從來不是一個健康滿分的人,小時候的大病小痛不提,長大後還是一直受到健康問題所困,微小但煩擾,糾纏不清。

針對身體上大大小小的毛病,我經常買來一大堆保健品,天天吃維他命、益生菌,還會因應身體不同情況服用其他營養補充品,像阿麻籽油、蒜素、蝦青素、紅莓素、MSM……
吃那麼多保健品,我有變健康嗎?不見得有顯著改善,但話說回來,如果完全不吃保健品,身體會維持現在的狀態,抑或變得更差呢?

不吃西式的營養補充品改吃中式補品又如何?事實上,小時候家人常常燉各式補品給我吃,當歸、雪蛤膏、豬潤水、紅棗水從來不缺,記得有一年冬天,家人見我手腳長期冰冷,燉了鹿茸給我進補,我吃了一大盅毫無反應,手腳完全沒有變暖,而家人只是喝了一口,當晚隨即流鼻血。

當時我覺得讓我吃補品絕對是一種浪費,我根本就是保健品焚化爐,不管吃中式補品還是西式營養保健品,也感受不到身體出現任何變化。也許是我的神經太大條,才會對身體的變化無知無覺。

儘管察覺不到微小變化,但對於身體的狀況還不至於傻傻的分不清。年紀漸大,身體狀況大不如前是事實,不想健康一直走下坡,便得關注健康問題,而不是掩耳盜鈴。

小學生都知道健康生活模式是甚麼,恆常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定期體檢......但知易行難,稍一鬆懈便讓壞習慣佔據生活。與其有病求醫,倒不如趁沒有病痛時投資健康,讓身體成為不斷增值的資產,而非負擔。

投資健康,肯定比投資股票的回報來得大,投資賺了錢也未必買得到健康,而投資賺了健康,所有回報都在自己身上體現,穩賺不賠。

投資健康屬長線投資,別妄想一蹴即就,持續投資,持續取得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