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6

《記憶之夜》:記得或遺忘

 

事前完全不知道《記憶之夜》講甚麼,連是甚麼劇種也不知道就開了來看,這樣有時會有喜出望外的效果。

《記憶之夜》一開始講述男主角跟父母及哥哥搬到新屋居住,屋內有一間被上鎖的房間,說是上手屋主有東西未搬走,並叮囑千萬不要走進去,然後怪事開始慢慢出現,男主角經常聽到有聲音從房間傳出來。後來他的哥哥被綁架,回來時失去被綁架時的記憶,而且他表現得像另一個人……

電影的上半部可以歸入懸疑電影吧。上鎖的房間,不斷出現的怪聲,疑幻疑真的夢境,神秘的綁架事件,哥哥的可疑行為……直至電影揭開答案前,觀眾基本上不可能猜到答案。然後,電影完全逆轉,下半部是跟上半部截然不同的類型,在此不作劇透了,因為當電影逆轉,肯定讓觀眾驚訝不已。

下半部解釋一點上半部的來龍去脈,來到結局再來一記意想不到的轉折,即使未至於令人拍案叫絕,但也足以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兩個主角,一個為著追尋真相而不肯忘記,一個為著逃避真相而不願記起,當真相迫近,不管選擇記得或遺忘,最終還是殊途同歸。

觀眾難免唏噓,悲劇的誕生毫無預兆,卻也沒有退路,有些事情一旦發生了就只能向命運低頭嗎?

韓國電影大多具備一定水準,《記憶之夜》縱使說不上是經典,但絕對值得一看。

PS. 看此電影時完全不認識男主角是誰,後來看完《未生》再看介紹才知道《記憶之夜》的主角姜河那,在《未生》中飾演第二男主角。

2020/10/22

孩子的責任不是你的責任

有責任心的家長總是將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你一直盡心盡力照顧孩子的身心靈吧,然而,你會不會太盡責,以至誤將孩子的責任視為自己的責任,而孩子也就順理成章地將自己的責任當成你的責任?

有多少次孩子找不到用品時大聲問你東西放在哪裏?有多少次孩子忘記做作業卻埋怨你沒有檢查清楚手冊?又有多少次你陪孩子溫習反而被孩子嫌棄你迫得太緊?

就算是小孩也有自己的責任,在孩子未能照顧自己之前,當然需要你從旁協助,但當他們有能力照顧自己後,你不妨嘗試站遠一點,讓他們學習對自己負責。

譬如說,上學是孩子的責任,所以執拾書包、完成作業、溫習等等都是他們的要學到做到的事,但越盡責的父母越是不敢放手。上學是成長的必經階段,怎麼可以掉以輕心?你對孩子的學業事事關心,事事過問,孩子卻自始至終毫不在意(因為你比他更在意啊)。孩子的成績在你的掌控下尚算過得去,但萬一放手後成績一落千丈怎麼辦?

容我再說一次好了,孩子的責任不是你的責任,你可以提供輔助,但請不要將孩子的學業視為自己的責任。

不是說要你對孩子放任不管,但要明白所有轉變都有過渡期,逐步協助孩子建立信心和責任感,別擔心你放手後孩子的進度未如預期,因為那是必然會發生的事。

請記著,犯錯也是一個過程。容許孩子犯錯,只要他們能從錯誤中學習,成長的步伐會更穩定,一旦孩子培養出責任心,你的生活肯定更輕鬆,親子關係也會大為改善。別一直用你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是孩子在過他的人生,並不是你在過孩子的人生啊。

放輕鬆,試著讓孩子負起應有的責任,就算他犯錯也別抓狂,只要記著當他需要協助時,你隨時伸出援手便足夠了。


2020/10/14

《Emily in Paris》:賞心悅目就夠了

劇情

近期Netflix新劇《Emily in Paris》熱播,當初會注意此劇是因為有人將之與《穿Prada的惡魔》相提並論,而且我喜歡女主角 Lily Collins,開播後討論度極高,所以也立即點播。

劇集講述任職公關公司的女主角,突然被派往巴黎工作一個月,從未離開過芝加哥的她在完全不懂法語的情況下,隻身跑到巴黎上班,初時不習慣巴黎的生活習慣,在公司也受冷待,但她憑著一股熱情和拼勁,將她的美式文化帶到巴黎......

《Emily in Paris》每集約30分鐘,本來打算每晚追一集,結果總是看完一集又一集,數晚便追完一季(共10集),並期待著第二季。

觀看此劇時,我的嘴角大多數時候都是向上翹,已經多久沒看過一齣令我看得如此開懷的電視/電影,有時候看戲也不過是為了娛樂,看得開懷就好,不用太認真,所以將劇集本身的所有不合理(例如很多人執著於女主角只是一名普通職員,怎麼可能天天穿不同的名牌服飾?)視為戲劇效果,不會細究。

醜化法國人?

然而,《Emily in Paris》引起廣泛討論的原因,除了討論劇情、服裝之外,就是劇集將巴黎拍成甚麼樣子。

法國人認為這齣劇集過份美化巴黎,卻又同時醜化法國人,劇中充斥著美國對法國人的刻板印象,高呼巴黎根本不是這個模樣。

《Emily in Paris》:法國人憤怒表示,這部劇根本亂拍

法國人大罵《Emily in Paris》醜化法國人,將所有法國人都描繪成慵懶、好色、開放、擺臭臉,又指巴黎絕對沒有劇集那麼乾淨......

其實,會不會認真得有點過了頭?

戲劇畢竟只是戲劇啊,又不是在拍紀錄片,而戲劇當然需要戲劇包裝。

要知道,所有電影要拍一個外國地方,必然強調當地特色,就像大部份拍攝有關中國的電影,也必然說刻意強調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特色,像是女人必然會穿旗袍,街上必然掛著紅燈籠,背景必然古舊髒亂,人物必然吵吵鬧鬧。

這些外國人眼中的必然,我們作為觀眾當然明知其虛假,一笑置之就好,拍的人難道不知道虛假嗎?只要目標觀眾受落就好。如果不拍成這樣,在目標觀眾眼中就沒有特色可言。

那是刻意為之,沒有文化衝突的話,大概就沒有賣點了。

要是劇中的法國人跟美國人都一樣,Emily何需前往巴黎?留在美國就好嘛。

況且,控訴劇集將一個城市拍得太乾淨,嗯,這還真是可圈可點,如果拍得太骯髒,難保又不會有人表示反感啊?

反正不可能討好所有人,那只要討好觀眾就好了。

觀眾需要甚麼?就是靚人靚景靚衫啊。

再者,法國人認為自己不是劇集所呈現的模樣,但在外國人眼中,法國人又真的予人那種感覺。我認為你很懶,但你不承認自己懶,這當中沒有必然的對與錯啊,不過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

女主角已一再在劇中表明她是要將美國的工作方式帶到法國公司,開宗明義以美國眼光來看待法國啊。

別人眼中的你不是真的你,重點是,你依然是你。

以戲論戲

《Emily in Paris》精彩嗎?說不上超精彩,要挑剔的話當然不是無可挑剔,但我看此劇看得開心,何必來找碴?

劇情有趣卻難免俗套,每兩三集一次工作危機,最後當然都憑著女主角的機智(莽撞)和熱情(傻勁)一一化解,每一集結尾也讓人想追看下去。女主角的感情線也好看,當然,美女配型男,賞心悅目也。

對,這就是一齣賞心悅目的劇集,輕輕鬆鬆看完一集,又輕輕鬆鬆看完一季。

女主角漂亮也可愛,男主角被喻為天菜廚師,劇集播出後人氣急升,男主角雖然沒有燒到我,但他的確帥氣滿滿。

劇集以外

有時候看一齣電影,會被當地的景色吸引,像我看《小失戀・大漫遊》後,就很想去阿姆斯特丹,所以不知道《Emily in Paris》可以吸引到多少人去巴黎,不過法國人已表明巴黎沒有劇集所呈現那麼浪漫和乾淨,所以還是先調整好期望值好了。

看到這一幕,很難不被光之博物館所吸引,好想去這個博物館,像主角那樣坐在梵高的星夜之下。




 

2020/10/7

從牽手到放手


由孩子懂得步行開始,你總是牽著他的小手,一步一步往前走,走在大街小巷,一路走一路天南地北地聊著快樂的事,看看天空認認花草。雖然在人群中穿梭,但世界彷彿只有你和他。你與孩子牽著手回家,將全世界留在外面,你的世界只要有他便心滿意足。
每次帶孩子上學,他定必緊緊牽著你的手,你感受到他的焦慮與依戀,即使只是分開半天,也教你牽腸掛肚。
你和孩子一天一天建立親密關係,但突如其來的某個清晨,親密的日子毫無預兆地結束,孩子忽然不肯再跟你牽著手走路。你驚訝地看著他,明明還是一個小豆丁,怎麼已經長成一副小大人的模樣?
你跟在孩子身後,看著他挺著背自信地走在前方,雖然高興他長大了,卻無法掩藏心深處那份受傷的感受,輕輕盈盈的,卻又實實在在。
你知道你總是要放手的,事實上根本輪不到你選擇。
你知道孩子有更遠的路要走,而你無法永遠陪他走下去。
你知道放手才能讓孩子高飛,但你的心總是放不下來。
你知道你知道,所有道理你都知道,只是你依然感到難受。從前親密無間,孩子卻漸漸不再依賴你。你好想跑上前,將他整個抱起,告訴他你好想依靠著他啊。
可是,你早已抱不起他,心裏亦明白他早已不需要你抱起。你只能放手讓孩子走自己的路,看著他漸行漸遠,背影反而越來越壯闊。孩子終究會長大成人,只是不管孩子長得多大,你還是會為他憂心。
再長大一點,孩子就會叫你放心讓他出外闖。你會笑著叫孩子不用牽掛父母,放心去打天下吧。
孩子是你的心頭肉,怎麼可能放得下心?放不下心,直接放在心上好了。
從牽手到放手,再從放手到放心,一百年也嫌不夠,又何止長憂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