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

沒有勇氣面對的真相

0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有人喜歡將頭埋在自欺欺人的世界裏,在那裏沒有不敢面對的真相,只有自己想見到的結果。

對某些人來說,真相是什麼根本不重要,只要不符合自己的需求,就改掉那個真相好了。即使事實擺在眼前,要如何解讀,又要如何扭曲,至少有千百個角度,是否能說服別人不是重點,反正別人相不相信也好,說法擺了出來就功德圓滿。

心知肚明只是掩耳盜鈴,還是得先將自己騙倒,當自己相信了,便心安理得認定全世界也如此相信。對於被埋藏的真相背後有什麼質疑,全部忽略不理。既然連真相也可以扭曲,還會擔心任何質疑的聲音嗎?

沒有勇氣面對的真相,通常是因為事實見不得人,為了面子,於是這裏改一點那裏減一點,有必要時額外加一點,直到事實變得模糊,而裝模作樣的「真相」變得有模有樣。

然而,再怎麼包裝也不過是虛有其表,核心並不會改變,當然可以辯稱只是換個角度來看,並不算是扭曲真相,可是許多事情你知我知大家都知,在眾所周知的情況下,自欺欺人只是短暫逃避問題,癥結一直存在,於是問題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要是始終不正視問題,發展下去只會一發不可收拾。

許多真相都不受歡迎,赤裸裸的真相誰受得了?有時候我們會故意選擇無知,不想讓平靜的生活受到太大衝擊,漸漸地我們會由無知變成無知無覺,這狀況是最危險的,以為不聞不問就可以心如止水,但外面的世界一點也不平靜,我們只是隱沒在虛構的安逸之中,沒察覺到世界早已天翻地覆。

孩子犯了錯,家長會鼓勵孩子承認錯誤並引導他們改過,絕對不會希望孩子隱瞞錯誤,一錯再錯。那麼大人犯了錯,為什麼不能乾脆承認,坦然面對,再尋求解決辦法呢?

2025/11/11

《三千圓的用法》:不管多少歲也為錢煩惱

, 0




 

《三千圓的用法》是結合理財元素的小說,分為六個短篇,每一篇都以理財為主題,並且基本上圍繞著一家三代的家庭成員以及身邊的人,故事雖然獨立,卻有著延續性。

這是一本可以輕鬆讀完的小說,每一篇也帶出不同的理財概念,可以讓讀者反思自己的理財觀念。

不管多少歲,似乎都避不過金錢煩惱,人生的不同階段就有不同的事情要面對,初出社會有初出社會的苦惱,養家有養家的困擾,到老年也有養老的煩惱。又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到底要預留多少錢才足以安享晚年呢?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每篇的內容,請先記著書中的金額全為日元,而此書於2018年發行,因此金錢的價值應以當年的價值為準。

小說的頭尾兩篇均以家中最小的孫女為主角,第一篇《三千圓的用法》是剛自立的女生,雖然住在她最嚮往的東京地區,但是每月負擔也大,幾乎無法好好儲蓄,她希望能領養一隻小狗,發現領養條件並不容易,要實現這個願望,必須好好理財……

第二篇《七十三歲的求職經歷》是這個家族的長老,七十三歲的奶奶雖然有一筆積蓄,但備用現金已經所剩無幾,一旦動用了這筆積蓄,恐怕會坐食山崩,到再老一點要住進療養院時會成為家人的負擔,於是她突然興趣再就業的想法,趁現在還精神奕奕嘗試賺一點外快……

第三篇《目標存下一千萬》以家中的大孫女為中心,很年輕就結婚生下女兒,丈夫是消防員,雖然收入穩定,但是薪酬不高。她很認真記賬,將丈夫每月收入妥善管理,過著省吃省用的日子,每月都有儲蓄,目標是存下一千萬。問題是,她偶然也會想擁有奢侈品,漸漸產生不平衡的心理……

第四篇《成本效益》主角是奶奶的忘年之交,一個三十多歲的吊兒郎當,他不斷在不同地方打散工,賺到多少用多少,完全沒有儲蓄習慣,認為與其留著錢到未知的未來,不如現在好好享受。這樣的生活在他的女友提出想結婚生子而產生變化……

第五篇《熟年離婚經濟學》的主角是這個家的媽媽,剛做完手術的她,發現自己一直照顧家人,卻無法得到家人的照顧,因為好友決定離婚,她開始反思自己的婚姻和財產,赫然發現家裏的積蓄竟然少得可憐,明明沒有發生過突然有大筆開銷的情況,但家中的積蓄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被蠶食…….

第六篇《省錢一家》回到最小的孫女,她的交往對象突然發現自己背負著五百多萬的就學貸款,原本想存一千萬置業的她,對前景感到迷惘,嫁給他的話等於一開始就背負著這筆債務,夢想變得遙遙無期,到底該怎麼辦呢?

至於三千圓的用法呢,雖然在第一篇小說就提到,怎樣使用三千圓,將決定你的人生,然而,書中並沒有明確闡述這個觀點,不過這其實不算是重點,每一篇談到的金錢觀也有一定啟發性,雖然不算太深入,但都有一定趣味性。

這是一本簡單易讀又對理財有啟發性的小說,有趣有趣,對理財沒太多概念的人尤其適合閱讀。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3coFNR

書名:《三千圓的用法》

作者:原田比香

出版:先覺出版

日期:2023/09/01

2025/11/7

《雞尾酒,愛情,喪屍》:風格迴異,言之有物

, 0




 

《雞尾酒,愛情,喪屍》是韓國作者趙禮恩的處女作,卻令人十分驚艷,難怪當初一出好評如潮。小說寫得非常好看,文筆流暢簡煉,能將一個複雜的故事娓娓道來,從第一句就能吸引讀者投入進去,再一直追看後續發展。《雞尾酒,愛情,喪屍》由四個短篇組成,每一篇也各具特色,有時候看短篇小說集,看到最後會因為各個短篇太類似而遺忘某些短篇的內容,但是這一本的每個短篇均風格迴異,內容也大相徑庭,絕對不會混淆。

這四篇小說並非單純講述故事,每一篇也有想帶出的核心信息,言之有物,大大提升了小說的高度。各篇小說分別帶有奇幻、靈異、荒誕和神秘的色彩,不過主題都是圍繞著愛。

開首的《邀請》由一根魚骨開始,一根讓女主角痛了十多年的魚骨,這根魚骨的存在源於小時候被父母迫著吞下生魚片,從此喉嚨一直有刺痛感,但到醫院檢查找不到任何魚刺,於是她被父母認定是小題大造。長大後她的本質依然被忽略,在別人眼裏,她必須服從,而她的感受從來不重要。故事的發展由她懷疑男友不忠開始,到最後有驚人的結局。

第二篇《濕地之戀》是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分別被困在水和林中的鬼魂在漫長的寂寞歲月中互相陪伴,漸漸發展出不離不棄的關係。這篇雖然沒有複雜的劇情,但是文筆優美,水鬼寫來讓人憐愛,對社會過度的開發作出有力的控訴。

第三篇是點題作《雞尾酒,愛情,喪屍》,講述一家三口的家庭因為父親成為喪屍而崩潰,父親這個喪屍沒有很強的殺傷力,雖然已經不能進食任何食物,但依然每天定時坐在餐桌前等開飯。主角發現變成喪屍的父親除了無法再工作賺錢之外,跟平常的父親沒有什麼不一樣。藉著喪屍事件輕描淡寫地帶出家庭關係、公司的無情和社會的冷漠。這篇雖然是點題作,但相對於另外幾篇,並不算特別突出。

第四篇《交疊的刀,刀》是我最喜歡的一篇,除了因為是我喜歡的題材外,故事的完整度讓人拍手叫好。故事分兩條線,兩條線均涉及命案,而在命案發生後,一把神秘的聲音問他們是否願意再來一次,噢,是三次才對,因為神秘力量會讓他們得到三次重來一次的機會。要如何扭轉命運呢?怎麼做才能避過意外的發生?在命案發生當天作出干預就行嗎?但有些事情避得了一時避不到一輩子,悲劇還是再次發生,於是才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的嘗試。到底是人定勝天抑或宿命難違呢?結局絕對精彩,非常推薦。

雖然《雞尾酒,愛情,喪屍》各篇均有點詭異又有點驚慄,但讀來不會沉重和恐怖,在作者筆下一直透出陣陣暖意,能讓人輕鬆地讀完,只是讀後輕輕掩卷嗟嘆,哎,人生好難。

近期看過最精彩的小說,大力推薦。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78aert

書名:《雞尾酒,愛情,喪屍》

作者: 趙禮恩

出版:聯經出版

日期:2025/03/06

2025/11/5

我不要被否定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肯定和否定,都是一句話,卻有著天淵之別。

同樣面對孩子摔破杯子,一個家長對孩子說:「你做什麼也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一個家長說:「杯子摔破了有點可惜,不過我們明白到玻璃易碎,從此學會小心拿杯子,多好啊。」

在肯定中長大的孩子,從小充滿自信,雖不至於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但相信努力之下沒什麼辦不到。要是從小習慣被否定,做什麼也會畏首畏尾,擔心被批評得體無完膚,明明做得到也認定自己做不好。

不管你是怎麼走過來,受過什麼影響,都已經過去,現在就重新檢視自己吧。真的做不到嗎?真的做得很差嗎?請記著,你是自己的主人,你是怎樣的人由你定義,與別人的評價無關。來自外界的讚美和批評可以作為自我提升的助力,但沒必要放在心上。有人將你的作品批評得一文不值,你會一笑置之還是深受打擊?能夠一笑置之不是對自身實力的盲目相信,而是願意接受一時的失誤,更何況有時根本不是失誤,只是批評者存有偏頗或具針對性的個人主觀意見。要聽意見就多聽一點,別局限於一把聲音,一被批評便一蹶不振。

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立場,不能被輕易帶偏,至少該懂得對自己作出合理評價,不能聽到什麼意見也照單全收,否則一百個人有一百種聲音,該聽誰呢?作品不夠完善可以調整,下次創作時亦可作出改善,不過別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刻意扭曲自己,必須保持自己的特性。

只要對自己有足夠的認知和信心,就不會因為別人的說話而受打擊。別人否定你,你不一定需要認同,最重要是你不能否定自己。

我不要被否定,也不一定需要別人的肯定,由始至終,我需要的只是自己的肯定,我正朝著喜歡的方向走,並對自己的選擇全肯定。

2025/11/3

《和魔女共度的七天》:少年冒險×警察推理×幻想科學

, 0




東野圭吾的小說對我來說一向是可輕鬆讀完的作品,即使題材沉重也能夠輕易讀完,所以如果看了多本沉重的書想舒緩一下就可以挑東野圭吾的小說來看。

《和魔女共度的七天》由前警員被殺開始,兒子開始調查父親的被殺案,並在遇然的機會下認識了一個猶如有魔法的女人,在對方協助下追查父親被殺的真相,而同一時間警方也在調查,其中似乎涉及不能明正言順追查的事……

出版社的宣傳文案是少年冒險×警察推理×幻想科學,上面提及的內容已有少年冒險和警察推理,而幻想科學則涉及現實中還未有的AI偵查系統。老實說,有點被《和魔女共度的七天》的書名誤導,看書名以為是奇幻風,結果還是一貫推理小說的基調,不過說是推理小說,實際卻沒什麼需要讀者推理的地方,讀者就陪著一眾角色追查真相罷了,參與度不高。

雖然由始至終也在追查同一宗案件,不過出現了一個較特別的人物,一個能控制物體移動方向的魔女。這角色在《拉普拉斯的魔女》、《魔力的胎動》也有出現,我雖然看過《拉普拉斯的魔女》,卻對女主角沒有太大印象。

這角色帶神秘色彩,也增添了這篇小說的樂趣,她太有氣勢而且能力難以預測,讓小說更有新鮮感,而少年冒險部分也寫得很有溫度,尤其是主角和朋友之間的友情。

然而,如果問我推不推此書,我肯定會有所保留,這本書流暢卻不算精彩,但此書要探討的AI偵查的部分確實值得反思,市民願意犧牲私隱來推高破案率嗎?萬事萬物也有正反兩面,同一件事有人覺得好有人覺得不好,所以讀者也可以在讀完此書後思考一下你能夠接受那樣的世界嗎?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1axCEM

書名:《和魔女共度的七天》

作者: 東野圭吾

出版:台灣角川

日期: 2024/05/03 

2025/10/31

《我們之間的謊言》:不寒而慄的母愛

, 0




 

《我們之間的謊言》算是驚慄小說吧,雖然這裏的驚慄只涉及兩母女的拉扯,不過足夠讓讀者為這段不正常的母女關係心寒。

小說講述母親被女兒禁錮在家中閣樓兩年多,而母親對此逆來順受,雖然偶然也有想過要逃跑,不過不成功數次之後也就接受了,並且覺得一切都是她活該的。到底發生過什麼事才會讓女兒決定禁錮母親呢?

於是小說回溯過去,先是從二十年前開始,窺探這對母女關係開始走上歪路的歷程,接著跳到兩年前,直接來到女兒決定禁錮母親的成因。小說不斷在現在和過去之間穿插,同時在女兒和母親的視角中跳躍,使這段關係更顯得撲朔迷離,不過讀者讀來不會覺得混亂,因為基本上就是這兩母女的故事,前因後果也不難理解。

兩母女的拉扯讓讀者的心左搖右擺,一開始不解女兒為什麼要禁錮母親,到後來知道原因後會覺得母親活該被囚禁嗎?真相繼續在擺動,誰對誰錯越來越難分辨。

正如書名所透露,這本書是關於謊言,因為有了第一個謊言,往後的發展只能越來越極端。

那些謊言夠震撼嗎?其實不難猜的,只是這本小說並不是立意讓意想不到的劇情嚇讀者一跳,而是要讀者慢慢感受到一個人瘋狂的控制欲所帶來的寒意。

雙標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我們一邊討厭被人控制,另一邊卻擺脫不了自己的控制欲,想讓自己在意的人完完全全配合自己的要求,一不配合立即歇斯底里,還理直氣狀指責對方。

不管真相如何,結局肯定會給讀者一記重拳,讀完後絕對唏噓,許多事情如果不是走錯了一步,往後就不會發生那麼多憾事。

《我們之間的謊言》是一本關於母愛的小說,可是極端的母愛讓人不寒而慄。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4sDGJW

書名:《我們之間的謊言》

作者:約翰.馬爾斯

出版:春天出版

日期:2024/03/25

2025/10/29

我不要被過度改變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我們每分每秒都在改變,只是變化太微小,不容易察覺出來。嬰兒長大得很快,有時候一覺醒來樣貌已有所不同,不過就算徹夜不眠盯著嬰兒的臉蛋,也不可能觀察到孩子在那個晚上的變化過程。

身體在變化,人心也一直在轉變,想法隨心而動,影響著我們的個性和行為。

有些改變來自外在,有些則發自內心,我們會因應經歷調整言行,譬如曾經說錯一句話被罵得狗血淋頭,此後說話前也特別小心謹慎。我們會突然產生感悟,或許被一首歌觸動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或許被一句句子精準擊中最脆弱的部分,震撼太大,心態轉變,人生從此不一樣。

年紀漸長,經歷的事越來越多,每個經歷也有值得學習之處,為我們帶來能量的提升。

沒有人一開始便成為現在的自己,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試錯不斷修正,不斷堅持又不斷妥協。不管活到多少歲,現在的我們也不是完成體,每天都在進化之中。持續進化的我們,不該抗拒改變,前提是那個改變是好的,我們可以越變越好,不應越變越差。

也許從一開始,我們並不知道改變是好是壞,其實沒所謂好與壞,因為我們永遠不會停止改變,即使改歪了也能再改過來,除了偏執的心,沒有什麼不能改變。

別害怕變化,外在環境的轉變或自我內在的調整,都是一種必須,是進化的過程。雖然改變在所難免,我卻不想被過度改變。我希望所有改變都是基於個人意願,因為想變好才作出這些改變,而非受外界影響被迫配合。

世界天天在變,變得越來越陌生,為了在這個陌生的世界找到安身之所,我們不得不刻意改變自己,然而,過度的扭曲令人迷失,忘了真我。

我但願能維持最低限度的本質,不管怎麼改變,依然是原來的我。

2025/10/27

《以為有錢就了不起的客人,請默默找個地方去死》:現實又奇幻

, 0




 

書名有夠長的,不過也很吸睛。《以為有錢就了不起的客人,請默默找個地方去死》顧名思義,就是寫奧客的故事。

三個短篇組成的小說,第一篇〈兔子與蜘蛛〉的篇幅最長,也寫得最細膩,第二篇〈電話客服中心〉的篇幅非常短,短得像是間場,第三篇點題作〈以為有錢就了不起的客人,請默默找個地方去死〉有奇幻色彩,有趣。

〈兔子與蜘蛛〉以婚姻介紹公司為背景,主角雖然以毒舌見稱,不過作為服務業的一員,必須收起自己的毒舌,可是一味迎合客戶,最終只會讓某些客人得寸進尺。主角遇到一個要求高又自以為是的男客戶,明明沒有女人緣,但一遇到多個女人選擇跟他見面就興奮起來,覺得自己很受歡迎,即使每次見了一次後就沒有下文,依然沒察覺到問題出在自己身上。主角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對他說了一句重話,就遭到他的無理報復……後續的發展有點出人意表。

〈電話客服中心〉從一個客服主任的視角出發,講述她如何訓練新人,並示範如何應付一個每天打來客訴的難纏客人,最後的應對有點超出想像,不過絕對能夠大快人心。

〈以為有錢就了不起的客人,請默默找個地方去死〉講述在便利店值夜班的女主角,對於經常出現找碴,並專門針對她的奧客厭惡極了,心裏經常吐槽這些惡客自行死掉最好,可是他們當然沒有死掉,每天都得忍受著這種欺凌,但作為服務業人員,即使面對惡客也只能忍氣吞聲,當她聽到有一間可以斬除惡緣的神社,她許下的願望竟然是……這篇奇幻色彩濃厚,帶有輕微的驚慄感。

三個短篇都涉及一間可以斬除惡緣的神社,許下的願望都能夠成真,但要小心許願,因為許下一個小火苗,卻可能得到一場入大火災。

要應付難纏的客人,真的只能求神拜佛嗎?看到主角的忍氣吞聲,讀者都看累了,就不能反抗嗎?但一反抗只會迎來更大的惡意,真的只能啞忍嗎?要是上級體諒還好,可是在得不到任何援助的情況下,真的孤立無援啊。

現實世界出現的奧客可能比小說更誇張,小說世界有神社,現實世界的我們有什麼?大概就只有你自己。客人就算付錢也不是大爺,更不可能是大神,超出合理範圍就要好好保護自己。

小說雖然不是氣勢磅薄的大作,但寫得輕鬆好看,引人入勝,是休閒之選。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jtFHQX

書名:《以為有錢就了不起的客人,請默默找個地方去死》

作者: 夕鷺 叶

出版:春天出版

日期: 2024/06/10

2025/10/22

我不要被選擇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我要選擇,不要被選擇。

雖然這樣說,實際上我卻是一個有選擇困難症的人。許多生活小事也因為選擇太多而苦惱,譬如打開琳琅滿目的餐牌,我可能遲遲無法選定想吃的菜式。

我在這裏說的不要被選擇,當然不是指生活日常,吃什麼不吃什麼,衣服買什麼顏色,影響都是一時,今天吃不到另一道菜,明天再吃就是,沒必要糾結。

真正影響人生的選擇我還是希望掌握在自己手中,甚至出於叛逆心態而放棄別人為我精心安排的康莊大道,話說當年大學畢業時導師對我的職涯作好詳細規劃,認為這對我來說是最好的發展,卻完全沒問過我的意願。我想走自己的路,不想走別人給我安排的路,即使路不平坦,也是自己的選擇。

兩條截然不同的路,自然伴隨著天翻地覆的變化,我會遇見什麼人碰上什麼事截然不同,甚至連我會變成怎樣的人也會變得不一樣。

我喜歡現在的人生嗎,喜歡現在的自己嗎?喜歡啊,縱使這些年來日子有好有壞,但艱難的日子過去之後,剩下來的就是美好,至於我自己,雖然缺點多到數不完,也沒有成為心中最理想的那個人,不過我還是好愛我自己。

怎可能不愛呢?就算冒冒失失,就算迷迷糊糊,我依然以自己的方式站直身子,就算奇奇怪怪,就算平平淡淡,內心那個懷抱著夢想又充滿著好奇心的小女孩依然蹦蹦跳跳。

我不要被選擇,因為我的人生從來都是我說了算,偶然面對人生交叉點,在聽取別人意見後,最終還是得靠自己作出最終決定。

只要是自己的選擇,就沒有必要談後悔,不管後續發展如何,也沒有選擇錯誤這回事,所有選擇都是當時最好的選擇,要是過得不如意,現在就去扭轉,讓明天過得美滿,別總是回頭看,那只會拖自己後腿。

2025/10/20

《明智恭介的奔走》:日常推理短篇小說

, 1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

《明智恭介的奔走》是《屍人莊殺人事件》的外傳,時間點落在《屍》的故事發生前,主角是《屍》中的配角明智恭介。明智是熱愛推理的學長,在大學成立了只有兩個人的推理小說愛好會,企圖打造成福爾摩斯和華生,解決日常遇到的各種疑難。

雖說是外傳,但沒看過前面任何一本也可以看這本,因為是完全獨立的短篇小說集,與前文後理也無關,頂多是看過《屍》的讀者知道明智後來會發生什麼事。

《明智恭介的奔走》由五個短篇組成,謎題偏日常,像是社辦出現兩個小偷,到底是被抓到的小偷講大話,抑或是真的這麼巧出現另一個小偷?要是真的有另一個小偷,對方到底有什麼目的?另一個更日常的是喝醉酒的主角醒來發現雖然自己好端端穿著褲子,但內褲卻被撕破丟在門關。另外的個案有追查試題失竊和跟蹤狂等。

我是同期接觸今村昌弘和方丈貴惠,同樣是寫特殊設定推理小說,方丈貴惠的《時空旅人的沙漏》讓我驚艷,而《屍人莊殺人事件》雖然有趣,但驚喜不大。對他們往後出版的小說觀感也是這樣。

然後他們又同期出版短篇小說,先看方丈貴惠的《法外大酒店》,喜歡,再看這本《明智恭介的奔走》,這樣一對比起來,就覺得《明智恭介的奔走》差點意思,可能這本全是日常推理,沒有營造出很大的張力,而每篇的結局雖然有點小轉折,但很多都是作者說了算,沒有讓讀者一起參與過程,而結局也沒有讓人眼前一眼的驚喜。

如果喜歡看日常推理,會更推薦米澤穗信的作品。

這本對我來說只是很一般的推理小說,不過如果很喜歡《屍人莊殺人事件》,想多看明智這個角色出場,那就看吧。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5AOVXZ

書名:《明智恭介的奔走》

作者: 今村昌弘

出版:獨步文化

日期: 2025/05/29

2025/10/15

一個人不可能擁有全世界

0




 

一個人不可能擁有全世界,人生也不可能只發生好事。我們每天也得張開雙臂迎接新的一天,好的壞的撲面而來,不管接受與否,也無法逃避,只能正面迎擊。

因為無法擁有全世界,只能作出取捨。人生本來就是取捨的過程,在宇宙的無限之中,我們只是有限的存在,每分每秒都在無數個可能之中作出選擇,是要拼命還是耍廢,是要呼朋喚友還是享受寧靜,是要聽天由命還是親掌命運?人生要怎麼過都是自己的選擇,別一直想著隨波逐流當一葉浮萍。

在某些情況下,選擇權確實不在自己身上,像是被裁員、被分手,彷彿只能被動地接受,然而,要怎麼應對那個處境才是重點,從此一蹶不振是一種選擇,站起來重新振作則是另一種態度。人生充滿考驗,總不能一遇到困境便舉手投降,可以堅持走下去,也可以開拓新局面,用什麼方法也好,就是別放棄選擇,否則人生便不再屬於自己。一旦停止選擇,只會落得被選擇的下場。

每一天我們都會得到什麼又失去什麼,在取捨過程中逐漸看清各種事情對人生的意義。無謂的事都捨棄吧,人生有限,只足夠保留重要的事物,別讓無關重要的人和事霸佔人生容量,卻讓真正重要之事放不進來,多不值得啊。                                  

我們不可能擁有全世界,只能好好擁抱屬於自己的世界,那是我們經過不斷選擇而構成的世界,不一定完美,卻是所有選擇的結果。

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有好有壞,重點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我們如何應對。都別怕,好事壞事,來就來吧,作好準備就是,並緊記這個信念:凡事發生皆有利於我。

今天看似是壞事一宗,到了最後總會發現是最好的安排,不管發生何事,都會為我們帶來最大的益處,所以放開懷抱,迎接所有美好吧。

2025/10/14

《法外大飯店》:飯店偵探 x 犯罪者專屬飯店

, 0




 

由《時空旅人的沙漏》的驚艷,再到《孤島的來訪者》的嘆為觀止,從此方丈貴惠的小說見一本買一本,然後再立即開書看(要知道,很多書我買了卻一直沒看)。

她的小說都是特殊設定+本格推理,最新的《法外大飯店》的特殊設定雖然不再具備科幻元素,但依然沒有讓我失望。

背景參考電影《殺神John Wick》,設定一間專為犯罪者而設的飯店,這飯店的本館接待一般市民,但別館只接待VIP客戶,這些客戶都是犯罪者,只要住客提出要求,飯店都能夠配合,一個電話就可以得到各種各樣的武器和情報,而入住這飯店必須遵守兩項規則:

1. 不得對飯店造成危害

2. 在飯店內不得傷人或殺人

在這飯店發生的犯罪事件絕對不會驚動警方,因為飯店設有超高溫焚化爐,基本上能將所有證據(當然包括屍體)統統燒毀。要是有人違反規則在飯店內殺人,懲罰是以同樣的殺人方式被殺。

當然,前提是殺人事件被偵破,而為了偵破飯店內發生的兇殺案,飯店聘請了飯店偵探,舉凡有罪案發生都會請飯店偵探出馬。

《法外大飯店》由四個短篇小說組成,四篇小說都發生在這飯店,並由同一個飯店偵探找出答案。

首篇〈阿姆雷特大飯店〉由一宗密室殺人案揭開序幕,不過密室很快便被揭開,懸念當然在於誰是兇手,但到最後令讀者驚訝的並非揭破兇手的過程,而是那個首尾呼應的設定,讓我不禁向作者舉起姆指。

第二篇〈年度犯罪獎典禮殺人事件〉看主角如何由唯一可能的兇手扭轉破案,這篇展示處處伏筆的功架。許多一閃而過的描述都成為破案關鍵,讀者可以參與一起推理。

第三篇〈僅限熟客〉以一個意外闖進飯店的小偷為主角,他本要從一個要脅犯身上偷回一個匙扣,結果快要到手時對方竟然被擄走,他一直追到大飯店,卻因為不是會員而被拒於門外,他千方百計闖進去,卻一再被飯店偵探捸到,而且飯店還發生兇殺案,死者竟然是他正在追趕的人……這篇節奏跟另外三篇也不同,相對比較活潑,而推理事件輕巧卻別開生面。

第四篇〈泰坦殺人事件〉的篇幅最長,一開始感覺有點像第二篇,都是有著一個只可能是他的兇手,不過這次的嫌疑犯是主角的老闆,為了替老闆翻案,主角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識破這宗完美犯罪,既然是這樣,順道破解五年前的懸案吧。

這四篇的特點都是主角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出真相,有點像安樂椅偵探,都是靠著別人的口供或口述線索來推理出答案,並沒有複雜崎嶇的查案過程,讀者全程可以參與,不過能猜對的機率不大,明明線索都擺在眼前,就是無法像偵探一樣看破當中的詭計,所以,我還是安坐家中看推理小說好了。

據說作者已經開始寫《法外大飯店》第二季,真的可以當連續劇來看吧,而且此小說的主角飯店偵探很討喜,會希望繼續看到主角出場,偵破所有謎團。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pEFGIQ

書名:《法外大飯店》

作者: 方丈貴惠

出版:獨步文化

日期:2025/07/01

2025/10/8

裝也不裝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一直知道這世界不公平,也一直告訴自己,人微言輕如我,怎樣做也無法改變世界,於是索性放棄掙扎,不管發生什麼事也裝聾作啞,不想接受也無奈地接受。漸漸地,對一切感到冷漠,任由不公平的事情持續發生,只要事不關己便置身事外,不聞不問。

然而,這樣真的好嗎?

要是所有人都對不公平的事視而不見,不公不義便會變本加厲地上演,並且越演越烈,直到所有人也麻木起來,再也感受不到事情到底有多不公,習慣了,視為常態之後便不會再深究事件的核心。

譬如說,在一場公開比賽中,主辦方為了讓目標人物勝出,在賽前動手腳,將有利條件完全傾斜給對方,比賽開始之初,還企圖假裝公平公正,引導觀眾認同目標人物實至名歸,不過比賽中出現實力更強的對手,為了確保自己人保持優勢,只好一次又一次更改比賽規則,務求將對手往死裏打。很卑劣吧?只要選擇不要臉,還有什麼事做不出來?

觀眾不是傻子,將主辦方的行徑一一看在眼裏,對所有不公的事心中有數,可是會發聲的人畢竟只佔少數,就算有人發聲,只要主辦方不予理會,什麼也改變不了。

當主辦方掌控生殺大權又帶有既定立場,要安排誰贏也輕而易舉,其他人均淪為陪襯品,就算呼籲公平也只會被冷待,反正主辦方不會輕易改變立場,被罵得狠,索性裝也不裝,直接撒野。

面對撒野的主辦方,參賽者固然無奈,要麼抽身而退,要麼繼續陪玩,觀眾看得咬牙切齒,自己支持的參賽者被不公平對待,袖手旁觀只會助長主辦方的氣焰,繼續肆無忌憚地糊弄觀眾,所以不管是當局者還是局外人,面對不公平的事情,盡你所能發聲吧,就算到最後確實改變不了現實,至少你不是無動於衷,至少無愧於心。

2025/10/6

《嫌疑犯》:一人一狗大作戰

, 0




 

我不喜歡狗,可是我很喜歡這本由一人一狗搭檔的小說《嫌疑犯》,故事雖然不算峰迴路轉,但勝在角色描寫十分到位,不管是那隻忠心耿耿的德國牧羊犬,抑或是傷痕纍纍又滿腔憤怒的男主角,都寫得十分精彩,於是讀者十分期待這兩個各自受過傷的角色,如何由陌生變成不離不棄的團隊,查案反而變成次要,一人一狗之間的情誼才是重點。

話說男主角在一次巡邏任務中遇上槍戰,拍檔被殺,男主角因傷患未能再走在前線,主動調到警犬隊,並選擇了一隻在阿富汗服過役的牧羊犬瑪姬,這狗跟他一樣受過槍傷,也同樣患上創傷後壓力症,本來要被退掉的瑪姬被男主角帶在身邊,用盡一切辦法融化牠的冷漠,並幫牠緩解創傷後壓力症。

男主角開始追查拍檔被殺的案件,本來已經進入死胡同的案件,竟然因為瑪姬的加入而發現沒人察覺的線索,可是很快讓他陷入險境,而他自己竟然成為嫌疑人……

案件追查的過程好看,線索層層遞進,主角不是十分神通廣大,查案也處處碰壁,但正因如此,才顯得更真實,讀來也更為緊張,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嫌疑犯》不同於一般查案小說,當然是因為主角之一是一頭狗,而且是一頭超厲害又超有個性的狗,任何嗅過的味道都不會忘記,能準確執行任何任務,而為了保護牠的團隊,牠可以連命也不要。男主角跟瑪姬的情感讓人看得動容,也因此比一般查案小說多了一份情感,在緊張之餘多了一份溫暖。

《嫌疑犯》十分好看,一拿起來就不想停下來,而且說起來已是近半年來第一本讓我評5分的小說,真是久違了。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06rxBX

書名:《嫌疑犯》

作者: 羅伯.克萊斯

出版:春天出版

日期: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