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10

沒有人可以讓我愛的人受委屈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我本來只是想說沒有人能讓我愛的人受委屈,但認真想一想,任何人都不該受委屈啊。

眾生皆平等,大家都生而為人,各自擔任著自己的角色,地位也許有高低之分,但重要性卻無二致。位高權重者做配得上這職位的決策工作,人微言輕者就做好分配給自己的任務,決策固然重要,但執行任務的人同樣功不可抹,為公司賺錢非常好,確保公司衛生也很棒。

你有才華你很優秀,我沒有天賦但願意努力,從來沒有誰比誰差這回事,即使技不如人,也不該被欺負被霸凌被打壓,更何況今天比不過,不代表明天不會迎頭趕上。

不是不可以虛心接受意見,也不是拒絕任何調整,但所有無的放矢都伴隨惡意,將人弄得遍體鱗傷。與人為善是最基本的品格,不管你是上司還是客人,惡意都令人變得面目可憎。

明明沒做錯卻遭受不平等待遇,能不委屈嗎?

我再說一遍,誰也不該受委屈,誰受委屈我也看不過眼,想好好保護對方,要是我愛的人受委屈,肯定比我自己受委屈更難受,有人欺負我絕對不會讓對方得逞,我已經強得足夠保護自己,可是有人欺負我愛的人怎麼辦?單純的保護已經不足夠,我必須狠狠地教訓對方,絕對不能容忍任何人讓我愛的人受委屈。

問題是,我可能根本接觸不到欺凌者,即使如此我依然要擺出最強硬的姿態,化身戰士擊退所有惡意,也許沒有實際的戰鬥能力,至少要做一個稱職的守護者。

讓我愛的人知道,你值得被愛,值得被善待,值得擁有全世界的真善美,完全沒必要讓自己受委屈。要是受不了就反擊吧,我永遠是你的堡壘,是你最大的底氣,所以放心飛吧。

世界那麼大,只有我可以用溫柔欺負我愛的人,其他人統統給我走開。

2025/9/8

《黑色夏天殺人事件》:突然現身的亡者

, 0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

被裁定死亡的少女突然現身,父親當年因殺害她而入獄,是抑案抑或是出獄的最佳方法?

《黑色夏天殺人事件》是英國小說,講述六年前一個少女失蹤,警方追查後認定少女的父親在餐廳廚房裏將她殺害(廚房裏有大量少女的血跡),雖然一直找不到少女的屍體,但該父親還是被判罪成。六年後,一個女人突然走出來說自己是那個失蹤少女,過了六年被虐的生活,驗血證實她確實是那個失蹤少女,但她在驗血後再度失蹤。當年的警探始終認為事有蹺蹊,於是進一步檢驗少女的血液,發現血液中含有黑松露成份,如果她真的過著六年被凌虐的生活,怎麼會吃過黑松露?

警探決定追查出真相,但現在的科技不可能將一個人的血液換成另一個人,所以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女人真的是失蹤少女嗎?那她為什麼會再度失蹤?如果不是失蹤少女,那又是如何從她的血液中驗出少女的DNA?

既然被殺的人突然出現,那豈不是冤案?走完程序,大概兩個星期就會獲釋,但警探依然認為冒出來的女人並不是失蹤少女,於是他必須爭分奪秒查明真相。

基本上整本書就是圍繞著這宗案件,雖然這案件後續會扯出其他案,但都不是重點。警探憑著細微的線索,逐步逐步揭破真相,但也讓自己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

可能因為案件和懸念比較單一,我看的時候並不覺得十分緊湊,不過懸念還是會讓人想追看結局。查明真相後還有一番掙扎,會讓人看得咬牙切齒。

老實說,當初看《黑色夏天殺人事件》這個書名時以為是日本小說,開書後才發現是英國小說,投入度及不上日本小說,總覺得文化差異比較大,而且除了查案之外,也沒有進一步探討任何事情,所以整體來說,就是如果對查案有興趣的,一看無妨那種。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4noEHN

書名:《黑色夏天殺人事件》

作者: 麥克.克拉文

出版:春天出版

日期: 2024/04/10

2025/9/4

放下對完美的執著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新居入伙時,地板一出現污跡便急不及待處理,生怕慢那麼一秒鐘也讓污跡永久停留,然而,屋是讓人住的,人住進去自然會有生活痕跡,不可能時刻保持光潔如新,人在地上走,一天到晚蹲在地上看哪裏弄污了有多累啊?住久了,注意力慢慢放在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根本不會再留意地板,就算發現地上有污跡也不會急著即時處理,先吃完飯再說吧,先聽完孩子談論學校趣事再說吧。有些事情確實有輕重緩急,跟家人相處遠比處理污跡重要。

生活每天繼續,住所在不知不覺中充斥著各種生活痕跡,漸漸殘舊起來,再也不會在意哪裏髒了,事實上想在意也在意不了這麼多,有些地方不單有污跡,甚至有無法簡單修復的破損,如果還執著於完美無瑕,那只是跟自己過不去。

有時候確實需要放下對完美的執著,日子才過得下去。

人與人之間更是如此,發展一段戀情時總渴望是一段完美的關係,但期望與現實總有落差,況且人無完人,只要不是完全被愛情蒙蔽雙眼,相處過後肯定會發現對方的種種缺點,不過你不會因為地板的污跡而捨棄住所,同樣不會因為戀人的小缺點而離開對方,當然,要是屬於無法接受的缺點則另當別論,早擺脫早幸福。

對於那些無傷大雅的小缺點,一開始既然能忍受,相處久了更是直接無視,不是不在意,而是已經包裹在愛裏,不足以撼動相愛的力量。要是能改掉那些小缺點當然最好,不過改不掉也無妨,想想自己在這些年來沒能改掉的壞習慣,對方也沒有那麼介意啊。

相處就是這麼一回事,我遷就你,你容忍我,直到二人的棱角都磨成契合的形狀,我有缺點,你也不完美,我是五十分,你是五十分,二人相加起來就是一百分,愛你喲。

2025/9/2

《40歲起的人生課》:有沒有40歲都推薦看的書

, 0




 

我不抱任何期望打開這本由韓國作者金美敬寫出來的《40歲起的人生課》,然後未看完便急不及待向朋友分享這本書,書帶給我意想不到的啟發,不管你有沒有四十歲,都推薦你看這一本書。

當我們可能覺得四十歲已經人到中年,要是沒達到年輕時預期的目標,便覺得希望破滅,苦不堪言;當許多人將四十多歲視同人生的顛峰,對後續毫無規畫,把六十歲以後的人生列為無意義的時間,作者卻告訴你,「現在已是百歲時代,以二十四小時換算的話,一年約是十四分二十四秒。這麼一來,四十歲便是上午九點三十六分,也就是剛上班,正要努力工作的時候。」

作者提出以夢想當做主軸,重新整理人生的週期。出生至二十歲是幼年期,二十歲至四十九歲這三十年是首次追逐夢想的「第一人生」,五十歲至七十九歲這三十年是第二次追逐夢想的「第二人生」,八十歲至百歲則是老年。

所以啊,別說四十歲,就算你已經五十歲,也才是第二人生的開始,未來還長著呢,甚至到了六十歲,也還不是放下一切的年紀,而是把真正想要的東西掌握在手中的年紀。六十歲後的黃金期其實是努力奮鬥的四十歲送給自己的禮物。因此,不管幾多歲,現在就作出改變吧,因為今天的小改變,會為未來帶來大改變,試著相信只要改變努力方向,便什麼也做得到。從現在起,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見想見的人。

《40歲起的人生課》首先讓讀者放下對四十歲後的焦慮,繼而指導讀者如何變堅強,如何活出生活的平衡,到最後對生活有一些超實用的見解,例如關於辭職,關於賺錢,關於如何連結第二人生。

我是建議所有人都看一看這本書,說不定能從中找到力量。

撮取書中一些我喜歡的摘句:

  • 在這個世界上,該負責安慰你、拉你一把的,只有「自己」。
  • 不是世界改變了人,而是人改變了世界
  • 習慣可以幫助平凡的自己變得「不凡」。
  • 人生之所以充滿希望,正是因為改變今天,明天就跟著改變了。
  • 二十歲以後就沒有好好成長過的你,難道不該在四十歲時抓緊時間成長嗎?
  • 一個人也過得理直氣壯時,才會在兩個人時感到更加幸福。
  • 犧牲我就好的不公平原則之所以站得住腳,是因為你太過輕易放棄自己的正當權利
  • 照顧自己絕非易事,我們必須和照顧小孩時一樣,投入大量的精神、情感與時間。
  • 每個人的心中一定都有個需要照顧的內在小孩。他和一般的小孩沒有不同,如果不好好照顧他,他就不會長大。只要好好照顧他,他就會成為你的靈魂伴侶。當你感到辛苦、遇上難題、覺得沮喪或跌倒的時候,和你一起解決問題。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16agGI

書名:《40歲起的人生課》

作者:金美敬

出版:先覺出版

日期:2023/10/01

2025/8/27

為什麼需要進步?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人生是不斷追求進步的過程,當然不是分分秒秒也要進步,一路向前衝多累啊,適當的時候走慢一點甚或躺平有其必要性,休息過後才有力量走更遠的路,然而,追求進步的心絕不能停歇,否則人生便會變得淡然無味。

躺平只是一種選擇而非唯一選項,躺夠了就該站起來,不一定需要全力打拼,但總不能一輩子躺在同一個地方,否則很容易被日子活埋。

為什麼需要進步?舉個例子吧,就像你拿著一筆退休金,要是完全不投資增值,本金會不斷被生活蠶食,越用越少,不足以讓你安逸生活到百年歸老。同理,長期不進步的話人會慢慢凋零,直到枯萎,所以怎能容許自己不進步呢?那等於違反本性,違反人生的意義。

這裏說的進步,不一定指事業上的成就或是家庭上的圓滿,工作愉快有滿足感遠比升職加薪更有意義,當然,從現實層面看,升職加薪更實際,可是我們所追求的進步,應該更偏向內心層面,如何提升自我、如何照亮別人才是人生的重點。那些權力財富不會刻在墓誌銘上,我們付出和得到的愛才會成為印記刻在別人心裏。

有些人不但追求自我進步,還要求別人進步,尤其是家長總忍不住鞭策孩子,要求對方達到自己的標準。問題是,家長本身有在進步嗎?

家長要求孩子進步的同時,自己也不能固步自封。在教養路上,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難處和煩惱,不能永遠用同一套思維處理親子問題,一發現此路不通便得另覓新路,陪著孩子成長和進步,自己也必須不斷學習,孩子由懵懵懂懂學會獨立思考,家長也要在摸索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父母。

人生很長,要走得遠,便得拿出走得遠的魄力,不必立即變強大,但需要一點一點進步,在人生每個階段成為最好的自己。

2025/8/22

我在小說中活出第二人生

0




 

《我等待的明天》已完成連載,可以一口氣看到結局啦。

今天想說一說,我之所以喜歡寫小說,最大的原因是我可以透過小說活出第二人生。

最開始寫小說時我還是初中生,青少年有許多壓抑,我透過小說轉化情感,長大後面對生活裏的各個坎,依然選擇寫小說來安撫自己。縱使世界很不堪,我還能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

後來生活逐漸取得平衡,我再也沒有寫小說來平衡心理的需要,而繼續寫小說已經由一種需要變成一種挑戰,如何從零開始建構一個完整故事呢?中間的諸多選擇猶如上帝在安排所有人的人生,在安排小說人物的際遇和命運時,我彷彿在填補自己的第二人生。

《我等待的明天》講的是歸零再出發。要是我現在的人生歸零,而我可以不理會專業和能力隨意挑選另一種職業,我會當上什麼呢?

我會想成為室內設計師啊。我不能說在現實中百分百沒可能,不過必然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以現在我的狀態來說難以實現,然而,我這樣的願望卻可以藉由小說主角來實現。

於是我讓女主角由酒店從業員轉變成室內設計師,實現我所期望的第二人生。

雖然只是寫小說,但其實要做很多研究,因此我費了很大力氣才寫得出來,即使只是紙上人生,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實現。

重點是,我寫了四個角色的人生重啟,除了室內設計,其他角色都各自朝著夢想努力,像是漫畫家、演員和網紅。這些職業我完全沒可能當得成,所以寫寫自己也開心。

雖然寫作的過程不容易,不過能夠寫出追夢的過程讓我非常享受,自己做不到,但筆下的人物做到了,自己還是可以得到幸福感,也希望能將這份幸福感帶給讀者。

在這個快時代,讀小說的人越來越少了,要吸引人在一個網站追看連載小說更不容易,所以有時候我會想,如果都沒有人看,堅持寫小說真的有意義嗎?

有意義的,至少對我自己來說,每完成一篇小說都對我意義非凡。

每五的晚上,來讀小說吧。

小說連結:https://www.mirrorfiction.com/book/39175

2025/8/20

擁有追求美好的心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人的欲望永無止境,一直有新的追求某程度上是好事,因為有新目標才有突破之心,才會追求進步,否則只會原地踏步。

欲望除了帶來進步,也同時帶來挫敗感。

自己一個人時,明明對所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不過看到別人擁有得比自己多、比自己好時,心裏卻莫名其妙地千迴百轉,可能突然間冒起你也想擁有那事物的嫉妒之心,可能觸發你經歷比較後的忿忿不平,也可能使你產生求而不得的挫敗感,其中最差勁的情緒是見不得別人好。

見不得別人好是一種很玄妙的心態,你做你的,別人做他們的,別人過著怎樣的生活也與你無關,你管別人這麼多幹什麼?原本不是自己的渴望,卻因為看到別人擁有而自己沒有,竟不自覺產生不必要的欲望,但那真是你想擁有的嗎?抑或純粹追求人有我有的虛無?

這樣的追求顯然毫無意義。要是你的努力只是為了達到別人的高度,你最大的成就也不過是別人的影子,永遠無法成為真正的自己。

你要爭取的,應該是自己的認同,至於別人怎麼看待你根本不重要,況且外界的聲音永遠不止一把,你要怎樣滿足所有人?老闆想你全副心思放在工作上,加班加到沒日沒夜,假日也要隨傳隨到,而家人不想你眼裏只有工作,最好每天準時下班,回家後全心全意陪伴家人。日常經常出現類似的矛盾,根本不可能滿足全世界,你可以盡量取得平衡,但最終必須作出取捨,在滿足自己與滿足別人之間,我勸你先滿足自己,因為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有餘力照顧他人,否則你將跌進永不滿足的深淵中。

追求欲望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必須拋開人有我有的欲望,再認清內心的真正渴求,認定之後就勇往直前吧,擁有追求美好的心,最終也會收獲美好。

2025/8/19

《求救信號》:郵輪上的犯罪

, 0




 

先簡單介紹一下《求救信號》的故事吧。

主線是男主角的女友出差後再也聯絡不上,其後發現她根本不是去出差,而是跟外遇對象出遊,最不對勁的是信箱中突然出現女友的護照和一張寫著對不起的字條,要是離開他,為什麼會寄回護照?他依然無法聯絡到她,最後只能報警,但警方認為那是一個成年人自願離開的決定,所以壓根不認真看待,況且事件發生在國外,就更難以深入調查。

男主角不肯罷休,繼續自行追查,後來發現女友最後出現的地方是在郵輪上,於是決定到郵輪追查下去……

看完《求救信號》以後,還是無法理解此書到底為什麼叫求救信號,不過這不是重點,小說好看就行。那麼《求救信號》好看嗎?只能說後段比前段好看。

十五萬字的篇幅,如果濃縮到十萬字左右應該會好多了,前段有很長的篇幅描寫女友失蹤的情況,那是一個鬼撞牆的狀況,讀者知道她失蹤了,那繼續發展下去嘛,可是小說繞著這個失蹤的狀況轉了很久,久得有點令人不耐煩,幸好故事進入直路之後變得好看。

上了郵輪後,懸念越揭越多,而且小說還另外有兩條副線作為間奏,一條同樣發生在郵輪上,另一條是描述一個多次錯手殺人的年輕人,這樣的三條線最終會如何連接在一起呢?老實說,雖然有連起來,但關係不算太大,我甚至覺得棄掉那兩條副線也沒問題,甚至會更好看,所以之前才說要濃縮到十萬字,刪了這兩條副線,並縮減發現女友失蹤的過程,那就更加緊湊。

小說的結局很唏噓,很多事情本來可以不這樣發展,但是一些小事的疊加卻推向一個失控的局面。

《求救信號》是關於發生在郵輪上的犯罪,看完之後突然覺得原來坐郵輪這樣危險啊,發生在郵輪上的罪案,大多只能向郵輪注冊的國家立案,但從大老遠飛來的警察,會認真查案嗎?要在郵輪上處理屍體大概是最容易的事,丟進大海就再也找不到了,如果一直沒有發現屍體,郵輪公司肯定盡可能淡化事件。

好啦,小說歸小說,現實中大概沒那麼多犯罪吧,雖然有時看新聞會看到許多離奇過小說的案件,不過小說的轉折和因果關係肯定讓人更感唏噓,因為小說會告訴你一切前因後果,但現實中我們永遠只能抓住邊邊角角。

閱讀小說,有時候讓我們思考一些平常不會思考的問題,這大概就是閱讀小說的樂趣。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uyDGHN

書名:《求救信號》

作者: 凱瑟琳・萊恩・霍華德

出版:春天出版

日期:2024/09/20

2025/8/13

偶然的成功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老師喜歡選擇成績好、乖巧又能幹的人當班長,省下許多煩惱,不過在我的學生年代,老師會故意挑選頑皮的學生做班長,不是為了自找麻煩,而是想透過賦予責任感為對方帶來改變的契機。當班長不好帶頭作怪,頑皮的個性怎樣也要收歛一下,有了班長的責任,人會變得踏實起來,不再那麼輕浮。

當然,最後會不會改變還得看對方的造化,不是說當上班長的人必然會從此乖巧,等如一個人不是當了主管就必然能成為好主管,每一件事都有學習過程,有人悟性高,有人卻始終學不好。

學習過程上,有人從失敗開始,也有人從成功開始,失敗雖然令人沮喪,卻是最沒負擔的起步點,從谷底開始,每一步都走在上升軌道上,之後的起起跌跌都是努力的延伸。成功的起點先天佔優,從一開始就走在成功的路上,往後邁出的步伐可以小一點,不用那麼費勁,不過繼續往上爬絕不輕鬆,難免憂慮一不小心便往後退,走上下坡路,心理壓力非常大。

還有一種情況,原本一直平平無奇,卻在偶然下取得成功,這次偶然的成功往往會觸發意想不到的結果,譬如某學生的成績一向只是中等,卻在一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驚喜和錯愕之餘,也同時冒起保持好成績的決心,於是從此努力溫習,認真上課,成績越來越好。沒有偶然的成功,就未必會激發出這份動力,往後也不會這般努力。

成功與否,除了靠努力,運氣也佔一定因素,所以盡了力就好,沒必要太在意結果。成功或失敗總是一時的,不用過於執著,將來回過頭來,當時的成績早已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經歷成功或失敗後的心態調整,成功時不驕傲不自滿,失敗時不氣餒不放棄,堅持一步步走下去,直到鍛鍊出最強大的自己,而這個你,就是最大的成功。

2025/8/12

《檸檬與殺人魔》:多重反轉殺人事件

, 0




 

沒聽說過桒垣愛夕這個作者,會看《檸檬與殺人魔》是因為文案說有很多反轉,我對反轉的小說向來有偏好,總想考驗一下自己是不是想到那反轉。

先介紹一下小說內容再來談反轉吧。

一開始女主角得知妹妹被殺,這已不是她家第一次遇上兇案,在她十歲時父親被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殺死,行兇動機不涉仇怨,純粹因為對方心底裏一直有著殺人的慾望,結果現在她家又遇上兇案,更糟糕的是,有媒體報導她妹疑似涉及保險金詐騙,其男友替她買了保險半年後意外身亡,於是她妹由受害人變成人人喊打的加害人。女主角不信妹妹是這樣的人,於是決定搜集證據還妹妹清白,可是不但處處碰壁,還遇上襲擊。這時她得知當年殺父的兇手出獄後不知所蹤,於是懷疑是對方殺死妹妹……

小說一開始鋪陳的懸念不錯,由於兩姊妹在父親被殺後就分開住,因此主角其實不知道妹妹的真面目,面對全世界對妹妹的質疑和鄙視,她無從辯駁,因為她根本不知道事實到底是什麼。追查的過程不算緊湊,主要是為了鋪陳結局的多重反轉,不過幸好小說的篇幅短,很快便進入高潮部分。

小說確實反轉連連,而且不是一次單純的反轉,而是不斷反轉再反轉,單是敘述式詭計就不止一層,其他反轉也是一層又一層。

反轉多就代表好看嗎?當然不是,至少反轉要合理,要讓人震撼,一切必須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內吧。我覺得不合理的地方不是某個反轉,而是小說中一個關於父女的設定,這個設定算是一個關鍵,不過我覺得不合理,也就有點出戲。不過如果扣除那個不合理的設定,後面的反轉連連還是讓人有點驚喜。

《檸檬與殺人魔》雖然不算十分精彩,但整體還是好看的,算是一本可以輕鬆看完的消閒讀物。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16tvIT

書名:《檸檬與殺人魔》

作者:桒垣愛夕

出版:春天出版

日期: 2024/09/20

2025/8/6

青春的憤怒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青春不一定粉嫩嫩或金燦燦,那只是成年人在回望過去時因過度緬懷已逝的青春而產生的固化形象。

現在的青少年大多充滿憤怒和憂鬱。學生都忙得喘不過氣來,學業的壓力將人壓得消沉,同儕間的相處問題無可避免影響心情,自我形象的追求永遠讓人失落,種種壓抑之下情緒一觸即發,任何觸碰都會引發潛伏的憤怒,於是長輩的關心問候變成令人厭煩的囉嗦,反白眼是最低限度的反抗,出言不遜、一言九「頂」近乎常態,家長要是沉不住氣教訓孩子,首先是把自己氣壞,再來讓親子關係變糟,與孩子的感情越發疏離。

成年人平日習慣面對現實問題,用成人思維看待青少年的煩惱會覺得全是無病呻吟,但對身處風暴中的人來說,所有問題都是無限大,青少年本來就未成熟,長大需要過程,需要學習,犯錯、跌倒是平常事,在成熟之前都特別脆弱。

生活不容易,並非只有成人才覺得困難,青少年也有活著很累的時候,要熬過青春期絕不容易。現在要你一天上八小時的課,回家還有做不完的作業和沒完沒了的測驗考試,你大概會崩潰吧,所以減少對孩子指指點點,盡可能體諒一下他們的心情。

每個成年人都經歷過青春期,但千萬別以這論調作出鼓勵,青少年才不吃這一套,當年的環境跟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他們面對的問題跟我們曾經遇過的完全不一樣,所以收起成年人過剩的自我意識,別將自己的想法加諸在青少年身上。

青春是憤怒的,是脆弱的,是憂鬱的,同時是激情的。

青少年未必會在父母面前展示真實的自己,他們在朋輩之間宣發情緒,從偶像處得到力量,父母覺得無力,卻只能保持安全距離陪孩子熬過青春期。

活著就好,這一點最重要,其他都是過眼雲煙。

2025/8/5

離婚的第一個步驟是什麼?

0




 


Zoom image will be displayed
Zoom image will be displayed
Zoom image will be displayed
Zoom image will be displayed
Zoom image will be displayed
Zoom image will be displayed

這是一個關於離而不分的婚事,這是一個關於重新開始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友情和力量的故事。

希望一直都在,人生隨時都可以重啟。

我等待的明天》正在鏡文學連載中。

小說網址:https://www.mirrorfiction.com/book/39175

2025/8/1

歸零再出發的《我等待的明天》

0




 

我最新的連載小說《我等待的明天》已於七月上架鏡文學,因為屬連載性質,想等連載內容多一點才向大家介紹,所以等連載滿月才正式公佈,大家都去鏡文學看我的最新連載小說吧。

之前我寫的小說會寫得複雜一點,結構、敘述角度、時間線不一定是線性的,這樣的寫法其實很累,因為需要大量設計,寫起來難度較大。

這次再寫長篇小說,希望是一個更簡單直接的故事,全程直線,不扭轉,不玩結構,不玩時間交錯,希望讀者讀起來會更容易投入到小說世界中,更容易愛上角色。雖然線性結構似乎更容易寫,不過這篇小說寫來一點也不輕鬆,先不說後來我改了多少遍,就在寫的過程中因為涉及我不認識的範疇而需要查找許多資料,再融入到小說中,我還是花了很大的氣力。

《我等待的明天》的主題是「歸零再出發」,在人生跌到谷底的時候,要如何讓自己重新站起來呢?又是什麼讓我們決定離開原來的軌道,走到另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上?人生不一定一成不變,也不一定需要突破,最重要是能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我等待的明天》講述四個在機緣巧合下住在一起的主角如何互相療癒,互相救贖。一對離婚卻依然同住的夫妻,一個迎來憂鬱的堂弟,一個讓因火災無家可歸的朋友暫住。兩男兩女在生活中慢慢打開各自的心結,陪伴對方走出幽暗,最終發現,人生什麼時候也可以重新開始。

劇情就不多介紹了,總覺得知得越少,閱讀的時候就更有趣味,反正就像看著一班朋友如何克服。《我等待的明天》是一本有關友情,有關勇氣,有關重新振作的小說,充滿療癒元素,在寫作過程中為我帶來鼓勵,也希望將力量傳遞給每一個讀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就算面對相同的處境,也可能因為不同的反應而得出不同的結果。沒有百分百的正確,當然也沒有百分百的錯誤,就算兩個人走到離婚這一步,也不表示當初選擇結婚是錯誤的。

人生啊,每一步都算數,就算走錯了,也必然有其意義。不管發生多糟糕的事,結果也必然有利於自己。

允許自己向下沉,同樣要允許自己重新站起來。

一起來看看四個主角如何歸零再出發吧。

鏡文學連載網址:https://www.mirrorfiction.com/book/3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