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11

《方舟》:誰該犧牲性命拯救別人

, 0




 

因為被《方舟》的故事設定吸引,所以一直心急想看這本小說,結局確實有被衝擊到,可惜中段不夠緊湊,說不上是頂級的推理小說,不過讀後卻一直被纏繞心神,讓人思考了很多,後勁強勁。

《方舟》是很本格的推理小說,暴風雨山莊式的推理小說就是一群人被困在同一個地方無法離開,被困者一個一個被殺,而倖存者則努力找出兇手……《方舟》也是暴風雨山莊小說,不過加入了一個令人在意的設定,就是他們被困在地底,地底不斷滲入地下水,如果一星期內逃不出去就會被淹死,而逃出去的唯一辦法是要一個人留下來操作絞盤,但這個人卻會被堵死無法離開,意味著這個人必須犧牲性命。

在這個前提下,竟然發生兇殺案,於是大家認為既然要有人犧牲,當然是犧牲兇手的性命,可是他們根本沒有任何線索找出兇手,就在困局之中,第二名死者出現了。明明大家都困在一個死局之中,為什麼要殺完一個又一個呢?多得第二名兇殺案的發生,出現更多線索去尋找兇手,只是一直沒有決定性的證據,他們能在限期前找到兇手嗎?找到兇手對方又會願意犧牲自己讓大家逃生嗎?

這不是單純找兇手的推理小說,也對生命有著另一番詮釋。誰要做那個犧牲者?是殺人者?是沒人愛的人?是有家人要保護的人?殺人者就該死嗎?迫殺人者去犧牲性命算是殺人嗎?如果說沒有人會為某人的死而難過,那麼犧牲他也無妨?如果家人在場,為了確保家人安全會更願意犧牲自己嗎?如果生命平等,這些條件都不是條件,該怎麼選出犧牲者呢?

中段尋兇的過程有點鬆散,只見一眾角色經常閒著沒事做,這也是我覺得不夠緊湊的原因,衝突太少,即使有著必須找出犧牲者的迫切性,卻沒有表現出來。整體來說推進有點慢,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不過推理部分還是很精彩,在有限線索下推理出真兇,而且作者沒有隱藏任何線索,讀者也可以參與其中。

《方舟》的結局很震撼,那力度深深搖撼讀者對這篇小說的所有認知,看到最後最明白自己錯得有多嚴重,於是不斷沉思,換作是自己,又會怎麼做呢?誰該死該該活,到底該如何判斷?

我當然不會在這裏爆雷,這樣太不道德了,讀者讀到最後自然能感受到那份震撼的力量。

喜歡推理小說的話,還是想推一下這本小說,然後我也很想跟大家討論一下你對結局的看法。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fkAMRT

書名:方舟

作者:夕木春央

出版:獨步文化

日期:2024/01/29

2024/4/10

想當孩子永遠的朋友

0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填滿似乎並非重點。

這一輩的父母較有餘力照顧孩子的心靈需要,他們不想只當高高在上的父母,決心跟孩子建立平等關係,用尊重和友好的態度跟孩子相處,渴求當上孩子永遠的朋友,跟他們玩成一片,陪伴他們長大,面對人生階段的種種難關,聆聽他們最幽微的心事,要是孩子願意,甚至想跟他們一起闖天下,不過誰願意帶著父母闖天下呢?

孩子甚至不可能視父母為朋友,那只是父母的良好願望,以為只要從小陪孩子聊心事,他們便會從此對你無所不談,才不是這樣的,有些話他們樂意跟朋輩狠狠地傾訴,卻絕對無法對長輩講出口,尤其是父母。不用難過,想一想你有多少沒對父母說過的話,便知道一切也是人之常情。

我不是說反正做不成孩子的朋友,就毋須盡心盡力照顧孩子的心靈需要,相反,父母必須做孩子的心靈嚮導,陪他們走過快樂與憂愁,在他們發展出成熟的人生觀之前,指導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過程中可能會觸發他們的情緒,這也大概是他們無法視父母為朋友的原因,因為盡責的父母會指出孩子的錯誤,而非如朋友那樣單純照顧他們的情緒。

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此事太夢幻,不是絕對不可能,只是難度太大。不管做不做得成朋友,也必須跟孩子保持親密良好的關係,當你填滿孩子的心靈,自己的心靈也就充盈起來。

2024/4/7

《與自己對齊》:成為最真實的自己

, 0




 

一直很喜歡靈媒媽媽Ruowen Huang的書,每一本都可以有新的啟發,正因如此,閱讀她的書都不會太快,因為總會停下來思考一下。

這一本《與自己對齊》以「愛自己」、「成為最真實的自己」為主題,從多方位勸導讀者不要做違心的事,只有當內在想法與外在行為裡外合一,才能與自己對齊,而靈魂選擇投胎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所以不要被太多外界介入我們的生活,而是做真正的自己,不過份妥協。

有沒有聽說過「向宇宙下訂單」這個概念?就是說想要什麼就即管向宇宙提出吧,宇宙收到你的訂單之後會好好回應你,達成你的願望。

真的是這樣嗎?就算提出多荒謬的願望也能達成?不見得吧。在《與自己對齊》一書中,作者告訴你,宇宙的確會回應你,只是並非回應你的渴望,而是回應你的本質。你「想」很有錢,宇宙不會給你錢,但當你「是」一個富有的人,宇宙便會讓你富有。那不是很矛盾嗎?如果我很有錢,何需宇宙給我更多錢?

首先,你得認定自己是一個富有的人(當然,這裏的富有並不是單純指有錢),當你擁有富足的心態,宇宙便會順應著你的本質讓你更富足。

能夠理解這個概念嗎?你是怎樣的人就會得到什麼,所以不是單純渴求什麼就能得到什麼,而是先要將自己打造成一個這樣的人,可以先從心態開始,再因應目標採取行動。

不要怕犯錯,因為不管你怎麼選擇,在靈魂層面都不會有錯,直接引用書中句子吧:

  • 生命中沒有意外,只有選擇,而且任何的選擇都會是對的選擇。
  • 人生中沒有任何的選擇是錯誤的,每一條路都是他在你還沒有投胎以前就已經謹慎思考過的計劃。
  • 你的人生中沒有所謂的錯誤與意外,種種人事物的安排都有存在的道理,好讓你進化成為更好靈魂的目標。所以無論你的劇情如何安排,場景如何轉換,都不會改變你成為更好的自己這件事。
  • 今天無論你選擇了A還是B,又或者是突如其來的C跟D,它都一定會把你帶到相同的結果。今天不管你遇到什麼人,與這個人到最後有沒有發展,你之所以鋪設了這個人生平台,都是為了幫助你的靈魂到最後活出他最想要的樣子。

《與自己對齊》也對時間作出了一個很奇妙的詮釋,讓我對時空的定義有了新的理解,也是直接引用書中句子吧:

  • 我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都是同時存在的。它們彼此牽制,也彼此影響到最終的結果。
  • 時間的存在並不是2D的次元以A到B點的方向直線前進著,它其實是多元共存的。與其用線型觀念來思考時間的存在,倒不如用蜘蛛網來形容時間的存在會更貼切。也就是說無論你動到蜘蛛網上的哪一個點,它都會直接或間接地牽動到網上的任何一個點。
  • 只要我們願意在任何一個時間點做出改變,都會直接地影響到任何層面的自己。
  • 當我們對一件事情真心地感到釋懷的時候,心裡都會有一種放下的感覺。當這樣的感覺產生時,未來自然而然地會受到這個心念轉換的影響,因為它再也不需要受到過去創傷的羈絆。
  • 我們此刻讓自己的靈魂進化,自然而然地會給予過去(不管哪一世)那個受傷的靈魂力量,進而促成那個靈魂在未來的成功,而這就是所謂時空同時存在的意義。
  • 我們的未來其實是取決於我們此時此刻的意念,如果我們的意念改變的話,那麼我們的未來就會同時間跟著改變。
  • 無論你覺得自己做了什麼改變,歷史依舊是歷史,那些應該發生的,到最後還是會發生。
  • 就算我真的回到了過去,我能夠做的、以及可以改變的事物真的很少。就算真的可以改變,或者自以為是地改變成為你覺得「比較好」的局面,宇宙也有一種很神奇的力量讓一切恢復到它原本應有的樣貌。

以上只是我在《與自己對齊》這本書中印象比較深刻的內容,事實上這本書很多元化,能夠解答許多人生問題,推薦各位直接看書,同時很推薦這個作者的「靈媒媽媽的心靈解答書」系列,每一本都值得看,暫時這系列共有五本。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2bcwBH

書名:《與自己對齊》

作者:Ruowen Huang

出版:時報出版

日期:2022/09/27

2024/4/5

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0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成功方程式套在孩子身上,聽不到孩子內心的聲音。

家長的優越感越強,越希望孩子繼承自己的優秀,醫生律師會希望孩子將來也成為醫生律師,覺得這條路行得通,就不想孩子走冤枉路,於是由報讀學校開始,強烈希望孩子讀上自己的母校,一步一步緊隨自己的步伐前進,只是他們從來不會問孩子,你到底想走怎樣的路?

有另一種家長的做法完全相反,絕對不想孩子走自己的舊路,有的因為不滿自己的人生,不希望孩子跟自己一樣過得不好,不要像自己那樣一事無成。這種家長對孩子未必有實質的期待,不管孩子將來做什麼工作,最重要是能賺到錢,連本帶利將自己賺不到的都賺回來,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這樣的期待比較空泛,卻又符合現實需要。

有的不想孩子走自己舊路是因為自己當年讀書時受夠苦,不想孩子面對同樣的痛苦,從一開始便拒絕讓孩子報讀自己的母校,希望孩子走上跟自己不一樣的路。反正條條大路通羅馬,孩子想走怎樣的路就由他們自行決定,只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援就好。

家長都想孩子過得好,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飛黃騰達,也不是每個飛黃騰達的人都活得快樂,孩子會走上哪一條路,連孩子自己也未必能控制,家長的過份干預要麼沒有成效,要麼帶來反效果,就放開手讓孩子走自己的路吧。

2024/4/4

只有我可以讓他們活過來

0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三月說好要寫長篇小說,不過進度大落後,因為最開始時一直抓不到感覺,寫出來的成品連自己也過不了,越心急越寫不下去,心裏極度焦慮。

認真思考後,隨即發現問題所在,我所寫的內容都是「講」出來的,而好看的小說應該是「演」出來的。如果我單純講述一段關係怎樣怎樣,那顯然索然無味,我必須透過劇情讓讀者感受到那是一段怎樣的關係。

發現問題點便得解決,而解決方法就是推倒重來,將我已寫的內容全部刪掉,再重新寫過,而這一次我要更用心設計劇情。

知道問題點之後是不是就能順利寫出小說呢?在小說完成之前我也不敢說順利,目前確實有一點進展,只是遠低於預期要寫的字數,不過只要寫得暢順,未來應該可以追回進度吧。事實上,進度是我自己定的,有沒有落後也是我自己說了算。最重要是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也不想冷落家人,所以這次就用輕鬆的心情來寫吧。

推倒重來不止要勇氣,更是一種需要,如果明知道寫得不好也硬是寫下去,結果肯定不會好,反正最終還是要重寫,倒不如趁未越陷越深就重寫好了。

重寫小說絕對是小說創作的一個過程,在小說完成以前,一直需要修正,分別只在於是大修改還是小調整,力臻完美的作者可能會不斷改寫再改寫,直至完美無瑕,但一般來說,我在小說完成後所作的修改都只是小改動,不過編輯的意見卻不得不聽,要是編輯提出要求,我都會乖乖修改。最近的一次經驗我直接重寫了半本書,到最後效果當然比較好(否則改來幹什麼?),但過程卻極不容易,稍後再詳談。

復活節期間去了韓國旅行,每餐都吃到捧著肚子,回來不敢上磅看看自己的戰跡,吃飽了,人反而懶了,於是多天沒有寫作,積存了很多稿沒寫,欠債越多,越沒有動力,所以堅持天天寫作肯定有其道理,引擎啟動了才有動力向前衝啊。

為了激勵自己寫小說,我會對自己說,我設計的那些主角們,只有當我將小說寫出來,他們才能夠活過來,所以為了讓他們活出生命,我就得努力寫啊寫。

今年內,一定要完完整整帶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噢對,這一次要寫四個主角,責任重大,喜歡他們每一個,所以更想盡快讓他們活過來。

喜歡寫作的人能夠寫作,是多麼幸福的事。

我一直承認自己是多麼幸福,所以就不要抱怨有太多積稿要寫囉。

2024/4/3

《52赫茲的鯨魚們》:人與人之間的救贖

, 0




 

雖然沒聽說過 町田苑香這名日本作者,但因為《52赫茲的鯨魚們》這個小說名很吸引我,便找了這本書來看,開書之前甚至沒有了解過這本書說什麼,結果被這本書深深感動。

所謂52 赫茲的鯨魚,是指這鯨魚的叫聲頻率高達52赫茲,一般鯨魚的叫聲頻率都在10–39赫茲之間,因此其他鯨魚都聽不到52赫茲鯨魚的聲音,而牠也聽不到其他鯨魚的聲音。52赫茲的鯨魚是世上最孤獨的鯨魚,而小說就是要說一些沒有被聽見的人們,他們無比孤單、無人理解也無人在乎,就算內心如何呼救也沒有人會聽到。

然而,即使是發出52赫茲的聲音,也總對的人會發垷你。

小說一開始,女主角從城市搬到海邊小城鎮,沒想到立即引來附近居民對她議論紛紛,而隨著故事展開,漸漸揭開女主角過去的人生,到底是什麼遭遇讓她落得要逃到小城鎮,遠離所有認識的人的地步呢?

小說沒有一開始揭開女主角的所有遭遇,而是以剝洋蔥式逐層揭開,她為什麼會搬到外婆的舊居?她為什麼會跟母親斷絕母女關係?她的腹部為什麼會受傷?她所思念的安安為什麼會丟下她離開?她在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女主角的往事與她搬到城鎮的現在交織在一起,她偶然遇到一個不懂得說話的少年,她感受到他的無助和徬徨,決心要聆聽他的聲音,知道他的經歷後更決心要好好守護他,正如當初安安將她救出苦不堪言的困境,現在她也想為這個少年帶來救贖。

女主角以為自己孤單一人時,身邊卻有人願意毫不保留地守護她,陪她走過所有困境,而她即使陷入低谷,仍想守護一個陌生的少年。《52赫茲的鯨魚們》就是這樣溫暖的故事,雖然女主角的身世和安安的秘密如此讓人神傷,讀著讀著不禁要停下來倒抽一口涼氣,不過這真是一本很好看的書,難怪此書是2021年本屋大賞第一名(不過我後來也看了一些負評,可見看書真的是很個人的體驗)。

人與人之間的救贖不一定發生在親密的人身上,有時候最親的人才是傷你最深的人,但千萬不要對人生感到絕望,也許一個偶然遇見的陌生人會把我們帶離困境,讓我們擺脫孤獨。

我本來就喜歡療癒小說,此書是將人傷到最深接著帶來溫暖的陪伴,在黑夜中帶來曙光,在孤寂中給出深深的擁抱。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3oqEMS

書名:《52赫茲的鯨魚們》

作者: 町田苑香

出版:春天出版

日期:2023/01/10

2024/3/27

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

0




 

走過的歲月不會白走,不管走在正確的路上抑或冤枉路,每一步都是僅此一次的經驗,都是讓我們走到現在的重要一步。


因為有過美好和失敗的經驗,只要看到事情的走向便能對未來作出精準預測,因此看到年輕人稚嫩的行為,總是好想對他們加以提點,哎,這樣做行不通,那樣做絕對不會有好結果,可是話到嘴邊不禁猶豫起來,年輕人真的聽得懂我們的意見嗎?或者應該問,他們願意聽嗎?


在年輕人眼中,我們都是過時的人,我們那一套當然也過時了。我們好意指出他們的問題,反而會遭到鄙視。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習慣,想用自己的步伐尋找自己的路,就算明知碰壁也要試過才死心,總要闖過才甘願。


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跌跌撞撞,不斷嘗試不斷失敗,反覆摸索又反覆闖禍,才終於成為現在的自己,有點自信,有點謙卑,有自嘲的勇氣,又有面對失敗的豁達。


走過來之後,才察覺到自己年輕時有多莽撞,也幸好當時年少氣盛,才有這麼多失敗經驗。如果一直一帆風順,可能到老還沒學好呢。


放手讓年輕人好好經歷失敗吧,失敗的教訓是最好的學習素材。遇到真誠討教的年輕人,便向他們好好傳遞經驗和做法,但千萬不要恃老賣老,以為自己的經驗就是絕對,甚至看輕他們。事實上,我們才更需要向他們學習。


老實說,科技日新月異,我們真的跟得上時代步伐嗎?許多時年輕人的想法早已超越我們想像,而他們所掌握的技巧可能是我們從來沒學過的,別害怕跟年輕人學習新事物,他們總有一天會超越我們,領著世界前進。


我們的責任就是做好傳承的工作,不想自己這麼快被淘汰,就保持謙虛的心學習,不管對方是前輩還是後輩,都有值得學習之處。

2024/3/26

《最後倖存者》:懸疑十足又危機重重

, 0




 

果然,看泰絲格里森的小說,看瑞卓利莫拉系列比較對味。

這一本《最後倖存者》屬於較後期的作品,中間我還有好幾本沒看,不過雖然人物關係有點相連,案情是完全獨立的,所以跳著看也沒有任何問題。

《最後倖存者》一開始是一場槍殺案和一場爆炸案,兩宗案件都有一個孩子倖存,接著來到主線,一個富豪家中發生滅門慘案,一對夫婦及三個小孩被行刑式處決,一個男孩避過一劫成為倖存者,追查之下發現這個男孩是第二次遭遇滅門慘案,兩年前他一家就是在遊艇上被殺,到底是誰要對一個男孩趕盡殺絕?

倖存的男孩後來被安排到一間偏僻又保衛森嚴的學校,而剛好在這學校進行探訪的法醫其後發現這裏有兩個學生都遭遇過兩次滅門慘案,三個人第一次遭遇的滅門慘案都是兩年前的同一個星期內發生,那真的是巧合嗎?

然而,三個家庭完全沒有共通點,三個孩子也從來沒有見過對方,要如何找到他們之間的連結呢?現在三個倖存者都聚在同一間學校,如果真的有人要對他們不利,不是最方便嗎?

小說懸疑十足又危機重重,《最後倖存者》到後段讀到欲罷不能,案情峰迴路轉,讀者跟角色一起暈頭轉向,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迷失在峰迴路轉的劇情中,真是一次很有趣的閱讀經驗。

接下來討論一下與案情無關的劇情,話說女主角的母親原本因為丈夫外遇而被拋棄,在還沒離婚的情況下結識了新歡,對方帶她擺脫憂鬱,重新找到久違了的快樂。然而,丈夫被外遇甩了之後打算回家重拾舊歡,當然拒絕離婚,不斷跟妻子糾纏。她夾在中間不知如何抉擇。

我無法理解為什麼她需要掙扎,怎麼可能原諒拋棄自己的丈夫?怎麼可能不選擇讓自己快樂的新歡?而她之所以感到矛盾是因為「一家人」這三個字。她認為要是她不選擇丈夫,就是她毀了「一家人」的存在。

許多人都被「一家人」這個概念困住,即使不快樂也任由自己被「一家人」綑綁,但只要突破這個概念,自然能海闊天空。

不忠已經罪無可恕,被甩只是罪有應得,回頭還想用「一家人」來作情緒勒索,簡直是欠揍。

這樣的劇情不是主線,卻讓我看得很生氣,生氣的是女人的懦弱,為什麼立場不能堅定一點呢?

扯遠了,說回小說本身,《最後倖存者》在我看過的泰絲格里森小說中,算是篇幅較短的一本,只有十六多萬字,之前看的全部二十多萬字,所以閱讀此書相對輕鬆,第一次入手泰絲格里森的小說不妨從這本入手。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2gsFOR

書名:《最後倖存者》

作者: 泰絲.格里森

出版:春天出版

日期:2023/05/05

2024/3/20

習慣吞食答案的孩子

0




 

AI Photo created by Bing

教導孩子有各種各樣的方法,而最簡單又最粗暴的方法是直接將答案餵給他們。

答案餵到嘴邊,孩子當然全盤接受,一口將答案吞進肚裏,完全不用咀嚼,甚至沒經消化便排出來,孩子能學到什麼呢?

盡責任的家長和導師,會嘗試不直接給予答案,而是一步一步進行講解,希望孩子在領悟原理後自行解出答案,只有這樣他們才算真正學會那些知識,融會貫通之後自然能輕鬆應付同類問題。

然而,這份用心良苦並非每一個孩子也領情,大部分孩子只想立即知道答案,如果問題有標準答案,直接給出答案就好,何必嘮嘮叨叨說些有的沒的?標準答案能確保正確性,並且必定拿到好分數,孩子以為這樣就能一步到位,他們當然知道試卷不會只問擁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只是他們懶得動腦筋,可以抄捷徑當然不要走遠路,而喜歡餵答案的家長或導師只求解決孩子當前的問題,不想花太多精力跟孩子的作業糾纏,免得傷了和氣。

習慣吞食答案的孩子,不喜歡動腦筋分析問題,自然寫不出具有獨特見解的答案。應付學業只是小事一樁,來到人生大舞台,才發現人生沒有標準答案,難以避免感到徬徨無助,可是再沒有人會將答案餵到嘴邊,每次遇到問題都必須靠自己認真思考後得出答案,這可苦了從小就不喜歡思考的人。

有時教孩子做功課真是吃力不討好,費盡心力可能只換來對方白眼,能不生氣嗎?但生氣歸生氣,總不能因而放棄每一個能教導孩子的機會。餵食答案真的不算是教導,雖然詳細解釋直到孩子完全明白的過程非常痛苦,不過為著孩子的未來著想,真的不要習慣直接將答案丟給孩子。

孩子啊,人生的答案不會從天而降,好好運用你們的小腦袋思考吧。

2024/3/19

閱讀日誌|生命是一段享受過程的旅程

0




 

三月初提出的閱讀計劃,已進入最後兩本的階段(中間看了兩本閱讀計劃以外的書),正在看《與自己對齊》一書,劃線劃到停不了,有很多感悟,因此看得比較慢。

這是一本心靈解答書,作者是靈媒媽媽 Ruowen Huang,之前就很喜歡她的書,讓我了解到靈界的面貌,也讓我對人生中的許多事物有另一種看法。其實作者有YouTube頻道,但比起看影片,我更喜歡看文字,因為看文字可以隨時停下來慢慢思考。其實我很少看書加入太多自己的思考,不過這作者寫的書卻讓我想很多。

要從此書摘句真的不容易,不是因為找不到摘句,而是找到太多難以選擇,不過今天想配合一下昨天所做的夢,所以就選擇了這一句:「生命是一段享受過程的旅程,而不是只為了達到終點的任務。」

容許我繼續引用書中接下來的句子:「我們之所以選擇了平台、身體、靈魂伴侶與課題來投胎,都是希望可以從過程中學習到經驗與領悟。在這一段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不同的人事物、體驗人生的高低起伏與喜怒哀樂,但無論你體驗到的是什麼,它們全都是為了讓你生命變得更多采多姿的存在。迷路只是為了讓你欣賞不一樣的風景,也讓你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到達的目標究竟是哪裏。」

那麼我昨天夢見什麼呢?我夢到自己的肝酵素指標很差,醫生表示我剩下三至六個月的壽命,在夢裏我沒有很悲傷或徬徨,就是在跟別人述說著這個狀況,並思考有沒有什麼可以延續生命的方法。然後,醒來了。

醒過來後,我沒有立即意識到自己剛才在做夢,我花了很長時間釐清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我想了很久才確認我只剩下三至六個月壽命的事只是夢中的設定,現實中的我安然無恙。當然立即鬆一口氣,還未判死期,我還有時間可以做我喜歡做的事。

老實說,就算身體狀況沒問題,我也不能保證自己還能活多久,意外的事誰能預測呢?就是有一天過一天,而因為一直活著,也就一直有所追求。

我相信靈魂的存在,而靈魂的追求遠比肉身的追求重要,有了這份認知以後,我更在意心靈上的滿足,大大減少現實中的欲望。

我不再害怕死亡,也不認為死亡是純粹的悲哀。我滿足於當下的人生,也對這一輩子感覺滿足,當然我暫時還想繼續留在人間,依然有許多事情想做,感覺自己的使命還未完成,然而,我很清楚沒有人能逃得過死亡,真的要迎接死亡,我也能說我對這一生了無遺憾。

了無遺憾,這點很重要,因為我很努力才做到這一點。

靈魂持續進化,我們的目標總會達成,不用心急,就算走錯路也不過是一個過程,享受每一刻,才是人生的真諦。

2024/3/17

《Puzzle Vol. 1》:推理小說電子雜誌創刊號

, 0




 

《Puzzle》是一本推理小說電子雜誌,第一期由四個短篇所組成,三篇華文創作,一篇翻譯美國魔術師兼推理小說家克雷頓.勞森的作品。

四篇作品中,我喜歡前兩篇,即陳浩基的〈耶夢加得〉以及理想很遠的〈結刊通知〉,後兩篇翻譯作品〈來自另一個世界〉和〈與犬共舞〉 ,我嫌一篇太古典一篇太日常。

先由我喜歡的開始介紹吧。

〈耶夢加得〉先由探討平行宇宙和多世界詮釋開始,接著一宗校園槍擊案將小說世界一分為二,一個是奧茲死裡逃生的世界,一個則是奧茲死掉了的世界……接下來走科幻路線,物理學家發表了多維度空間粒子行為的數學模型「奧茲方程」,讓人類操縱空間寫下方程式,發展下去卻成為毀滅世界的元兇……在另一個世界,奧茲死掉了,沒有人寫出「奧茲方程」,但人類的歷史是否得以改變?陳浩基的小說必然會來一個反轉,於是看到最後讀者會看到令驚訝的發展。人類要自我滅亡,誰又能阻止得了?不管發展出多少個世界,命運是否都一樣?

〈結刊通知〉算是日常推理,講述一本文學雜誌在結刊前一個月發表結刊通知,並且邀請讀者回答創刊號就刊出卻至今還沒人解開的謎題。主角無法理解雜誌為什麼要結刊,於是決定挑戰這個謎題,同時找出文學雜誌突然結刊的原因,經過一路的追查,終於找出答案,而這個答案讓人十分唏噓。有多少讀者還在看文學小說呢?為了文學,又可以付出到什麼程度?

〈來自另一個世界〉是翻譯作品,即使小說中加入意念殺人和靈界殺人等概念,但本質上就是密室殺人的謎題,在發現屍體後,破案過程就是一班人七嘴八舌的討論,看得有點厭煩呢。

〈與犬共舞〉又是一篇日常推理,失業的主角每天都公園閒逛,發現有一個男人每天帶著多隻不同的狗在公園溜狗,越看越疑惑這個人到底養了多少頭狗,後來又懷疑對方利用溜狗而犯罪,於是悄悄偵查起來。老實說,這個謎題一點也沒趣,求得答案的過程也太牽強,一點也不吸引。

我喜歡看推理小說,所以十分支持推理小說電子雜誌的誕生,希望接下來的作品會帶來更多驚喜吧。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7grvKO
書名:《Puzzle Vol. 1》
作者:陳浩基、理想很遠、克雷頓.勞森、凌徹
出社:puzzle雜誌
日期:2024/2/20

2024/3/14

《為了吃炸雞,我決定今天還是好好活著》:光是活著就很了不起

, 0




 

我是因為書名而借閱這本書,書名有炸雞,直覺以為是韓國作者寫的,不過讀後才知道這是日本作者寫的,當時作者在Twitter分享工作和生活日常,獲得廣大支持,最後結集成書。

作者是日本OL,在工作上戀愛上生活上都有過一些挫折,也有過憂鬱症,而這本書主要勸大家不要過度努力,即使追夢失敗也要活得好好,以及如何在挫敗中讓自己活得快樂一點。與一般的勵志書不同,這一本有點逆向思維,甚至告訴你,即使是父母也可以視為他人,話不投機也可以跟家人保持距離,減少對他們的期待。

這本書當然也算是心靈雞湯,總的來說就是要你愛自己,生活再辛苦,至少有炸雞可吃啊。

不過對我來說,這本書有點太雞湯,作者的個人經歷太少,很多時我看得過目即忘。我看散文還是比較傾向看到更多作者的經歷,畢竟那是我無法經歷的生活。

不過這本書確實有著療癒人心的力量,做人不一定要太努力,可以偷懶,可以躺平,不要被現實追著跑,也不要為別人而活。就為自己而活吧,因為光是活著就已經很了不起,不一定要獨自硬扛一切,可以依賴別人,也可以成為別人的依賴。放下執念,就算遇到什麼破爛事,其實也還是有機會遇到嶄新的邂逅。

作者是日本的OL,所以書中經常會提到工作上的事,容易引起上班一族的共鳴。

分享一下書中的金句:
  • 你還有「努力不去努力」這個選項。
  • 光是活著,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 想要擁有求助的勇氣,唯一的方法就是,成為有餘裕、能夠回應別人求救的人
  • 不必什麼都硬是一個人扛,一點也不必要。
  • 我決定要好好珍惜自己。別人講了討厭的話,再也不想笑著打哈哈過去了。
  • 因為放下一個執著,會遇見另一個嶄新的、溫柔的邂逅。
  • 自身的獨特性是優點還是缺點,會因為身處的環境而截然不同。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02mpEP

書名:《為了吃炸雞,我決定今天還是好好活著》

作者: 思考系OL

出版:方智出版

日期:2022/09/01

2024/3/13

久違的自由

0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孩子出生以後,父母幾乎沒有一刻閒著。

孩子還是嬰幼兒時,父母有哪一夜可以睡好睡足?孩子悶哼一聲,父母立即彈起來察看,每分每秒都對孩子呵護備至,沒有一刻敢掉以輕心。

孩子漸漸長大,要操的心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以前照顧好孩子的起居飲食就好,現在卻得面對更多層面的壓力,譬如孩子升上小學,立即感受到學業壓力,天啊,讀書為什麼會破壞親子關係?由小學升上中學,青春期的叛逆簡直將人迫瘋,可以直接跳過這個階段嗎?孩子升讀大學後,父母忽然感慨,為什麼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會渴望他們趕快長大呢?現在他們長大了,才驚覺自己還沒享受夠父母的責任。

孩子離家讀書也好,結婚也好,他們遠走以後,父母留在家裏,彷彿完成所有使命,突然感到茫然若失,還有什麼好做呢?以前每個周末都安排親子活動,每個長假都計劃家庭旅行,現在孩子擁有自己的天地,不再在你的計劃之中。

空巢期的父母,由繁忙回歸自由,太自由了,反而有點不知所措,要是無法適應這份落差難免會感到失落,孩子已經不再依賴自己,往後的活動安排也不用預留孩子的位置,到時候就跟伴侶互相依賴吧。

夫妻之間恩愛如初,擁有共同興趣和話題當然最好,但要是二人興趣迴異,夫妻間四目相對話不投機,才發現自己寂寞不起。

人生長路漫漫,幸運的話,陪你走到最後的人是你的伴侶而不是孩子,培養共同興趣可以為生活增添滋味,但這並非必然,有時候讓對方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干涉不抱怨也是一份愛。

尋找屬於自己幸福小事,學習很好,運動很好,追劇也很棒,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好好享受久違的自由,這是你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