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7
假期雜錦
一些生活 2
by:Prayag Verma
1.
十二月放大假,
去了峇里旅行,
看了一本書,
看了十齣電影,
買了許多禮物。
2.
想寫的小說沒有寫完,
想寫的blog文多不勝數,
想執的屋還是沒有執,
但衣服洗了還陸續有來。
3.
女兒兩歲生日,
依照慣例沒有慶祝活動,
去年搞了聖誕Party,
但今年許多家人不在澳,
我滿腦子都是寫小說,
沒有力氣搞了,
最後參加親戚搞的派對,
同樣高興。
4.
我想寫峇里之旅,但我連照片也沒時間好好看一遍。
我想寫《誰調換了我的父親》好好看,福山雅治超帥,演技又好。
我想寫《發夢王大歷險》好感動,Ben Stiller Good Job。
我想寫《澳門街》這電影,雖然不知道會不會正式上畫。
我想寫《搜索》這電影,但再拖下去應該會忘記所有劇情。
我想寫《尋狗事務所》這本小說,生活小事的推理,追看性強。
5.
時間總是不夠用,
放假的日子不見得可以專心寫作,
看過一本書說到,完成一篇小說的秘密武器是:
Deadline。
咦,我最喜歡趕死線。
今次真的有死線,不知道今次能否在死線之前完成。
6.
每次寫新的小說,
總覺得自己的料子不夠,準備也不充足,
其實這個故事構思了多年,
永遠也準備不夠,
但如果我不正式開始,
大概永遠也寫不完。
所以不管構思好沒有,寫了再說。
一路寫一路發現小說人物又要走自己的路,
許多我構思好的情節往往因為寫下去時的一句話而急轉彎。
我跟小說人物一起創造小說,這樣很好。
7.
Yahoo Blog正式告別,
我都差點忘記了。
不是沒有感情,
但反正留不住,也就不再顧戀。
大家遷到Blogger似乎也不減熱情,
這點才是最重要嘛。
8.
雖然我從不專心做一件事,
但我其實只能同一時間處理一件大事。
當我決定要投入寫小說,
我就連處理照片的時間也騰不出來,
寫Blog也只好荒廢。
我還有三個月要投入小說創作,
之後期望能重新投入寫Blog。
9.
一歲多的女兒是學習高峰期,
每天也有新發現和新驚喜,
總是說捨不得她長大,
但看著她一天一天成長是多麼美好。
哎,她的性格像跟我倒模,好難搞。
10.
假期將盡,一年將盡。
2013年轉眼就過。
然後,新的一年希望喜樂常在。
2013/12/17
小說轉化為電影
小說日記 6
by:Prayag Verma
・種子・
我們播下的種子,不知道甚麼時候會結下甚麼果。
到我們捧著果實時,才意會到這就是當天所播下的種子。
・改編・
小說改編成電影的例子彼彼皆是,只是我從來沒想過我的小說在銀幕前呈現。
著名小說被改編難免被讀者比較,但我相信看過小說《等》的人寥寥可數,所以看電影時會跟小說比較的人大概只有我一個。
我很幸運獲得香港著名小說家陳慧的改編,當年寫得羞澀稚嫰的故事,現在有更圓滿的安排,也為簡單的故事補充了一些溫暖人心的細節,而編劇更利用文字為故事增添一層深意,使電影帶有一份詩意。
電影基本上是參照了小說脈胳,但是當中許多內容也是小說所沒有的。
嗯,這次改編比小說原作更細膩,我基本上十分滿意,只是當中有一個安排我一直疑惑現實到底是不是這樣,但這不是重點。
・首映・
我喜歡看電影,這是無庸置疑的。
在戲院觀看自己的小說所改編成的電影,感覺很奇妙。
當天我看的是此電影在亞太影展中的首映,9:30的電影,在首映儀式過後大概9:50才開場,中間還有中場休息(多久沒試過看電影有中場休息),電影完結後再有導演和演員談感受,結果約12:30才離開戲院。
當晚有許多演員出席首映禮,可說星光熠熠,除了一眾演員包括曾志偉、鄭佩佩、李璨琛、張兆輝、盧海鵬、陳冠希、蔡卓妍、焦媛、周柏豪、苗僑偉、葉童、金剛等等外,還有邱淑貞夫婦專程來捧場。
《澳門街》由7個15分鐘的短片組合而成,第6個故事《等》改編自我的短篇小說。
關於電影,我稍後再另文介紹吧,但對於《等》這個單元,還是先談兩句吧。
畫面拍得很漂亮,陳冠希的演出固然是焦點,女主角王敏奕非常漂亮是一大亮點,肥媽亦有憾動人心的表現。
我喜歡結局的溫度,暖暖的,充滿希望。
我們播下的種子,不知道甚麼時候會結下甚麼果。
到我們捧著果實時,才意會到這就是當天所播下的種子。
十八歲的時候,我剛讀大一。
澳門首次舉辦澳門文學獎。
因為喜歡寫小說,所以決定參賽。
我還記得我構思參賽小說《等》時,是在一輛正在澳氹大橋行駛的巴士上。因為一個點子,我寫成了《等》,得到首屆澳門文學獎小說冠軍。又因為這個獎項,間接令我認識了我的丈夫。
許多年過去,我早忘了這篇小說,我的電腦甚至沒有這篇小說的存檔(因為當時還是用手寫小說嘛),而我只是一直記得那篇小說寫得很稚嫰,我甚至沒有勇氣重看。
然後今年夏天的一個清晨,我收到消息說這篇小說將獲改編成電影《澳門街》的其中一個單元。因為導演是鄭思傑(拍過《打擂台》和《東風破》),我沒多想便答應了。
對,當年在擠得水洩不通的巴士上所播下的種子,今天竟然結成電影。
想也沒想過吧。
生命真的神奇。
・改編・
小說改編成電影的例子彼彼皆是,只是我從來沒想過我的小說在銀幕前呈現。
著名小說被改編難免被讀者比較,但我相信看過小說《等》的人寥寥可數,所以看電影時會跟小說比較的人大概只有我一個。
我很幸運獲得香港著名小說家陳慧的改編,當年寫得羞澀稚嫰的故事,現在有更圓滿的安排,也為簡單的故事補充了一些溫暖人心的細節,而編劇更利用文字為故事增添一層深意,使電影帶有一份詩意。
電影基本上是參照了小說脈胳,但是當中許多內容也是小說所沒有的。
嗯,這次改編比小說原作更細膩,我基本上十分滿意,只是當中有一個安排我一直疑惑現實到底是不是這樣,但這不是重點。
・首映・
我喜歡看電影,這是無庸置疑的。
在戲院觀看自己的小說所改編成的電影,感覺很奇妙。
當天我看的是此電影在亞太影展中的首映,9:30的電影,在首映儀式過後大概9:50才開場,中間還有中場休息(多久沒試過看電影有中場休息),電影完結後再有導演和演員談感受,結果約12:30才離開戲院。
當晚有許多演員出席首映禮,可說星光熠熠,除了一眾演員包括曾志偉、鄭佩佩、李璨琛、張兆輝、盧海鵬、陳冠希、蔡卓妍、焦媛、周柏豪、苗僑偉、葉童、金剛等等外,還有邱淑貞夫婦專程來捧場。
《澳門街》由7個15分鐘的短片組合而成,第6個故事《等》改編自我的短篇小說。
關於電影,我稍後再另文介紹吧,但對於《等》這個單元,還是先談兩句吧。
畫面拍得很漂亮,陳冠希的演出固然是焦點,女主角王敏奕非常漂亮是一大亮點,肥媽亦有憾動人心的表現。
我喜歡結局的溫度,暖暖的,充滿希望。
2013/12/9
一次滿足兩個願望之旅
人在途上 4
by:Prayag Verma
今年總共去三次旅行,真是破天荒。
九月時要決定十二月去哪裏。
我其實一直沒有特定的地方想去。
只是心想,
三月去台灣,六月去新加坡,
都是城市。
而我其實一直喜歡陽光與海灘。
十二月不如去陽光與海灘吧。
但陽光與海灘也有許多選擇啊,
一直猶豫未決。
後來愛人說,你以前不是一直想去峇里嗎?
嗯,想去峇里是我在酒店工作時的願望,
當時看到峇里Hyatt的fact sheet,
美麗得猶如仙景。
既然決定不到,就去峇里吧。
選擇酒店對我來說永遠痛苦,
我得認真研究各間酒店的優缺再決定住哪一間。
但這一次我甚麼也沒研究過。
不,我沒有選擇Hyatt,
這一次我選了Banyan Tree。
又是在酒店工作時種下的願望,
當時我接待一個外國記者時,
對方告訴我下月要結婚了,會到泰國的Banyan tree度蜜月。
她告訴我Banyan Tree怎樣浪漫,我從此認定Banyan Tree是必住之選。
然而,多年來因為各種原因(我想價錢會是一個主因吧),
我一直沒有住過Banyan Tree,
這一次愛人對我說,
不理價錢,就住Banyan Tree吧,
一次過滿足我兩個願望。
於是,現在我正會身處Bali Banyan Tree,
享受我至愛的陽光與海灘,
還有愛人與女兒,
人生至此,再無所求了。
2013/12/6
不可原諒
新聞記憶 0
by:Prayag Verma
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總是氣憤難當。
為甚麼未夠刑事歸責年齡就不能作刑事追究,
殺了人也不用受罰,這樣公道嗎?
女童無端端抱走BB車上的歲半BB,在電梯摔打一輪,
抱回家繼續打,最後不管是故意還是意外,
BB從25樓墮下,
如果BB不是大命,這麼魔童已經殺了人。
如果是一個成年人這麼做,大概誰也想千刀萬剮,
為甚麼一個女童做出同樣的行為,就可以原諒?
女童曾對同學說想將嬰兒放在袋裏,從樓上摔下去,
這不單是個構想,更付諸實行了。
這令我想去乙一小說《GOTH斷掌事件》中的短篇小說《土》,
一個男人一直想將別人埋在土下。
小說中不可思議的事情在現實中一一上演,
現實真的比小說更可怕。
想想也心寒。
2013/12/2
2013/11/20
心結。The One。
關於自己 2
by:Prayag Verma
曾經有過一段非常沮喪的日子。
沮喪到一個地步,我每天醒來不知道為了甚麼,
過的每分每秒猶如行屍走肉,
我不開心,也找不到任何方法令自己開心。
當時我懷疑自己有抑鬱症,
有朋友勸我求醫,
但我不相信別人可以幫到自己。
我沒有宗教信仰,
面對種種挫折和不幸,
我只是默默承受。
我知道,我有一個心結解不了。
而我必須靠自己解開這個心結。
然後,我做了一個夢。
一個有關少年拯救世界的夢。
槍林彈雨。回到過去。The One。
夢醒來,我突然看透了。
心結噗一聲解開。
所以抑鬱不藥而喻。
心結解開之後,我曾遭遇更大的不幸,
但我已能坦然面對,
並且積極的堅持尋找幸福的生活。
那個夢發於2009年11月20日,剛好是四年前的今天。
四年前我重生了。
我相信,每一個心結都有解開的方法。
The One。
只要是The One,一定能解開心結。
2013/11/19
《少女》:巧合連連的死亡約會
隨心所閱 2
by:Prayag Verma
湊佳苗的小說總是很快就看完。
那是因為她的文字易讀,而故事也
具有一定的張力,緊湊的情節讓讀者想追看下一步會發生甚麼事,於是不經不覺就將小說看完。
跟《告白》和《贖罪》相比,《少女》缺乏衝擊性的開頭。《告白》一開始是一名教師為報仇在學生的牛奶中加入愛滋患者的血液。《贖罪》則是四個女生目擊朋友被一個男人帶走後被姦殺。
《少女》則是一封少女自殺的遺書,沒有令人嘩然的案件。雖然如此,作者這一次卻費盡心思將每一個人物緊扣在一起,令案中有案,案外也是案。
《少女》講述兩個本來感情要好的少女,因為一篇小說而心生芥蒂,後來一位轉校生向她們提到發現屍體的心路歷程,令她們各自湧起要搶先好友看到屍體的決定,於是,一個到安老院補課,一個到兒童病房做義工,均希望有機會一看別人的死亡。然而,本來各不相干的人物卻漸漸連接起來 ……
這一次,湊佳苗採用主角交替的寫法,兩個女主角輪流以第一身形式講述故事,一開始的時候覺得有點混亂,其實改用第三身亦無不可,即可減少讀者混淆的情況。
湊佳苗的小說總是嘗試探討一些青少年議題,《少女》講到因果報應、網絡欺凌、誣蔑他人、老人問題,當然還有貫穿整本書的死亡,但每個議題也是點到即止,沒有深入的挖掘,因此出來的效果沒有《告白》那麼強烈。
小說中充斥著種種因果,湊佳苗寫來斧鑿處處,營造得太刻意,看到結尾時不禁驚嘆,巧合未免太多了吧。縱使我喜歡看首尾呼應的小說,過多的巧合還是會覺得消化不良。
然而,相對於《贖罪》,我覺得《少女》更勝一籌,故事的完整度和合理性更高,閒來無事想看一本不用花太多心思思考的小說,《少女》會是一個好選擇。
書名:少女
作者:湊佳苗
譯者:王蘊潔
出版:皇冠
日期: 2011/4/25
---------------------------------------------------------------
官方小說簡介:
少女的微笑是可愛還是邪惡?
少女的報復是天真還是殘酷?
少女的報復是天真還是殘酷?
《告白》、《贖罪》名家最冷冽的剖白、最衝擊的震撼!
死亡是怎麼一回事?我好想知道。
但是,我不想自己嘗試,
我只想親眼見到人「死亡的瞬間」, 幫助我,活下去 ……
但是,我不想自己嘗試,
我只想親眼見到人「死亡的瞬間」, 幫助我,活下去 ……
最好的朋友之間,也有不能說出口的秘密 ……
由紀和敦子從小就是最要好的朋友,曾經偷偷交換著無數的小秘密,只是,如今那些都已經過去了。長大以後的秘密,總是比小時候複雜得多,而當秘密越難開口、越積越多,曾經的死黨也會越來越陌生,就像由紀和敦子。
高二放暑假前夕,兩人從轉學生紫織口中聽見一件很震撼的事 ──原來,紫織曾經目擊好友自殺!她那感傷中又摻著興奮的口吻彷彿在炫耀「我和妳們不一樣」,令由紀和敦子好羨慕。她們也好想看看,一個人呼吸驟止的那瞬間是什麼表情?更重要的是,看過了之後,自己會不會也變得「不一樣」?不約而同地,兩人決定了暑假計畫:她們要看自己周遭的人演出最完美的死亡!
兩名少女瞞著彼此,悄悄開始了與死神的較勁,卻沒料到竟因此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計畫也逐漸失控 ……
湊佳苗一人分飾多角,深刻道出少女們內心明亮又陰翳、純潔又複雜、熱情又冷酷的多重面相,以及對自我的疑惑、對友情的期待,與脆弱怕受傷的微妙心理。書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帶著伏筆,故事背後隱藏著另一段故事,情節環環相扣之餘,結局更將令人大吃一驚!
2013/11/17
怕黑。林振強。
有感而發 6
by:Prayag Verma
話說我讀中學時無端端買了部CD機,
但我本身一隻CD也沒有,
後來母親不知向誰借來了兩隻CD給我聽,
一隻是周華健的廣東碟《弦猶在耳》,
另一隻好像是巫啟賢的,反正我忘了。
我反覆聽著周華健的這張CD,如痴如醉,
從此成為周華健的歌迷,
當天讓我愛上的歌就是這首《怕黑》,
林振強的歌詞,直寫進我的心坎裹。
我依然記得,
有一天我在公司看林振強的專欄(當時我還在酒店工作),
看到笑出聲來,
然後公司的同事用狐疑的目光望向我,
當時我的笑聲未止,
實在太好笑了。
至今我依然認為林振強是最強的填詞人和專欄作者。
當日看到他離世的消息,震撼得難以形容。
嗯,這樣便十年了。
我依然沒有忘記。
2013/11/13
上天的安排
有感而發 3
by:Prayag Verma
某一天,我跟友說,上天送甚麼給你就只好接受啦。
譬如說,我想要一個溫柔的女兒,
但女兒生來便是惡女,我也接受了呀,
頂多向她灌輸溫柔的美好。
但其實,我們真的沒有選擇的權利?
我們真的只能夠接受上天的安排?
如果上天安排你遇上一個壞男人,你也得選擇對方做終生伴侶嗎?
我們常說,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你可能不可以選擇遇上甚麼人,
但你可以選擇跟甚麼人交往。
到最後,所有的決定權都在你手上,
你怎麼選擇也行,將來後悔也無不可,
只是人生就那麼一回,總不能磋跎自己的時間。
至於上天的安排,
我是一直相信,上天自會作出最好的安排。
不怨天,不尤人,
就算遇到不幸,也總會過去的。
世上本來就沒有完美,
能活得快活自在,已經是一種恩賜。
2013/11/12
《罪迷宮》:堅持或放棄都是地獄
推薦電影 , 電影時間 5
by:Prayag Verma
《罪迷宮》( Prisoners )是好看的犯罪電影,至於是否達到精彩的地步,可能見仁見智,但我是收貨有餘的,每一個部份也準確到位,有懸疑的劇情,有查案緝兇,有緊張的氣氛,有人性的考驗,有完滿的佈局,還有出色的演員。
有些人會覺得真兇易猜,但這沒關係,真兇是誰也沒關係,精彩的是過程。雖然我覺得電影如果能夠濃縮到兩小時會更見精彩。
《罪迷宮》作為犯罪電影,案件很簡單,兩個六、七歲的小女孩突然失蹤,警方遍尋不獲,日子一天天過去,兩個家庭陷入絕望邊緣,但是女童父親不願放棄,決定用自己的方法追查女兒的下落。
《罪迷宮》最多人討論的問題應該是 Hugh Jackman 追查女兒下落的方法到底有沒有錯。我不討論善惡對錯,只想說,作為絕望的父親,死命抓住最後一株救命草實在無可厚非。面對女兒生死未卜的處境,真的能夠放心完全交由警方追查,自己躲在家裏等消息?如果你有理由相信自己所掌握的“證據”,你能夠輕易放棄嗎?如果你放棄,你又可以堅持到哪一地步?
那真是一個地獄,因為無論是選擇堅持還是放棄,那都是一個深淵,一墮進去就沒有抽身而退的可能。所以英文片名是 Prisoners ,既解作肉身被囚,也是心靈所困。電影中每一個被困者,都在苦苦找尋出路,最可憐的被困者到最後沒法從迷宮走出來,唯一的解脫方法實在無奈。
喜歡《罪迷宮》的佈局,拋出的每一條線都有一個完整的收尾。有的電影/小說開出精彩的頭,但後段往往失控,許多線索交代不清,所以我突別喜歡有始有終的作品,這才是創作的誠意嘛。
《罪迷宮》一直帶有沉鬱的氣氛,我看的那場電影旁邊的觀眾很明顯被電影牽扯著情緒,不時發出驚嘆聲、婉惜聲。嗯,我喜歡這樣投入的觀眾。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兩位男主角也表現出色, Jake Gyllenhaal 在《殺謎藏》( Zodiac)是多管閒事查案,今次終於名正言順做警探查案了。哈哈。
PS. 有時看這類電影和新聞,會覺得外國真的很危險,隨時發生的社區槍擊案,四野無人的郊區大宅被綁匪闖入呼天不應叫地不聞。地方太大有人失蹤了還真是難以追查。
------------------------------------------------
官方故事簡介:
奇勒的六歲女兒與隣居同齡女孩雙雙失蹤,曾經停泊在街上的白色旅行車嫌疑最大。警探洛基扣押輕度弱智的司機亞歷士調查後,因證據不足將他釋放;焦急的奇勒趕到警局阻止,竟聽到亞歷士低聲說:「我離開後,她們才開始哭 … 」奇勒肯定亞歷士就是綁匪,他不惜一切逼令疑犯說出女兒下落,但真相卻愈來愈模糊,救女心切的奇勒及維護法紀的洛基,如何努力追查都只是籠中鳥找不到出口 …
2013/11/8
《追想五斷章》:用小說進行抗辯
隨心所閱 3
by:Prayag Verma
這個故事的主線很簡單,就是舊書店的店員收到委托,尋找五篇舊小說。這五篇小說的最後一句都被作者抽起,另外寫在原稿紙上。作者的女兒在他死後發現這些斷章,因此決定尋回這些散落在不同地方的小說。
《追想五斷章》的追看性強,而且非常易讀,因為就是講述主角尋找那五篇小說的過程,而各篇小說又隱約跟一宗多年前發生的命案有關,至於是甚麼關係,那就得靠主角慢慢撥開謎團。
我雖然跟主角一起追看那些小說,又跟主角一起知道那宗命案的片段,但如果沒有主角(實際是作者)解謎,我其實想像不到小說與命案的關係。(嗯,實在是沒怎麼用腦呢)
雖然作者安排得甚具心思,但對於那些斷章的設定,我還是覺得比較造作。一個男人涉及妻子命案,多年來被指摘是兇手,他選擇抗辯的方法竟然是寫成五篇小說回應外界的猜疑。無論如何,這個做法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
不過,作者構思到用五篇小說來側寫一宗命案的另一個可能,實在好玩,而那五篇“沒有結局”的小說,亦令人反思的地方。有時候,同一個故事,可以有截然不同的結局,可堪玩味。
至於《追想五斷章》的結局,那個真相疑幻疑真,不得不嘆一句,有時候,我們實在沒有必要追查真相。
書名:追想五斷章
作者:米澤信穗
譯者:江裕真
出版:木馬文化
日期: 2011 年7 月 28日
-------------------------------------------------------------
官方介紹:
米澤穗信
繼《算計》之後最新長篇力作!
五篇沒有結局的故事
隱藏的卻是一個令人悲傷的真相!?
繼《算計》之後最新長篇力作!
五篇沒有結局的故事
隱藏的卻是一個令人悲傷的真相!?
我期待著,只要收集到父親的斷章
就能夠找到充滿疑問的那一天的真相 ……
就能夠找到充滿疑問的那一天的真相 ……
菅生芳光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卻因為家裡破產而不得不中斷學業。為了能重回大學唸書,他寄住在叔叔經營的二手書店打工。某天,一位名叫北里可南子的年輕女子來到店裡,以重金委託芳光,找尋她父親北里參吾生前以筆名「叶黑白」在同人誌發表的五篇小說。
這五篇小說全都是沒有結局的故事,故事中留了謎題,卻沒有明確答案便結束,而北里參吾留給女兒的遺物中,有著像是寫有每篇結局的原稿,但都只有一行字便結束。打算賺取外快的芳光瞞著叔叔著手調查,每找到一篇,芳光就跟北里參吾的女兒拿最後一行的文字,將這沒有結局的故事補上最後一塊碎片。
原本以為是女兒要追憶過世的父親,所以才要尋找這些不完整的斷章作品。但是在調查的過程當中,為了掌握線索,芳光也漸漸得知北里參吾過去的人生故事,進而發現他曾被懷疑為殺妻的嫌疑犯。究竟在二十多年那個深夜發生了什麼事?芳光在這些沒有結局的故事裡,拼湊著別人故事的真相,最後竟也走出自己的迷惘。
2013/11/5
關於育兒的10點想法
新手媽媽 5
by:Prayag Verma
1.
關於別離。
小孩不捨得爸媽外出,
於是長輩多喜歡叫爸媽靜悄悄離開,不要讓小孩看到。
我恰恰相反,我要跟女兒說再見,
她不捨的話,我一直講為甚麼我要出門,直至她願意放我走,
通常不消一會她總很開心地跟我拜拜,
還會向我們做加油的動作。
2.
關於扭計。
我總是對女兒說,你扭計是不會得到你想得到的。
有事好好說,如果你哭著要看毛毛,
我會將毛毛收起來。
這世上沒有甚麼東西是可以扭計得到的,
我不想到她長大後才發現這個事實。
拿她沒轍就試著分散她的注意力,
總之我們不會因為她扭計而就範。
3.
關於哭鬧。
女兒用這招在我身上總是沒用。
她哭的時候我對她說:
你哭我不知道你想怎樣,你哭完了再來找我吧。
有時候她會哭得更厲害,要我抱。
我就對她說,你哭完了我立即抱你。
有時候她哭不停,我擁著她叫她跟我一起深呼吸。
每次她也會立即說唔好。
然後總會哭完的。
4.
關於學習。
我從來不急著要女兒學這樣學那樣。
我沒正式教她認字數數目,也沒迫她認顏色認形狀。
後來才發現,有些事情根本急不來,到了那個階段自然就學會。
例如早期給她買書,她看一會就不看了,但現在會看得津津有味。
例如之前給她講故事,她從來沒耐心聽下去,現在她晚晚要我講故事。
例如有些玩具以前她不懂得玩,突然有一天她就懂了,甚至不用教。
小朋友每學到一樣新事物,大人總是感到喜悅和讚賞。
只是人長大了,大家都忘了繼續讚賞這些小成就。
我希望我可以記著,每次都給她認同和鼓勵。
5.
關於性格。
女兒出生沒多久,我就發現性格真是天生的,
跟我怎樣教她無關,她就是會有她獨特的個性。
性格這部份,迫也迫不來。
然而,除了天生的部份,我發現有時候她的表現跟我如出一轍。
譬如說,她的硬頸。
一年以前她已經因為硬頸而被罰,最近硬頸情況依然。
她將東西掉在地上,要她執回來,她堅持不執就是不執。
她打我,我要她道歉,她堅持不肯。
當時問她是不是覺得自己沒錯所以不用道歉,她點頭。
當晚再問她,她終於肯道歉了。
這個小孩就是需要下台階。
譬如說,這個一歲十個月的小女孩,竟然已經要人猜心事。
我不停問她這樣好不好那樣好不好,
她一直不置可否,直至我猜中了,她才終於點點頭。
哎呀,我像在看著自己,
有時候我也是這樣要人猜心事。
6.
關於懲罰。
我說過,我教導女兒的方式是不打也不罵。
但這不表示我有求必應,更不表示我會嬌縱她。
她犯了錯,我一樣會懲罰她。
如何懲罰?
嗯,雖說是懲罰,其實我只是想她知道這行為不正確。
我通常要她做回正確行為,或者道歉。
如果她不肯,我就不讓她做接下來的事。
譬如接下來要吃飯,
她不完成正確行為就不能吃飯。
這樣的話她必定會哭鬧(回到第3點),
哭得厲害時讓她面向牆壁繼續哭。
我要讓她知道,錯了就是錯了,
又哭又鬧只是錯上加錯。
7.
關於上學。
女兒是年底出生。
因此一直陷入應該讓她做大B還是細B的迷思。
如果你不知道甚麼是大B細B,簡單解釋一下吧。
通常幼兒園招生時是某年度出生的小孩,9月之前出世的小孩都算是適齡,
10月或之後的小孩在該年度入學便是細B,因為比適齡小孩細,
雖說是相差幾個月,但對三歲的小孩來說,那幾個月其實相差好遠。
如果不想小孩辛苦,有些家長會讓10月後出生的孩子遲一年入學,
這便會做大B,到時小孩比適齡大半年,學習路上會更輕鬆有自信。
為她好的話可能做大B會好一點,
但是一來有些學校不收前一年度的小孩(很奇怪,有些學校不收細B,有些學校不收大B),
加上遲一年入學就要跟超多人的龍B競爭,
所以我可能明年也會讓她考入學試。
考到就做細B。
考不到就做大B。
一切就看她的造化了。
8.
關於天份。
每個小孩都不相同,
所以我不相信坊間的育兒書適用於所有小孩。
小孩不是一張白紙,他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
我一直觀察著女兒,因應她的天性作出配合,
我一直觀察著女兒,希望發掘到她的天份,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一些天份,
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將來她有甚麼興趣也好,
只要專注,就能做得好。
9.
關於禮貌。
這點是最重要的。
女兒可以不漂亮不可愛不聰明,
但必須有禮貌。
而我慶幸,她到目前為止都是一個有禮貌的小孩。
她喜歡主動稱呼陌生人,尤其是外藉人士,
見到菲藉保安她一定say hi。
經過管理處一定大聲叫伯伯,
跟停車場收費處的姨姨玩得超熟。
生果檔老闆娘每次見她總給她送上生果,然後她會講"謝謝你"。
有次在電梯內看到連我也感到害怕的男人,她竟然主動叫叔叔,並回答他的問題。
每次跟家人告別,我教她跟對方一個吻。
她蹬蹬蹬走過去,吻向每一個人的臉龐。
10.
關於期望。
老實說,我不敢對女兒有太多期望。
命是她的,我可以有甚麼期望?
我想她做一個溫柔的人,並一直溫柔待之,
但現實跟我的期待背道而馳,她是一個惡女。
孩子出生以前,所有想像都是美好的。
孩子出生以後,你會發現所有事情跟期望皆有不同,
於是,不再抱著甚麼期望,
所有事情都順其自然,順著女兒的發展來走下一步。
她是惡女,我就接受她是惡女,
當然也會盡量教她溫柔,別發脾氣,
但我必須接受她的本性。
與其期待女兒,不如期望自己身為母親能為她帶來甚麼。
身教從來都是重點。
關於別離。
小孩不捨得爸媽外出,
於是長輩多喜歡叫爸媽靜悄悄離開,不要讓小孩看到。
我恰恰相反,我要跟女兒說再見,
她不捨的話,我一直講為甚麼我要出門,直至她願意放我走,
通常不消一會她總很開心地跟我拜拜,
還會向我們做加油的動作。
2.
關於扭計。
我總是對女兒說,你扭計是不會得到你想得到的。
有事好好說,如果你哭著要看毛毛,
我會將毛毛收起來。
這世上沒有甚麼東西是可以扭計得到的,
我不想到她長大後才發現這個事實。
拿她沒轍就試著分散她的注意力,
總之我們不會因為她扭計而就範。
3.
關於哭鬧。
女兒用這招在我身上總是沒用。
她哭的時候我對她說:
你哭我不知道你想怎樣,你哭完了再來找我吧。
有時候她會哭得更厲害,要我抱。
我就對她說,你哭完了我立即抱你。
有時候她哭不停,我擁著她叫她跟我一起深呼吸。
每次她也會立即說唔好。
然後總會哭完的。
4.
關於學習。
我從來不急著要女兒學這樣學那樣。
我沒正式教她認字數數目,也沒迫她認顏色認形狀。
後來才發現,有些事情根本急不來,到了那個階段自然就學會。
例如早期給她買書,她看一會就不看了,但現在會看得津津有味。
例如之前給她講故事,她從來沒耐心聽下去,現在她晚晚要我講故事。
例如有些玩具以前她不懂得玩,突然有一天她就懂了,甚至不用教。
小朋友每學到一樣新事物,大人總是感到喜悅和讚賞。
只是人長大了,大家都忘了繼續讚賞這些小成就。
我希望我可以記著,每次都給她認同和鼓勵。
5.
關於性格。
女兒出生沒多久,我就發現性格真是天生的,
跟我怎樣教她無關,她就是會有她獨特的個性。
性格這部份,迫也迫不來。
然而,除了天生的部份,我發現有時候她的表現跟我如出一轍。
譬如說,她的硬頸。
一年以前她已經因為硬頸而被罰,最近硬頸情況依然。
她將東西掉在地上,要她執回來,她堅持不執就是不執。
她打我,我要她道歉,她堅持不肯。
當時問她是不是覺得自己沒錯所以不用道歉,她點頭。
當晚再問她,她終於肯道歉了。
這個小孩就是需要下台階。
譬如說,這個一歲十個月的小女孩,竟然已經要人猜心事。
我不停問她這樣好不好那樣好不好,
她一直不置可否,直至我猜中了,她才終於點點頭。
哎呀,我像在看著自己,
有時候我也是這樣要人猜心事。
6.
關於懲罰。
我說過,我教導女兒的方式是不打也不罵。
但這不表示我有求必應,更不表示我會嬌縱她。
她犯了錯,我一樣會懲罰她。
如何懲罰?
嗯,雖說是懲罰,其實我只是想她知道這行為不正確。
我通常要她做回正確行為,或者道歉。
如果她不肯,我就不讓她做接下來的事。
譬如接下來要吃飯,
她不完成正確行為就不能吃飯。
這樣的話她必定會哭鬧(回到第3點),
哭得厲害時讓她面向牆壁繼續哭。
我要讓她知道,錯了就是錯了,
又哭又鬧只是錯上加錯。
7.
關於上學。
女兒是年底出生。
因此一直陷入應該讓她做大B還是細B的迷思。
如果你不知道甚麼是大B細B,簡單解釋一下吧。
通常幼兒園招生時是某年度出生的小孩,9月之前出世的小孩都算是適齡,
10月或之後的小孩在該年度入學便是細B,因為比適齡小孩細,
雖說是相差幾個月,但對三歲的小孩來說,那幾個月其實相差好遠。
如果不想小孩辛苦,有些家長會讓10月後出生的孩子遲一年入學,
這便會做大B,到時小孩比適齡大半年,學習路上會更輕鬆有自信。
為她好的話可能做大B會好一點,
但是一來有些學校不收前一年度的小孩(很奇怪,有些學校不收細B,有些學校不收大B),
加上遲一年入學就要跟超多人的龍B競爭,
所以我可能明年也會讓她考入學試。
考到就做細B。
考不到就做大B。
一切就看她的造化了。
8.
關於天份。
每個小孩都不相同,
所以我不相信坊間的育兒書適用於所有小孩。
小孩不是一張白紙,他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
我一直觀察著女兒,因應她的天性作出配合,
我一直觀察著女兒,希望發掘到她的天份,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一些天份,
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將來她有甚麼興趣也好,
只要專注,就能做得好。
9.
關於禮貌。
這點是最重要的。
女兒可以不漂亮不可愛不聰明,
但必須有禮貌。
而我慶幸,她到目前為止都是一個有禮貌的小孩。
她喜歡主動稱呼陌生人,尤其是外藉人士,
見到菲藉保安她一定say hi。
經過管理處一定大聲叫伯伯,
跟停車場收費處的姨姨玩得超熟。
生果檔老闆娘每次見她總給她送上生果,然後她會講"謝謝你"。
有次在電梯內看到連我也感到害怕的男人,她竟然主動叫叔叔,並回答他的問題。
每次跟家人告別,我教她跟對方一個吻。
她蹬蹬蹬走過去,吻向每一個人的臉龐。
10.
關於期望。
老實說,我不敢對女兒有太多期望。
命是她的,我可以有甚麼期望?
我想她做一個溫柔的人,並一直溫柔待之,
但現實跟我的期待背道而馳,她是一個惡女。
孩子出生以前,所有想像都是美好的。
孩子出生以後,你會發現所有事情跟期望皆有不同,
於是,不再抱著甚麼期望,
所有事情都順其自然,順著女兒的發展來走下一步。
她是惡女,我就接受她是惡女,
當然也會盡量教她溫柔,別發脾氣,
但我必須接受她的本性。
與其期待女兒,不如期望自己身為母親能為她帶來甚麼。
身教從來都是重點。
2013/10/28
《親愛的小孩》:寂寞的感傷
隨心所閱 2
by:Prayag Verma
《親愛的小孩》是台灣作家劉梓潔的首本短篇小說集。劉梓潔寫過《父後七日》,其後給拍成電影,大賣。
劉梓潔2003年憑〈失明〉奪得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
〈親愛的小孩〉一文我在《短篇小說》第一期看過,當時印象頗深,尤其是那個鬱卒但帶有希望的結尾,所以小說結集後,搶先追看。
先讀過全書最短的一篇〈我們〉,驚訝於這短篇幅將“我們”寫出好玩的新意,一個“我們”遇見“我們”的故事。
再來是全書最長的一篇〈禮物〉,這篇講述一個女人由23歲到42歲的愛情經歷,嗯,也許根本沒有愛情的存在,一個女人,獨立堅忍的生活著,沒有半點後悔和猶豫。這樣的新女性主義跟〈親愛的小孩〉中只想生小孩不管是哪個男人的主角一樣,女人不一定追求愛情,也不一定要依附男人。這篇小說的結尾令我感動良久,從此記著這篇小說。
得獎作〈失明〉寫得細膩,寫父親另有一番味道,那隱藏於字裹行間的戀父情結,令人不禁想後《父後七日》。
〈搞不定〉寫男主角搞不定他所遇到的所有女人,身邊的女人來了又走,當然是因為他沒認真愛過,但他卻一直期待能遇到一個能將他搞定的女人。有時候,男女之間的拉扯角力,未必追求結果,只是一種純粹。
讀此書時,一直感受著一份難耐的寂寞,書中的女主角好像總遇不到好男人,抑或是現實中好男人難求呢?
每個人都是寂寞的,找不找到愛人也同樣走不出孤獨的陰影。
書名:親愛的小孩
作者:劉梓潔
出版: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日期:2013年8月
---------------------------------------------------------------
官方簡介:
沒痛過,就不是愛情。
《父後七日》 劉梓潔醞釀10年第一本短篇小說集!
同名作品即將改編拍成電影!
同名作品即將改編拍成電影!
愛,什麼是愛?
不愛何其殘酷。但說到底,都是自願的……
不愛何其殘酷。但說到底,都是自願的……
一個不被愛的女人,有著刮刮樂一般沒輸沒贏的性生活。在愛情裡遭遇無數難堪和挫敗後終於發現,那個親愛的小孩,將是絕望中的小小希望……
她23歲時跑到美國當「代理孕母」,33歲時在婦產科大哭,42歲時拿掉一個小孩。一個悽慘的女人,到底有沒有幸福的可能?
葉書留下一籃葡萄柚後就離開了老K,此後,老K開始找各種女人回家過夜,但她們最後還是離開了他,為什麼?因為「搞不定」……
馬修說克萊兒是那種所有男人都會喜歡的女人。但細緻美麗又帶點悲傷的克萊兒,為什麼卻總是敗給了愛情?
本書是才女作家劉梓潔耗費十年心血創作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十個故事充分展現了她得天獨厚的說故事功力,犀利地直搗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核心。每一個故事都有如一齣高潮迭起、令人沉陷其中的電影,深深地引起我們的共鳴。讀到最後,我們才終於明白,這不是小說,而是我們藐小而偉大,難堪而坦蕩,荒謬而美麗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