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26

《雙面姬絲》:女殺人犯的自白

5



如果不是因為好口碑,我大概不會對《雙面姬絲》感興趣,因為我並不熱衷看古代片。此劇改編自加拿大名作家Margaret Atwood的得獎小說,而小說又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十九世紀的加拿大,一位十六歲的少女殺死主人及管家,同謀已被處死,而她一直被監禁,但因為她純情的外表,令很多人想她得到赦免,於是從美國請來精神科醫生替她作出評估。

劇情的脈胳就是精神科醫生跟女主角會談,聽她訴說往事和行兇前的經歷。對於她的口供跟同謀大不相同,而跟她的訴說內容又不一樣,到底真相是甚麼呢?醫生越聽越迷惘,陷入萬劫不復當中。

由於改編自小說,此劇拍來有一份文學感,但我對這個故事還是不太有好感。不管女主角說的內容是真是假,醫生判斷不到,觀眾當然也判斷不到,這是很多電影的套路,而醫生在會談之後對女主角產生情愫更是太熟口熟面,以至我質疑醫生的專業到底哪裏去了。

女主角不討好(要同一位演員扮演十二、三歲的角色實在很牽強吧),男主角也令人討厭。至於女主角有沒有殺人,為甚麼要殺人,那是懸案,觀眾只能自行揣測。

---------------------------------------------------
官方故事大綱:
本片改編自瑪格麗特·愛特伍的得獎小說。描述在19 世紀的加拿大,一位精神病醫生評估一名女兇手是否該以精神失常為由獲得赦免。






2018/6/21

《弊傢伙,搞大咗》:公式意外懷孕電影

3


愛情電影的套路不多,如果是講一夜情懷孕的電影更是完全公式化。

而明知道一切都按公式而行,我還是會追看這些愛情喜劇,大概就是喜歡一切的公式化,無論有多艱難,最後也一定是happy ending。

《弊傢伙,搞大咗》就是講述男女主角一夜情後,女方發現懷孕,兩人嘗試交往,但男主角不務正業、不修邊幅,沒有工作只顧玩樂,而女主角則事業心強,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有沒有可能因為一個意料之外的嬰兒而改變一生呢?電影按照同類電影的所有套路,沒多也沒少。作為愛情喜劇,《弊傢伙,搞大咗》交足功課,笑料充足,而愛情部份則較難感動人,畢竟兩人真的相差太遠,很難令觀眾投入。

作為觀眾,很難理解樣靚身材正的女主角為甚麼會選擇其貌不樣的男主角,也很難理解放浪了幾十年的男主角會因為嬰兒而改變自己,真的是做戲咁做。


2018/6/20

在模式中尋求安全感

0



我窩在沙發上,用搖控器左按右按,選擇今晚要看的電影。恐怖片、劇情片、動作片、愛情片、喜劇片、文藝片……一應俱全,但正因為選擇太多,反而感到無所適從。這齣想看,那齣有興趣,還有一堆老電影想重溫。看新片害怕中伏,看經典電影片子太長,最後決定看一齣毫無懸念的愛情電影。

所謂毫無懸念,就是在觀看前已預計到所有劇情。果不期然,我所選的電影完全按照愛情電影的套路發展,所有起承轉合、笑位感動位也一如預期。我無法埋怨電影沒有給我帶來驚喜,事實上電影並非不好看,只是太公式化。然而,電影公式化是問題嗎?當然不是,否則一半以上的電影不應存在。

有時我疑惑為甚麼公式電影長拍長有?答案顯然而見,有人拍就有人看,有人看就自然有人拍。這是一個永不止息的循環。

有些觀眾一旦看到不按常理出牌的電影便坐立難安,面對跳脫的劇情,看不懂就痛罵電影不知所謂,皆因他們尋求的只是純粹的娛樂,假如劇情與預期落差太大反而惶惑抓狂。

我們傾向不冒險,最好一切盡在掌握之中,所以許多人的戀愛對象總是屬於同一類型,物以類聚當然是一個因素,個人品味亦佔很大比重,但還有一個隱藏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潛意識總在尋求安全感,而我們往往能從固定的模式中得到最大的安全感,亦較容易在模式中取得滿足。因此我們都享受躲在舒服圈中打轉,不需要突破便能在平穩中感受到幸福。

如果認為每一段愛情也大同小異,那就大錯特錯,雖然愛情的本質走不出悲歡離合的框框,但世間每一塲戀愛也獨一無二,正因如此愛情電影才長盛不衰。愛情電影要麼大團圓結局要麼悲劇收場,兩者皆能滿足觀眾情緒,因為不管是浪漫或悲情,在電影中都是令人著迷的存在。

至於現實中的愛情,毋須驚濤駭浪,我手牽你手,一直幸福到老就好。

2018/6/14

《我在這裡想你》:高雄愛情故事

1




第一次接觸台灣作家水瓶鯨魚的書,《我在這裡想你》包含十一篇小說和五篇漫畫,寫的全是發生在高雄的愛情故事。小說和漫畫都寫得輕盈,整本書給人的感覺就像坐在河邊,吹著微風,喝著雞尾酒,身邊有一些喧鬧的人群,一個女子看來寂寞,但其實生活得很自在。

十一篇小說包括〈鑽石與鐵鏽〉、〈半筋半肉紅燒牛肉麵〉、〈開進愛河的史奴比列車〉、〈凹子底公園的鬍渣男〉、〈被版權所有的女人〉、〈再相見〉、〈河隄之夜〉、〈幫兇〉、〈恨不相逢未嫁時〉、〈愛合之心〉和〈我在這裡想你〉。

五篇漫畫〈離婚後心照不宣的臉書照片〉、〈妳住在高鐵站哪個方向〉、〈放生〉、〈美照反應〉和〈他的樹朋友〉。

除了五篇漫畫外,每篇小說也畫有插圖,將小說形象化起來,更添質感。愛情故事離離合合,難免重複,雖然,全書最喜歡〈凹子底公園的鬍渣男〉和〈愛合之心〉,前者寫一段未曾開展的愛情故事卻讓讀者看得肉緊,後者寫一對情侶吵架後獨個兒遊玩在Facebook拍照留言,貼近生活。

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並不是小說本身,而是小說中對高雄的描寫,由高雄各地的地理環境到各式餐廳到美食到風土人情再到新聞事件,描寫得細緻,讓人有一種親歷其境之感。每一篇小說完姞後都有玩味高雄的介紹,將小說中出現過的餐廳地址和電話都陳列出來,讀者可以按圖索驥,跟著這些介紹到高雄遊玩。書末甚至印有高雄玩味地圖,有作者的私房推薦。

用一本小說+漫畫創作來認真地介紹一個地方,肯定比單純創作更難,單是這份巧思就值得支持。哈哈,下次再去台灣時一於就選擇高雄吧。

據知作者之前還寫過台北故事、上海故事和北京故事,應該也很有趣吧。

書名:我在這裡想你
作者:水瓶鯨魚 
繪者:水瓶鯨魚
出版社:大辣 
出版日期:2017/09/27

---------------------------------------------------
官方介紹:
11篇小說+5篇漫畫=高雄愛情故事

  世界上,
  總有一個人在某個地方、某個時刻,
  狠狠地想念著你,
  只是你不知道。

  透徹都會男女愛情核心的水瓶鯨魚,幾年前回到高雄藝術駐村,
  因此與高雄的緣分羈絆越來越深……
  水瓶鯨魚用她最擅長的圖文小說與漫畫創作,慢慢傾訴在高雄發生的愛情故事。

  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搬回老家高雄,總覺得我會老死在台北。自從變賣台北的一切、清空唱片書籍家俱房子,我以探險的心情搬到上海、北京多年,因此旅遊了一些截然不同的城市,比如長年積雪的地方、繞一圈就逛完的小島,認識了許多截然不同的朋友、也談了點小戀愛,嗯,那是非常難得的有趣經驗,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對出生的故鄉未免瞭解太少。搬回高雄,老雄和記憶中的模樣相差極大,有我熟悉的氣味與陌生的長相,然後我又認識了一些新朋友,特別是一些從各地搬回高雄居住的朋友,大家都有不同的人生豐富體驗,非常有意思。

2018/6/11

《閃電俠》:超好看的超級英雄電視劇

4




看完《正義聯盟》之後,就開始追看電視劇《閃電俠》,也許現在才追看這電視劇實在太慢了,畢竟這齣口碑極好的電視劇已在播放第四季了。

當初以為這不過是一段的超級英雄電影,每集40分鐘對付一個壞蛋,看來完全沒有負擔,但結果大失預算,因為我完全沒想過《閃電俠》的追看性這麼強,真的好好看呀。 

除了劇情一集比一集緊湊之外,每個角色的個性也非常鮮明,觀眾很快便投入到這個超級英雄世界,為他們的遭遇而悲喜。基本上大部份角色也討好,就是女主角的性格太煩人,不明白主角為甚麼對她情有獨鍾。《正義聯盟》的閃電俠總是笑嬉嬉,但在電視劇中,閃電俠卻可說是一個悲劇人物,看得觀眾滿心痛的。

電視劇的閃電俠不是單靠速度取勝,他背後有一個全天候支持他的團隊,為他提供最強的技術支援,又會分析最佳作戰策略,看著他們一起合作對抗壞蛋比看他單打獨鬥興趣倍增。


《閃電俠》的劇情常常有出人意表的發展,每一集都帶有很強的懸念,讓人想一直追看下去。

另一個我覺得好看的原因,肯定是因為閃電俠不只跑得快,還可以快到穿越時空,可以闖進過去未來,對於改變歷史扭轉未來有多重演繹,而到了第二季更出現平衡宇宙,完全是我最愛的那杯茶。第三季講述扭轉過去的可怕,即使是閃電俠也承受不起,而可以預見未來,又是否可以扭轉將會發生的事?第四季的節奏相對輕鬆,行動最快與思想最快的人對決,


除了每一至兩集有一個小壞蛋之外,每季都有一個大魔頭。第一季的大魔頭超有型的,幸好到了第二季換個角色繼續登場。第一至三季的大魔頭都要觀眾慢慢競猜,而第四季的大魔頭卻是一早出場,但即使知道誰是大魔頭,還是無法阻止他一步一步變強。

一口氣追看完第一、二季,後來等Netflix出了第三季後,看完第三季又忍不住跟隨美國播放的步伐追完第四季。《閃電俠》第四季剛剛結束,要等好一陣子才能看第五季了。


《閃電俠》不時與《綠箭俠》、《女超人》和《明日傳奇》聯動,四劇人物互相穿插,也很有趣。

2018/6/8

《盲證》:盲人的證供

0



韓國的緝兇片總有一定水準,看《盲證》的預告頗吸引嘛,一個盲人作供遇到肇事逃逸的司機,但與另一個證人的口供完全不同,哪到底誰說的話才是真相呢?當初以為是雙方口供互相論證的電影,結果這部份只佔很小篇幅,後段根本不是緝兇片,因為兇手自己跑了出來,不斷追殺女主角。

電影前段的確拍得很有水準,除了懸疑感之外,驚慄效果也很突出,女主角失明看不到兇手就在身邊但是觀眾卻看得很清楚,讓人覺得心寒。但是後段的追殺戲碼太不合理也拖得太長,反而失去了原來的韻味。

兇手的設定就是單純的變態,為了變態不顧一切,這種愚蠢魯莾的兇手大概會令觀眾失笑吧。當初他追殺目擊證人的目的可以理解,但如果他不做太多餘的動作,警員根本難以追到他頭上。行動失敗了,好好躲起來也行,偏偏他非要繼續玩弄女主角,完全是要將自己的身份暴露出來,這種高調的魯莾行為,看得人莫名奇妙,令電影大打折扣。

(注意:下面有少量劇透)
警方明知道兩個目擊證人被追殺,竟然任由他們回到很容易被兇手追蹤到的孤兒院,而且那裏有多名小童,而警方只派一人去保護他們,合理嗎?最令我傻眼的劇情是當兇手受火燒傷後終於捉到女主角,竟然還有心情侵犯她,當時他半邊身都燒黑了啊,到底是要有多變態才會這樣做?
(劇透完畢)

除了兇手的行為太反智之外,其實電影整體拍得不錯,追逐場面調度得宜,令緊張感升級,地鐵追逐戲尤其拍得好。

---------------------------------------------------
官方故事大綱:
一位雙眼失明的女子秀雅來到驚局報案,表明自己親身經歷了一場肇事逃逸的案件,警方皆語出嘲弄而不願正式受理。意外失明前的秀雅是個表現出色的警校學生,她的直覺敏銳驚人,憑藉著視覺以外的所有感官和縝密的邏輯推理提供重要線索,令承辦員警刮目相看而投入案件蒐證。同時,另一位新目擊者出面指證,然而證詞卻與秀雅提供的大相徑異,使得偵擦一度陷入膠著狀態。一個盲人、一個正常人,是誰在說謊?警方究竟應該相信哪一方的證詞?當嫌犯明目張膽的徘徊在秀雅周邊,眼盲的秀雅處境將變得無比險惡!





2018/6/6

上帝為甚麼容許害蟲存在?

0



提出這疑問時,必須先撇開上帝是否存在這課題不談,否則花十日十夜也入不了正題。每當世上出現極端邪惡,內心總是無法不質疑,上帝為甚麼容許邪惡發生?我明白宗教學上必然有許多解說,但這也不是我今天要討論的議題。

當家裏接連出現害蟲,我實在想不透世上為甚麼要有害蟲存在?

先是廚房的白色瓷磚上出現無數白點,乍看像塵埃,大小一如鉛筆輕點在紙上,定睛一看,白點竟然在蠕動,超嘔心的。清理後不久,瓷磚上又零星出現蠕動的白點。消毒劑、漂白水統統用上了,找不到源頭,也阻止不了白點再現。

求助谷歌大神,得知白色小蟲叫粉蟎,一般消毒劑無法徹底清除,解決方法是保持地方乾爽,於是立即啟動抽濕模式,但不是一時三刻便能令粉蟎消失,那個星期我每次走進廚房,都神經兮兮地在瓷磚尋找白點,再一直瞪著白點直至確定其在蠕動。粉蟎在一個星期後終於消失,我卻變成驚弓鳥,不時盯著瓷磚看得入神。

還未放下對粉蟎的戒心,又輪到浴室出現啡色跳蟲,初時只在洗手盆出現,後來發展到浴缸、牆身都找到其踪影,如果只是偶然一兩隻我就不管了,但消滅後不久又再出現。我猜想源頭是浴缸和洗手盆的去水位,但倒下漂白水、通渠水都無阻跳蟲再現。

我快要崩潰了。如果害蟲只是有害無益,為甚麼牠們要存在?當我提出這樣的質疑時,就像在問上帝為甚麼容許人類存在。說句老實話,對地球來說,人類才是最危險的生物吧。

所謂害蟲益蟲,只是人類從自身利益出發的劃分,在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好壞之分,所有生物也是生物圈中的一員。跳蟲好端端的活著,人類動一動手指頭就將牠弄死,誰比誰更可怕?

害蟲、疾病、惡意、傷害、失去、死亡……看似是沒必要的存在,但一切也有其必然與意義。世界日漸失衡,而我卻忙著跟家裏的害蟲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