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9/26

沒甚麼,不過是報報平安

0


真的沒甚麼,純粹報報平安
驗身報告已取
沒有發現任何癌細胞
不過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
嗯,無論怎樣也好
這是一個好消息
值得放煙花慶祝
珍惜生命啊
所以更加要珍惜時間
以後不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答應自己)

2006/9/24

【懷念澳門凱悅】認路,認出幾條路

0


在澳門凱悅工作,第一件事不是要認識所有人,也不是要認識所有工作,而是要認得所有道路。
曾經在酒店工作的人一定知道,除了開放給客人的區域外,還有許多隱閉的道路是員工專用的。
那些通道通常都是迂迴曲折的,這條後樓梯可以通向這裏,也可以通往那裏,總之就是四通八達。
要記住每一條路並不容易,尤其是對一個認路奇差、沒有方向感的我來說,簡直是一大考驗。
除了要記住每一條路,也得記住每一個部門的所在之處,還有酒店不同的餐廳(有
A PousadaGreen House、悅荷坊、池畔餐廳和紅鶴餐廳)、健身室、診所、更衣室、網球場、多功能球場、泳池等等等等(噢,天知道我總共花了多少天才記住每一個位置)
現在回想起來,澳門凱悅其實並不算太大,至少相比起目前正在趕工的澳門新酒店,實在有小巫見大巫之感。每次經過那些地盤,就會不禁想,要是在裏面工作,一定會行到腳軟,每次向客人介紹酒店設施,由一邊走到另一邊,未到已經累透。
到了後來,我當然是對每一條路瞭如指掌,閉上眼也能找到捷徑,只是事隔四年,現在回去我還能夠走回那些捷徑嗎?
呼~~根本就回不去了,醒醒,別做夢吧!

2006/9/21

周華健二十周年演唱會

0



周華健一連兩場紅館演唱會前晚開鑼,全場爆滿。華健興奮得滿場飛,還跳到鞋底甩掉,令人捧腹。他更寸早前在李宗盛個唱上爆粗的成龍,表示感謝他沒來捧場,還直指自己的音樂事業被玩R&Bhiphop的周杰倫和側田害死。
周華健前晚在紅館舉行「華健20週年香港演唱會2006」,全場爆滿,張信哲、戴思聰及女兒戴蘊慧都來捧場。
三度甩嘴聲沙沙
演唱會由林海峰聲降舞台揭開序幕,他表示今次個唱並無煙花和爆破效果,也無dancers伴舞,還說:「雖然呢度唔係348,亦都冇特別嘉賓,但嘉賓若果不請自來就必須經過吹波仔測試。」擺明寸早前在李宗盛的演唱會上醉酒爆粗的成龍,個唱結尾時華健再答謝成龍沒有到場,令人忍俊不禁。在唱《花心》時,華健更興奮得滿場飛,跳得鞋底也甩開,最後他索性將整個鞋底撕掉。
華健搞笑之餘,又向歌迷盡訴心聲,還自爆去年有感自己的音樂難再有創意,故心情很差,他說:「《我們不哭》呢首歌好聽,但係在錄音室點整都唔好聽,我先發覺拎起支結他,最純真、最簡單的周華健先最好,真係俾那些hiphopR&B、周杰倫,最近有個側田,真係俾呢班友害死。」
前晚首場演出華健三度甩嘴,還一度唱到聲沙沙,但仍無減歌迷熱情。最後華健不顧逾時罰錢後果,到晚上1150分才散場,唱足3小時20分鐘,被罰款五位數字。

引自:http://www1.appledaily.atnext.com

愛上聽周華健的歌已經有十三年了。 
還記得一九九三年,我擁有第一部Discman,但是沒錢買唱片,媽媽不知跟哪個同事借了周華健第一張廣東唱片《有弦相聚》給我聽。 

一首《怕黑》觸動了當時的心情,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那張唱片我翻聽又翻聽,每一首歌也是經典。 
然後,再來一隻《今夜陽光燦爛演唱會》,不得了了,這就是我愛聽的聲音,於是決定將周華健的唱片統統買回來,澳門買不到的,去台灣旅行時搜購回來,包括所有演唱會的錄影帶。 
到現在,只要是周華健出的唱片,基本上還是見一隻買一隻的(說基本上,是因為有些精選碟裏面所有歌我都有了,所以才沒有買) 
還記得當年周華健經常提起的戀愛故事。 
想當年的女朋友因為覺得他沒出息捨他而去(因而觸發他寫了《傷心的歌》吧,那種窩心的歌詞如今已不常見,可惜他已經很久沒寫歌詞了),而他的太太不理他還是一個窮小子,一心以音樂為夢想,嫁給了他,一心一意的追隨他,鼓勵他。 
今年是他出道二十年,也就是說他結婚二十年了。 
看到他的兒子比他高大英俊(噢,對不起,周華健從來不能用英俊來形容吧,但他的兒子真的很帥啊。),心裏不禁感慨時光冉冉。當日聽他為兒子而作的《親親我的寶貝》,彷彿還是去年的事呢。如今歌曲中的主角已經長大成人,怎不教人唏噓。 

周華健的全盛時期過去了,但是精彩的唱片還是一直精彩下去。
前一陣子周華健接受訪問時說,他事業上最風光的日子是家庭的低潮,相反在眾人眼中事業停滯不前(甚至是退步)的日子,他與家人的關係是最親密的。 
世事總有得失,難以兩全其美。只是當我們以為最失落的時候,停下來竭一竭,可能會發現我們之前一直留意不到的美事。當然,在我們最得意的時候,也不要忘形,可能有甚麼正在一點一滴消逝呢。 
信不信上帝也好,生活上的一切自有安排。不必強求,也不必太過看重得失。

周華健二十周年巡迴演唱會一連兩天在香港舉行,我無法坐在觀眾席上,親身經歷二百多分鐘的音樂旅程。但是有些事情真的不必強求,在家裏聽
周華健的官方網站:http://www.wakin.com/

2006/9/20

十年大事慶略略記

0


 記憶所及,我已經有一年多沒有煮飯了。
為了慶祝十年大典,我決定親自煮一餐,甚至為了這一餐,我決定請一天假,以表隆重其事。
然後,前一天才發現,家裏大部份的調味料都已經過期一年有多。
在同事前一天的協助下,這一頓午餐終於順利大功告成。
三菜一湯。
 螞蟻上樹~~由於不捨得買XO醬,所以只買了馬拉盞,結果~~有驚喜~正!
 三杯雞~~老公最欣賞的一道菜,但是我個人認為豆豉味太重了
 雜菜炒肉片~~第一次發現原來黃椒這樣清甜~~
 愛心爆棚雞湯~~以前我煲湯一定是用已經執好材料的湯包,今次同事帶我去藥材店執,試味第一口~~超驚喜
 晚上我們去了東方酒店的意大利餐廳吃飯,有一段時間,我們常常來這裏吃飯,但是現在甚少去了。
這裏曾經重新裝修過,所以感覺跟從前完全不同了。



2006/9/15

一起走過的十年

0


不經不覺就十年了。
我不知道,如果十年前沒有那麼一齣戲,我們會因此走在一起嗎?
兩個人相遇相愛,到底需要多少的巧合和緣份?
如果中五那一年的農曆新年,我沒有那一場病,我可能已經到了台灣讀書。
如果那一年你沒有陪朋友報讀澳門大學,你可能已經子承父業,做一個很出色(會有一點唏噓嗎?)的豬肉佬(雖然你即使是一個豬肉佬,你依然像一隻漆黑中的螢火蟲那樣出類拔萃)
如果我不喜歡寫小說,我一定會跟大部份的同學一樣,選擇讀工商管理。
如果當初你媽媽沒有阻止你畫漫畫,你也不會轉而發展寫作的事業吧。
如果那一年,沒有人突然興起舉辦“澳門文學獎”的念頭;
如果那一天,我沒有在巴士上想到那篇叫做《等》的小說;
如果那一年,你沒有寫出了那篇令你沾沾自喜的《回力球》;
如果那一年的評判不是看上了一個中學畢業沒多久的小女生所寫的一篇稚嫩的小說做冠軍,你大概不會留意到一個喜歡寫小說(但一點應有的勤奮也沒有)的女生吧。
於是,我贏了一個冠軍,你決定將這個冠軍贏回來。(哈哈,這是你結婚時說的話,而我相信你當時絕無此意吧)
如果上面任何一個條件沒有發生,我們還會相遇嗎?還是各自過著不一樣的人生?
我們結識了,可能因為那個叫“澳門文學獎”的東西,讓一位大學的導師看上我跟你一起處理一份叫《蜉蝣體》的文學雜誌的小說。
然而,在我們還未結識以前,我就知道你了。也可以說是因為小說吧,當時我無厘頭的寫了第一個所謂的長篇小說,膽粗粗的投稿去了,當時的編輯大人一定認為這個女生傻得很,但她還是約了我見面,然後,在我面前不斷的提起另一個寫小說寫得很棒的人。(嗯,沒錯,那個是你啊)
後來,編輯大人竟然真的約了我倆見面,讓我們交流交流,雖然在此之前我在大學已經認識了你那位師兄。那天見面的餐廳叫做《巴黎餐廳》,不久之後就結業了,至今成為我們最懷念的餐廳之一。
兩個都喜歡寫小說的人也不一定會走在一起啊。但是如果兩個都喜歡看電影呢?那就另作別論吧。我依然記得,跟你同場看電影的第一齣戲是李察基爾的《一級恐懼》,但是當時我和你相隔了二十個座位。陪我進電影的是一個在一年後移民加拿大的同學。之後,我們在澳門又相約看了一些電影。
那一年的暑假,你在你的專欄《情.留.夜中環》中提到,你跟另一個女生在香港看一齣電影,然後期待著一齣叫《情書》的日本電影。
我看了你的專欄,一直記住這齣電影。然後,九月初,《情書》在香港上畫。不知為甚麼,我竟然會約你到香港去看,結果那一天的電影滿座了。電影沒有看成,卻也沒有敗興而歸。然後我們相約下個星期再來,然後,一切從此不一樣。
到底是小說,還是電影讓我們走在一起呢?一切源自巧合,還是出於緣份?
那一天,是 一九九六年九月十五日 。
對,就是十年前的今天。
這些年來,我們不可能一直恩愛,也有過眼淚和哀愁。然而,眼淚和哀愁過後,我們還是一起手牽手的走過去。
謝謝你,我親愛的老公。即使你後來發現真實的我跟你想像中的不太一樣,你也沒有嫌棄我。即使在我最任性的時刻還是縱容著我。這麼多年了,我在你眼中有成長過嗎?雖然已經一把年紀了,但我還是孩子氣得可以。
所以,謝謝你的包容。
這是第一個十年。往後的許多個十年,我還是要跟你甜甜蜜蜜的渡過。但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要保重身體啊。

2006/9/11

身體不知道

0


有些人害怕接受身體檢查,因為怕會發現自己身體的毛病。他們說,原本一直相安無事的,檢查之下總會發現大大小小的問題。
我不明白這樣的邏輯,對我來說,身體的問題,不管自己知道與否,問題還是存在的。越早發現越好吧。
(不不不,沒有發現才是最好的)
所以,上星期六,我又去了做一年一度的身體檢查。
我一直視這為例行檢查,只為醫生告訴我一切沒有問題。
可是,那天醫生卻對我說懷疑有問題。
有兩個可能性,一個是好消息,一個是壞消息(當時不覺得這句話邏輯有問題,因為實在太混亂了,可是事後一想,如果根本沒有問題,就不存在好消息啦。),但要進行進一步的化驗,然後問我是否要接受較為昂貴的化驗費。
錢不是問題嘛,化驗當然是要做的。結果卻要等十多天才知道。
我沒想過會是甚麼壞消息
(相士可從來沒提過我有甚麼大病嘛
),但是如果說完全當沒事發生也是不可能的(要是這樣醫生就不用我做化驗啦),於是現在的心情是有點緊張又有點故作若無其事,否則又可以怎樣呢?
有時我在想,人的身體真的十分矛盾。
身體會成長,也會衰老。
因為身體的存在,我們才可以做任何事;可是身體會出毛病,一旦出了重大事故,就甚麼也不能做。
那麼我們的靈魂呢?精神呢?思想呢?心靈呢?這些才是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部份吧?可是一旦失去了身體的支撐,這些最重要的部份都不存在了。又或者,其存在不為我們所知。
我怕死嗎?我想我怕生病多一點。
每個人都難免一死。我不知道我會以怎樣的死法離開這個世界。有可能是笑著離開的嗎?
我喜歡的日本電影《藉著雨點說愛你》裏面說,死去的人如果還有活著的人掛念,便會在某個星球裏居住,只要還有人掛念著他。
可是,當掛念我的人都一一離去呢?
這樣的迷思不會有任何答案。
只是在這個911五周年的晚上,想著十天後不知是好是壞的結果,我一個人對我自己的身體說:“唉,你真麻煩。這麼多年了,你就不可以給我一點安樂的日子嗎?”
身體以無辜的語氣回應:“唉,我甚麼也不知道啊。我不過是在反映你的生活罷了。”
我有點氣在心頭,“你甚麼也不知道,怎麼當我的身體?”
“哼。”身體不再理睬我。
身體不知道。甚麼也不知道。不知道還能夠撐多久……

(五年前的今天,我在電視機前面,看著數以千計生命的瞬間消逝,生命的脆弱和無常莫過於此。個人身體的好壞根本不值一哂,所以這就當是我的夢囈吧。)

2006/9/8

《命運自選台》

0



對《命運自選台》感興趣,完全是因為台灣一名網友介紹說看這齣笑片看得哭了。對於別人說會看得哭了的電影,我一般都會感到興趣,看看自己會不會掉眼淚。(但是我對於徹頭徹尾的悲劇卻有抗拒感)

那天看完《我要成名》之後,匆匆趕去另一間戲院看《命運自選台》,之前老公問我這齣戲是甚麼戲種,我就說大概跟《加料感情線》(The Family Man)差不多吧(這是我倆都喜歡的電影),都是有天使出現,都是像做了一場夢,都是覺醒生命最重要的東西是家庭而非事業。

《命運自選台》其實及不上《加料感情線》的溫馨感人,笑料也不及預期般密集,然而,我還是不負所望的掉下眼淚。

我不是一個看戲容易哭的人(同樣看鬼片也不會容易感到害怕),通常都是因為戲中的感人位跟自身的經歷/感受有著共通的地方,我才會感同身受吧。

於是,《命運自選台》令我感同身受的地方,是男主角知道父親去逝後,想去到父親離世的時刻卻不能,因為當時他根本不在他身邊,於是他只好回到最後一次跟父親見面的時間,以第三者的身份看著自己與父親最後的接觸。當日自己的無情,與此刻的追悔莫及形成強烈對比,然而,都已經追不回了。即使重複聽父親那句“I love you, son”一遍又一遍,即使在最近的距離跟父親說一句“I love you too”,卻無法讓對方知道。

那樣的無奈令我想起離開四個多月的外公。

外公離開的時候,我出差去了,未能在他的身邊。可惜我無法回到跟他最後一次見面的時刻,可是回到去也只會徒添傷感吧。

四個多月了,思念依然沒有減少。有時去新開的酒樓飲茶,我會感慨無法帶他去品嚐了。其實我很明白生老病死是無可避免之事,不值得大驚小怪。外公沒怎麼受過病痛的折磨,那是好死,那是修來的福氣。


我其實不是難過他的離開。只是每次想到他無法試這些美食去見識那些新地方,我就會覺得遺憾,這種遺憾,仍然會令我心慼慼然。

所以,聽古巨基的《愛得太遲》,會很自然的感到心痛。

如果問我,《命運自選台》好看嗎?我會說,它不難看。

如果問我,《命運自選台》值得看嗎?我會說,值得。

如果能令你有那麼一刻,認真的想一想,生命中最重要的是甚麼?或者認真的問一問自己,你現在做的事都令自己無悔無憾嗎?

那就已經值得了。

生命可一不可再,有些事情錯過了就是錯過了。電影中的主角能夠擁有再一次的機會,可是我們卻沒有。所以,要作出改變的話,還是由這一刻開始吧。

生命遠比想像般短暫呢。
──────────────────────────────────
官方故事大綱
導演:法蘭哥里斯
主演:阿當桑迪拿、姬蒂碧金莎、基斯杜化華堅
故事:建築師米高有個漂亮賢慧的妻子和兩個活潑可愛的小孩,但他把事業看得比一切重要。一天,他在一家庭用品店得到一個神奇遙控器,它既可跳過無聊時間、暫停失控場面、除去令人生厭的「噪音」,甚至能倒轉時光回到被遺忘的美好時光……

2006/9/6

《我要成名》

0





餓了劉青雲的電影很久吧,所以當《我要成名》上映後,老公和我也急不及待跑去看。

《我要成名》是一齣有誠意的電影,只是在這樣的檔期,這樣的卡士下,到底會有多賣座。
劉青雲的戲當然好,可是他從來不是賣座的保證。女主角霍思燕更加是名不見經傳,大概沒有多少人會專為女主角入場吧。

然而,觀眾大概都在期待著有誠意的電影。而這齣電影,絕對是水準之作。

《我要成名》的故事簡單,前段講述自負的男主角怎樣失意,碰上一心只求成名的女主角,由最初不屑一顧到無私指點到發展成後來的自私,過程並不沉悶,將成名路上的笑與淚娓娓道來。後段男主角開始發奮,令人有所期待。

電影中最深刻的對白應該是劉青雲對許鞍華說的話,可是令我感觸的卻是他問母親:“妳認為我入錯行了嗎?”

已經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和本錢(青春),可是換來的卻是失意的生活,迷惘頓生,要是現在才發現入錯行了,那該怎麼辦?

他大概想過放棄吧,可是終究還是不甘心。既然已經付出了,何妨傾盡全力?機會永遠不會自動摸上門,再有料的人也得自行爭取。

到最後男主角有沒有得到獎項似乎都不重要,現實中的劉青雲絕對是公認的好戲之人,卻始終跟獎項緣慳一面,但欣賞他的觀眾還是會繼續欣賞他,而他還是會繼續以其好演技回報喜歡他的觀眾吧。

話說回來,得獎與否究竟有多重要?興奮一晚?一個星期?還是一個月?之後還不是要重頭開始嗎?

拍電影跟寫小說一樣,每一次都是由零開始,作品完成了自有其生命,然後,要繼續攀上高峰,便得重新開始。

每一個下一次都是一次成名的機會。(但是,到底為甚麼要成名?)

----------------

官方故事大綱:
潘家輝(劉青雲) 在他二十出頭的時候,便攀上了他事業的高峰--- 奪得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輝認為自己的成功,是個人的努力加上實力,輝被電視台力捧,他卻不懂得珍惜機會,不但變得越來越挑剔執拗,而且經常批評別人,輝的事業和人氣下滑,漸漸由男主角變為男配角,再由男配角變做二、三線,甚至淪為色魔奸角……最後,連電視台也容不下他,輝意志消沉,在機緣巧合之下,當上了臨時演員的領班,遇到對演戲滿腔熱誠的吳曉菲(霍思燕)……

2006/9/5

這些年來

0



因為《ER》來到第十二季,所以突然想記一下自己在這十二年的轉變(老實說,也是受黃偉文寫黃金十年的影響)
我不知道這十二年是不是我的黃金十年,我不知道,希望不是,因為想更精彩的日子在後頭,讓我好好把握。
1994年,中五畢業,多個好友離開校園,我繼續在母校讀中六。完成生命中第一個連載小說《情繫寂寥》(提起這小說,也真有點不堪回首)
1995年,讀大學了(生活從此不一樣)。以《等》贏得第一屆澳門文學獎小說組冠軍(那篇小說也有點不堪回首)
1996年,第一次談戀愛(也是最後一次)
1997年,寫作路上陷入最低潮。開始受病魔折磨(至今擺脫不了)
1998年,從寫作低潮中爬出來。第一次實習(也是真真正正的工作經驗)
1999年,大學畢業。在實習的機構做Trainee。與家人共同買入生命中第一個物業。年尾轉任教科書編輯。
2000年,參與第一套專為澳門小學而設的中國語文的編輯工作。連載《戀愛季節》
2001年,轉任酒店公關,遇上最完美的上司。決定結婚。與老公合著的小說集《雙十年華》出版
2002年,決定報讀香港中文大學的碩士課程。轉任公職。結婚。連載《愛你愛我》
2003年,最忙碌的一年。每星期赴港一次,同時寫連載《初戀》、《欲罷不能》、《愛上我吧》。第一次出差。買下第一個真真正正的窩Sweet Sweet
2004年,搬入新居。調任推廣廳。碩士畢業(完成一項心願,決心以後不再讀書)
2005年,第一次住院,心願未竟,暫時休戰
2006年,外公猝逝,連載《別等》,被迫爛尾(未完待續)

2006/9/2

《仁心仁術》:匆匆便過去

, 0


第十二季《ER》終於在香港播映了。
一直到《ER》(《仁心仁術》)第一代的所有演員都走了,我依然是其粉絲。(由第一季堅持到第十一季的演員就只有飾演John CarterNoah Wyle,去季已開始淡出,今季更加徹底離開。)
已經不是好不好看的問題了。
事實上,能令我覺得震憾的劇情早已不復再。
然而,我還是覺得每集追看《ER》是一種必須。


  就像是一種心癮。我喜歡有始有終的感覺。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我每一集都在追看,由最初的觸目驚心到現在的平穩淡然,我依然沒想過放棄。我依然希望有一集會突然讓我重拾當初愛上它的刺激和感動。
記得第六季以前,每一季都總有 一兩 集看得牽動我心,看得我毛管直豎,甚至觸發了一些小說的發展。第六季
Lucy受襲死亡那兩集,更是看得透不過氣來。


 然而,其後卻開始失去了原來的魅力,尤其是Mark Green在第八集以死亡終結其戲份之後。John Carter擔戲本來也該很好看,但是編劇偏偏不把他放在重點,這才是最令人失望的地方吧。
曾經這樣成功的劇集,卻在一步一步展現疲態。除了劇情乏善可陳外,主要角色一一離開也是致命傷吧。換上再多的新角色,只會令死硬粉絲更回味從前的無敵拍檔(所以每次有《ER》第一代主要演員演出的電影,我都感興趣)
已經來到第十二季了,意味著已經過了十二年。劇中人物不斷變化,角色在長大,舊人物離開,新人物加入。這不就是人生嗎?

 這十二年裏,我也在不斷變化,不斷成長。在我身邊出現的人物來了又走了,不斷的替換,除了我的家人(今年外公離開我了),一些感情要好的中學同學,還有就是我的老公(要注意的是,當我迷上《ER》時,我還未認識我親愛的老公呢)
十二年過去了,我由一個天真無知的中學生走到今天,那該是我當初想像不到的吧。那時候站在鏡子前,幻想著十年後自己的模樣而不可知,可是十二年光陰倏忽而過,現在站在鏡子前,卻再也找不到當年的任何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