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31

《六個致命死因》:致命的秘密

, 0


 

我是被《六個致命死因》的書介所吸引,在一個近乎與世隔絕的凋零谷地社區裏,一個中年婦人被發現死於屋內,而且已經死了超過三個月。社區中住著六戶鄰居,每一家人看似過著令人稱羨的生活,不過每一個人都有秘密,而且每一戶都跟女死者有過節。女死者生前沒有朋友,可以斷定兇手就在凋零谷地的這些住戶之中,到底誰要將她置之死地?

小說採取多角度敘述,死者、一眾鄰居和警員分別出場作出敘述,最有趣的是死者死掉以後繼續粉墨登場,經常在鄰居作出敘述以後,以死者的角度重述事件。當中並沒有重複敘述,因為同一件事每個人的角度也不同,譬如鄰居覺得是勒索的事,死者覺得是鄰居主動贈予的禮物。

小說最有趣的是,幾乎每一個敘述者也不誠實,面對警方的徵詢當然不是百分百吐真話,即使是面對讀者,也隱藏了許多細節,所以就算有死者助攻,讀者也難以看清全貌。

老實說,因為人物眾多,一開始閱讀時有點混亂,單是鄰居就有六戶,而每一戶又有多名敘述者,因此在還未弄清楚誰是誰之前看得不是很投入,不過堅持下去會漸入佳境,終於能夠分清楚誰人屬於哪一戶,那個家庭有什麼人什麼遭遇,也漸漸想弄清楚更多來龍去脈。

每一個人逐漸浮現的秘密都不想被人知道,又偏偏都與女主角扯上關係,女主角掌握了各人的秘密,跟所有人都鬧得不歡而散,誰人會殺她也不出奇,亦因此這裏有至少六個足以讓死者被殺的原因。

因為採取多角度敘述,小說中每一個人物也得到細膩的刻劃,也讓讀者進入這些人的內心世界,為了守住秘密,一個人可以做到什麼地步呢?至於最後揭開的真相,說是帶有意外性,其實也不意外,想來也挺符合書中的描寫。

雖然有兇殺案,但這不是一本以偵查真兇為主要目標的小說,反而更著重於人性的描寫,讓讀者窺探每一個人內心的幽暗,推薦給有耐性的讀者看。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krvAST

書名:《六個致死原因》

作者: 喬‧斯潘

出版:春天出版

日期:2024/01/01

2025/3/28

《請保持名偵探原來的樣子》:失智症的安樂椅神探

, 0


 

《請保持名偵探原來的樣子》奪得「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賞,難免對此書有特別期待,結果這是一本溫馨的日常推理小說,沒有懸疑到極點的謎團,沒有扭轉再扭轉的情節,卻有著獨特的溫度,帶讀者走進一個簡單而不失趣味的推理世界。

主角是一對爺孫,爺爺患有路易氏體失智症,這種失智症的最大特點是會看到幻視,於是爺爺看到的很可能不是真實出現的事物。孫女跟爺爺相依為命,為他的病情憂心,不過爺爺始終不願意搬去跟孫女同住,所以孫女只得不時探望他。

他們二人都是推理小說迷,而爺爺更是專家級,總能解開各種謎團。孫女每次遇到什麼謎團,也會請爺爺協助推理,因為爺爺不良於行,因此他的推理都是建基於他從孫女口中聽到的事物,成為「安樂椅神探」,所謂安樂椅神探就是偵探角色只是聽著和看著線索,便能推理出答案。

除了個別篇章外,所有線索都已在小說中敘述,因此讀者可以挑戰看看自己是否能推理出正確的答案。

《請保持名偵探原來的樣子》由六宗推理事件組成,第一章〈緋色的腦細胞〉篇幅最短,大概是為了介紹角色出場,那個關於二手書的推理,日常到極點,這大概就是日常推理的示範吧。

第二章〈居酒屋的密室〉出現命案,雖然涉及密室,但沒有神秘到不可思議的地步,答案揭開也沒有太大驚訝。

第三章〈泳池裡「憑空消失的人」〉的謎團較有趣,一個老師一分鐘前跳進泳扡裡,一分鐘後卻消失無蹤?

第四章〈第三十三人!〉由課室內學生講鬼故事開始演化出來,明明課室裏有三十二人,為什麼會變成三十三人?

第五章〈幻影女子〉的規模終於大起來,女主角的朋友在目擊襲擊事件之後反而被誤會為犯人,唯一的目擊證人卻消失了,而且無人對這個消失的女人有任何印象,沒有目擊證人,朋友能洗刷罪名嗎?

終章〈跟蹤狂之謎〉解開跟蹤狂之謎,過程緊張,也連結到之前書中提到的大小事,讓人看得滿足。

每次進行推理時,爺爺也會先請孫女編一編故事,當然孫女編的故事都有矛盾之處,最後爺爺才說出沒有破綻的推理,爺爺的表現猶如開了外掛,明明有失智症,卻能推理出完全正確的答案,讀者往往只能看到他分析各種線索時才發現自己遺漏了什麼訊息。

除了這對爺孫之外,女主角還跟兩個男主角成為好友,形成一個小小的三人組,每次三個人聚在一起也很歡樂,至於女主角到底喜歡誰,就由讀者自行想像吧。

整體來說,這是一本看得舒服的推理小說,推理事件相對簡單,不過爺孫關係以及二男一女的相處也寫得好看,而書中對各種推理小說的討論也充滿趣味,是不錯的小品式推理小說。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dikpBO

書名:《請保持名偵探原來的樣子》

作者:小西雅暉

出版: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2023/08/04

2025/3/26

沒有人喜歡被責備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父母責備孩子時,無論多麼有理有據,要是無法讓孩子明白,所有責備都變得毫無道理。

孩子只會記得父母對他狂叫怒吼或滿目猙獰,對指責的內容卻完全記不住。孩子肯定忿忿不平,在心裏將父母的每一句責備都反駁千遍,然後放出一兩句狠話。父母聽到孩子不恭不敬的反駁,一般都會火起來,越罵越兇,而越罵得兇,孩子越聽不入耳,形成惡性循環。

父母本意是糾正孩子的錯誤,但錯誤的表達方式只會適得其反,無法達到讓孩子改過的目的。

青春期的孩子本來就容易產生對抗心態,不管好事壞事,先反對了再說,父母的話更是從一開始便覺得不合時宜又不合理,語重心長的叮嚀只會讓他們感到厭煩。

當父母怎麼說孩子怎麼抗拒,怎樣才能令孩子改變呢?

首先必須明白,沒有人喜歡被責備,敏感的孩子更甚,所以開罵前先想清楚,責備是唯一方法嗎?孩子犯了錯,除了責備之外沒有其他方法讓他們改善嗎?

每個孩子的個性也不同,沒有一個教養方法適用於所有孩子,不過耐心和愛肯定是必要元素,先解除父母高高在上的姿態,試著跟孩子站在同一高度,道理還是要講,只是沒必要躁之過急,從日常對話中慢慢滲透吧,太強硬的內容令孩子難以消化,必須有技巧地表達。

孩子犯錯當然要讓他們知道,但切忌公開指責,青春期的孩子比成年人更愛面子,私下跟他們討論成效更大。犯錯的孩子心裏清楚自己的言行觸碰到父母的底線,理應愧疚的心情隨著父母的責備而產生對立,父母稍一不慎便會說出令親子關係漸行漸遠的話。

以鼓勵取代責備,時刻尊重孩子的感受,關心要適切卻不能過度,用信任和支持為孩子建立自信,直到孩子感受到圓滿的愛。孩子長大得太快,今天起就改變行動吧。

2025/3/25

《人生使用說明書》:人生的遭遇都得到靈魂允許

, 0


 

先說一說結論,《人生使用說明書》是一本可以讓每一個人得到不同啟發的好書,對靈魂和靈界有興趣的人都應該看一看,即使我之前已經看過很多本關於靈魂學的書,不過這本書還是有很多我未看過的概念。

《人生使用說明書》是《靈界運作》的延續,善意提醒,先看完《靈界運作》才看這本《人生使用說明書》比較合適,其實在《靈界運作》後部我已經開始覺得有點複雜,而《人生使用說明書》雖然用很簡單的文字來書寫,但內容實在太太太複雜,就算看得明每一段文字,但要確實理解靈界運作的整個機制確實不容易,真的要花許久來消化這些概念。

先看看這個圖吧,作者首先介紹靈魂輪迴規劃區,顧名思議就是靈魂在規劃到地球輪迴時所待的地方,包括「星球時代公布欄」、「導覽會議廳」、「地球能量體驗區」、「生命排程會議區」(當中又包含「靈魂交誼廳」、「資料媒合區」和「長老議會成員討論區」),還有「靈魂會議區」和「宇宙進修輔導區」。

作者詳細介紹每一個區的功能和運作,我會覺得複雜應該正常吧,我們都不知道原來人類在誕生之前到底經歷過多複雜的討論、協商和準備,每一個人的誕生都不容易,而不管生命遭遇什麼,那都必須得到靈魂的允許。

說起靈魂,其實都不是單一靈魂的存在,許多時是靈魂複合體,用書中的比喻,就像是一根玉米,不同的玉米粒組成的一根玉米,而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靈魂團隊在輔助,包括守護靈、指導靈(指導靈又分為多種類型,像是生活管理指導靈、健康管理指導靈、成長規劃指導靈)、特殊指導靈、靈界督導和源頭與愛。

書中很詳細介紹靈魂團隊的工作,讓我們明白到我們從不孤單,有時候我們在生活中迷惘時,其實都有指導靈在給我們提示,不過要不要聽是自己的事囉。

接下來第三章談人生命運的鋪成,這大概是我們最關心的議題,我們的命運到底是怎麼決定的,當中有著我們必須了解的概念 — 「業力」。引用書中的話:「當靈魂經歷幾輩子的人生之後,第一世經歷的土地會進入業力平緩期,迎來片刻的和平時段,靈魂再規劃最後一生,可能是旅遊經過或是成為動物居住在這塊土地上,把第一生的痛苦與哀傷的靈魂碎片取回來,完整自己,從地球畢業」。

許多時候我們的人生一會產生一些業力,必須將這些業力全部償還才能從地球畢業,不再輪迴到地球上。事實上,在眾多星球中地球的能量是最沉重的,所以靈魂選擇到地球修練能加快成長的速度。

有一點要記著,靈魂是永恆的,因此到不同星球體驗對靈魂來說都只是短暫的體驗。有時候為能夠償還業力,靈魂會故意設計艱難的人生,舉一個書中的例子,一個靈魂想成為世界級偉人,成為人類後人類的載體放大了靈魂對權力控制的慾望,最後在擁有強大資產的背景下成為軍閥,殺人無數。當這一生結束後,這個靈魂愧疚不已,但因為做軍閥時殺人太多,承擔無數怨恨成為業力,在重新設計人生時必須償還過去的罪孽,於是在下一輩子設計出不斷入獄的人生,基本上一生都在牢裡度過,漫長的牢獄生活限制了他前世累積的暴力習性,並且開始檢視自己過去太衝動的個性。由於業力太重,一輩子無法釋放掉,於是接下來的一輩子刻意安排自己殘缺,離群索居,練習忍受孤寂……直到第五世才不再有遺憾,能順利畢業,而在這幾世當人類的輪迴過程中,靈魂密集地當了近百次的屠宰場動物,以成為食物的方式平衡和各方無辜者的關係。

因此,人生的艱苦都不是無緣無故,那是在平衡過去做成的業力,也是在提升對自己的認識。

第四章介紹人類不同的體驗,像是介紹靈魂伴侶、感情正緣、人工流產、嬰靈、意外事故、凶殺、病痛亡故、自殺、安樂死等事件,這部分因為跟人生有關係,所以讀來特別有趣。

其實書中還提到許多重要的議題,像是刻意做功德以求得到好回報的效果有限,善意必須發自真心;像是在地球或其他星球的輪迴體驗的重點是能量平衡,也就是「進」與「出」的穩定協調;像是人生藍圖的變數等等,太多太複雜了,實在無法一一介紹,所以有興趣的話務必找書來看,說不定可以為你的人生帶來不一樣的啟發。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49xGLN

書名:《人生使用說明書》

作者: 小湛

出版:遠流出版

日期: 2024/01/01

2025/3/24

《馬克白的命數》:宿命論VS自由意志

, 0


 

第一次看香港作家譚劍的小說,主要是被這本書的主題所吸引。從書名《馬克白的命數》就可以聯想到此書與「命數」有關,事實上這本書的主題就是宿命論VS自由意志,也有探討預言成真到底是命運本該如此,抑或是人們在聽到預言後刻意改變行動而讓預言成真。

雖然是衝著這樣的主題而來,不過此書最吸引我的並非主題,而是關於時代的變遷。

故事背景由1993年開始,一直寫到2024年,透過在雜誌《熱週刊》工作的主角,寫出香港在這31年來的變化,雖然此書並非著眼於香港的種種變化,但隨著時間推移,事物不斷改變,由90年代一個互聯網還未普及的年代,到現在人手一機的年代,整個社會型態也不同了,期間發生的金融風暴、科技熱潮、911事件、SARS事件、科技股爆破、次債危機、負資產、反修例風波等等,都讓人歷歷在目而又無限感慨。我也是走過這些日子而來,見證著這些事情的發生,能不感慨嗎?

雖然作者強調這並非職人小說,不過主角背景是雜誌,關於傳媒工作的描述還是挺扣人心弦的,傳媒的生態和工作機制也寫得很到位,其中寫雜誌的起落更是時代之淚。雜誌有過風光的時刻,但紙媒已經沒落到再沒有人看雜誌了,所有最新資訊都可以從網絡看到,誰還會購買雜誌?

說回故事本身,故事講述主角跟一名同事偶然碰到一個命理師並各自得到三個預言,主角的預言是三年內會升兩次職日,但晚年會破產並讓妻子落淚,而同事的預言是會成為大老闆,不過會被出賣及受牢獄之災。

聽到這樣的預言到底應該信或不信呢?隨著主角真的很快獲得提升,他該如何避免之後不好的預言實現?由於預言涉及數十年,因此必須由時間來驗證,但誰會希望破產和坐牢,當然必須避免此事發生啊,是不是小心翼翼就能避過那樣的結局呢?然而,命運猶如一條路軌,往命定的方向前進,一切似乎都在冥冥之中發生……

我唯一要吐槽的是,主角為了避免預言成真而對同事提供的協助實在有點牽強,我是覺得不太合理啦,不過也只能以鬼迷心竅來解釋吧。

雖然《馬克白的命數》有犯罪有偵探角色,但這並不算是推理小說,犯案過程清清楚楚,讀者緊張的是主角們如何應對警方的追查,到底會避過一劫抑或避無可避呢?

結局的安排算合理和圓滿,讀完以後也會有一種心滿意足的感覺。

小說只有八萬多字,所以我可以在一天內看完,當然也是因為小說夠吸引力才會這麼快看完。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譚劍是香港人,所以書中有很多香港用語和粵語,我讀來當然特別親切,不過不懂粵語的也能看得懂,因為都會在這些用語後面加解說。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1fyzEN

書名:《馬克白的命數》

作者:譚劍

出版:蓋亞文化

日期: 2025/02/12

2025/3/21

《仇恨的螺旋》:高難度復仇計劃

, 0


 

因為喜歡雨田明上一本小說《蝶殺的連鎖》,對這本《仇恨的螺旋》自然有著頗高的期待,結果有點失望。

先說一下故事內容,簡單來說這是一個關於復仇的故事,一個少女自殺身亡,暗戀她的高材生決定不惜一切為她報仇,向所有迫她步上自殺之路的人報仇……

小說採用第一身人稱敘述,但不同章節的「我」其實是不同敘述者,於是每個章節開始我都會有一陣混亂,這個到底是誰呀?在弄清楚之前都難以投入,因此對此書打了一個折扣。

故事本身不算複雜,時間在過去與現在之間跳躍,一邊讓讀者跟著復仇者的步伐進行復仇計劃,一邊回溯過去,帶讀者了解一眾角色之間的關係,以及死者自殺的經過。

小說從不同視角讓讀者看到事情的多面性,每個人都有不想讓人知道的秘密,每個人都可能有徹底不同的另一面,每個人都可能背負著什麼……

復仇計劃很快轉到意料之外的發展,之後的劇情變得更緊湊。然而,這個實為兩層的復仇故事,一層太幼稚,一層又太迂迴,都欠缺說服力,這亦是我認為失望的地方。

《仇恨的螺旋》的背景設在香港社運期間,有很大篇幅涉及當年的抗爭運動,現在讀來恍如隔世,其實不過是數年光景。

有點可以理解作者寫這個故事的心態,有些事情只能靠小說來表達,不過這個復仇故事有很多不合情理之處(誰會用這種忍辱負重的方式設計如此高難度的復仇計劃?),有些地方亦不夠圓滿(例如開頭有提到一些可疑的地方到最後也沒有解釋到),因此讓抱著高期待的我感到有點失望。

不過這才是作者的第二本書,依然期待作者的下一本書。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brABTV

書名:《仇恨的螺旋》

作者:雨田明

出版:天行者出版

日期:2020/08/20

2025/3/20

為曾經勇敢的自己鼓掌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由出生到死亡,宛如從起點走到終點。

有人贏在起跑線上,有人輸在半路上,有人一路向前衝,有人漫步人生路,有人一生順風順水,有人沿路披荊斬棘,有人堅持走到最後,有人半路放棄。

人生路上,沒有必然,也沒有偶然,縱使無法控制路途上遇見什麼人什麼事,仍可選擇以怎樣的心態走完這一程路。

生活從來不容易,一生順遂的人畢竟只佔少數,誰能由始至終都走在平坦的路上,連一顆小石頭也沒碰到過?每一個人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坎,雖然說沒有過不去的坎,但真要跨過眼前的大坎一點也不容易,要是沒有足夠的拼勁和支持,很可能會在坎前倒下,從此一蹶不振。

繼續邁步向前需要極大的勇氣,面對種種不確定,依然決心走下去,沒有因為困難而逃避,縱使舉步維艱,還是一直向前邁進。一路走來,跌跌撞撞,浮浮沉沉,每一步都不容易,當時用盡全力跨過每一個坎,回頭看時才發現自己曾經有多勇敢。

再難也沒放棄,直到達成念茲在茲的心願。

再恨也沒有讓恨意延伸,總算放下所有執著,找回失落的笑容。

再痛也堅持咬緊牙關,等到傷口癒合,熬過傷痛期。

再苦也沒有被擊倒,終於重新站起來,勇敢再出發。

苦難總會過去,每一道坎都是一個挑戰,跨過了自然帶來成長。經歷過種種之後,一切清朗,難免會一種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慨,當初努力克服一切確實是值得的,正因為當時這麼努力,才能達成現在的自己,對現狀感到滿足,不抱怨,也不抱憾。

重新檢視當年的難關,大概沒有勇氣再來一次吧,所以為曾經勇敢的自己用力鼓掌吧。能來到這裏絕不容易,未來大概還會出現不同難關,但將難關視為挑戰,挑戰成功便能升級,升級後便是更無敵的自己。 

2025/3/18

《平交道的幽靈》:社會派鬼故事

, 0


 

《平交道的幽靈》的書名已揭露故事內容,就是關於出現在平交道上的幽靈。

雜誌撰稿人要以靈異事件為題撰寫一篇報導,調查過程中發現大多數讀者投稿的靈異事件都是一場誤會,唯獨在平交道上出現的幽靈影片和照片卻沒有任何造假成分。

經過一輪調查,發現靈異照片上的女鬼確實在平交道上離世,但這個身分不明的女子到底是誰?她有什麼冤情要不斷出現在平交道上?

沒錯,這本書不折不扣是一個鬼故事,不過書中要探討的並不是幽靈的真假,而是藉由女人之死追查出一連串涉及黑幫、妓女、政治、行賄等事件,算是混入了靈異色彩的社會派小說。

一開始的節奏有點緩慢,不過開始追查女死者身分後便變得吸引,亦開始出現推理成分。警方只知道女死者是酒店公關,亦有賣身行為,至於她的真實姓名卻無人知曉,亦沒有人關心。

就算處處碰壁,主角依然堅持要找到女死者的身分,即使他在過程中已能夠推敲出死者被殺害的真正原因,他依然認為一定要知道女死者是誰。

一個在生前從來沒有人關心的人,在死後反而得到重視,難怪女死者不斷在主角身邊徘徊。

明明寫靈異報導沒有必要如此深入,但主角還是一層一層追查下去,追查的過程是好看的,可是幽靈不斷現身報仇卻有點落俗套,小說始終沒有解釋女鬼為什麼不能自行報仇,而是必須透過主角的引領才能現身?這個安排削弱了小說的說服力,感覺作者在這方面寫得太簡單,未能產生大快人心的效果。

靈異的部分寫得不算驚慄,所以膽小者也適宜。女主角的身世讓人感慨,雖然我覺得有部分情節不合理,不過這就不反駁了。

《平交道的幽靈》有一種越讀越沉鬱的氣氛,直到最後仍有一種無法釋懷的感覺。這個社會有太多不為人知的暗黑一面,有時候會感覺十分無力。

我是因為喜歡《六小時後你會死》所以找來作者的其他作品來看,這一本《平交道的幽靈》沒有帶來太大的驚喜,書還是好看的,但不算十分精彩,然而,我還是會繼續找作者的書來看。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gzJQYZ

書名:《平交道的幽靈》

作者:高野和明

出版:獨步文化

日期:2024/04/25

2025/3/17

《魔王JUVENILE REMIX》:是救世主還是魔王?

, 0


 

很多年前看過伊坂幸太郎的小說《魔王》,其實內容已經不太記得,這次一口氣看完一套十本的漫畫版《魔王JUVENILE REMIX》,非常熱血又爽快,故事本身有趣,畫風也一流,單是看見伊坂殺手系列中的多個殺手粉墨登場,便熱血沸騰。

咦咦,我怎麼會看到殺手就覺得熱血呢?只能說我真的好愛伊坂的殺手系列,每一個殺手都魅力無窮。

然而,《魔王》的故事主軴並非殺手,而是一個充滿哲思的故事,一個能煽動群眾的人出現,他既可是救世主,也可以是魔王,當所有人都對他的話深信不疑時,唯一清醒的人要如何喚醒眾人?最可怕的不是出現什麼魔王,而是所有人都不動腦,只求被人牽著跑,只要眾人起哄,連殺人都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

老實說,當初看小說時有點惘然,有些地方不是看得太懂,現在看漫畫基本上沒什麼疑問了,漫畫保留了小說精粹,但作出大量改編,讓弱小的個人對抗強大勢力,將整個故事變得熱血起來,加上結合了殺手系列的多個殺手,猶如伊幸家族大匯演,漫畫固然好看,小說迷更是看得高興。

《魔王》漫畫分為兩卷,第一卷是屬於哥哥的安藤篇,第二卷則是屬於弟弟的潤也篇。

安藤有一個沒什麼用途的超能力 — 腹語術,能控制別人說出他想的話,因為小時候曾經吃過虧,長大後不再提起自己的能力,不求突出,只求安安穩穩地生活。這時,社會上冒出一個青年犬養,他極具感染力,讓所有人都聽命於他,而他誓要改變世界。當眾人都對犬養深信不疑,只有主角安藤對他產生質疑,但這為他帶來重大危機。中間他一度決定放棄,認為隨波逐流比較輕鬆,也比較安全,然而最後他不想一輩子苟延殘喘,決定跟犬養正面對決。

第二卷則以弟弟潤也為主角,潤也原來也有超能力,但他的超能力竟然是猜什麼中什麼,他在追查犬養的過程中被捲中連串事件中,危機四伏,他如何憑著這種超能力達成目標呢?

漫畫中加入殺手系列的多個殺手角色,部分情節其實來自殺手系列的小說,但漫畫家大須賀惠將這些情節完美融入這套漫畫之中,令情節更豐富緊湊,也更熱血沸騰。

《魔王JUVENILE REMIX》一直強調「想一想」,這大概就是這個故事的重點,思考吧。不是別人說什麼自己就要相信什麼,必須保持獨立思考。要相信自己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別以為個人微小,只要堅持下去總能改變世界。

遇到任何難題,不要輕易放棄,想一想吧。想一想,再想一想,總會想到解決方法。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05cfnw

書名:《魔王JUVENILE REMIX》

作者:伊坂幸太郎

漫畫:大須賀惠

出版:青文出版社

2025/3/14

《六小時後你會死》: 一切是最好的安排

, 0


 

偶然在微信讀書被這本《六小時後你會死》的書名所吸引,感覺是一本可以輕鬆讀完的書,於是隨便翻開這一本,看完第一個故事覺得還不錯,沒料到第二個故事如此溫暖,到了第三個故事又變得心痛,於是這本書隨即成為今年最愛的書之一。

《六小時後你會死》由五個短篇小說組成,一開始以為是獨立短篇,閱讀下去才發現互有關連,到最後又圓滿地連結在一起,整體來說非常圓滿。

〈六小時後你會死〉講述一個即將二十五歲的女人在街上突然被一個男人搭訕,對方說她六小時後會被殺,最初女人一笑置之,但隨著男人預言的另一件事確實發生了,她隨即動搖,她能逃過死劫嗎?閱讀的過程中,讀者必須猜測男人到底是真的具備預言能力,抑或是以此為藉口行兇?雖然中間一直提供線索,但未到最後一刻也不知道答案會是什麼……這篇我覺得有點趣味,結局安排也有點意外性,不過未至於令我驚喜。

第二篇〈時間魔法師〉溫暖得讓我差點落淚。一個情節作家以成為劇作家為目標,可是她的作品總是無法獲得接納,雖然努力寫作,但三餐不繼,總是過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山窮水盡的日子。有一天她偶然回到老家,發現老家已被拆毀重建,這時她竟然遇到超奇幻的事……要是你能改變過去,你會做什麼?這一篇雖然有著奇幻的設定,但情節卻非常日常,然而,正因為這份日常讓我感覺十分溫暖,最後女主角的抉擇更是讓我感動得眼眶濕了,這篇是全書最喜歡的一篇。

前一篇剛看得心頭暖暖,沒料到下一篇〈不能戀愛的那天〉會這麼讓人心痛。一直無法真正投入戀愛的女主角被告知這一天不能戀愛,否則會發生非常悲傷的事。已經有多天找不到新對象的她,竟然真的在這天遇到一個讓她產生戀愛感覺的人,而且她還終於能投入到戀情中。然而,男友的舉動越來越奇怪,到底有什麼悲傷的事正在等著她……結局比我預期更悲傷,那種無法回頭的悔疚真的可以將一個人拖進絕望的深淵。然而,作者還是在黑暗中給出一絲希望。不管發生多悲傷的事,未來還是會有好事發生,總會發生的。

〈娃娃屋的舞者〉講述一個夢想成為舞者的女生,不斷試鏡卻始終沒被選中,應該繼續為無望的夢想打拼還是接受現實找一份與跳舞無關的工作呢?與此同時,一間在開幕前已經確定結業日期的娃娃屋博物館快要閉館,並在閉館前等待著最後一名客人,而博物館內的七間娃娃屋,竟然上演著舞者的遭遇,而舞者對即將發生的事不斷產生既視感,她甚至可以預見短暫的未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閱讀的過程中一再猜測到底舞者的世界是真,抑或是博物館的世界是真?到最後一切變得有意思起來,就在最孤單的時候發現自己從來不孤單,感覺真好。也許拼了命也換不到夢想,但至少要活得無愧於心,然後發現一切是最好的安排。這個故事有點唏噓,不過也好溫暖。

〈三小時後我會死〉與〈六小時後你會死〉有著最大的連繫,這一次時間更緊迫,三小時後便會發生死亡事故,而且死的不是主角一人,還有場內的150人。預見命運是否就能改變過來呢?主角可以選擇逃避,但是這樣一來便有150人遇害,於是他選擇找出導致意外的原因,可是不管怎麼找也找不到兇徒,時間越來越迫近,難道命運真的無法改變?這一篇十分刺激緊張,電影感滿分(噢對,日本曾經將〈六小時後你會死〉和〈三小時後我會死〉拍成日劇呢,而〈六小時後你會死〉更改編成韓國電影)。

從推理到奇幻到愛情到懸疑再到驚慄,五篇小說分別帶來不同的閱讀體驗而又能緊扣在一起。主題雖然不同,但始終溫柔,主角們遇上的都不是好遭遇,卻依然保持善念,讓人看得熱血沸騰,當我身處那樣的處境時,我也能做出這樣的抉擇嗎?

我猜想我未必做得到,所以更喜歡這本小說。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這不過是一本很普通的輕小說,不過我喜愛極了,一路看一路心想,如果我能寫出這樣溫暖又奇幻的小說就好了。讀完這本《六小時後你會死》後,決定收齊作者的書,發現原來我一早買了《種族滅絕》,只是因為書太厚(三十多萬字),才一直還沒看,之後肯定會將市面上找到的書都找來看,想繼續感受作者帶給我的感動。

購買實體書: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957389?sloc=main

書名:《六小時後你會死》

作者:高野和明

出版: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日期:2023/12/01

2025/3/12

開不開心是你自己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最近心情有點起伏,很容易暴躁。雖然說我脾氣不好絕非近來的事,只是難以克制情緒實非我所願。壓力是一個因素,有時候我會給自己過多無謂的壓力,美其名將壓力化為動力,不過這畢竟是自欺欺人的念頭,壓力就是壓力,任何壓力都對身體無益。

在暴躁的日子裏,我看什麼不滿意什麼,世界當然不是故意與我為敵,也沒有人閒得集合起來為難我,冷靜下來才發現我對所有事情都看不順眼純粹是主觀想法。

世間紛紛擾擾,任何事物都是客觀的存在,好事壞事端看觀點與角度,開心與否只是個人感受。同樣面對孩子取得八十分,有家長將孩子罵得狗血淋頭,有家長對孩子讚賞有加,而八十分依然是八十分,只是一個客觀的分數。

有種人很愛找碴,找別人的,也找自己的,任何好事在他們眼中也不值得開心,見到有人為小事快樂,反而暗生悶氣,甚至觸發情緒暴衝。找別人碴等同找自己碴,罵人的時候自己的心情也受影響,一個人不必時時刻刻保持好心情,可是事無大小也抓狂,任何時候都一副生氣的模樣,真正受傷的人永遠是自己。

人生在世,難道是為了找碴和生氣嗎?當然不可能嘛,就算找不到人生目標,至少要在這段人生旅程得到快樂啊。

開不開心是你自己,與他人無關,沒有人有責任逗你開心,同樣地,你不必為了讓別人開心而委屈自己。保持客觀的心態,所有境遇都只是單純發生,沒有人要將你置於死地,笑著面對還是哭著撒野都是一種選擇,可以優雅的話何必讓自己鄙俗?

世界那麼大,真正能讓你開心的人卻只有你自己,千萬別將快樂依附在其他的人和事上,不管遇上什麼人什麼事,你永遠可以選擇快樂。

深呼吸,再深呼吸,讓心境保持平靜,開開心心地過每一天。

2025/3/11

《永遠的蕭邦》:輸贏從來不是重點

, 0


 

岬洋介系列的第三本,這次的世界觀更宏大了,地點移師到波瀾,主軸是蕭邦鋼琴大賽,而背景則有停不了的恐怖襲擊。

一開場就是波瀾總統的專機遇上恐怖襲擊,全機罹難,在這之後波瀾依然處處發生炸彈恐襲,造成多人死傷,警方只知道兇手匿稱「鋼琴家」,卻不知道其真實身分。

在這樣的背景下,主角(對,主角永遠不是岬洋介)在家人巨大的期望之下參加蕭邦鋼琴大賽,其中最大的對手是來自日本的盲人音樂家以及岬洋介。

在第二次預賽中,一名警員被殺,而且十根指頭都被切斷,而符合殺人條件的人就在鋼琴比賽中。比賽繼續進行中,主角聽過競爭對手的演奏後,完全失去信心,恐怖襲擊持續發生,而且越來越接近,對參賽者有著什麼影響?

《永遠的蕭邦》已完全是音樂小說吧,基本上沒什麼有推理成份。

鋼琴比賽中的音樂描述當然不會少,但這一本讓人感動的是意想不到的地方。每個參加鋼琴比賽的人都希望能奪獎,有人甚至覺得只要不是冠軍便是輸掉了,可是冠軍真的代表最好嗎?萬一有人的演奏超越所有美好,卻沒有被選中呢?

岬洋介用自己的音樂示範了輸贏從來不是重點,最純粹最美好的音樂如何拯救生命。

老實說,看了這麼多本之後對於音樂的描述已經有點膩,不過這一本依然可以打動人心,而且這一次的格局更宏大,牽涉到政治、恐怖襲擊、戰爭、正義等嚴肅議題,讓人一邊感受音樂的美好,一邊思考生命的意義以及勝負的重要性。

「鋼琴師」的身分到最後當然會被揭露,這一次有點容易猜測,因此沒有帶來太大的意外性,所以我才說這一本的推理成份較弱,那麼就將重點回歸到音樂,回歸到人性吧。

看系列小說我喜歡由第一本順序看,因此在這本看到前兩本小說人物的出現感到特別有趣,知道之前的角色有什麼後續發展,某程度上可以增添閱讀樂趣。

書名:《永遠的蕭邦》

作者:中山七里

出版:瑞昇

日期:201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