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6/24

復活節宜蘭台北遊

4



【計劃】
近三年的復活節都在台灣度過。

女兒四歲半,已連續四年去台灣。這次復活節安排台灣行程時,最初計劃去高雄,但因為航班問題已打消這念頭,再計劃行程時因為想住親子民宿,所以就將地點鎖定宜蘭。

宜蘭有很多間民宿啊,這讓有選擇恐懼症的我很苦惱,我不斷參看網文,終於選定兩間候選民宿--聖荷緹芯園

我喜歡聖荷緹的環境,摩登時尚,房內就有滑梯有鞦韆,室外也有小水池,我猜想應該會玩得高興。

芯園的感覺童話一點,有滑梯但沒有鞦韆,但是芯園有免費任穿的公主裝,我心想女兒應該會喜歡扮公主,所以這也是一個選擇因素。

最初計劃時只有我們一家三口,我先向芯園查詢,由於我想入住的三人房已被訂(民宿的每一間房也有不同設計),所以我就改訂聖荷緹,經PAYPAL付款,很方便。但後來女兒表姐一家三口也可以加入,我猜想兩表姐妹一起扮公主一定會玩得更高興,於是就改訂芯園的六人房,幸好聖荷緹那邊可以退款,只是蝕了一點手續費。

我們最後選定艾莉絲子城堡,兩層樓,很適合兩家人入住。


 【桃禧航空城大飯店】
因為只有四天假期,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在前一天乘晚上8:20的航班先到台灣住一晚,這樣翌日早上就可以直接玩了。

考慮到抵達機場已很夜,所以就入住桃園附近的酒店,最後選定了桃禧航空城大飯店,最初在酒店訂房網訂了酒店,但後來發現官網有更便宜的親子歡樂一泊二食專案,包三人早、晚餐、木樂地入場券,而且還可以入住親子樓層,在房內設置帳篷,哈,真的未去宜蘭住民宿在這裏也玩得開心了。

木樂地是甚麼?根據官網介紹,木樂地就是使用木頭建構的遊樂園地,能讓父母安心、讓小朋友開心遊戲。「木樂地」的核心包含了【親子關係】、【學習】、【環保】、【快樂】、【安全】、【形象】,六大訴求。

當晚我們差不多11時才離開機場,女兒看到帳篷興奮得玩了一輪,雖然最後還是不願意自己睡帳篷,但已是一次難忘經驗。

翌日先享受自助早餐,然後就到木樂地玩了。我們六人包場,兩表姐妹可以安心隨便玩。木樂地地方不算很大,但多個展區也有心思,極具規模的廚房和超市令女兒玩到心花怒放(平時她就愛玩廚房仔),還有扮靚區、釣魚區、滑梯沙池、模型區、幼兒區等等,兩個小女孩玩足兩個小時,最後依依不捨地離開。

玩完又吃飯了。因為我們抵台時間太晚,酒店主動將贈送的晚餐改為午餐,於是我們又享用了一頓自助午餐,1:30乘包車離開,往宜蘭出發。




【芯園】
由桃園到宜蘭的民宿,車程約1小時40分,我們在3:10抵達,立即登記入住,負責人簡單介紹一下房內設施,其實女孩已忍不住開始玩了。難怪,看到這間佈滿公仔的滑梯小屋,小孩怎麼忍得住?

兩個女孩進入民宿後就不願離開,於是這天接下來的時間都在民宿度過,不過正好這天下雨,所以就讓兩個女孩在房間玩個夠。

我們入住的艾莉絲親子城堡共兩層,我們一家三口選了樓上那一層,滑梯小屋在樓下的大廳,玩了一會,我帶女兒挑選公主裙(這是選這間民宿的重點啊),她一開始選定了Elsa(又是Elsa!)裙,從此情有獨鍾,但我想她多穿幾款,於是她在半推半就之下再穿了兩款,即共三款,然後我也不再勉強她了。

玩夠了滑梯小屋,就到樓上玩,這裏有個小偏廳,偏廳有一張大大大床,女孩在床上跳來跳去也樂此不疲。玩了一個下午,我們連晚餐也在民宿享用,真正做到足不出戶,哈。吃完晚餐回客房繼續玩,單是玩尋寶遊戲也玩了一個小時,在陌生的環境玩尋寶遊戲特別好玩。

如果問我對芯園的評價,那就是環境很漂亮,但是親子感覺比我預期遜色,客房佈置有歐式味道,但除了那間滑梯小屋外,其實沒有太多小童玩樂元素,至於免費任穿的公主服,由於女兒表現得興趣缺缺而跟我的期望有所落差。但其實女兒一直玩得很高興就是。


【宜蘭遊】
到宜蘭第二天正式遊宜蘭。這天包了車,司機除了按我們的行程行走,也作出一些建議。反正我沒有備課,事前完全不知道這裏有甚麼,所以去到哪裏也是新奇。

第一站是蠟藝彩繪館,畫了一輪,再教你製作水筆和蠟筆,又在女兒手上印圖案,最後還可挑選小禮物,女兒玩得開心,這個點似乎成為她宜蘭遊印象最深的一站。

第二站是白米木屐館,先聽講解歷史背景,再參觀各款木屐,我明明對木屐沒多大興趣,但最後竟然一家三口各買了一對木屐回家,意想不到啊。買完木屐再自製木屐匙扣,簡單易做。

玩完這兩個站之後,女兒不斷喊肚餓,於是司機載我們到一間小店吃古早麵,便宜又好味。

這天因為傷風,飯後見餐廳對面就是藥房,就想買一點成藥,結果老闆細心詢問我的病徵後才給我配藥,而我吃了幾次那些藥就痊癒了,很正。

第三站是梅花湖,我們抵達梅花湖時,女兒已在車上睡得很熟,結果我們抱她到鴨仔電動車,遊了半個湖她才醒來。我們在湖邊泊車在草地上走走拍拍照,也玩得很開心。我們圍繞梅花湖遊了兩個圈才還車,然後買些小吃解解饞。

第四站是去買宜蘭餅給母親做手信。其實平時我去旅行不會買手信,行李箱的空間很有限,實在沒有多餘位置買一大堆食物回去。不過我未出發母親已有此委托,所以就不負所托,買了再說。

第五站是司機介紹的羅東林業文化村,看看舊火車和火車站,也是一種特色。

最後一站是羅東夜市,帶著小孩不敢隨便吃街頭小食,只讓女兒玩了一個攤位遊戲,這比澳門玩過的攤位遊戲划算多了,價錢合理,遊戲用的波多到玩極也有,而且最後還贏得一盒玩具,讓女兒樂透了。這絕對是良心生意,不是只為了賺錢,也讓玩家玩得開心和滿足。玩完攤位遊戲女兒意猶未盡,又玩夾公仔,雖然我們一直夾不中,但玩到指定次數就直接送那公仔給我們,真好。

逛完夜市就到附近的餐廳吃飯,然後便結束一天宜蘭之旅。




 【台北】
翌日就由宜蘭包車往台北了。

這次在台北入住W,這是第二次住台北W,價錢是有點貴,但地點方便,酒店有水準。我們到酒店放下行李,就出發往華山創意文化區。

這裏不時更換展館,所以第二次來也還有新意,先付費參觀微你兵展覽,再逛Tsumtsum展覽。吃完午飯後排隊參觀我最感興趣的癲倒屋,其實買票時不知道人龍這麼長,否則我大概不會花一小時來排隊。癲倒屋就是屋內的傢俱全部癲倒設於天花板,女兒覺得有趣,每個站也讓我們拍照。嗯,她其實很有性格,不是我想拍她就讓我拍,所以能在這裏拍到很多照片也讓我心滿意足了。

本來打算回酒店讓女兒午睡,她在車上睡了,但一到酒店房間就醒過來不肯再睡,我們稍稍休息一下就繼續出發。

因為女兒經常重溫自己的短片,其中一條是兩年前她在台北街頭一邊吃胡椒餅一邊跳舞的短片,我們戲稱她辣到跳舞,於是她每次去台灣都說要吃胡椒餅。為免她失望,我們直接去光顧去年買過的大學口胡椒餅,然後就是書店之旅,連逛多間書店,將戰利品放回酒店後,再到酒店對面的信義誠品逛逛吃飯,結果逛到九時多才回酒店,算是十分盡興了。


【尾聲】
最後一天,在酒店附近吃完早餐就執行李離開,先乘的士去三民書局看書,因為行李已爆,所以只讓女兒買一本書,結果就坐下來跟她講其他沒買的故事書。

滿載而歸之後就去明星咖啡館吃飯,如此這般便結束了這次復活節之旅。

有的父母去旅行將重心完全放在子女身上,而我們每次去旅行,也希望盡可能做到平衡,不能只有親子活動,也要適當安排一些適合大人的活動,像遊台北如果不逛書店就不夠圓滿了。

所以這次旅程既讓女兒開心,大人也能逛街滿足購書慾,這樣就很不錯。

明年還去台灣嗎?應該去呀,女兒已經主動提出想再去一次飛牛牧場了,我還想帶她去台中義大。嗯嗯,已在期待了。








2016/6/23

關於贏在射精前的一些感想

2


關於最近鬧哄哄的贏在射精前的言論,我其實沒有看完整個節目,只看了最多人談論的一分鐘片段,有幾點感想想說: 1. 從片段看,那個媽媽只是覆述其他媽媽的言論,而且可能是一種開玩笑式的言論,但大家對那個媽媽的指摘有點太強了。(我從來不贊成谷孩子讀書,但亦明白家長憂慮的來源,其實每個人都有盲點,善意的討論很好,但人身攻擊可免則免) 2. 那些媽媽有那種想法是建基於現實情況,但為甚麼大家都只針對媽媽,而不針對那些所謂名校?為甚麼有學校可以只收一月出生的學生?這算是一種歧視嗎?如果學校不是有這種歧視性的政策,又怎會衍生出那種家長? 3. 大家不指摘名校,是因為大家都認同那遊戲規則嗎?大家認為要參與那遊戲就必須遵守規則,即使那些規則如何不合情理?名校令人趨之若鶩,就算收生條件如何苛刻如何不合情理家長也心甘情願地配合。遊戲規則是雙向的,既然要家長不報讀名校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大家只能配合那些不公平的玩法。但為甚麼大家都要玩同一個遊戲? 4. 至於從一開始就失去遊戲資格的大多數人,其實可以享受更廣闊的天空,擁有更大的自由。何必局限自己在唯一的可能?認為只有名校才能培養出有前途學生的家長其實都很可憐,因為他們的世界只有一個可能性。 5. 我討厭名校政策,社會制度多於那些想子女好卻用錯方法的家長。

2016/6/22

每一次發火

0


對小孩來說,父母發火,非同小可。

除非父母的火天天發,時時發,小孩早已習以為常,否則父母每次發火,大聲責罵、嚴厲處罰,小孩都會害怕。

先排除那些虐待子女的父母吧。一般來說,所有父母都疼愛子女,誰想有事沒事向子女咆哮?

理想的家庭生活是父親笑容燦爛、母親溫聲細語、孩子乖巧聽話,自覺溫習讀書,幫忙做家務,一家人一起遊戲一起聊天,一片溫情洋溢,但現實中有太多情況令父母優雅不起來,有時候孩子不斷挑戰父母的底線,哭鬧不休,講一次不聽,兩次不聽,講到第十次還是不聽,怒火還能抑制嗎?就算耐性再好也難免給耗掉。可是每一次發火之後都心存歉疚,後悔自己一時衝動。

發火除了能宣洩一時的情緒外,還有甚麼功效?也許可以嚇得對方不再放肆,但之後呢?孩子當下不敢再犯,但他從中學會了甚麼?恐怕就是學會以這樣的方式來應對一切不如意事。

小孩也有情緒,就像大人一樣,他們也有不願意做的事,只是大人可以自行判斷做或不做,小孩卻必須聽從父母命令。當父母用大人的力量壓抑小孩的情緒時,小孩該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他們的情緒不可能在父母發火後消失不見啊。

我明白管教小孩有多累,但日後你向別人訴說發火的因由時,對方很可能一臉狐疑地說:“不就是小事嘛。”當你冷靜下來,以旁觀的角度複述事件,也會驚訝地發現那不過是小事,而你卻為小事向孩子發火,對他們造成預想不到的傷害。孩子天天在學習成長,他們還不是大人,我們何必以大人的標準要求他們?其實我們憑甚麼要他們完全服從?

打罵肯定是最方便的管教方法,因為能即時見效,卻無助孩子學習正確的價值觀。下次遇到孩子頑劣時,不妨先深呼吸,緊緊的擁抱他,告訴他你好愛他,也告訴自己你好愛他。


愛他就不要傷害他,更不要傷害自己。

2016/6/8

每一次生病

2


孩子健康,一切都好。

孩子每一次生病對父母來說都是一種折磨,先不說照顧生病的小孩有多累,單是那份憂心和焦慮就足以將父母折磨得好慘。

每次孩子發燒,父母定必化身緊張大師,就算知道發燒不會燒壞腦,甚至有助提升免疫系統抵制病菌但孩子高燒不退,心裏總是不踏實,食不知味,夜不能眠,一日燒未退下,難免想像到一切負面的可能性,想到小童因流感病逝的新聞,更加不敢掉以輕心。

雖然小孩所生的病大多能不藥而癒,但孩子一生病,父母絕對不敢冒險,立即求診以求安心。然而,選甚麼醫療方法、到哪裏求診、吃甚麼藥也是一場交戰。有的醫生有理沒理開抗生素,雖然痊癒得快,但抗生素將體內好菌壞菌一律殺乾淨,結果體內的正常菌叢受到摧殘,免疫力反而越來越差。

退燒藥只能降低體溫,不會令病情好轉。發燒是疾病的一個症狀,是結果而非原因,如果不找出病因對症下藥而只著眼於退燒,那是本末倒置,待藥效一過,孩子肯定再次發燒。不吃退燒藥嗎?父母終日誠惶誠恐,生怕作錯決定恨錯難返。

早前加拿大一對夫婦因沒為兒子尋求恰當治療導致其死亡而被判“未有提供生命所需”罪名成立。四年前,他們因不信任醫療系統而選擇以自然療法治療兒子發燒、流鼻水等病徵,結果兒子因腦膜炎死亡。他們深愛孩子,想為孩子選最好的醫療方法,卻遇上最糟的結果。

孩子每次生病,也是對父母的考驗,不想孩子醫好一場病而搞垮免疫力,但處理不好卻可能失去孩子。到底該如何取得平衡?

不管了,就聽醫生說吧。但醫生誤診、失職的個案不時發生,你選擇的醫生真的值得信賴嗎?天啊,如果連醫生也信不過,還能怎麼辦?


如果有懷疑,多看幾個醫生,了解哪些藥非吃不可,哪些藥只能減緩症狀,無助縮短病程,然後密切觀察孩子病情變化,自求多福。

2016/6/6

【短篇小說】婚姻生活

2



你想嫁給一個怎樣的人?
子菁問。
我毫無頭緒。
我想嫁給一個怎樣的人?嗯,為甚麼只能是一個?我心裏嘀咕,但不敢說出這種離經叛道的想法。
我對子菁說:“我連自己喜歡甚麼類型的人也不知道啊。”
“怎可能不知道?”子菁開始細數她心目中的理想情人。我聽得呵欠連連,眼神卻沒有流露任何厭惡。
我聳聳肩,“反正不是我想嫁給怎樣的人就能如願,命運怎麼安排就怎麼接受囉。”
子菁皺著眉,“你不像是認命的人。”
我揚一揚眉,“誰知道下一秒會遇上甚麼人,發生甚麼事?我不相信有掌管命運的神,但這個世界太大,而人類太渺小,對於無法控制的事,我們根本無力反抗。”
“就是因為控制不了,才趁現在幻想一下。”子菁始終沉溺於幻想中的愛情。
“愛情來了,誰還會計較對方有多少項符合標準?真心愛著一個人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標準可言,你將完整地愛著對方,好的壞的,美的醜的,直至生活將愛情完全消弭。”
子菁對於我突然其來的滔滔大論大表雀躍,繼續跟我討論愛情與婚姻,理想對象與真命天子。
然而,不管我們討論多久,結論如何,也不過是少女的夢囈,一廂情願的想望,虛妄而不設實際。
在這段對話完結後一個月,我遇到我的丈夫。當然,那時候我們還是陌生人,在相遇的瞬間並不知道我們將會成為對方最重要的人,否則我們不用曖昧這麼久才跨前一步,不過我承認,曖昧期雖然磨人,卻是最浪漫最令人回味的日子。情侶關係一旦確立,就再也回不去那種甜蜜又掙扎、迷惘又患得患失的心情,現在回想起來也帶著笑意。
我們結婚是許多年之後的事,反正我們的戀愛沒有任何驚天動地的情節,也就索性跳過好了。

我們為甚麼會結婚?
聽到我的提問時,丈夫一臉無辜地看著我。
我忍俊不住,每次看到他這種表情就覺得好笑。“算啦,當我沒問過。”
“不就是因為相愛嗎?”他反問。
“相愛的人不一定都結婚。結婚的人也不一定相愛。”
他直望我雙眼,語氣堅定地說:“我們不是別人。我們就是相愛、並且選擇結婚的一對。”
我下意識地用右手食指轉動左手無名指上的戒指,憶起那場跟噩夢無異的婚禮,身體還是情不自禁打顫。結婚是兩個人的事,卻不能免俗地上演一場世人認為非如此不可的圓滿婚禮,當初我肯定是鬼迷心竅才會答應辦婚禮,他畢竟是了解我的,所以為免我反悔,關於婚禮的安排他一概不讓我參與,連婚紗的款式也替我挑好,只叫我試穿作修改。結婚那天他一再誠惶誠恐地請我忍耐一下就好,他該慶幸我沒有抓狂,因為他安排了一個比我預期更華麗的婚禮。
我很努力保持微笑,既然答應了,就得硬著頭皮任由擺佈,以僵硬的笑容扮演一個幸福的新娘,來到賀的人也許關注排場關注菜式關注我戴著多少金器,卻不一定注意我的情緒。結婚的是我們二人,與他們毫無關係,他們不過來湊湊熱鬧,充當這場婚禮的佈景。
婚禮是一天的事,但婚姻卻是一輩子。
到底有甚麼可以維持一輩子?身體會衰弱,愛情會腐朽,而我們竟然奢求一輩子的婚姻,我們不是太有自信(相信永恆不變的關係)就是太缺乏自信(所以才需要一紙婚書來維繫關係)。
丈夫從後環抱著我,“我們終於有自己的家了,這樣不是很好嗎?”
本來是充滿美好的想像,但現在我卻不敢肯定。
從蜜月旅行回來後,生活便脫軌了。
這樣說也許對丈夫有欠公允,但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適應這種跟過去的人生截然不同的生活。
生活習慣大不同必須慢慢適應,這點我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遲遲未能調適過來。以前我在家總是不修邊幅,喜歡做甚麼就做甚麼,但跟丈夫一起生活卻要有所收歛,就算他從今以後就是我最親密的人,我也不想讓他看到我不顧儀態的一面。以前我跟他在電話中互道晚安後還會忙這忙那到深宵,現在只要一到十一時他就半迫半哄我就寢。未出嫁前我在家裏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結婚後我得天天做家務才能保持窗明几淨。
雖然丈夫也有分擔家務,但我在感受到二人組織新家庭的甜蜜以前,卻先被各種各樣的家務瑣事所累倒,而最令我焦慮的是,我要時刻顧念另一個人的感受。我不再是自己一個,我吃榴槤前要考慮丈夫討厭榴槤的味道,我想靜靜讀一本書時他想跟我聊天,我寫小說時害怕冷落了他,他臉色一沉我就得反省自己做錯了甚麼。
我愛丈夫,但卻漸漸感到某部份的自己正在消失,而這令我產生前所未有的恐懼。萬一我一直無法適應這種生活呢?萬一我再也找不回失落的自己呢?有好幾個晚上我靜靜的哭了,丈夫以為我想家,其實我在想念從前的自己。

新婚生活一定是甜蜜的嗎?
這大概是所有未婚者最美麗的誤會,他們對婚姻有著太多憧憬,以致罔顧現實情況,將新婚生活幻化成童話的必然結局,公主和王子從此幸福快樂地生活。但我們畢竟不是公主和王子,所以婚後生活不一定幸福快樂,而婚姻生活也不是兩個相愛的人無憂無慮地住在一起那樣純粹。
其實我非不快樂,只是將兩個生活習慣完全不同的人放在一起,需要經過多番磨合。二人生活的不協調沒有讓我們陷入不必要的懊惱,只是種種差異帶來無法言傳的不自在感,那麼微小,卻像魚骨鯁在喉嚨,不上不下。
為甚麼婚前從來沒有人提醒我,婚姻必須艱苦經營,而不是兩個人堅定不移地生活在一起,就能將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大家聽說我要結婚紛紛來道賀,但結婚到底有甚麼值得祝賀?兩個人深愛著對方的狀態沒變,不過是從此一起生活罷了。恭喜一對情侶修成正果?但何謂正果?真誠地談著戀愛就不是正果嗎?
對於我對新婚生活的困惑,子菁說:“所以現在許多人會選擇同居,先了解對方的生活習慣,確認相處沒有問題才決定結婚。”
我大惑不解。
“如果是真愛,為甚麼需要試煉?”
子菁微笑著,像早料到我會有此一問。
“如果沒經過試煉,如何確認這就是真愛?”
這將是一塲沒完沒了的詭辯遊戲,無論以何形式解讀,也無法解開真愛的所有謎團,讓人弄清楚真愛的核心與假象。
我向子菁舉一個例子。
談戀愛的時候對方發脾氣,我總是想,要是有甚麼不對勁我就走,頭也不回,所以相處起來毫無壓力,愛得輕鬆自在,沒有任何顧忌。然而,婚後卻是另一回事,我們的相處方式沒變,但只要對方一鬧情緒,我不禁難過起來,我這輩子也要跟這個人走下去啊,所以我必須忍受對方的脾氣一輩子嗎?
子菁說:“老一輩的人都主張夫妻間互相忍讓、互相包容。”
“為甚麼要忍讓?如此忍讓,委屈自己一輩子,就是婚姻最大目的嗎?”一想到忍讓,壓力一湧而上,好像往後走下去就是一條不歸路。
愛情本來就是一條不歸路。愛上了,就沒有退路。
但婚姻不是。
如果山盟海誓不管用,那一紙婚書能起到甚麼作用?
子菁表示我的想法太負面,“婚姻總有積極的一面,否則不會有人前仆後繼踏上這條路,婚姻制度亦早已瓦解。”
我呼一口氣。我並非不婚主義者,所以才會選擇服膺於這制度,而我從不反對締結婚姻,只是不認同婚姻有著無可取代的存在價值,但與此同時,我認為刻意逃避婚姻亦屬多此一舉。
當初丈夫向我求婚時我毫不思索答應了,就是因為我早已認定他為終身伴侶,而我從來不認為結婚對我們的關係有何改變。
不管結婚與否,緣起緣滅,相愛就是相愛,心變了就再也挽回不了,因婚姻的枷鎖而留下來的人,根本不值得留戀。
到頭來,所謂愛情,所謂婚姻,同樣不堪一擊。
子菁被我弄得意興闌珊,差點不想將結婚請帖交到我手上。
我接過粉紫色的喜帖,雖然有點驚訝,但轉念一想,結婚本來就不是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況且子菁跟她的未婚夫交往了一段頗長的時間。她的未婚夫是她的上司,跟她當初提出的理想情人完全沾不上邊,她渴望的陽光男孩變了一個職場猛男,她要求的溫柔體貼變成強悍剛愎,但他們走在一起就是出奇地合襯,而且他們同居兩年,一直相處得很好。
她搶在我送上恭賀說話前表示不用對她說道賀。
不恭喜,那就送上祝福吧。
“祝你跟愛人永沐愛河。”

結婚的下一步一定是生兒育女嗎?
雙方父母的催促我還能理解,但那些毫無關係的三姑六婆為甚麼有事沒事就拿我和丈夫的生育計劃來討論?
我真的受夠了。
未結婚的就催婚,結了婚就追問添丁時間,生了第一胎就會追問何時生第二胎,要是兩個孩子的性別相同,就定必追問會不會湊個好字。
誰說結婚就一定要生孩子?是誰規定人生必須這樣走才叫圓滿?
“我們生不生孩子又不是為了向其他人交代。”我依然為晚飯時被那些不親的親戚追問生孩子的事而生氣,結果因為對方這樣一提,整頓飯的焦點就落在我們身上,而我最討厭人生被操控。
“別生氣嘛。來,吃顆糖,超甜的。”丈夫像哄小孩一樣哄我。
我將糖放進口,味蕾上的香甜讓我的氣消了一半。
“既然不用向其他人交代,你也沒理由為其他人而生氣。”
想想沒錯,我的氣也就全消了。
我跟丈夫從沒認真討論過生育計劃,我知道丈夫對此沒有所謂,而我因為還沒有心理準備,所以不敢提及此事。
當我連婚姻生活也未能調適過來,我該如何面對當上母親的日子?我根本沒有信心做一個稱職的母親。
媽媽說一個女人當上母親後自然知道怎麼做,根本不需要心理準備和學習。
先不說生孩子後如何影響我的生活,但這關乎一個生命啊,最重要是我必須對這個生命負全責,怎可能抱持輕率態度?
生孩子跟找情人一樣講求緣份,但生孩子更為玄妙。決定讓一個情人進駐生命是純粹個人的選擇,就算多寂寞,遇到不適合的仍然有權拒絕,但孩子卻永遠輪不到我們選擇。孩子是否來報到已不在我們的控制範圍,到孩子來了,不管他是甚麼模樣甚麼性格我們也無從選擇,只能懷著感恩的心情欣然接受。
所以生孩子是人生中最冒險的事,而這事怎可能沒經過深思熟慮的規劃?又怎可能為了滿足他人而倉促決定?
“其實你想跟我討論一下甚麼時候生孩子嗎?”我鼓起勇氣問丈夫。
他微笑著將我擁入懷中,“待你準備好了才討論吧,到你想談時我隨時歡迎。”
我感激他的體貼。
“其實我還挺享受現在的二人世界。”他輕吻我的嘴唇。
“我也是。”我深深地回吻他。
也許有些人結婚是為了生孩子,但我們結婚卻是為了相守一輩子。
有沒有孩子是將來的事,而我們現在相愛著,這讓我感到安心。
一年後的我們還會如此甜蜜嗎?
十年後的我們又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不管了,只要往後的日子一直有他相伴就好。
我擁著他,突然覺得未來的日子並不如想像般難過。
一切都會好好的。
所以如果孩子要來,那就來吧。
因為一切都會好好的。
我們是很棒的夫婦,也會是很棒的父母。

為甚麼所有已婚的人都將婚姻生活形容得如此絕望?
“因為結婚不單是兩個人的事,還牽涉到兩個家族。”嘉寶用力地嘆氣。“周旋於兩個家族絕不簡單啊,像過節討論回哪個家已令我心力交瘁。”
心儀像找到知音般雀躍,“以前我跟老爺奶奶同住,每天要看三個人臉色,說有多痛苦就有多痛苦,那種日子真是度日如年。”
她於半年前離婚,不知道跟與老爺奶奶同住有沒有關係,但不管她因何離婚,最重要是她現在過得開心。她回復單身之後,追求者眾,只是她說不急於再找另一半,她想先享受此刻的自由。
我慶幸自己沒有婆媳糾紛,而丈夫跟我家人的關係尚算和諧。
“因為所有未婚者將婚姻生活想像得太美滿,才會釀成驚人的落差。”
蕙文的答案令我思考良久,是因為有期望才會失望嗎?難道不帶任何期望結婚就能安然接受婚姻生活中的種種苦樂嗎?
“生活本來就是苦的,單身有單身的孤寂,已婚有已婚的落寞,說穿了,大家都不滿意自己的生活。”冰冰感慨地說,她是我們這班好友中最早結婚的一個,現在已是兩女之母。
“得到婚姻的嚮往自由,得到成就的嚮往寧靜,得到所有的嚮往簡化。”嘉寶苦笑了一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際遇,當初我們六個中學同學一起畢業一起踏入社會,但是所遇到的人和事卻大大不同,我一直疑惑是甚麼做成這些差異,但至今毫無頭緒。
“難道沒有人能從婚姻中得到幸福嗎?”子菁問。
“一個人能從愛中得到幸福,但與婚姻無關。婚姻是一種形式,跟愛情狀態沒有必然關係。有人認為結婚可將愛情保鮮,亦有人持相反意見,感嘆婚姻終會將愛情磨滅。”心儀說。
“一個人生活太寂寞,我們都需要伴侶,而婚姻確保夫妻間相濡以沫的情義。”冰冰說。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我引用莊子的話。
我才說完,就被子菁指摘掃興,只好連忙補充,“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愛於永恆。”
“為相愛於永恆乾杯。”蕙文打圓場。
我們舉杯,一飲而盡。
這是子菁的告別單身派對,明明該好好慶祝單身的最後一夜,卻變成婚姻的討論大會。
我無法從她們的言論釐清婚姻的真義。本來是想來尋求一些答案,結果卻帶走更多問題。
我想起早前看到法國哲學作家奧斯卡柏尼菲所說:“如果你有問題的話,我不會回答,因為你應該享受問題,而非急著找答案,否則就像匆忙吃完一頓飯,只為填飽肚子,剩下生物性的、而沒有美學的自我了。”
我想我該享受問題,尤其是關於婚姻的問題,因為這將是一輩子的問題。
子菁過兩天就要結婚了,當她問到婚姻經營之道時,大家都搶著回答,盡量給予她最多的意見。輪到我時,我認真思索良久,“在婚姻路上,所有人都是新手,就算有人將一切竅門告訴你,你跟丈夫還是得慢慢摸索只屬於你們二人的婚姻之道,因為你們的婚姻是獨一無二的,其他人的經驗和分享對你來說沒有真正的意義。”
我一句話否定了大家的熱情,我用乾杯來打破沉默。
“其實如何才能阻止丈夫出軌呢?”子菁問了這夜最具體的問題。
“如果你的丈夫決定出軌,你是無論如何阻止不了的。”心儀意會深長地說。
“一個人不了解婚姻的意義才會出軌。”
“那婚姻的意義到底是甚麼?”我問。
大家先是一陣沉默,然後冰冰按著手機,企圖在Google搜尋婚姻的意義,但網上的答案令人花多眼亂,她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決定讀出哪一段較有意思的話。
我有點迷惘,為甚麼要看別人提供的答案?難道婚姻對我們這些過來人來說毫無意義,所以我們才說不出來?
我的思緒越來越不清晰,也許是受酒精影響。
到了十一點,我跟丈夫通訊時表示我有點醉意,丈夫立即自告奮勇來接我回家。我在短訊跟他說:“夜了,早點休息,待會我乘的士回來就好。”
“傻瓜,就是因為夜了,我更加要來接你。”
他在我收到短訊後十五分鐘出現在我面前。
他一見我便習慣性地往我唇上親吻。
我的好姊妹隨即起哄。
嘉寶問:“你們結婚多久了?”
丈夫回答:“三年又兩個月。”
“結婚三年依然覺得自己是新婚?”冰冰白了我一眼,因為我較早前說過不習慣新婚生活。
嗯,的確是這樣。
我不禁偷笑一下。
我總是覺得我們才結婚不久,對於二人的生活既熟悉又陌生,每天恍如初相見,即使常常膩在一起,還是嫌相處時間不夠,幸好我們有一輩子的時間好好相處。
但誰知道我們的一輩子有多長?我好怕失去他,怕得連想也不敢想。
結婚多久從來不是一個指標,恩愛與否無法偽裝,婚姻為我們帶來最大的改變就是,我們可以手牽手一起回家,回我們共同擁有的家。

婚姻到底是甚麼?
我還是不太懂得回答這問題,也許這樣說吧,婚姻是所有,婚姻甚麼也不是。
這樣說太狡滑?其實只是我不懂好好表達,有時候一個女人就是不知道自己想怎樣,但沒關係,因為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
比我更了解自己的人,我的靈魂伴侶,我的丈夫。
“結婚的本質並不是我娶了你或你嫁給我,而是我和你合組一個家,或許將來會有更多成員加入,或者不,但初衷就是這麼純粹,我愛著你,恰巧你也愛著我,我們決定結伴走這一生,我不需要你的承諾,因為我們之間的愛情並不是承諾所能量化。”丈夫替我說出結論。
每晚我跟丈夫牽著手睡覺,有時我會靠著他的胳膊睡覺,但依然堅持要牽著他的手,像牽到靈魂深處,即使在夢中也互相依靠。
結婚初期,每次醒來我也猶如夢中,不習慣這陌生的環境,更不習慣身旁躺著另一個人,然後當我醒覺到丈夫就躺在身邊,急忙起床梳洗,盡可能不讓他看到我睡眼惺忪的模樣。但日子久了,我漸漸不再介意向他展示最素淨的臉,我不可能長期掩飾真我,況且他從來沒有介懷過,我何妨用最真實的自己跟他生活。
有一天,他替我拔掉頭上的一根白髮,我跟他說:“不用拔啦,以後我的白髮會越來越多,拔也拔不完。”
“那我替你染髮吧。”
“其實沒所謂啦,你會因為我滿頭白髮而離開我嗎?”
“你滿頭白髮時,我應該變了秃頭。”丈夫摸了摸日漸稀疏的頭頂。
“哎,不是說要白頭到老嗎?”
“其實沒差啦,手牽著手,不管我是滿頭白髮還是秃頭,也不管你雙手是嫩是皺,牽著的手絕不放開。”
“即使皺紋爬滿臉?”比起白頭髮,我更害怕皺紋。
“即使全身老人斑。”
“這算是承諾嗎?”
“這叫做幸福。”丈夫以無比肯定的語氣說。
有時我會為現在擁有的幸福而感到疑惑。我跟丈夫明明是陌生人,到底是怎樣的因緣際會讓我們同床共枕?
結婚是一件很傻很可愛的事,我們需要多少信任和勇氣才能下定決心跟一個人生活一輩子?重點是,竟然有另一個人陪我一起完成這件很傻很可愛的事,那又需要多深厚的緣份?
我們也有吵架的時候,有時我會先投降,但大多數時候他也會先哄我。其實有時錯不在他,所以他一主動跟我說話,我會立即扮作沒事一樣。既然沒打算分開,誰對誰錯根本不重要。有時氣在心頭,甚麼傷人的話也說得出口,但見過他一兩次受傷的眼神,想到說出了的話再也收不回來,我便開始收歛脾氣。現在我們甚少吵架,因為我總是沉默以對。他一見我默不作聲就知道我惹不得,通常我睡一覺就會消氣,然後敞開心扉跟他訴說自己的感受,也嘗試了解他的想法。
我們的相處之道?其實沒有啦,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前提是,我們說好永不分開,在這前提下,任何爭議都會消弭於無形。
也許結婚只是一個形式。形式過後,你依然是你,我依然是我,只是我會站在你立場思考,而你又會從我的角度出發。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於是我們從此變成我們。
兩個人生活就是需要一份默契。
我煮飯你洗碗。
你抹窗我拖地。
我受傷你包紥。
你訂機票我安排行程。
我選音樂你沖咖啡。
你做運動我做瑜珈。
我看慘戲你給我遞紙巾。
你腰酸背痛我為你按摩。
我在生理期你給我煮薑母茶。
你唱歌我鼓掌。
我寫小說你當讀者。
你呼氣我呼氣。
我吸氣你吸氣。
同呼同吸。
我們以同一頻率呼吸、生活。
一起開懷大笑。
一起放聲哭喊。
一起享受生活。
一起相愛相依。
一起度過每天的開始。
一起度過每天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