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27

我們為甚麼害怕孩子做正確的事?

0


Photo by Tingey Injury Law Firm on Unsplash

霸凌、詐騙是錯的;作弊、插隊是錯的;非禮、盜竊是錯的。

以上都毋庸置疑,所以指出這些行為是錯,應該沒有錯吧。

理論上是這樣,可是在現實世界中,有多少人在目擊別人犯錯後,會第一時間毫不猶疑舉報對方?

許多人都會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繼續做一個旁觀者好了,心想總有人會化身為正義使者,勇敢出來制止對方或作出舉報。總之,那個人不是自己就好。

明明是正確的事,為甚麼我們會有所疑慮?因為槍打出頭鳥,誰知道會引發甚麼後果?如果對方改為霸凌自己呢?如果對方即時發狂暴打自己呢?如果從此被冠上告密者的標籤呢?如果事後被人復仇呢?成年人有太多考量,最後往往扮作甚麼也看不到,繼續躲在安全位置,不讓與己無關的事情催毀自己的日常。

換一個角度,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今天他看到同學偷拿了別人的文具,事後向老師告發同學,你會對此表示讚賞還是憂慮?你會鼓勵孩子繼續為正義發聲,抑或勸導孩子不要做告密者?

為甚麼我們會害怕讓孩子做正確的事?因為我們擔心孩子會受到傷害啊。如果連成年人也擔心發聲後不知道要承擔甚麼後果,我們當然會擔心孩子無法承受發聲之後所面對的惡意。家長都想保護孩子免受傷害,所以盡可能替他們擋開可能會引致他們受傷害的事。然而,要孩子對錯誤的行為視而不見,明顯有違你一直以來向他們灌輸的價值觀啊。

你當然喜歡孩子擁有正義感,只是擔心他們為了正義感而吃苦頭。

這大概是只有家長才明白的矛盾心情。

事實上,孩子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會怎樣做,根本不在你的控制範圍,孩子都是追隨本性作出行動,家長有家長的憂慮,但孩子自會找到自己的出口。 

2022/4/22

《社內相親》:輕鬆愛情喜劇

0


 

我為甚麼會選中《社內相親》?

有一段時間沒有瘋狂煲劇了,那天心情不好決定開一齣不用帶腦袋看的韓劇輕鬆一下。

在新一輪韓劇中,以劇情而論,我對《少年法庭》最感興趣,而單看《社內相親》的劇情簡介時,我完全沒有興趣,不過陸陸續續見到很多人介紹,而且Netflix非英語的劇集收視率中,《社內相親》連續三周奪冠,直至現在依然保持在三甲之內。受歡迎總有原因吧,於是明明對劇情沒多大興趣,對演員又沒有認識的情況下,在知道此劇結局是Happy Ending後,便決定開始看《社內相親》,而且一看不可收拾地連煲四晚,一口氣煲完全季十二集。

故事其實老派得很,是已經不知道被韓劇寫過多少次的契約戀愛,但就算熟口熟面,霸道總裁愛上平凡女子的故事就是歷久不衰,每次觀眾也看得如痴如醉。

關於劇情

《社內相親》改變自漫畫,講述女主角被最好的朋友請求代她去相親,這個好友本身是千金大小姐,一直嚮往命定的戀人,對於家族聯婚這事不屑一顧,於是請女主角替她搞砸相親活動。女主角跟男主角見面後,才知道好友的相親對象竟然是自己公司的新任社長,她用盡全力令對方討厭自己,以為成功在望,沒料到見一次面後,對方竟然決定跟她結婚……

往後的劇情應該不用我多介紹,自然可以猜到會發生甚麼事吧。

劇情明明沒太大的新意,為甚麼會大受歡迎呢?

大概因為此劇真的很好笑,在疫情之下,大家未必想看嚴肅的題材,有時候就是想輕鬆一下,舒壓一下,而《社內相親》輕鬆又好笑,而且高甜,完全不虐心,看的時候完全沒有壓力,不知不覺追完一集又一集。其實韓劇要安排虐心的劇情非常容易,但此劇拋開所有虐心劇情,就是純粹要觀眾看得開懷。這樣我喜歡啊,有時候看到虐心的劇情,真的很揪心,而我已經夠心情低落了,所以只想看開心的劇情。

《社內相親》只有十二集,因此劇情非常濃縮,沒有太多插科打諢的枝節,第一集已經完全交待由不認識到相親到決定結婚,觀眾看完一集已經完全進入狀態。此劇基本上就是集中在男女主角和男女配角的愛情,而且兩段愛情也好看,喜歡看愛情劇的觀眾也應該感到滿足吧。

有時候男主角說的對白超級肉麻,追求女主角的情節也很爆笑,而且寵愛對方無極限,女觀眾應該都看得開懷吧。

關於演員

演員方面,其實四個主要演員我之前也沒看過他們的演出。男主角安孝燮也算是帥哥,但我覺得沒有太大特色,是那種我記不住的臉,下次他換造型我大概就認不出來。不過,他的下一齣韓劇是翻拍台灣的《想見你》,而我超喜歡《想見你》,所以十分期待。

女主角金世正也是我不太能記住的臉,她扮相親對象和職員的兩種造型,對我來說真的是完全兩個人,所以我可以接受到男主角就算在公司見到她也認不出她是相親對象,哈。

相反,男女配角金旻奎和薛仁雅的臉我都覺得很好認,就是很有特色那種。

雖然說男女主角對我來說不好認,但是他們都演得很好啊,也因為演得好,所以才會覺得好看吧。

《社內相親》好看嗎?

好看啊。

對喜歡愛情喜劇的觀眾而言,肯定不會失望。

想單純放鬆心情笑一下甜一下,真的很推最近熱播的《社內相親》。

2022/4/21

幸福著,只是有點心累

0


 

Photo by Tim De Pauw on Unsplash

我其實盡量保持正能量。

我一直承認自己是幸福的,單是擁有一個懂我,寵我又照顧我的丈夫就別無所求了。

我有丈夫,有女兒,家人尚算健康,有穩定的工作,有寫作的條件,有值得分享的事物,有好書好戲等著看,有購物的任性,有目標想達成。

還有甚麼呢?一切都很好嘛。如果有任何怨言就天打雷劈了。

只是有時還是會覺得心累。

女兒啊

女兒一向早熟,也許年齡未到,但已有青春期的情緒特徵,她的情緒大上大落,我的情緒也跟著她大上大落,但最累的是,感覺自己跟她的距離越來越遠,知道她有心事,但她不再選擇跟我們說,只要一有甚麼不如她意,就認為我們不了解她……諸如此類諸如此類,當孩子半大不小,當家長的還真不容易。

好像做甚麼也不對,所以,我開始看《少女心事解碼》,嘗試了解一下青少女的心事以及如何應對青少女所面對的問題。

嗯,情緒有高有低,這陣子應該屬於低潮吧。

寫作啊

去年為自己定下很多寫作目標,然後衝衝衝,不止達標,甚至遠超預期。

今年本來想放慢腳步,但又有新的機會新的挑戰。

其實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開心,但累。

明明想休息一下,但突然決定要在這幾個月狂寫短篇小說,然後再構思好一個長篇小說下半年開始動筆。

寫作是快樂的,但構思長篇小說原來真的很難啊,其實每次都很難,只是每次都會捱過。現在構思中的長篇小說,一開始的意念覺得好玩,但當我構思細節時,發現太多問題需要答案,重點是,我發現那個題材根本不是我所擅長的。

咦咦,到底當初為甚麼會想寫一個不擅長的故事?有想過放棄好了,再重新構思一個,只是覺得有點可惜,都構思到一半。然後,我決定不管我最終是否採用這故事,也先構思好整個故事再說,到時候那個故事會決定要不要我寫下去。

想再構思一個新故事時,發現腦袋一片空白,難道我真的沒有小說想寫嗎?怎麼可能嘛?短篇小說我有一個題材庫,長篇小說不是完全沒有想法,但似乎都無法成形,怎麼辦?

現在的狀態是腦袋有點閉塞,一思考腦袋就打結。

工作啊

其實現在的工作比早年輕鬆多了。

以前要搞活動時,真的連做夢也夢見工作,預先為活動在夢中做綵排。

現在多是跟文字打交道,下班後不會再想工作上的事。

但最近收到好多投訴電話,我被罵到心情低落,明明不關我的事,我卻要做出氣筒。

累,現在聽到電話響心裏就產生抗拒情緒。

有時就想,索性退休好了。

說了這麼多年,由我大學未畢業一直說到現在,到底甚麼時候才能下定決心退休?

如果我失蹤了的父親突然給我一畢遺產就好了。(胡思亂想到這地步,我是瘋了嗎?)

幸福啊

其實我知道自己有多幸福啊。

一開始就說了。

單是說一點出來,沒有人會不認同我的幸福。

我不懂得做菜,但我老公會啊。

以前還會他做菜,我洗碗。

後來呢,我要洗碗的時候,如果碗碟多,他就會說,今天好複雜,讓他洗吧。如果碗碟少呢,他又會說,今天好簡單,等他來吧。

於是,我好像變成好吃懶做的妻子,好內疚啊,但又覺得自己太幸福。

所以,我知道自己是幸福的。

所以,現在的心情低落只是一時的。

所以,等我儲夠能量,我又精精靈靈的回歸。

2022/4/20

老闆才不是大爺

0


 

Photo by Sander Sammy on Unsplash

既然每個人的個性不盡相同,當然不能一竹竿打翻一船人,硬說每個老闆都自視為大爺,只是也不能排除這種人的存在,有些人甚至不是真正的老闆,不過是光顧食店便以大爺自居,對侍應呼呼喝喝,稍嫌招呼不周便破口大罵,要求服務貼心一如自己的母親。也許天下間也真的只有其母能容忍那種不禮貌行為,也只有母親願意把孩子當大爺般侍候。

然而,這些人早已不是孩子,服務員更非其母,無禮又無理的要求直接吞進肚裏就好,不要丟人現眼。事實上,母親更需要我們的尊重,不能任意使喚。待人有禮、尊重別人,是身為一個人的基本修養,而不管是付錢請人的老闆,抑或是光顧店子的客人,也不過是一、個、人。

一個人如果連這份基本修養也沒有,甚麼成大業、賺大錢都是空談。

懂得尊重下屬的老闆才能贏得人心,讓下屬心甘情願為你賣力。

下屬收取薪水,付出對得起這份薪水的勞力/腦力/努力,功德圓滿啦,只要做好自己本份,就能理直氣壯挺起腰板,沒必要對老闆阿諛奉承,更沒必要誠惶誠恐,時時刻刻揣測老闆心意,擔心招惹老闆不滿會被罵個狗血淋頭。正常的僱傭關係應該是平等的,你可以選擇我,我也可以選擇你,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合作。

日常生活中,你也許不是大老闆,但可能會聘請幫傭打理家務,在面對幫傭時,你會否不自覺地當自己是大爺,認為自己是老闆,所以提出任何要求都是合情合理?例如要求幫傭早上七時開工,到晚上十時才能休息,即使期間不是時時刻刻在工作,但這樣的要求真的合理嗎?想像一下自己面對這樣的工作條件,是否能夠心悅誠服地工作?

再重申一次,老闆才不是大爺,你的老闆不是,你也不是。


2022/4/17

我想要智能家居,但......

0


 我一直想,如果能再重新裝修家居,我一定要做成智能家居。

智能垃圾桶

電子書閱讀器

翻譯筆

充電充電和充電

Photo by Owen Beard on Unsplash

關於智能家居的想像

2022/4/15

《都是那些傳說》連載上線及寫作後記

0


 

寫作緣起

我跟鏡文學簽約的第二本小說《都是那些傳說》已在鏡文學連載啦。(現在剛好連載到一半,逢周二及周五更新。)

話說去年出版《無差別愛人》電子書之後,女兒嚷著要看,而我發現那本小說完全不適合她看啊。小說很沉鬱,也殺了很多人,無論如何也不是適合孩子看。

事實上,我寫《無差別愛人》時,一路寫一路心情低落,因為那是不折不扣的悲劇,而寫悲劇原來這麼痛苦。

於是,我在想,下次再寫長篇,我要寫一本適合孩子看的輕鬆小說(不,那不是兒童小說,雖然我曾經寫過一篇兒童小說,但實在不是我擅長的題材),然後在無心插柳之下,《都是那些傳說》誕生了。

說是無心插柳,因為最初的最初,我只是想寫短篇小說,根本沒想過會寫成長篇小說。

2021年,我為自己訂下一個月寫一個短篇小說的目標。

當時我大概有五個古怪念頭的小說構思,說是古怪念頭,就是沒有現實基礎的奇幻想像,好像有一個手機應用程式可以讓你知道明年今日發生甚麼事,好像有一個小孩所作出的選擇都是最好的選擇,好像有一杯酒讓人喝下後可以有勇氣說出心底話,好像有一輛車會讓車主發達卻也伴隨著家庭破碎的後果,好像一間公司會為失戀的職員提供失戀假期等。

不過一切構思其實由我在餐廳吃飯時遇到一個朋友開始,當時我見到這個朋友時,突然想到許多時我們在餐廳吃飯遇到熟人,那個熟人可能默默替我們結賬(或我們替熟人結賬),然後我心念一轉,替熟人結賬不奇怪,但有可能會替全餐廳的人結賬嗎?如果真的有人這樣做,而且持續這樣做,這大概會成為「都市傳說」吧。

當「都市傳說」這個念頭產生後,就想到可以跟我之前有古怪念頭的小說構成「都市傳說」系列啊。

那時候還只有數篇小說的構思,只是覺得可以成為一個系列,還沒想過能演變成長篇小說。

我寫的第一篇就是〈經常請吃飯的陌生人〉,當時只是拿著請吃飯這個點子,要如何寫成小說呢?最後我採用了記者追查事件的角度,有了記者的角色,我突然想到可以用記者穿梭於不同的故事之中,於是系列進一步成形。

最初的構思全部都是我自己的古怪念頭,後來寫〈賜你勇氣的夢幻酒〉時,寫著寫著竟然變了通靈,而且我越寫越開心,因為這是我本來感興趣的題材啊,然後直接將這個通靈故事抽出來,寫成〈召喚靈魂的照片〉,既然滲入了不是單純我自己構思的靈異元素,那也可以加入更多我喜歡的奇幻元素啊,如是者「都市傳說」系列的故事越來越豐富,篇幅足以成為長篇小說,於是我便朝著長篇小說這個架構再構思,用梅花間竹的形式編排完全屬於我構思的小說以及坊間早已有的傳說,像是通靈、平行世界等。

因為覺得好玩,越想越多,最後竟然發展出12個故事,我便想到用月份來為每一篇小說排列,於是〈經常請吃飯的陌生人〉變成〈一月,經常請吃飯的陌生人〉,故事以一個月的進度開展,如是者一直寫到〈十二月,終結遺憾的書店〉。為了讓小說更完整,在十二個月之外,另外又安排了序章和終章。

有心寫成長篇小說之後,便讓人物之間有更多呼應,也加入一點伏線,就這樣,我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寫成了《都是那些傳說》。

寫作過程

寫《都是那些傳說》的過程愉快又任性。

說是愉快,因為大部分的故事都是輕鬆的故事,寫的時候心情自然愉快。

說是任性,因為我幾乎只是憑著一個點子便開始寫,然後一路寫一路構思劇情發展,所以在寫作過程中,我既是作者,也是讀者,我是抱著我也想知道下一步會發生甚麼事的心態在「寫/看」小說。

這過程好玩,也讓我寫得輕鬆一點。

因為按照以前我寫長篇小說的習慣,我是連每一節的情節也構思好才動筆,而照著構思好的情節寫作,有時會覺得自己只是在「執行」,而不是在「創作」,雖然明明一開始構思情節時就花盡力氣。

這次一路寫一路構思的過程算是一種新嘗試,也許未盡完善,因為並非精密構思下的作品,有時顯得太率性,有沒有可能寫得隨意又結構緊密呢?大概要再努力改進才行。

改稿的必要

幸運地,《都是那些傳說》也獲得鏡文學編輯的垂青,成為鏡文學的簽約作品。

編輯看完初稿後提出許多修改意見,譬如其中兩個故事要大改,譬如某些情節可以再豐富一些,最初我擔心自己無法配合對方的要求修改,後來我索性放棄那兩個故事再構思全新的內容。

當我配以新內容,再按編輯意見豐富了某些情節後,才發現整體效果真的比原來的版本好太多了,所以我是真的有所得著,有時候作者會對自己的作品有盲點,編輯能以客觀的角度審視作品,提出完善小說的修改意見,讓小說變得更圓滿。

於是,才有了現在這個版本的《都是那些傳說》,每章都是獨立的故事,但組合起來就是一個整體的長篇,你可以挑自己喜歡的故事看,當然也可以從頭開始追看,這樣故事脈絡會更清晰。

連載連結:https://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book/28156

故事大綱

身為生活風格雜誌《綠洲》的實習記者,20來歲的葉巧晴負責以都市傳說為主的專欄,不僅追查各種奇人怪事,也親身遇上許多神秘事件,例如能準確預測「明年今日」的應用程式、遺失物品背後的奇幻組織、逆齡生長的美魔男女、經常請客人吃飯的陌生人,還有平行宇宙、前世今生、交換靈魂、起死回生……這些傳說究竟是真有其事?還是人們誇大其辭?

葉巧晴將穿梭各個都市傳說之間,一探背後的玄妙際遇。

2022/4/13

要是答案不符預期

0


 

Photo by Florian Schmetz on Unsplash

每一個問題也有答案,至於答案是否符合預期,則是另一回事。

有時候我們很奇怪,提出問題前已預設了對方的答案,我們想要的其實是符合預期的答案,而不是對方真正的想法,所以萬一得到預期以外的答案,頓時方寸大亂,無所適從。

譬如父母喜歡問孩子,你最喜歡誰啊?這樣的問題根本就是地雷,這不是對孩子的考驗,而是對自己心臟承受能力的考驗。

孩子未必會說謊,而正因為他們實話實說,你確定能承受真正的答案嗎?孩子回答最喜歡你,你當然心花怒放,但如果孩子的答案另有其人,難免會感到失落吧。你眠乾睡濕照顧他,甚麼也以他為先,為甚麼你在他心中的地位竟然如此低微?

有些問題根本是禁忌,何必硬要挑戰呢?

經驗告訴我們,對於不想知道真實答案的問題,最好還是不要問不要想,這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免於自尋煩惱帶來的煎熬。

問題提了出來,就有可能得到不符期望的答案,甚至可能遭到否決,繼而讓自己陷入無邊無際的苦惱之中,所以除非你準備好迎接最壞的情況,否則實在不宜為了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輕率提問,因為許多時你會得到預期以外的回覆。

你不能控制別人的答案,卻可以控制自己問多少問題、怎樣發問。

如果不希望得到令人失望的答案,從一開始就不該提出那個問題,所以我從來不會問上天為甚麼我還未發達(如果我得到的答案是一輩子也不會發達,教我情何以堪?),而是該問自己要怎麼做才能發達。

如果真心希望得到你想要的答案,不要問,只要做,朝著你希望的方向進發吧,譬如你希望孩子最愛你,你就向他灌溉更多的愛,雖然我不能保證你能夠得到相等的回報,但付出了的愛永遠不會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