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

《我們之間的謊言》:不寒而慄的母愛

, 0


 

《我們之間的謊言》算是驚慄小說吧,雖然這裏的驚慄只涉及兩母女的拉扯,不過足夠讓讀者為這段不正常的母女關係心寒。

小說講述母親被女兒禁錮在家中閣樓兩年多,而母親對此逆來順受,雖然偶然也有想過要逃跑,不過不成功數次之後也就接受了,並且覺得一切都是她活該的。到底發生過什麼事才會讓女兒決定禁錮母親呢?

於是小說回溯過去,先是從二十年前開始,窺探這對母女關係開始走上歪路的歷程,接著跳到兩年前,直接來到女兒決定禁錮母親的成因。小說不斷在現在和過去之間穿插,同時在女兒和母親的視角中跳躍,使這段關係更顯得撲朔迷離,不過讀者讀來不會覺得混亂,因為基本上就是這兩母女的故事,前因後果也不難理解。

兩母女的拉扯讓讀者的心左搖右擺,一開始不解女兒為什麼要禁錮母親,到後來知道原因後會覺得母親活該被囚禁嗎?真相繼續在擺動,誰對誰錯越來越難分辨。

正如書名所透露,這本書是關於謊言,因為有了第一個謊言,往後的發展只能越來越極端。

那些謊言夠震撼嗎?其實不難猜的,只是這本小說並不是立意讓意想不到的劇情嚇讀者一跳,而是要讀者慢慢感受到一個人瘋狂的控制欲所帶來的寒意。

雙標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我們一邊討厭被人控制,另一邊卻擺脫不了自己的控制欲,想讓自己在意的人完完全全配合自己的要求,一不配合立即歇斯底里,還理直氣狀指責對方。

不管真相如何,結局肯定會給讀者一記重拳,讀完後絕對唏噓,許多事情如果不是走錯了一步,往後就不會發生那麼多憾事。

《我們之間的謊言》是一本關於母愛的小說,可是極端的母愛讓人不寒而慄。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4sDGJW

書名:《我們之間的謊言》

作者:約翰.馬爾斯

出版:春天出版

日期:2024/03/25

2025/10/29

我不要被過度改變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我們每分每秒都在改變,只是變化太微小,不容易察覺出來。嬰兒長大得很快,有時候一覺醒來樣貌已有所不同,不過就算徹夜不眠盯著嬰兒的臉蛋,也不可能觀察到孩子在那個晚上的變化過程。

身體在變化,人心也一直在轉變,想法隨心而動,影響著我們的個性和行為。

有些改變來自外在,有些則發自內心,我們會因應經歷調整言行,譬如曾經說錯一句話被罵得狗血淋頭,此後說話前也特別小心謹慎。我們會突然產生感悟,或許被一首歌觸動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或許被一句句子精準擊中最脆弱的部分,震撼太大,心態轉變,人生從此不一樣。

年紀漸長,經歷的事越來越多,每個經歷也有值得學習之處,為我們帶來能量的提升。

沒有人一開始便成為現在的自己,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試錯不斷修正,不斷堅持又不斷妥協。不管活到多少歲,現在的我們也不是完成體,每天都在進化之中。持續進化的我們,不該抗拒改變,前提是那個改變是好的,我們可以越變越好,不應越變越差。

也許從一開始,我們並不知道改變是好是壞,其實沒所謂好與壞,因為我們永遠不會停止改變,即使改歪了也能再改過來,除了偏執的心,沒有什麼不能改變。

別害怕變化,外在環境的轉變或自我內在的調整,都是一種必須,是進化的過程。雖然改變在所難免,我卻不想被過度改變。我希望所有改變都是基於個人意願,因為想變好才作出這些改變,而非受外界影響被迫配合。

世界天天在變,變得越來越陌生,為了在這個陌生的世界找到安身之所,我們不得不刻意改變自己,然而,過度的扭曲令人迷失,忘了真我。

我但願能維持最低限度的本質,不管怎麼改變,依然是原來的我。

2025/10/27

《以為有錢就了不起的客人,請默默找個地方去死》:現實又奇幻

, 0


 

書名有夠長的,不過也很吸睛。《以為有錢就了不起的客人,請默默找個地方去死》顧名思義,就是寫奧客的故事。

三個短篇組成的小說,第一篇〈兔子與蜘蛛〉的篇幅最長,也寫得最細膩,第二篇〈電話客服中心〉的篇幅非常短,短得像是間場,第三篇點題作〈以為有錢就了不起的客人,請默默找個地方去死〉有奇幻色彩,有趣。

〈兔子與蜘蛛〉以婚姻介紹公司為背景,主角雖然以毒舌見稱,不過作為服務業的一員,必須收起自己的毒舌,可是一味迎合客戶,最終只會讓某些客人得寸進尺。主角遇到一個要求高又自以為是的男客戶,明明沒有女人緣,但一遇到多個女人選擇跟他見面就興奮起來,覺得自己很受歡迎,即使每次見了一次後就沒有下文,依然沒察覺到問題出在自己身上。主角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對他說了一句重話,就遭到他的無理報復……後續的發展有點出人意表。

〈電話客服中心〉從一個客服主任的視角出發,講述她如何訓練新人,並示範如何應付一個每天打來客訴的難纏客人,最後的應對有點超出想像,不過絕對能夠大快人心。

〈以為有錢就了不起的客人,請默默找個地方去死〉講述在便利店值夜班的女主角,對於經常出現找碴,並專門針對她的奧客厭惡極了,心裏經常吐槽這些惡客自行死掉最好,可是他們當然沒有死掉,每天都得忍受著這種欺凌,但作為服務業人員,即使面對惡客也只能忍氣吞聲,當她聽到有一間可以斬除惡緣的神社,她許下的願望竟然是……這篇奇幻色彩濃厚,帶有輕微的驚慄感。

三個短篇都涉及一間可以斬除惡緣的神社,許下的願望都能夠成真,但要小心許願,因為許下一個小火苗,卻可能得到一場入大火災。

要應付難纏的客人,真的只能求神拜佛嗎?看到主角的忍氣吞聲,讀者都看累了,就不能反抗嗎?但一反抗只會迎來更大的惡意,真的只能啞忍嗎?要是上級體諒還好,可是在得不到任何援助的情況下,真的孤立無援啊。

現實世界出現的奧客可能比小說更誇張,小說世界有神社,現實世界的我們有什麼?大概就只有你自己。客人就算付錢也不是大爺,更不可能是大神,超出合理範圍就要好好保護自己。

小說雖然不是氣勢磅薄的大作,但寫得輕鬆好看,引人入勝,是休閒之選。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jtFHQX

書名:《以為有錢就了不起的客人,請默默找個地方去死》

作者: 夕鷺 叶

出版:春天出版

日期: 2024/06/10

2025/10/22

我不要被選擇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我要選擇,不要被選擇。

雖然這樣說,實際上我卻是一個有選擇困難症的人。許多生活小事也因為選擇太多而苦惱,譬如打開琳琅滿目的餐牌,我可能遲遲無法選定想吃的菜式。

我在這裏說的不要被選擇,當然不是指生活日常,吃什麼不吃什麼,衣服買什麼顏色,影響都是一時,今天吃不到另一道菜,明天再吃就是,沒必要糾結。

真正影響人生的選擇我還是希望掌握在自己手中,甚至出於叛逆心態而放棄別人為我精心安排的康莊大道,話說當年大學畢業時導師對我的職涯作好詳細規劃,認為這對我來說是最好的發展,卻完全沒問過我的意願。我想走自己的路,不想走別人給我安排的路,即使路不平坦,也是自己的選擇。

兩條截然不同的路,自然伴隨著天翻地覆的變化,我會遇見什麼人碰上什麼事截然不同,甚至連我會變成怎樣的人也會變得不一樣。

我喜歡現在的人生嗎,喜歡現在的自己嗎?喜歡啊,縱使這些年來日子有好有壞,但艱難的日子過去之後,剩下來的就是美好,至於我自己,雖然缺點多到數不完,也沒有成為心中最理想的那個人,不過我還是好愛我自己。

怎可能不愛呢?就算冒冒失失,就算迷迷糊糊,我依然以自己的方式站直身子,就算奇奇怪怪,就算平平淡淡,內心那個懷抱著夢想又充滿著好奇心的小女孩依然蹦蹦跳跳。

我不要被選擇,因為我的人生從來都是我說了算,偶然面對人生交叉點,在聽取別人意見後,最終還是得靠自己作出最終決定。

只要是自己的選擇,就沒有必要談後悔,不管後續發展如何,也沒有選擇錯誤這回事,所有選擇都是當時最好的選擇,要是過得不如意,現在就去扭轉,讓明天過得美滿,別總是回頭看,那只會拖自己後腿。

2025/10/20

《明智恭介的奔走》:日常推理短篇小說

, 1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

《明智恭介的奔走》是《屍人莊殺人事件》的外傳,時間點落在《屍》的故事發生前,主角是《屍》中的配角明智恭介。明智是熱愛推理的學長,在大學成立了只有兩個人的推理小說愛好會,企圖打造成福爾摩斯和華生,解決日常遇到的各種疑難。

雖說是外傳,但沒看過前面任何一本也可以看這本,因為是完全獨立的短篇小說集,與前文後理也無關,頂多是看過《屍》的讀者知道明智後來會發生什麼事。

《明智恭介的奔走》由五個短篇組成,謎題偏日常,像是社辦出現兩個小偷,到底是被抓到的小偷講大話,抑或是真的這麼巧出現另一個小偷?要是真的有另一個小偷,對方到底有什麼目的?另一個更日常的是喝醉酒的主角醒來發現雖然自己好端端穿著褲子,但內褲卻被撕破丟在門關。另外的個案有追查試題失竊和跟蹤狂等。

我是同期接觸今村昌弘和方丈貴惠,同樣是寫特殊設定推理小說,方丈貴惠的《時空旅人的沙漏》讓我驚艷,而《屍人莊殺人事件》雖然有趣,但驚喜不大。對他們往後出版的小說觀感也是這樣。

然後他們又同期出版短篇小說,先看方丈貴惠的《法外大酒店》,喜歡,再看這本《明智恭介的奔走》,這樣一對比起來,就覺得《明智恭介的奔走》差點意思,可能這本全是日常推理,沒有營造出很大的張力,而每篇的結局雖然有點小轉折,但很多都是作者說了算,沒有讓讀者一起參與過程,而結局也沒有讓人眼前一眼的驚喜。

如果喜歡看日常推理,會更推薦米澤穗信的作品。

這本對我來說只是很一般的推理小說,不過如果很喜歡《屍人莊殺人事件》,想多看明智這個角色出場,那就看吧。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5AOVXZ

書名:《明智恭介的奔走》

作者: 今村昌弘

出版:獨步文化

日期: 2025/05/29

2025/10/15

一個人不可能擁有全世界

0


 

一個人不可能擁有全世界,人生也不可能只發生好事。我們每天也得張開雙臂迎接新的一天,好的壞的撲面而來,不管接受與否,也無法逃避,只能正面迎擊。

因為無法擁有全世界,只能作出取捨。人生本來就是取捨的過程,在宇宙的無限之中,我們只是有限的存在,每分每秒都在無數個可能之中作出選擇,是要拼命還是耍廢,是要呼朋喚友還是享受寧靜,是要聽天由命還是親掌命運?人生要怎麼過都是自己的選擇,別一直想著隨波逐流當一葉浮萍。

在某些情況下,選擇權確實不在自己身上,像是被裁員、被分手,彷彿只能被動地接受,然而,要怎麼應對那個處境才是重點,從此一蹶不振是一種選擇,站起來重新振作則是另一種態度。人生充滿考驗,總不能一遇到困境便舉手投降,可以堅持走下去,也可以開拓新局面,用什麼方法也好,就是別放棄選擇,否則人生便不再屬於自己。一旦停止選擇,只會落得被選擇的下場。

每一天我們都會得到什麼又失去什麼,在取捨過程中逐漸看清各種事情對人生的意義。無謂的事都捨棄吧,人生有限,只足夠保留重要的事物,別讓無關重要的人和事霸佔人生容量,卻讓真正重要之事放不進來,多不值得啊。                                  

我們不可能擁有全世界,只能好好擁抱屬於自己的世界,那是我們經過不斷選擇而構成的世界,不一定完美,卻是所有選擇的結果。

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有好有壞,重點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我們如何應對。都別怕,好事壞事,來就來吧,作好準備就是,並緊記這個信念:凡事發生皆有利於我。

今天看似是壞事一宗,到了最後總會發現是最好的安排,不管發生何事,都會為我們帶來最大的益處,所以放開懷抱,迎接所有美好吧。

2025/10/14

《法外大飯店》:飯店偵探 x 犯罪者專屬飯店

, 0


 

由《時空旅人的沙漏》的驚艷,再到《孤島的來訪者》的嘆為觀止,從此方丈貴惠的小說見一本買一本,然後再立即開書看(要知道,很多書我買了卻一直沒看)。

她的小說都是特殊設定+本格推理,最新的《法外大飯店》的特殊設定雖然不再具備科幻元素,但依然沒有讓我失望。

背景參考電影《殺神John Wick》,設定一間專為犯罪者而設的飯店,這飯店的本館接待一般市民,但別館只接待VIP客戶,這些客戶都是犯罪者,只要住客提出要求,飯店都能夠配合,一個電話就可以得到各種各樣的武器和情報,而入住這飯店必須遵守兩項規則:

1. 不得對飯店造成危害

2. 在飯店內不得傷人或殺人

在這飯店發生的犯罪事件絕對不會驚動警方,因為飯店設有超高溫焚化爐,基本上能將所有證據(當然包括屍體)統統燒毀。要是有人違反規則在飯店內殺人,懲罰是以同樣的殺人方式被殺。

當然,前提是殺人事件被偵破,而為了偵破飯店內發生的兇殺案,飯店聘請了飯店偵探,舉凡有罪案發生都會請飯店偵探出馬。

《法外大飯店》由四個短篇小說組成,四篇小說都發生在這飯店,並由同一個飯店偵探找出答案。

首篇〈阿姆雷特大飯店〉由一宗密室殺人案揭開序幕,不過密室很快便被揭開,懸念當然在於誰是兇手,但到最後令讀者驚訝的並非揭破兇手的過程,而是那個首尾呼應的設定,讓我不禁向作者舉起姆指。

第二篇〈年度犯罪獎典禮殺人事件〉看主角如何由唯一可能的兇手扭轉破案,這篇展示處處伏筆的功架。許多一閃而過的描述都成為破案關鍵,讀者可以參與一起推理。

第三篇〈僅限熟客〉以一個意外闖進飯店的小偷為主角,他本要從一個要脅犯身上偷回一個匙扣,結果快要到手時對方竟然被擄走,他一直追到大飯店,卻因為不是會員而被拒於門外,他千方百計闖進去,卻一再被飯店偵探捸到,而且飯店還發生兇殺案,死者竟然是他正在追趕的人……這篇節奏跟另外三篇也不同,相對比較活潑,而推理事件輕巧卻別開生面。

第四篇〈泰坦殺人事件〉的篇幅最長,一開始感覺有點像第二篇,都是有著一個只可能是他的兇手,不過這次的嫌疑犯是主角的老闆,為了替老闆翻案,主角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識破這宗完美犯罪,既然是這樣,順道破解五年前的懸案吧。

這四篇的特點都是主角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出真相,有點像安樂椅偵探,都是靠著別人的口供或口述線索來推理出答案,並沒有複雜崎嶇的查案過程,讀者全程可以參與,不過能猜對的機率不大,明明線索都擺在眼前,就是無法像偵探一樣看破當中的詭計,所以,我還是安坐家中看推理小說好了。

據說作者已經開始寫《法外大飯店》第二季,真的可以當連續劇來看吧,而且此小說的主角飯店偵探很討喜,會希望繼續看到主角出場,偵破所有謎團。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pEFGIQ

書名:《法外大飯店》

作者: 方丈貴惠

出版:獨步文化

日期:2025/07/01

2025/10/8

裝也不裝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一直知道這世界不公平,也一直告訴自己,人微言輕如我,怎樣做也無法改變世界,於是索性放棄掙扎,不管發生什麼事也裝聾作啞,不想接受也無奈地接受。漸漸地,對一切感到冷漠,任由不公平的事情持續發生,只要事不關己便置身事外,不聞不問。

然而,這樣真的好嗎?

要是所有人都對不公平的事視而不見,不公不義便會變本加厲地上演,並且越演越烈,直到所有人也麻木起來,再也感受不到事情到底有多不公,習慣了,視為常態之後便不會再深究事件的核心。

譬如說,在一場公開比賽中,主辦方為了讓目標人物勝出,在賽前動手腳,將有利條件完全傾斜給對方,比賽開始之初,還企圖假裝公平公正,引導觀眾認同目標人物實至名歸,不過比賽中出現實力更強的對手,為了確保自己人保持優勢,只好一次又一次更改比賽規則,務求將對手往死裏打。很卑劣吧?只要選擇不要臉,還有什麼事做不出來?

觀眾不是傻子,將主辦方的行徑一一看在眼裏,對所有不公的事心中有數,可是會發聲的人畢竟只佔少數,就算有人發聲,只要主辦方不予理會,什麼也改變不了。

當主辦方掌控生殺大權又帶有既定立場,要安排誰贏也輕而易舉,其他人均淪為陪襯品,就算呼籲公平也只會被冷待,反正主辦方不會輕易改變立場,被罵得狠,索性裝也不裝,直接撒野。

面對撒野的主辦方,參賽者固然無奈,要麼抽身而退,要麼繼續陪玩,觀眾看得咬牙切齒,自己支持的參賽者被不公平對待,袖手旁觀只會助長主辦方的氣焰,繼續肆無忌憚地糊弄觀眾,所以不管是當局者還是局外人,面對不公平的事情,盡你所能發聲吧,就算到最後確實改變不了現實,至少你不是無動於衷,至少無愧於心。

2025/10/6

《嫌疑犯》:一人一狗大作戰

, 0


 

我不喜歡狗,可是我很喜歡這本由一人一狗搭檔的小說《嫌疑犯》,故事雖然不算峰迴路轉,但勝在角色描寫十分到位,不管是那隻忠心耿耿的德國牧羊犬,抑或是傷痕纍纍又滿腔憤怒的男主角,都寫得十分精彩,於是讀者十分期待這兩個各自受過傷的角色,如何由陌生變成不離不棄的團隊,查案反而變成次要,一人一狗之間的情誼才是重點。

話說男主角在一次巡邏任務中遇上槍戰,拍檔被殺,男主角因傷患未能再走在前線,主動調到警犬隊,並選擇了一隻在阿富汗服過役的牧羊犬瑪姬,這狗跟他一樣受過槍傷,也同樣患上創傷後壓力症,本來要被退掉的瑪姬被男主角帶在身邊,用盡一切辦法融化牠的冷漠,並幫牠緩解創傷後壓力症。

男主角開始追查拍檔被殺的案件,本來已經進入死胡同的案件,竟然因為瑪姬的加入而發現沒人察覺的線索,可是很快讓他陷入險境,而他自己竟然成為嫌疑人……

案件追查的過程好看,線索層層遞進,主角不是十分神通廣大,查案也處處碰壁,但正因如此,才顯得更真實,讀來也更為緊張,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嫌疑犯》不同於一般查案小說,當然是因為主角之一是一頭狗,而且是一頭超厲害又超有個性的狗,任何嗅過的味道都不會忘記,能準確執行任何任務,而為了保護牠的團隊,牠可以連命也不要。男主角跟瑪姬的情感讓人看得動容,也因此比一般查案小說多了一份情感,在緊張之餘多了一份溫暖。

《嫌疑犯》十分好看,一拿起來就不想停下來,而且說起來已是近半年來第一本讓我評5分的小說,真是久違了。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06rxBX

書名:《嫌疑犯》

作者: 羅伯.克萊斯

出版:春天出版

日期:2024/07/17

2025/10/3

《替罪協議》:鬥智鬥力的對決

, 0


 

《替罪協議》是一本追看性極強的小說,一進入第二部分就讓人停不下來,想知道雙方鬥智鬥力的發展和結果,與一般犯罪小說不同,這一本更考驗人性,也更難以猜測走向。

小說分兩部分,第一部是六個青年在二十年前因為酒駕兼逆向行車導致一輛對頭車撞車,車上乘客全部死亡,他們事後逃離現場,最後商議後梅根主動提出由她承擔責任,條件是其餘五人都欠她一個人情,她出獄後會向他們提出一個他們不能拒絕的要求,並要他們簽下協議和拍照作證據。

第二部是梅根出獄後的故事,二十年過後,其餘五人都已名成利就,安柏成為政府部門的政務次長;塔莉莎是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菲力克斯是身家破百萬的企業家;薩維是投資銀行家;丹尼爾則在教會學校擔任校長。這二十年來,他們一次也沒有探訪過梅根,甚至連一封信也沒有寫過給她,算是完全背棄了她,而塔利莎一家不但害她獲重判,更想方設法不斷延長她的刑期。

當她出獄後,這五個明明知道真相的人,卻像別人一樣厭惡這個「殺人犯」,對她敬而遠之。當然,他們每個人都心虛,既不想重提舊事,更擔心她提出什麼強人所難的要求。一開始梅根表示自己因為在獄中受襲失去部分記憶,忘記案發經過,大家認為她忘記最好不過了,但她的某些言行卻又顯示她記得一切,這幫人決定找出當年的協議和照片,只要將證據銷毀就不用受她威脅。自此雙方展開鬥智鬥力的對決……

看著這五個人如何背信棄義真的讓人看得咬牙切齒,明明梅根為他們承擔了所有罪名,卻落得如此下場,可是他們不但沒有盡義務幫助對方,還想將她趕盡殺絕,所以讀者應該會期待她如何反擊這五人,兩方的拉扯以及五人幫如何分裂也是本書好看之處。

話說回來,我對這本書最主要的設定有點疑惑,儘管六人都曾經在那夜開車,但最後駛入單程路逆向駕駛導致意外發生的司機才該是歸責的一人吧,可是他們認為每一個人都要承擔相同的責任,這才導致故事的發生。

撇除這個疑問,《替罪協議》是精彩的,讀者猜不透主角的下一步,往往令追看性大增。至於結局,雖然沒有我預期的爽勁,但也不至於令人失望,是值得推薦的小說。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3akqrJ

書名:《替罪協議》

作者:莎朗.波登

出版:春天出版

日期:2024/06/10

2025/10/1

沒有終點的遊戲

0


 

AI Photo created by Artistly

有些遊戲需要破關,一關一關地破,直到打敗終極大魔王,遊戲在勝利中結束,花多少天熬多少夜才成功完全不重要,過程中享受就好。打機嘛,贏了沒什麼實際得益,卻能贏得滿足感。

有些遊戲沒有贏的終點,像俄羅斯方塊,玩家可以無止境地玩下去,但一直玩一直玩總有輸掉的一天。玩這種遊戲主要為了殺時間,沒有終極大魔王需要殲滅,也沒有真正意義的勝利,有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每次也希望能夠打破最高紀錄。玩遊戲本來是為了對抗無聊,如果不追求突破,遊戲本身就會變得很無聊。

你的人生正在玩哪一種遊戲?或者應該問,你希望人生是要不斷破關還是不斷突破自己?

破關是面對人生路上的種種關卡,這些關卡並非你自己設定,甚至非你所願,但人生漫漫,不可能沿路都是順境,在遇到難關時就挑戰看看嘛,就算不能一次破關也沒所謂,多試幾遍自然能找到破關的竅門。關關難過關關過,熟能生巧就是這麼一回事,以後遇到任何難關都能輕鬆應對。

突破自己又是另一回事,眼前並沒有需要跨越的難關,只是單純希望精益求精,在原本已經高分的情況下取得更高分,每一次突破都帶來前所未有的喜悅,因為這讓你看見沒有限制的可能性,原本以為已經夠好了,原來還可以更好,一再突破的難度越來越大,但並非沒可能。能夠突破紀錄當然最理想,不過總不能硬性要求一次比一次高分,這樣的要求不設實際,也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偶然輕鬆玩玩,不求高分,不求突破,讓遊戲回歸遊戲本質。

人生啊,看不到終點,也沒有人告訴你誰是大魔王。贏或輸,不是只看眼前這一局,堅持走下去,暢快淋漓地玩一場,走到最後會發現早已獲得人生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