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30

致等待幼兒入學放榜的家長

4



幼兒入學試快要放榜,你為此焦慮不安。最好你的孩子能考到首選學校,否則你難免會質疑該校的評選準則。學校到底要考一個兩歲多的孩子甚麼?唱歌跳舞,分辨顏色形狀,數數……這不是幼稚園的課程內容嗎?為甚麼會要求小孩具備十八般武藝才能入學?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長處,你質疑學校如何在短短的面試時間了解他們的能力和潛能,但你明白學校面對超額考生必須有一套收生標準,反正大家分配到的面試時間和問題也一樣,公平嘛。

公平?小孩的進步以日計算,兩歲兩個月跟兩歲十個月的小孩面對相同的準則,真的公平嗎?然而,就算不公平,就算耳聞目睹別人如何拉關係,你也只能默默接受結果。

萬一孩子沒被學校選中也別沮喪。這既不是孩子的錯,更不是你的過失。考不到首選就考不到啊,沒甚麼大不了,孩子的未來並不會因此而黯淡。

你替孩子選校,企圖為他打造燦爛未來,但孩子的未來真的可以由你決定嗎?事實上,孩子考進哪間學校,根本不是你說了算。

你將孩子帶來世上,並不代表他的命是你的。每個人也擁有自己的命運,你擔心不來,也控制不了。孩子讀甚麼學校,遇上甚麼人,將來成就如何,都是他的命。你可以做的就是提供好條件,讓他走自己的路。

學校不可能將所有學生培養成人才,你想孩子成才就得親自培養,別妄想將責任推給別人,所以不管孩子讀甚麼學校,你才是影響孩子未來的關鍵。

然而,為甚麼孩子一定要成才?讀書成績好一定有成就嗎?有成就的人又一定快樂嗎?


放輕鬆,不管結果如何,先帶孩子到公園玩玩,好好陪他成長吧。

2016/3/24

《霍金:愛的方程式》:當愛情遇上柴米油鹽

7


 《霍金:愛的方程式》(THE THEORY OF EVERYTHING)講的雖是霍金的一生,但集中描寫他跟妻子的愛情與婚姻,效果動人。

電影講述霍金讀大學時跟女主角一見鍾情,但他們定情不久,他便發現自己患上不治之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醫生更說他只能多活兩年,他要分手,但女主角卻提出結婚。就算他只有兩年命也沒所謂,因為她愛他,她想用她的愛讓他短暫的生命得到幸福。

如果霍金真的只活兩年,這大概便是一個可歌可泣、矢志不渝的愛情故事(然後世人就失去霍金提出的理論和發現),但他一直活下來,於是當愛情遇上柴米油鹽,就無法一直浪漫下去,生活磨人,也令愛情磨蝕。

女主角多年來一直對霍金不離不棄,但試想像一下,一個女人照顧三個小孩已經夠累,還要照顧身體殘障的丈夫,而且她還在讀書,這有多累啊?一個人累了,愛情大概也不可能永久保持在高溫狀態。加上他們的信仰不一致,霍金當然是科學派的無神論者,而妻子卻是虔誠的教徒,信仰不同也加深他們婚姻的裂痕。

現實中的霍金跟妻子在婚後25年離婚,5年後跟看護結婚(這段婚姻維持11年後也告終)。觀影前我不能理解,一個男人如何能夠狠心離開一直盡心盡力照顧(殘障的)自己廿多年的妻子,但是觀影時就想,如果愛情消逝,婚姻不過是一個牢籠,跟一個不相愛的人維持婚姻不是修成正果,相反,勇敢作出改變,追求心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幸福。

男主角的演技十分出色,當上影帝絕對實至名歸。

-----------------------------------------------------

官方故事簡介:
史提芬霍金與珍王爾德邂逅在劍橋大學,繼而譜出戀曲,愛得火熱。可惜天意弄人,霍金在21歲時被診斷出罹患俗稱「漸凍人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健康將每況愈下。但此時珍並沒有捨霍金而去,堅定的愛讓二人決心要長相廝守。即使面對重大挫折和未知的生命歷程,霍金亦未有被難倒,更以身作則地告訴世人「有生命,就有希望」。也許,能拆解世上所有難題的方程式就是「愛」。




2016/3/16

請別否定負面情緒

2


呯。

膽戰心驚的一聲過後,是結束,也是開始。

生命戛然而止,悲痛才開始蔓延。

香港在半年間逾二十名學生自殺,最小的才十歲。成年人無法理解是甚麼令他們非死不可,並質疑他們為何不求助,卻忘記自己一直無視他們的求救訊號。

坊間對學生自殺議論紛紛,或怪責學生意志力薄弱,或惋惜隕落的年輕生命,或批評家長忽略子女,或炮轟教育制度不堪、社會價值觀扭曲。但為甚麼眾多議論也無法阻止下一宗悲劇的發生?

輕生的學生並非單純的死亡數字,也不是一種社會現象的犧牲品,他們都是獨立個體,有自己的故事和痛苦。我們是局外人,甚麼也不了解,根本沒資格談論其死亡決定,也不應將責任輕易推給任何人。

讀書壓力太大,痛苦不被理解,情緒沒有出口,孤獨得不到愛……自殺者求死的原因不盡相同,因為不了解,所以我一直思考,父母要怎樣做才能避免孩子踏上輕生之路?

絕大多數父母都深愛孩子,但正因為愛,往往在無意間以愛之名控制孩子的生活,又用自己的價值觀騎劫孩子的夢想。孩子從小就被灌輸學業很重要,成就很重要,賺錢很重要,但對他們來說,真正重要的是當下的感受。因此,父母應少說話多聆聽,孩子不一定需要指導和建議,卻肯定需要陪伴和認同。認同孩子的選擇(即使不符預期),認同他們的感受,讓他們安心傾訴。

一個人承受著超過他所能負荷的痛苦才會求死,鼓勵他加油、勇敢面對未來無疑是廢話,叫他顧念親情更是百上加斤。這時他需要的不是同情心,而是同理心,否定其痛苦和負面情緒硬要他振作,等同推他到崖邊。

關心而不操控,放手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尋求快樂,培養他們愛與被愛的能力,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同時讓他們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不要教孩子只想著贏。贏,固然很好,但輸得起,才是人生的大贏家。


2016/3/10

《摘星廚神》:只要無時無刻做到最好

0



在戲院看《摘星廚神》(Burnt)的預告時已經想看,後來看到這電影被美國Times選為2015年十大爛片中的第九位,猶豫要不要看,但最後還是忠於自己的感覺,結果我覺得很好看啊。

電影講述男主角曾經是知名的米芝蓮二星大廚,但因生活放蕩和濫用毒品而離開巴黎,自此消聲匿跡,原來他過著流浪生活,並懲罰自己開一百萬隻生蠔。當他開到第一百萬隻生蠔,他決定重新振作,到倫敦開設餐廳,目標是奪得米芝蓮三星的榮譽。

故事發展下來,當然是男主角如何招兵買馬,如何追逐米芝蓮三星,雖然俗套,但看到各式各樣令人目不暇給的美食,實在賞心悅目。看別人認真烹調美食是一種享受,更何況是型男呢。一向喜歡Bradley Cooper,他演這個自負火爆的名廚相當稱職,據稱是參考現實中地獄廚神Gordon Ramsay,在廚房不留情面地責備下屬,雖然個性不討好,但Bradley Cooper演來令人討厭不起來,噢,看到他受傷的眼神,女觀眾應該會想好好保護他。

主角要取米芝蓮三星,於是全餐廳的人都關注著米芝蓮評審的出現,他們根據蛛絲馬跡發現疑似評審,然後緊張兮兮上菜。我其實不太明白這個評分為甚麼對大廚來說有致命的吸引力,就算今年沒取得,還有明年後年嘛,但現實中確實有多位米芝蓮名廚因為壓力大而關閉餐廳甚至自殺,只能說名譽累人。

《摘星廚神》的情節相對簡單,驚喜不大,但整體尚算流暢,我喜歡看一班人為某事全力以赴的場面,總令我莫名感動,尤其喜歡看到主角的成長與覺悟,一個廚師就是要做出令人滿意的美食,只要無時無刻做到最好,就不用管客人是誰,只要用心做好自己,是否取得米芝蓮三星已經不再重要。

還有還有,就算是廚神,是天才,是頂尖高手,一個人總不可能贏得全世界,團隊合作才是致勝關鍵。


噢,雖然《摘星廚神》並非高水準之作,但看完電影後不乏反思之處,對我來說就是好電影。

---------------------------------------------------------

官方故事簡介:
曾經是知名餐廳當紅大廚的阿當(畢利谷巴 飾),少年得志卻浪蕩度日,更因濫用毒品而葬送了大好前程。浪子回頭後,阿當仍然深信自己的天分,希望憑藉精湛的廚藝重回巔峰。為了開一間史上最強的米芝蓮餐廳,他更找來一群頂級廚師助陣不過脾氣極暴躁的阿當又能否通過美食,連繫起周遭的人,齊心合力奪得飲食界的最高三星殊榮?

2016/3/8

《抖室》:沒有生命毫無意義

, 2



《抖室》(Room)將一個慘絕人寰的故事拍得溫情洋溢,女主角奪得奧斯卡影后,演得恰如其分,但不算突出,反而飾演兒子的Jacob Tremblay 更能打動人心。這不是一個關於禁室培慾的故事,這是一關於存在、關於愛、關於認知、關於遺忘的故事。

看完電影之後,心靈該有著一點點的改變。這世界並不完美,世事也不如人意,但生命總有美好的一面,也許現在很痛苦,但只要熬過去,活著就有希望。

電影由原著小說《房間》的作者親自改編,靈感來自奧地利獸父禁錮女兒並誕下多名子女的真人真事。電影一開始就是男孩的5歲生日,男孩的母親在17歲時被禁錮在密室中,並誕下兒子。男孩由出生至今一直生活在密室之中,並且以為世界就只有這麼大。電視機播放的畫面都是虛構的,只有他和媽媽是真實的存在。

(以下內容含電影情節)

女人和兒子被困在密室多年肯定是絕望的事,但電影以男孩的角度出發,在男孩的認知中,世界就是這樣,生活就是這樣,所以他不覺得房間狹小,也從不以為苦,直至母親將真相告訴他,並策劃逃出密室的大計,他的世界才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男孩的認知完全來自母親,所以當母親告訴他世界只有斗室大,他自然而然接受了,然後母親將他的所有認知推翻,最初他不能接受,但也慢慢放開懷抱試著了解。在他還未弄清楚一切之時,他便被迫協助母親逃生。

逃出密室之後,又是另一個故事。女人以為她可以回到過去的生活,但原來一切都回不去了。在密室之中,她尚且苟活(兒子當然也是她堅持活下去的原因),並期待擺脫困境。然而,得到自由之後,她反而求死。擺脫惡魔,卻擺脫不了心魔,無法遺忘曾經的美好與曾經的痛苦,她將無法過新生活。她以為她失去了人生,卻忽略了她得到最寶貴的兒子。兒子將代表力量的長髮剪掉送給母親,讓她重拾生活的勇氣。

這對母子情固然動人,但對我來說,最感動一幕,竟然是外婆替男孩剪髮後,男孩主動對外婆說一句“我愛你”。愛是一件純粹的事,發自內心,愛就說出來,毋須掩飾。然後,外婆回他一句“我愛你”,將三代人的關係一下子拉緊。當男孩開始愛其他人,也表示他開始融入真實的世界。

記者問女人為甚麼不在孩子一出生時就讓他離開密室好讓他有健康的童年。這肯定是最無知的問題。真正愛護孩子的母親是不會讓孩子離開自己,是不捨,也是保護。誰知道擄她的人會不會傷害他?誰保證他在外面就能過著美好的生活?所以儘管被困於密室,她卻盡可能讓他過“正常生活”,會閱讀,會運動,會玩耍,會做飯,會聊天。最重要是,她無時無刻都在他的身邊。

沒有生命的存在是毫無意義的。即使是因為被擄才誕下的孩子,也不是多餘的存在。女人給男孩生命,男孩則一而再、再而三地拯救母親,他們互相依存、互相需要,讓我們看到生命的奇蹟。

 

延伸閱讀:Room (抖室) – 世上只有媽媽好

     Room (抖室) –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
官方故事大綱:

一個年輕媽媽Ma的牢籠,是她五歲兒子的全世界。對五歲的Jack(雅各川伯尼 飾)而言,房間就是全世界。這是他出生和成長的地方,他跟媽媽Ma(貝兒娜森 飾)住在這裡,學習、閱讀、吃飯、睡覺、遊戲。晚上,總會有一名男子來訪,媽就把他安全地關在衣櫃裡。但房間對Ma而言,卻是被囚禁了七年的監獄。靠著決心、機智和強大的母愛,MaJack創造了人生。但她知道這樣是不夠的……對她不夠,對Jack也不夠。她想出一個大膽的脫逃計劃,需要仰賴她兒子的勇氣,以及大量的運氣。她沒想到的是,對這計劃一旦成功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而自己竟然沒有充分的準備

2016/3/3

《婚姻風暴》:男女觀點大不同

4





我買的是台版影碟,譯名是《婚姻風暴》(Force Majeure),香港譯作《愛情中的不可抗力》,有點累贅,還是用台版譯名更好。

看《婚》之前完全不知道這電影講甚麼,但從片名認定關於婚姻問題,結果卻是跟我預期完全不一樣的婚姻問題。

整齣電影就是講述一家四口在阿爾卑斯山的五天度假之旅,原本愉快的旅程卻因一場小雪崩而令這個家陷入瓦解邊緣。原來雪崩發生時,丈夫只顧自己逃跑,完全沒有理會妻兒。雖然一家人平安無事,但妻子對丈夫的行為耿耿於懷。他們最初完全不討論此事,直至妻子在朋友面前提到丈夫落荒而逃,但丈夫卻予以否認。此事逐步發酵,夫妻關係陷入僵局……

看這電影時,不禁令人思考倘若遇上同樣情況,我會有何反應。

從女方角度出發,丈夫在發生危難時棄你不顧,事過境遷後隻字不提,你會保持沉默還是跟他討論?要是他堅決否認,你會忍氣吞聲抑或踢爆謊言?你還可以信任這個人嗎?你會選擇離開還是原諒他?

從男方角度出發,既然一家人平安,即是無事啦,沒事就好啦,然而,妻子不但小事化大,還不斷跟陌生人重提此事,完全不給面子。你會低聲下聲求她原諒抑或堅守男人的尊嚴?嗯,有可能不失尊嚴又能得到妻子原諒嗎?
電影藉著一次意外事故探討兩性關係,揭露人性的自私和虛偽。男女觀點不同所形成的矛盾令婚姻出現裂痕,如何才能完美修補?兩夫妻意見不合如何解決也許各人的處理方法也不同,有人當沒事發生,任由事件淡化,有人理性討論,有人吵得面紅耳熱……甚麼方法也好,沒有所謂對與錯,只在乎是否能破解夫妻矛盾。電影中的一對主角越鬧越僵,如何化解成為觀眾的懸念。

《婚姻風暴》充滿黑色幽默,對白抵死過癮,雖然事件單一,但層層推進,耐人尋味,非常好看。結局一記回馬槍,尤其巧妙,一下子將局勢扭轉。此電影實在適合情侶/夫妻共同觀看。

-----------------------------------------------------


官方故事簡介:
中產家庭一家四口開開心心來到阿爾卑斯山滑雪場度假,歎住無敵靚景食午餐之際,突然遇雪崩!女人即時保護仔女,男人即時狂奔自保。虛驚一場的小插曲,卻讓融洽一家親的平衡頓時瓦解!男人怕瘀扮失憶,挑起女人怒火線,一場家庭風暴席捲而來瑞典大導演魯賓奧士蘭新作從突發災難寸盡兩性千奇百態,對白抵死寫實,美國網媒Huffington Post大讚是「人生必睇黑色喜劇」!本片榮獲康城影展「一種關注」評審團大獎。

2016/3/2

在路環崩壞之前,愛你

0


男孩第一次親吻女孩,是在路氹連貫公路。

當時女孩喜歡飾演郭靖的張智霖,於是當她在雜誌上看到他在路氹連貫公路旁的乾涸土地上拍攝的照片時,大呼有型,嚷著要到那裏拍照。

男孩帶她來到那片龜裂的土地,她全程表現興奮,男孩拿著相機追隨她,鏡頭下的女孩美得令他融化,他忍不住吻了她,女孩錯愕,你是認真的嗎?男孩指向路環的疊石塘山,唸出從前在語文課所學的古詩《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女孩深吸一口氣,說這該是出自女性的愛情誓言。男孩笑了笑,說他不介意聽她說一遍。女孩啐道,你想得美。然後男孩緊張兮兮地牽她的手,生怕她會將他甩開。牽緊了,就是一輩子。

那一年,是一九九四年。

男孩和女孩在相戀十二年後結婚,雖然當日定情之地徹底變了樣,但他們婚後十年恩愛如昔。如今他們不再是孩子,而他們遲遲不來報到的孩子也終於在去年冬季進駐她的肚皮。

他們為未來構建許多幸福畫面,然而在那個報導說路環山體可能保不住的晚上,她突然破水了。醫生替她檢查後以公事公辦的口吻宣佈,子宮頸未開,胎兒還有心跳,但胎水所餘無幾,才十八周,基本上沒有生存希望,讓胎兒越早離開母體對她越有利。她不明白,孩子在她腹中明明還有心跳還在動,為甚麼救不到?為甚麼從一開始就決定放棄?她拒絕醫生安排終止懷孕,祈求奇蹟誕生。

她反覆問他,到底怎樣才能保住我們的孩子?他緊緊擁著她,不斷說只要你在就好。她哭起來,但我只想保住孩子啊。


他在崩潰之前離開醫院,一個人來到金光大道,這裏璀璨得令他心碎,終於,他不用再裝堅強,讓眼淚缺堤。山無陵,江水為竭……明天他要告訴她,在路環崩壞之前,愛你;在世界崩壞之後,更愛你。

2016/3/1

《搞鬼》:顛覆傳統鬼故事

2



Gillian Flynn因《控制》一書大受歡迎,我沒看過該書,但卻很喜歡由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失蹤罪》(Gone Girl),所以看到朋友介紹《搞鬼》一書,得知此書奪得推理小說愛倫坡獎,便立即借來看,才77版,結果看書有夠慢的我,也不過花數小時就看完。

一則短篇小說就能結集成書,還真罕見,大概也是有實力的作家才能做到吧。

《搞鬼》的故事就像許多傳統的鬼片,一家人搬進舊宅後發生連串離奇事件,繼子性情變得陰沉,令母親感到受威脅,於是求助靈媒,但靈媒其實是一個騙子,當然不懂得驅魔,於是……

故事聽起來沒甚麼新意,但作者卻成功顛覆這種玩到爛的鬼故事。首先切入的角度並非苦主,而是一個假靈媒,作者以近三分一的篇幅描寫假靈媒過去的經歷和心路歷程,然後才開始進入戲肉。戲肉雖然沒有太多令人膽戰心驚的場面,卻成功營造懸疑氣氛,出人意表的發展固然為讀者帶來驚喜,揭開底蘊下的重重猜疑更是一絕。

《搞鬼》的篇幅雖然短,但結合懸疑和推理的元素,情節一再翻轉,結局沒有明確點明真相,讀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結局的走向。無意劇透太多,不過這是一篇好玩的小說,值得一看。

書名:《搞鬼》The Grownup
作者:吉利安・弗琳Gillian Flynn
譯者:施清真
出版:時報出版
日期:2015/12/8

-------------------------------------------------------------
官方故事大綱:
 當神奇壞女人遇上鬼
 一名年輕女子正在抱怨。無正當職業、學歷普通,但自恃聰明、喜愛閱讀的她,很會察言觀色、說三道四,於是在市中心的占卜工作坊「純真手相館」找了份差事,為客人解讀手相、水晶球和彩光氣場。人有巧手一雙,便能搞事。
  四月某個清晨,一位名叫蘇珊.柏克的女子走了進來,這位「女靈媒」很快察覺到蘇珊是個不快樂但很「有錢」的女人,懷疑自己住的房子不乾淨。當她來到蘇珊所說出了問題的房子時,眼前這座維多莉亞風格的老屋,尖塔磚造、光線不佳,據說牆壁還會滲出血水……更糟糕的是,她的繼子邁爾斯住進來以後,本來性格內向,現在變得容易失控且有攻擊性。
  也許這回不必費勁要在當事人面前說神道鬼,女靈媒心想。她並不知道,自己已身陷險境。房子,一直在這裡等著她。
  本書是作者吉莉安.弗琳繼《控制》後最新力作。起初應《冰與火之歌》系列奇幻大師喬治.R.R.馬丁邀約連載,原題名《What Do You Do》,沒想到勢如破竹最後拿下二一五年美國推理文壇最高榮譽愛倫坡獎。將經典鬼故事顛覆成功,獲得高度推崇。作者說,「我從來不是與人為善的甜姐兒。」出手果真不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