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9

又兩句

0



有許多事情也是人算不如天算,

於是我甚麼也不算,甚麼也算了。

* * *

生命中有多少事情受自己掌控?

我該享受無法掌控的人生,抑或積極扭轉命運?

* * *

辦公室的人多是寂寞的,

愛死了胡亂揣測和流言蜚語。

* * *

一個大話說一遍是大話,

一個大話說一百遍就是更大的大話,因為連自己也給騙了。

* * *

大學同學從愛爾蘭回來過年。

愛爾蘭喎,我想也沒想過在那裏生活。

* * *

如果我要移民,大概會移民去長年夏天的地方。

不過我猜愛人不會喜歡吧。所以我不會移民了。

* * *

我和愛人喜歡玩自拍,因為在外地旅遊時只有我們二人,不自拍的話就沒合照了。

於是,愛人送我新相機,前面有鏡頭,以後自拍不用估估下。

* * *

脾氣暴躁的時候,竟然還有人不斷呵我遷就我。

我幸福死了。

* * *

忙這忙那的時候,我總是忘這忘那。

今次記得這個,下次又忘了那個。

* * *

遇到一個好人,就算最後他幫不了我,我還是心存感激。

你以為這個世上還有很多好人嗎?

2010/1/27

《饑渴誘罪》:無法抵擋的誘惑

0



很難忘記當年看完《原罪犯》的震撼。

怎麼可能有人可以想到一個這樣的故事,然後又可以拍到這麼凌厲震撼?

後來才知道,許多年前看過覺得感人的《JSA安全地帶》原來也是這個導演─朴贊郁。

雖然之後《親切的金子》有點小失望(其實不是不好看,只是難有《原罪犯》的震撼),但對這齣十個睇九個讚的《饑渴誘罪》還是充滿期待。

這是一個關於吸血鬼的故事。之前看別人的Blog,說朴贊郁這一次顛覆了我們一貫對吸血鬼的概念。也對也不對。



我們印像中的吸血鬼都披著紅袍,有一對尖銳的牙齒,用來咬穿人類頸項上的大動脈盡情吸血。見光死,怕十字架,怕蒜頭,要用木樁刺中心臟才能殺死。

在《饑渴誘罪》中,吸血鬼並非天生的吸血鬼,而是一個想救世人的神父。這個神父為救更多人,於是自願參加一個研製病毒疫苗的實驗計劃。在此之前,所有實驗對象都一一死亡,無人能勝過這種病毒。神父也差點死了,可是卻因為輸入不知名的血液而康復過來。



其他人都視他為神蹟,希望他顯靈挽救絕症者,神父亦因而跟舊友重逢。然而,沒有人知道,這個神父的身體卻暗地裏發生變化。神父一直受著病毒折磨,可是一喝人血便回復正常,而且他變得孔武有力,任何傷口亦能迅速癒合……他變成吸血鬼了。

這是一個開始,真正的戲玉在後頭。

神父的天職是甚麼?可是他現在卻變成吸血鬼,他堅持不殺生,偏偏他抵受不住舊友妻子的誘惑。



也許,所有愛情都是命中注定的。

對他來說,只有她是他無法抵擋的誘惑。

他愛她,為了她,他可以犧牲一切,包括他的天職,他的理智。

故事發展下去,越來越瘋狂,也越來越詭異。

朴贊郁的電影以影像凌厲和暴力美學見稱,《原罪犯》是經典,我只能說,《饑渴誘罪》無法突破《原罪犯》,但有幾個場口特別驚心。

一個是丈夫張開口睡著了,女主角拿著剪刀一下一下刺向丈夫的口中。(當時我跟愛人牽著手,他突然問我,要這麼緊張嗎?當時我真的有點害怕,不知道哪一下會刺下去)



一個是男女主角造愛時夾雜著丈夫在中間,奇詭荒謬,又充滿黑色幽默。

另一個是女主角晚上赤腳在無人的街上奔跑,男主角突然出現在她身後,一把抱起她,將她雙腳放進自己的鞋子中。浪漫得過份。

老實說,《饑渴誘罪》難及《原罪犯》的震撼,大概因為《原罪犯》有一個很清晰的主題──復仇與贖罪,而且結局完全出人意表,久久不能忘懷。《饑渴誘罪》的主題沒那麼清晰,因為涉獵太廣,道德、愛情、慾望、人性衝突、救贖、貪婪、善惡、謊言、信仰……結果反而不夠突出。



雖然如此,這電影還是拍得很不錯。善與惡,有時難有清晰界線,善良得過了頭可能釀成無可挽救的惡果。慾望在擴張,當奪人性命可以易如反掌,還有甚麼需要懼怕?良心的譴責?但良心可以敵得過生存的慾望嗎?一個人一旦得到絕對的權力,到底可以扭曲成怎樣?

這電影還談了許多,不便透露太多啦,否則會失去觀影樂趣。

男女主角也演得很好,尤其是女主角,由開頭的楚楚可憐的女子到後來的美艷惡魔,也具說服力。




--------------------------------------------------------





官方故事大綱:

尚賢(宋康昊飾)是一位在醫院工作的神父,每天眼見生命的流逝,讓他感受到生命可貴,希望能挽救更多生命,所以他自願參加一個秘密研製致命病毒疫苗的實驗計劃。不幸地在實驗過程中,尚賢受到致命感染並瀕臨死亡,卻因急救時輸入未經驗證的血液而奇蹟地活過來,但這些血液卻令尚賢變成一個嗜血的怪物,並令他陷入兩難的局面:他要飲血維生,但他的信仰卻不容殺生,究竟如何是好?

尚賢遇見兒時的朋友強宇(申河均飾)及他的妻子泰珠(金玉彬飾),泰珠神秘的氣息魅惑著尚賢,亦喚醒了他前所未有對愛慾的渴望,相對地泰珠也希望藉著尚賢去釋放一直忍受刻薄的婆婆和無能丈夫的壓抑。尚賢無法自拔地愛上了泰珠,並願意放棄一切,甚至脫下神父袍,他和她已經完完全全地墮入愛慾世界。

尚賢與泰珠的愛慾關係陷得越來越深,越不能離開對方,尚賢決定讓泰珠窺探他嗜血的秘密,這卻令泰珠感到震驚及恐懼,但這恐懼只是短暫的,泰珠決定利用尚賢對她的愛及信任,說服他殺掉她的丈夫,以便二人可以雙宿雙棲。在愛慾的魔力下,一直堅持不殺人的尚賢,會否放下道德包袱,沉淪慾海成為殺人兇手?

撲朔迷離的愛情迷局,到底該如何終結?

2010/1/25

《一百萬連鎖兇殺》:世上沒有免費午餐

0



《一百萬連鎖兇殺》(The Box)其實不是我喜歡的電影類型,只不過看了大綱覺得有趣,所以才會跑去看。

故事講述一個神秘陌生人突然拿一個盒給一對夫婦,按下那個按鈕就可以得到一百萬美元,不過與此同時,一個陌生人會喪命。

我大概想知道按下那個按鈕如何令到一個陌生人死亡吧。答案在電影末段出現,解開了這個謎團,可是電影卻帶給觀眾更多未解的謎團。

我原本以為電影會著墨於人性掙扎上,你會為了一己私慾而令一個陌生人死亡嗎?雖然你可以安慰自己說那人可能是死囚,可能是末期病患,可能是……可能是甚麼也好,你永遠不會知道答案,但沒有答案之下,你要做一個牽涉人命的決定。

原本牽涉人命,你沒有甚麼好考慮的,不是嗎?但人都是自私的嘛。你不會看到那個陌生人的屍體,卻可以聽到那一百萬現鈔的呼喚聲,而人又是自欺欺人的動物,就算明知道有人因自己而死,但眼見為實,眼不見嘛,甚麼也是假的,說不定這不過是一個富豪的無聊考驗,怎麼可能真的有人死啊?

於是,很快很快,女主角就按了那個按鈕,然後,故事才正式開始。

到底那個神秘人是甚麼人?背後有甚麼動機?這樣考驗人性到底有甚麼意義?

電影的背景是七十年代,感覺更加撲朔迷離,而且謎團一個接一個,越看越混亂,到底會怎樣收科呢?

結果,電影只解釋了主要謎團──按下那個按鈕的結果。然而,之前鋪排的多個謎團均不作解釋,那就變得刻意故弄玄虛了。

都說世上沒有免費午餐。

怎可能平白有人送錢給你呢?要殺人又為甚麼要假手於人呢?明知這是一個考驗仍甘願踏進去,大概就只有貪心的人類吧。只要貪念生,人類真的甚麼也敢做。

電影的英文片名叫《The Box》,為甚麼是盒子?神秘人解釋說,因為人的一生都被盒子所困,我們住在一個盒子裏,外出駕駛的汽車是有盒的盒子,死後也得躺在盒子裏等待腐化。

我們的身軀,其實也是盛載著靈魂的盒子吧。直到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為止,從來沒離開過盒子人生,從來未嘗過突破框框。我們為房屋、為汽車而奮鬧,死後卻得到甚麼?物質是物質,絕對不是人生所追求的一切。

好好笑,我和愛人離開電影院,愛人說:“都說女人貪心啦。”

我笑說:“他們得到那一百萬後卻完全沒有享用過,多不划算啊。所以呢,一取得那筆錢就該盡情揮霍,至少叫做有點價值嘛。”

於是愛人又再說一次,“都說女人貪心啦。”

哈哈,放棄辯駁算了。
--------------------------------------------------------------
官方故事大綱:
案發於20世紀70年代,足部殘缺的女教師諾瑪(金美倫戴雅絲飾)和任職太空總署的丈夫亞瑟(占士馬斯頓飾),與兒子過著平凡的生活。某日收到一個藏於精緻木盒的按鈕,隨後一名面容毀爛的神秘男子(法蘭朗基拿飾)登門,示意盒子可以扭轉諾瑪一家的命運,只要她與丈夫共同決定,打開盒子按下按鈕,兩人很快會獲得一百萬美元現金,同時有一個陌生人會因為他倆的決定而喪命!諾瑪與亞瑟必須在24小時內解決這個兩難的抉擇,二人陷入極度可怕的人性考驗

2010/1/24

生命不是天氣預報

0



我們總習慣以一貫的角度看事物,
用一貫的思維方式思考,
然後埋怨生活總是一成不變。
放棄現有的一切,
跳出comfort zone重新開始,
需要多少勇氣?
生活天天也可以有驚喜,
只是誰有能耐發掘潛藏在生活之中的處處驚喜?
我們都死守在安全線之前,
不敢逾越,或不想逾越。
但生命不是天氣預報,無法預測。
事實是,我們難以掌管生命的一切,
過多的計劃只會讓生命給束縛。
放開懷抱,放手一搏,
換一個角度,
發現生命原來還有許多可能。





2010/1/22

ER之圓滿結束

, 0




一播十五年的《ER》終於完了。

結局的晚上,愛人竟然陪我一起看,又圓滿又完美。

ER》先天局限,無法寫太多天馬行空的故事,每一集都是圍繞急診室的生離死別(雖然如此,也曾出外景去到戰場)。

早期的《ER》常常有震撼的劇情,緊張得我喘不過氣來,許多時也無法控制眼淚。有好幾集的內容我至今仍記得很清楚。(老實說,那時候許多篇小說都是看了某集《ER》之後獲啟發而寫的)

後來《ER》的元老一個一個走了,的確有點後勁不繼的感覺,不過追了這麼多年,我還是一集一集的看下去,成為忠實的擁躉。來到最後一季,真的回勇,有好幾集令我流淚和驚訝,流淚的好像都有提過,驚訝的是有一集講Neela如何處理兩個病人和自己的人生。一次又一次,她醒來又重覆面對同一個抉擇,有時無論她怎樣做,也無法扭轉既定的命運,但有時只要開拓另一條路,卻又可以改變一切。真想不到踏實的《ER》竟然會玩到這地步。
-----------------------------------------------------------

之前提過,我在《ER》中最喜愛的一段愛情,是Doug RossCarol Hathaway。不是因為George Clooney靚仔啊。

因為那段情已經是十多年前的情節,我一直沒有重溫過,且至今我依然記得部份細節,可見我有多鍾情於此。

醫生Doug RossGeorge Clooney)跟護士Carol Hathaway曾有一段情,分開後Carol自殺未遂,令Doug Ross內疚非常。雖然他們都各自有另一半,Doug身邊的女性更是轉個不停,但DougCarol一直心存內疚,每次望向她的眼神也是欲語還休。其後,他們離離合合,當Doug無法在這間醫院待下去,決定去Seattle發展新事業時,Carol卻選擇留下來。然而,Doug離開後,Carol才發現自己懷了他的一對孖女。但他也沒有立即找他,因為她的一切生活也在這裏。

直至她誕下孖女,直至她受一個病人的啟發,她突然決定離開ChicagoSeattleDoug,當時他們已經很久沒聯絡了,她不知道他是不是還愛著她,但她甘願冒這個險,“I have to go find out if he’s still in love with me, because I’m still in love with him. I am. I’ve been in love with him since I was 23 years old. He’s everything to me. He’s my life. I feel complete when I’m with him and I feel empty when we’re apart. He’s the father of my children, and he’s my soul mate.

那是我第一次接觸Soul Mate這個詞。

自此一直深深記著,真正的伴侶就是Soul Mate。兩個人相處,不是純粹生活上的交流,還必須直達靈魂深處。在這個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是你,而我又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因為有你,我的生命才得以完整。

世上能找到Soul Mate的有幾人?


-----------------------------------------------------------


ER》完了,其實也沒有特別不捨。畢竟,許多角色走的走,死的死。
十五年過去,我在這十五年做過甚麼?
前天看《龍馬傳》第三集,龍馬離家前往江戶時說:“我想了解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甚麼?”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也有天命,我的到底是甚麼?我會好好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匆匆的說

0


我想說,最近都很忙。
忙甚麼?
例如忙著享受二人的晚餐。
例如忙著享受散步漫談的時光。
例如忙著欣賞一齣精彩電影。
例如忙著試玩新玩意。
好忙好忙。
還有,想強制自己十二點前睡覺。
因為最近也很難入睡,往往要輾轉反側一個小時才能入睡,所以我必須在十一前躺在床上才行。
所以,好幾天也抽不出時間寫Blog。
先打個底,其實我真的有很多東西想寫。

2010/1/18

生日感恩

0



雖然我說我不要慶祝生日,也不需要生日禮物(這麼大個人了,甚麼都已經擁有嘛),可是每年都有一些親友為我慶祝。
真是感恩。
生日聚會,不是為了慶祝甚麼或收甚麼禮物,只是有個藉口讓我跟大家聚一聚,聊聊天,這樣美好的時光,才是最美好的禮物。
---------------------------------------------------

跟中學同學慶祝是重頭戲。呵呵,五個人,已經是我慶生的最大團隊了。我跟S的生日只相隔一個星期,每年都一起慶祝。
原來我有好幾年生日沒有切蛋糕、吹蠟燭了。
今年跟好友大肆慶祝,由朝玩到晚,先在主教山玩拍照,set好腳架擺好pose,一次又一次,嘻嘻哈哈,感覺回到中學的日子。
然後,一起吃午飯、晚飯,傾個不亦樂乎。
切蛋糕也玩連環快怕,笑得我。
許了一個願,吹了蠟燭,我知道,這個願望很快會成真。
----------------------------------------------------
中學同學之後,接著就是大學同學了。
事實上,大學同學之中,只跟F保持聯絡。
我們從來沒遺忘過對方的生日。
我們兩個人呀,坐下來可以說個沒完沒了。
----------------------------------------------------


今天跟P吃飯,就是上個月結婚那位好友。
想不到她竟然記得我生日,很意外收到她的生日禮物。
一本充滿金句的萬年曆。
在我生日的這一天,寫著:
“不論遇到甚麼事,都要活在信心中。”
對對對,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信心。
----------------------------------------------------
後天會跟兩位同事吃飯。
我知道她們準備了生日禮物送給我。
即使未收到,我還是很感激她們。
要挑一份生日禮物很不容易啊。
有這份心意,還付諸行動,此事本身已夠感動。
----------------------------------------------------
我寫這篇東西時,還有幾小時才到我的生日。
正日當然留給親愛的老公大人。
每當別人問我會怎樣慶祝時,我都答說不知道。
老公安排的嘛,我何需知道呢?
保持神秘感,直至最後一刻。
其實,我真的不再重視慶祝形式和生日禮物了。
有甚麼我想要而你不願意送我的?沒有囉。
----------------------------------------------------
至於我自己,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是放假一天。
還有還有,充滿幸福的未來。

PS. 第一幅圖由好友S所拍

2010/1/16

改變

1




那天終於看了第一集《龍馬傳》,這是我第一次看日本的大河劇,原因只有一個,我要看福山雅治。(果然,型到不行)

那個年代,武士有分上士和下士(即上等武士和下等武士),上士永遠是上士,下士也一輩子是下士。上士和下士在街上相遇,下士必須下跪垂頭讓上士走過。在那個階級分明的年代,即使上士無端殺死下士,也可以不了了之。相反,如果下士找上士報仇,則會讓全家被處死。

那時候,下士無論怎樣被欺壓,也只會想,下士到死也無法壓制上士,認定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事。

但龍馬卻認為沒有甚麼不能改變,終有一天,這裏會迎來改變。

其他人聽了,以為他指終有一天下士會勝過上士。

然而,龍馬心裏渴望的是,這裏再無上士下士之分。

一個大同世界。眾生皆是人,到底是誰將人分成階級?上士欺負下士,下士又欺負百姓。又為甚麼一定要分誰勝過誰呢?

但我真正想說的是,當我們面對不合理的制度時,除了想過反抗之外,有沒有想過要改變整個制度呢?即使想改變,我們又可以做甚麼來改變制度、改變這個世界呢?改變不能一朝一夕,也甚少一次成功。要失敗多少次而不氣餒才能帶來改變呢?改變,應該從思想開始,打破根深柢固的思維,才能打開新局面。

別人問龍馬,你的母親不是被上士害死的嗎?難道你都不痛恨上士嗎?龍馬說,母親教過他,仇恨不能帶來任何東西。

放下仇恨、放棄紛爭,因為仇恨和紛爭都不能帶來改變。

2010/1/15

玩具

0



話口未完,我又敗家了。
這個是甚麼?猜猜看,給你三秒。



















開估,這是一部相機。或者應該說,是一部玩具相機。
某夜,我看了這篇Blog,好想買那部玩具相機,於是第二天中午就去買了。那種任性真是擋也擋不了。
說要,就要。
才數百元,連藉口也不用想,難得自己任性得起。
買之前有人提醒我,這不是甚麼高科技產品。
我說,我知道呀,我只是想買一件玩具。
這件玩具像一個鎖匙扣,時刻帶在身上也沒有任何負擔。
試玩了兩天,別妄想拍出高質素的照片(我明明有單反嘛),卻可輕而易舉拍出古怪照片(甚至靈異照片,例如人臉變透明,一個人出現兩張臉等等等等)
拍照和拍短片都有四個模式。
日常。黑白。雜訊。強對比。
可以輕鬆拍到效果意想不到的照片,但要拍到正經效果的照片卻不太容易,因為一定要手定,而且要保持數秒不動。
好玩啊。不過老實說,實用度不高。
看看這兩天隨意拍到的一些照片吧。









延伸閱讀:http://www.ecpz.net/redirect.php?tid=56513&goto=lastpost
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group.php?gid=256683488627&ref=mf



2010/1/12

《囧男孩》:只要記得微笑,就不會害怕了

, 0



《囧男孩》跟《海角七號》差不多同期吧,當時《海角七號》甚為矚目,看過之後確有感人的地方,不過瑕疵還真不少。《囧男孩》的口碑同樣好,拖到今天才看,竟然覺得比《海角七號》更好看。

《海角七號》的商業味太重了,《囧男孩》給我的感覺更真實更純樸,感受也更持久。

這是一個關於兩個頑皮男孩的故事。這兩個男孩頑皮到一個地步,被老師叫做“騙子一號”、“騙子二號”之後,就再也沒有自己的名字。老師、同學,甚至連家中阿嬤、街坊都叫他們做“一號”、“二號”。 這兩個男生的頑皮讓我邊看邊問:男孩真的都這麼頑皮嗎?可是頑皮背後,卻又讓人疼惜。

一號的母親離家出走,剩下他跟患精神病的父親在一起。無論他在外面有多頑皮,照顧父親時卻頭頭是道。他相信有異次元空間,在那裏沒有寫不完的作業,沒有大人的囉嗦,所有人都騎著大象行動,他們可以盡情玩樂,而且馬上變成大人。不過,去到那裏之後就再也回不來了。

二號被父母丟在阿嬤家中長大,他口不擇言、喜歡頂撞大人、喜歡尋根問底、喜歡圈起小手扮望遠鏡看這個世界。他討厭大人不守承諾、撒野時會在地上轉圈,不停重覆同一個問題。

因為這兩個男孩被老師罰每天到圖書館黏書,待久了,一號成為講故事高手,所以電影滲透著“快樂王子”、“魔笛”等童話故事,而二號喜愛的“卡達大王”則貫穿整齣電影。童話、動話使電影世界的一切更疑幻疑真,更貼合孩子眼中的世界。
小孩子都喜歡異想天開,相信傳說中的一切,以前我就相信我的母校以前是亂葬崗(到底有哪一間學校前身不是亂葬崗?從前的小學生都喜歡用此背境來增加傳說中的鬼故的恐怖感),我又相信有尼斯湖水怪和UFO

一號和二號總是待在一起,一起搗蛋,一起努力尋找通往異次元空間之路,一開始說龍捲風將人捲上天就可以去到異次元,於是他們找來十把風扇製造龍捲風。然後他們又相信在水上樂園的滑水道滑一百次就可以去到。他們是這麼認真對待這些傳說,並且付諸實行。因為他們渴求長大。長大了,就不用再受大人的諸多安排,也不用因為大人的賴皮而失望。當然,也沒有他們討厭的功課。

每一個小孩都渴望長大,從前我們多麼渴望一夜長大,從此掌控自己的人生。現在我們長大了,當然很清楚,就算長大成人,也無法百分百操控自己的人生。你可能想做明星,結果遇到茅生師父騙財騙色;你可能想做CEO,結果每日返工做到嘔。

電影有一段很感動的,一號喜歡一個漂亮的女生。她常常笑。二號覺得她總是笑,像貞子似的。那天他跑過去問她為甚麼總是笑,連母親死了還是這樣笑,真的很像貞子啊。女生呆呆地盯著他,笑容僵住了,沒有答話,眼眶慢慢滲出淚水。後來,女生寫了一張卡告訴他們她為甚麼而笑:

“只要記得微笑,就不會害怕了。”

──這是媽媽告訴我的。

多麼簡單,卻又多麼哀痛。

每個人也只有一個童年。開心也好,悲傷也好,也只有這麼一個童年。童年的時候,我們定必做過很多愚蠢的往事,像校運會輸掉了大哭大鬧不公平,像拿著小型電筒跟朋友到防空洞探險……很無聊又很真實。你會懷念你的童年嗎?你的童年過得快樂嗎?你會想,如果童年時怎樣怎樣,現在就不會那樣那樣嗎?

長大了,同時也失去了許多,像童年,像純真,像無憂無慮。

寫一個小孩的故事已經不容易,《囧男孩》卻真實塑造了兩個頑童的形象,他們深厚的情誼看得人又好笑又感動,《囧男孩》真的很好看啊,大力推薦。

PS. 飾演一號和二號的兩個小演員演得實在太好了,活脫脫就是那兩個騙子一號、二號,還有奪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阿嬤,超讚。
---------------------------------------------------------

官方故事大綱:
我們是怎麼長大的?哪些事情讓我們領會了「嫉妒」的酸楚?哪些人讓我們學會了「原諒」?
一次次的我們從這些人、那些人的身上學會了人生的七情六欲,與他們相遇,完成「功課」後,與他們分離。
成長,是從我們每一次說「再見」開始的。
分離,不一定悲傷;如果告別讓我們明白了一些事情,那麼眼淚會變成一種幸福。
一次次,我們學會一個人的時候,要保持微笑,用堅強對抗孤單。
你的學校裡面有沒有這樣的人?---作弄女生、打架、說謊甚至讓老師崩潰。
---「騙子一號」、「騙子二號」就是這樣的男生。
「每天放學後必須留在圖書館裡黏書」就是對他們惡行的懲罰。
這也許是老師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他們因此唸遍了圖書館裡所有的書。
一號成了超強的說書人,二號則是世上最幸福的聽眾;他們攜手航行在各個故事的大海裡,遠離了真實世界的冷漠與痛苦。
這一對騙子兄弟,他們一起追求學校裡面最美麗的女生,卻不小心揭開了那甜美笑容後面悲傷的秘密。
他們計畫一起去那傳說中的樂園,承諾一起長大,一起到達異次元的彼岸




2010/1/11

手機與我

0




有的人三個月換一次手機,用唔用得晒手機功能不要緊,最緊要緊貼潮流。

有的人一年換一次手機,即使手機還很新淨,一點問題也沒有。已經用了一年啦,唔換有蟻咬。

我呢,幾乎數得出我換過幾多部手機。(這真的很奇怪,我明明很喜歡買科技產品,唯獨對手機的興趣不大。)

第一部手機是Ericsson(注意,是Ericsson,不是Sony Ericsson)。

後來換了Panasonic,但嫌它太細聲,總是聽不清楚對方說甚麼。

換過一部Nokia黑白機,現在還保存著,不過已經找不到叉電器。

後來用過一部台灣牌子的Hello Kitty電話,外型靚到不得了,不過不好用。後來還常常自行關機,迫於無奈買另一部。

這一次真的是Sony Ericsson啦,千二元還嫌貴,OK喎,那陣子迷上玩那電話的網球遊戲,因為永遠都贏不了,激氣。缺點是我常常忘了上鎖(一分鐘後才自動上鎖)就放進手袋,常無意打了給A字頭第一個聯絡人,結果有一次對方打電話來罵我常常打無聲電話。於是決定下一次要用有蓋手機。

於是,我買了Motorola A1200,一直用到現在。其實電話於我,只需要打出打入,以及可以手寫短訊(我不懂手機的輸入法)。當然還要避開之前手機的問題,即是對話聲音要大(鈴聲也要大),有蓋,不會無故關機就行。更何況我覺得此機的電話分類簡單易用,我喜愛得很。因此,雖然偶然接電話時會自動斷線(到底與此機有沒有關係,真的無從稽考),但我還是不想捨棄它。

說到底,其實是我怕麻煩罷了。每一次換電話都要重新適應新機的設置。如果我有時間這樣做,倒不如多看兩齣電影好了。

就這樣,即使這電話已經給我用得很殘舊,我還是拒絕了買新手機。

殘舊一點還是可以用啊,一直用到它壽終正寢吧。


PS. 還有,固執的我,多年前開始用《哈爾移動城堡》主題曲和《整蠱專家》裏劉德華和周星馳合唱的“我要努力向上,不枉諸君寄望”做鈴聲,一而再換電話時也堅持繼續使用這兩個鈴聲。悶嗎?一點也不,如果換了我怕我不懂得接電話。

2010/1/10

《白夜行》:人性的沉淪

0




因為日劇的推波助瀾,令東野圭吾的《白夜行》變得極其流行。

當然,流行的小說不代表好看,好看的小說也不是人人喜歡。

《白夜行》小說分上下兩冊,但好看的小說是不嫌多的。這小說應該可以撥入好看的範疇,但又不能讓我喜歡。

怎麼說呢?就是不喜歡這種人性的沉淪吧。

以前看推理小說,總是在結尾看到真兇走出來由頭到尾交待前因後果,都幾例牌,《白夜行》跳出了這個公式,總之到結尾,真兇也沒有走出來交待事件,真相只能憑著讀者自行拼湊,接受與否見仁見智。我不反對這個做法啊,有時真的不用畫公仔畫出腸。(雖然難免會感覺不夠圓滿,始終那個結尾太突兀)

至於故事內容,跟許多推理小說一樣,都是由一宗兇殺案開始,但卻又不是單純地查出兇手作結。這只是個愰子,真正要寫的是人性的沉淪。一個男人死了,他的兒子和嫌疑犯的女兒從此走上不一樣的道路。男主角越來越沉淪,為了生活不停犯罪;女主角的生活卻越來越好,雖然她身邊的人總是離奇遭遇不幸。

《白夜行》的主角很明顯就是這對男女,可是上下兩冊合共十三章卻完全沒有由這對主角主導的章節。全部都是由其他人物來側寫這對主角,例如從男主角的同學、從女主角的情敵出發。

這樣的寫法的優點是能從多個角度敘事,不是一般平鋪直敘地說故事,而是要靠讀者拼貼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係,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缺點則是每當讀者投入了一個情節,就得重新投入另一個情節。

我說我不喜歡此書,絕對與這種非一般的推理小說寫作手法有關,相反我是十分欣賞的。可是我不能接受這對男女主角的沉淪啊。

你也許會說,女主角事業愛情皆得意,這怎能說是沉淪呢?這才是可怕之處吧。女主角的成功,到底是怎樣得來的?她做這麼多事,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嗎?男女主角都想擺脫白夜行,希望有天能光明正大在陽光底下行走,可是卻一而再、再而三沉淪下去,距離陽光越來越遠。

一個人是不是有錢就能得到幸福?為了追求生活安定,必須擁有許多許多錢才能增加安全感吧。只是擁有多少錢才足夠呢?答案恐怕是擁有多少也不足夠,於是根本無法收手。從一開始以追求錢為目標的話,原來就只會一直沉淪下去。

小說完全沒有解釋這對男女主角的關係,也沒有他們相處的任何場景,他們是否相愛?他們做過甚麼、他們的動機是甚,統統交由讀者想像。

我無法理解,為了甚麼理由也好,真的非要傷害無辜的人嗎?女主角真的樂於看見男主角不停的付出而往下沉淪嗎?就算男主角有多痴戀女主角,其後的種種行為依然不合情理。

PS. 我還沒看日劇,事實上也沒興趣看,據說日劇改由這對男女主角的純愛出發,填補了小說的空白部分。我沒興趣看,就算換成多麼合理的理由,就算換成多麼純真的愛情,這兩個人的所作所,我也沒興趣看。

書名:白夜行

作者:東野圭吾

譯者:劉姿

出版:獨步文化/2009421二版十一刷

--------------------------------------------------------------------

官方故事大綱:

他們為什麼如此輕易地抹煞別人的性命?

他們為什麼毫無愧疚地奪取別人的靈魂?

一九七三年,大阪的廢棄大樓發現了一具他殺屍體,被害者之子桐原亮司與嫌疑犯之女西本雪穗,就此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桐原亮司拉皮條、盜賣電玩軟體、隱姓埋名竊取商業機密,不斷向下淪落;雪穗由親戚收養,就讀明星學校,成為同學豔羨的對象,儼如上流名媛。

然而,兩人身邊的人卻紛紛遭遇不幸,甚至死於非命,

這是命運無情的操弄,還是潛藏著駭人的真相?

因為脆弱的純真受到傷害,所以必須捨棄而堅強,因為堅強,所以必須自過去、自記憶逃亡,從人間的律法道德,一直到狼狽不已、泯滅人性。

沒有了靈魂,也就等於失去了「心」,喪失了善良道德感的可能,只剩下腦所能夠製造的智慧,智慧不見得能夠保證善良,卻可以確保犯罪的可行,讓他們一步步走入暗夜之中。
──
推理評論家 陳國偉

無料カウンター

2010/1/8

《關人7事》:一人有一個故事

0



雖然不是甚麼成熟之作,這種敍事手法在外國電影中亦屢見不鮮,但在港產片中還屬少見。由於所帶出的訊息正是我杯茶,所以我喜歡這電影。

《關人7事》開宗明義講七件事,第一宗是便利店劫殺案,故事也以此為中心。涉案與不涉案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人被上司非禮還無理解僱,有人欠下賭債與女朋友鬧分手,有人不忿被橫刀奪愛心生不忿,有人……。七男六女十三個人,到底是甚麼因緣際會,才會撞在一起,發生無可挽回的事?

一人有一個故事,又其實,一個人何止一個故事?每天每日,我們都在面對不同的人和事,正是一人分飾幾角。我們不可能每一個角色都做得好,每分每秒都可能要做抉擇,這個抉擇跟那個抉擇會做成甚麼結果?對你對別人又有甚麼影響?



電影將每一個人的故事分拆開來,看似沒有連繫的人和事,到最後串連在一起。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眼中,都有不同的角度和詮釋,到底哪一面更接近真相?由於中間故事與故事之間完全沒有關係,可能會有觀眾覺得散亂,但我喜歡這種形式,所以一點也不覺得散亂或沉默。

不過,我在第一句已說明,這並非甚麼成熟之作,所以有許多場面一再重複,難免令觀眾感到不耐煩。其實觀眾都很聰明,真的沒有必要重複又重複同一個場口,以示時間的重疊。



結局早已呈現,每一個人物原來都在補充說明一宗意外是如何誕生的。你以為你可以決定所有命運嗎?偏偏陌生人的一個意念,影響你的一生。結局之後還有後話,只有短短幾幕,可說替整齣電影下了一個註腳。

一個決定,一句說話,足以扭轉整個命運。可是誰知道哪一個決定才是正確的?每一件事也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尤其是悲劇,是命運?是偶然?是巧合?抑或是性格?無論因為甚麼原因也好,我們皆無從追究。即使怨天尤人,得出的答案也可能是──關人七事。呵呵呵。



PS. 電影起用一班年青藝人擔演,在演技方面真的不能要求太多,演得較好的有周柏豪和詹志文,其他如陳偉霆、鄭融和小肥等都稚嫩得令人不忍卒睹,有時看這些生硬的演出,真的頗為吃力。

-----------------------------------------------------------



官方故事大綱:

為報復便利店東主Leo非禮的惡行,女店員KatyChrissie與男友正曦及小肥想到打劫便利店實行大整蠱。
啤酒妹Ling與沉迷賭波的男友柏豪因金錢問題瀕臨分手,柏豪為阻止Ling出賣肉體代還賭債,決定挺而走險打劫便利店,Ling苦苦跟隨試圖阻止阿融借用新男友William向女同志Wylie提出分手,Wylie懷恨在心。原來阿融的新歡另有其人,正是另一個女同志Carolyn,二人早計劃利用William作檔箭牌令舊愛死心!
探員James在酒吧拘捕外圍艇仔Gary後,根據其線報前往外圍竇口拉人,在抵達目標單位附近,發現那裡竟發生殺人事件、行劫和交通意外!
便利店遭戴著面具的男人打劫,一名顧客背脊中刀受傷倒地,歹徒事見事敗奪門而去,負責把風的女子跑出馬路接應,被私家車撞倒,倒卧在血泊中。
私家車內的二名青年計劃打劫便利店,可惜在偷車過程中出了岔子,拖延了行動時間!二人趕著前往時竟撞死一名衝出馬路的女子,即時嚇得張口舌結。一夜之間的連串意外,看似是偶然,但實質皆因他們……


2010/1/7

敗家之藉口

0




呵呵呵,我終於做了敗家女啦。

今天買了Canon EF-S55-250mm f/4-5.6 IS的鏡頭,連埋filter才1692,我覺得價錢合理囉。
朋友說,有埋這支鏡就有齊窮人三寶了。窮人都可以影靚相架。

剛才試拍一下,哈哈,鏡頭重了,我拿不穩,就拍得矇了,改用Auto好好多。不過,我已經用開M-mode嘛,我才不會屈服只用Auto。稍後有時間我會好好跟它聯絡感情。

為甚麼急著買新鏡頭?

說來好笑,這一年的生日,我竟然提出搞大佢。

搞大佢的意思,除了我們幾個好友一貫的慶祝活動(打牌吃飯)之外,還加插一個拍照活動。

讀中學的時候,我們三個女生就跑到路環影相了(其實好像也只試過那一次),我一直念念不忘的。

現在我和另一位好友都有這部Canon 500D,所以五大美人決定出巡啦。

哈哈哈,照片漂不漂亮還是其次,五個女生柴娃娃扮遊客去澳門名勝影相,才是好玩的重點。

連續兩年因為某些原因我都不想慶祝生日(女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是這樣吧),今年豁出去了。

生日聚會,其實不過是一個藉口讓我們玩他一玩吧。

等待的名字

0


有種等待,叫做幸福。

有種等待,叫做無奈。

有種等待,叫做甜蜜。

有種等待,叫做痛苦。

等待原來有許多個名字。

我現在,帶著痛苦的無奈,甜蜜地想著幸福滿滿的畫面。

2010/1/5

《姊姊的守護者》:愛,從來不是單純擁有

, 0



個人認為,《姊姊的守護者》(My Sister’s Keeper)電影版比小說版好看多了。我會這樣說,因為我看小說會覺得不耐煩,但看電影卻流了很多次眼淚。

我有一個準則,能令我流淚的電影都是好電影。因為,至少讓我毫不含糊地投入到電影之中,那些感情都觸動了我。而我看這電影時竟然哭了很多次,明知道劇情發展還是會流淚,很明顯是因為電影拍得感動人心。

故事講述一對夫婦育有一對子女,本來幸福滿滿的,可是女兒患上白血病,為了救女兒,這對夫婦利用基因技術誕下另一個女兒,為姊姊提供續命的器官。這一次,姊姊要移植腎臟。十一歲的妹妹受夠了,她決定控告父母侵害她的醫療權。她想自行決定是否移植腎臟救姊姊,但姊姊的病情卻越來越嚴重……

這樣的故事,既簡單又複雜。簡單在於事件就只有一宗。複雜卻是每一個人都有一種矛盾,而種種矛盾都是因為愛。

母親為了患病的女兒放棄律師一職,為了女兒的性命不惜犧牲另一個女兒,為了女兒忽略了兒子的需要,為了女兒與丈夫的關係鬧僵。

妹妹拒絕捐出腎臟的後果,就是姊姊會因而死去。她能承受間接害死姊姊嗎?

兒子有語言障礙,可是為了照顧患病的女兒,父母被迫將他送往特殊學校寄宿。

哥哥愛妹妹,但言語無法表達,只能將她的樣子繪畫成圖,可是成品卻又只能撕成一片片。

姊姊的初戀故事,很甜蜜,又很傷感。母親看著女兒談戀愛,看見女兒的笑容,她就知道,這快樂的感覺,她永遠無法帶給她。她靜靜地在一旁守候,明知無法開花結果,卻依然這份純真的愛得以長久,但願能夠一直守護這份愛情,一如守護女兒的生命。

最感人的一幕(也是我哭得最慘的一幕),是女兒參加醫院舉辦的派對前,打扮得靚靚從樓梯一步步走下來,男朋友驚艷地看著他,然後女兒的家人全部雀躍地拿出相機,為這對璧人拍照,拍了一張又一張,好像想永遠捕捉住這最美的一刻。那時候,大家都是那麼的快樂,如果可以一路停留在這一刻就好了。

電影繼續下去,就算揭開了那個“真相”,也不見得有多震撼,因為這家人真摯的情感早已掩蓋了所有答案。

愛,從來不是單純擁有。愛還包含了犧牲和成全。死命抓著不放的愛,到最後只會面目全非。最終發現我們所付出的愛是如此沉重,如此自私,抹殺了愛的本來面貌。

放手,然後發現,愛,一直沒有離開過。

如果想看一齣溫暖人心的電影,我誠意推薦這一齣。

PS. 電影結局實在比小說結局好一千倍。小說結局看完簡直毀了全書,我想沒甚麼人可以接受那樣的結局,絕對是作者一人獨大。如果真的合理的話,電影也不會改結局啦。現在的結局圓滿、美麗,而且真實。
----------------------------------------------------
官方故事大綱:
莎華和拜恩本來是一個幸福小家庭,惜女兒姬蒂得到血癌以後,一家人的關係受到巨大轉變。兩夫婦為了拯救女兒的生命,不惜一切再度生育,新生的妹妹安娜成為了當中的犧牲品。依靠妹妹才能令姐姐得以維持生命,加上密集式的治療使兩姊妹關係密切,有著微妙的感情。父母疲於奔命,母親莎華為了照顧女兒放棄了大好前途的的律師工作;拜恩亦因為妻子女強人的性格,對比下往往顯得軟弱消極,使夫妻間感情問題漸生,亦因而忽略了年幼兒子澤西的身心健康,使他成為終日遊盪欠缺關心的小童。
直至妹妹安娜11歲那年,她抵受不了終日為生病的姐姐而受盡醫療折磨,更請了代表律師,發動了一訟離間自己家庭關係的官司。她追求自由的同時,卻使患血癌的姐姐生命危在旦夕,生命進入倒數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