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27

《相親相愛》:愛情到底是甚麼?

0


去看張艾嘉導演的《相親相愛》之前,我甚麼也不知道,連預告也沒看過,還一直以為是台灣片,直至看到電影出現簡體字,我才發現原來這是內地片。

電影講述張艾嘉的母親死後,她決定將葬在家鄉的父親的墳遷出來與母親合葬,但原來父親在家鄉早有原配姥姥,而對方堅決不許遷墳,於是誰才是合法妻子成為爭議重點,而張艾嘉的女兒竟然利用這座墳的爭奪戰來做新聞,而且跟姥姥熟絡起來,而她自己也正面對著感情煩惱……

 電影藉著老、中、青三代女性來描寫愛情,姥姥為一個不愛她的人孤獨守了一輩子生寡;張艾嘉與丈夫老夫老妻式的相處,不乏吃醋和討好對方的情趣;女兒與男友的愛情也面臨著考驗。愛情到底是甚麼?是一份執念?是毋忘初心?抑或是適時放手讓對方自由高飛?

對於爭墳這回事,我實在難以理解,每一個人的堅持都不過是無謂的堅持,人都死了,還有甚麼留得住?倒是我無論如何也不明白怎麼可能有人會利用這種家事來製作新聞片?女兒又怎麼可能跟一個陌生的老人家打成一片?

 好啦,做戲嘛,戲如人生,再出實中分分秒秒都在上演著我無法理解的荒謬事情呢。

---------------------------------------------------
官方故事大綱:
關上房門的,是鎖;打開心門的,是愛。母親(張艾嘉 )欲將薇薇外公的墳從老家遷出,與外婆合葬。不料,卻引發了同外公原配姥姥(吳彥姝 )的戰爭。姥姥沒有生育,一生所繫便是那座埋著她丈夫的孤墳,因而堅決不許母親遷墳。夾在中間的薇薇 (郎月婷 ),原本想將母親和姥姥爭墳之事做成新聞片播出,卻在與姥姥的不斷接觸碰撞中,對人生有了全新的感悟。最終,三代女性面對各自的情感困境,做出了遵循內心的抉擇,也令外公的墳有了意想不到的歸宿。張艾嘉繼《20 30 40》後再次聚焦三代女性愛情觀點,電影榮獲金馬獎7項大獎提名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



2018/7/25

《鋼之鍊金術師》:走馬看花的電影版

0



我應該算是《鋼之鍊金術師》的粉絲,漫畫有追看完,兩齣動畫版我也有追看,所以電影版雖然口碑差勁,但有機會還是不能錯過。

我懷疑沒看過漫畫/動畫版的人看電影版是不是真的能看得懂,似懂非懂地看著當然難以投入,角色一個接一個出場,但猶如走馬看花,觀眾難對角色產生感情,誰生誰死誰存活也觸動不了,單純看劇情好了,偏偏劇情編得太急太亂,非粉絲看完肯定一頭霧水。

《鋼之鍊金術師》講述在一個鍊金術的世界,一切都講求等價交換,只是不管付出甚麼代價,人體鍊成都是禁忌,身體可以複製,但如何能鍊成靈魂呢?兩位主角因為嘗試鍊成逝世的母親,於是觸犯這個禁忌,結果弟弟失去整個身體,而哥哥為了取回弟弟的靈魂而失去一手一腳,而哥哥為求取回弟弟的身體,決定不惜任何代價,成為國家鍊金術師只求可以打探賢者之石的下落,因為他深信取得賢者之石就能換回弟弟的身體。但在尋找賢者之石的過程中,他們遇到多場危機,包括多個不死的人造人……

兩齣動畫版的背景雖然相同,但結局卻是完全不同,兩個版本我也喜歡,而電影版其實算是未有結局吧。畢竟要將這麼複雜龐大的故事濃縮在兩個多小時之內是不可能說得多深入,所以電影的故事未完,一切的懸念待續,可惜口碑票房皆失利,似乎續集也未必拍得成。
其實漫畫改編的電影沒有多少齣能贏得好口碑,但還是不斷出現,有時候不把原作拍爛,才是對原作的尊敬吧。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我不覺得《鋼》的電影版有這麼差,的確是拍得不好,但如果是粉絲,純粹看看映像化就好,不要放在心上好了。


2018/7/18

小失戀大感悟

0



女人離開男人的家時,故意不帶走任何東西。

當愛情也可以完全放下時,還有甚麼無法捨棄?

她回到自己的家,猶如讀書時放學回家那樣對父母說“我回來啦,然後迅速躲進睡房,父母完全沒有過問,她感激他們的體貼,因為一句關心的慰問就足以讓她被淚水溺斃。

她打開衣櫃,昔日的衣物堆積如舊,那些走少女可愛路線的衣服,實在不宜再穿在身上,就算不貽笑大方,她也不好意思裝扮成少女模樣。

回不去了,時裝如是,愛情也如是。

她將所有衣物裝進尼龍袋送給外傭,看到對方如獲至寶的笑容,彷彿看見那個終將搬進男人家的女生如沐春風的笑靨。

她知道一切與她再無關係,不管是外傭穿上她的舊衣,抑或是她睡了三年的雙人床將迎接另一人的體溫,都已經是別人的事了。

她花了一個下午添置新衣,她一直想實施膠囊衣櫥,三十七件單品穿一季,包括鞋襪手袋,以前她覺得不可思議,現在正好挑戰一切從簡的決心。她刻意選擇跟她慣常風格截然不同的衣服,由華麗花悄走向樸實素雅,一如她的心境。

穿上簇新的衣服,自以為新形象會令大家眼前一亮,可是一星期過去,誰也沒察覺到她跟從前有所不同。不過是穿上新衣又不是赤身露體,誰關心誰在意?

她這才意識到世界從來不是圍著她轉動,這樣的感悟讓她明白到過往以自我為世界中心的想法是何等愚昧。沒有人需要遷就她,她才是唯一需要對自己的快樂負責的人。

捨棄一堆不再合適的衣物,離開一段不再留戀的關係,讓生命煥然一新。她每天穿上清爽的衣服出門,也許沒能吸引別人的目光,但是自我感覺良好,比任何讚美更實在。她從裝扮上的小改變得到滿足感,當她重新發現自己的美好,便不再在意別人的想法。

人生中一次小失戀又不是世界末日,從中得到感悟已有所得。快樂不快樂,是一種選擇而非妥協。

2018/7/17

《點五步》:不熱血的棒球電影

3



我喜歡看棒球電影,但也不是齣齣棒球電影也收貨,《點五步》不好看,更別說要跟台灣的《KANO》相比,根本就不能比。不過,這是導演的第一齣電影,資金也極有限,所以要求不能這麼高。

《點五步》改編自真人真事,1984年香港首支少棒隊在成立一年後就擊敗所有棒球隊成為香港少棒聯盟公開賽冠軍。電影講述該棒球隊由成立到奪冠的過程,加入兩個男主角之間的恩怨、成長和愛情,也插入一些令港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如佔領行動。 
電影要拍屋邨故事+棒球故事,但顧此失彼,棒球故事拍來一點也不熱血,完全拍不出比賽的刺激感,連逆轉勝的過程也只是匆匆帶過,觀眾完全無法投入其中。至於屋邨故事,也是點到即止,不夠深刻。兩者結合並不能起到相輔相承的效果,反而失去了焦點。

校長口口聲聲要讓參加球隊的壞學生教好,但他為甚麼輕易放棄細威?雖然細威自負、對隊員呼呼喝喝,不在乎團隊精神,然而,就因為這樣便要放棄將他教好的理念嗎?我不懂,校長到底是要教好學生,還是要令球隊勝出?難道勝利真的比教好學生更重要?尤其是因為校長那毫無預警的打擊令他逃學、沉淪,校長看在眼內就沒有一絲絲內疚嗎?簡直是不可理喻。

電影將由小學生的球隊改編為高中生,加入青少年之間的恩怨情仇,拍青年故事當然較小學生故事較有戲劇性,但是我只覺得這樣的改編對原本的球員實在有欠公允。小學生的他們肯定沒做出那些離經叛道的行為吧,這樣算是給了污名嗎?

---------------------------------------------------
官方故事大綱:
《點五步》改編自香港1984年首支擊敗日本棒球隊撼動人心的真實故事。主角謝志龍(林耀聲飾)和范進威(胡子彤飾)是中學時期的好兄弟,卻也深陷青春的迷惘,變成打架鬧事、無心念書的好鬥份子,直到校長盧光輝(廖啟智飾)創立沙燕棒球隊,給了他們改變的契機,在一次次地獄般的魔鬼訓練下,他們漸漸學會永不放棄的精神,在冠軍賽更迎戰日本強敵水牛隊,最後揮棒打出下香港棒球史上最傳奇的一頁!




2018/7/16

《床鬼》:風格不一的短篇推理小說集

0



《床鬼》是台灣推理作家林斯諺的短篇小說集,之前沒聽說過這個作家,只是早上電子書特價時購買,反正我喜歡看推理小說,有時看看台灣本土推理小說,跟我慣常看的日本和外國推理小說,感覺截然不同。

《床鬼》共有八個短篇小說,每篇都有一篇自序以及一篇其他作家的解說,令讀小說這回事更添趣味。八個短篇風格不一,分別是〈床鬼〉、〈愛的交點〉、〈戀愛密碼〉、〈看不見的密室〉、〈眼中的殺意〉、〈死吻〉、〈雙面謎情〉和〈殘冬〉。

點題作〈床鬼〉確實最有吸引力,這篇講述一個男生為了親近心儀的女生而躲到她的床下底……劇情發展一再反轉,但老實說,一再反轉的安排太過刻意,像為反而反,感覺欠缺餘韻。

之後接連兩篇以愛情為主軸的〈愛的交點〉、〈戀愛密碼〉也無法觸動我,前者是中學生愛情,後者是大學生愛情,謎題不難猜,感受不夠深。

〈看不見的密室〉玩敘述式詭計,有點小趣味,但不算高明。〈眼中的殺意〉改玩驚慄小說,寫來較有臨場感,結局又再次企圖反轉再反轉,但太急促的轉折依然感覺太刻意。〈死吻〉延續驚慄路線,這次的小品形式反而效果更好。〈雙面謎情〉的故事設定有點無聊,不好看。

來到最後一篇〈殘冬〉,終於看到一篇比較滿意的小說。整篇小說以書信形式撰寫,由日常生活到命案揭露,主角與讀者同步進行推理,合乎公平性,驚慄效果也強,是全書最好看的一篇。

林斯諺認為推理小說不一定見血,不一定有命案。日常推理要寫得精彩可能比有命案的推理更難,從《床鬼》一書看來,多篇日常推理的小說都只是發揮得一般,不算精彩。

我也買了林斯諺的另一本長篇小說《雨夜送葬曲》,即管看看長篇小說會不會比短篇小說出色。

書名:《床鬼》
作者: 林斯諺  
出版社:要有光 
出版日期:2017/11/27


---------------------------------------------------
官方故事大綱:
我是靜玟床底下的男人,生存在床板與地板所組成的棺柩裡,
品嘗著只有自己才能了解的愉悅與甜蜜……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豪華首見台灣單一推理作家企劃.一個短篇X一篇自序X一篇解說,共八位文壇名家專文連袂致敬:「我所認識的林斯諺……
  本土推理代表性人物林斯諺.創作生涯中題材最多變、最值得蒐藏的短篇詭計傑作選!
  不一樣的懸疑/獵奇/異色風格.共同點是驚愕翻轉的快感,與讀後上癮的魅力!
  〈床鬼〉:「我」是個日日夜夜躲藏在心儀女人床底下與她相伴人生的跟蹤狂,但她卻背叛我,帶回其他男人在床板上翻覆雲雨!我在一本名為《床鬼》的黑暗小說中讀見主角與我有類似的境遇,我決定仿效那位故事中的床鬼,以血制裁這對男女!然而一切發展卻脫離我的掌控……
  提子墨/專文解說
  〈愛的交點〉:我逐漸著迷於「謀殺專門店」網站的「推理擂台」討論區上認識的女性網友「夜雯」間的網路戀情,好不容易與若即若離的她見面時卻令我大吃一驚……
  紀昭君/專文解說
  〈戀愛密碼〉:大學推研社的兩位推理小說迷在暢聊推理時也開始仿效愛倫坡〈金甲蟲〉,使用暗號信迂迴表達心意。想明白對方的每一次答覆,非先解開規則相異的複雜密碼不可。
  伊格言/專文解說
  〈看不見的密室〉:在房門外、大門口有兩名證人的看守下,一名加州教授從自己的書房中離奇地人間蒸發!
  杜鵑窩人/專文解說
  〈眼中的殺意〉:角膜移植後的年輕女孩不斷看見恐怖的殺戮影像,據說這是捐贈者在被殺死前所殘留的畫面……她會因為這隻眼睛而被殺人鬼「屍體切割狂」盯上嗎……
  胡杰/專文解說
  〈死吻〉:女友麗雯初次帶我回到她與室友合租的陰森大廈,前陣子才有男學生在這裡神秘失蹤。甜蜜一吻後,她卻端出一盤讓我嚇得魂飛魄散的「料理」…...
  洪敘銘/專文解說
  〈雙面謎情〉:久別重逢的兩個老同學,聊起昔日的愛情故事,卻暗藏出人意表的性別翻轉陷阱……
  秀霖/專文解說
  〈殘冬〉:全篇以妹妹寫給哥哥的email體裁構成,原先是輕鬆活潑的大學新鮮人生活,卻慢慢走上殘酷、崩壞的岔路……
  凌徹/專文解說

2018/7/10

《本是同根生》:相濡以沫的親情

2


看到芝心世界介紹《本是同根生》(The Skeleton Twins)這齣電影,對故事感興趣,加上發現Netflix有,便立即找來看,果然沒有失望,是一齣溫馨窩心的小品。

電影講述一對孖生姊弟的重逢。曾經感情非常要好的姊弟因故反目,十年沒有聯繫,當姊姊接到弟弟自殺不遂的電話時,她自己也正在猶豫著要不要殺死自己。姊姊到醫院接弟弟出院,並且邀請他回家暫住,企圖開解弟弟。姊姊有一個疼愛自己的丈夫,看似家庭美滿,但到底她有甚麼心事導致她一直抑鬱?弟弟大情大性,處理自己的感情問題之餘,也試著解開姊姊的心結。
兩姊弟相濡以沫的關係令人看得溫馨,不管是萬聖節化妝夜遊、書櫃前談心事,還是咪嘴唱歌勁舞也拍得好看。電影同時挖掘兩人的秘密生活,逐步揭開姊姊幸福背後的隱憂和弟弟放不下的心結。

沒有波濤洶湧的劇情,卻依然扣人心弦。值得一看的親情小品。

---------------------------------------------------
官方故事大綱:
這對雙胞胎原本關係疏離,卻在其中一人自殺未遂後聚首。兩人不得不重新衡量自己的人生,同時努力修補破碎的親情。



2018/7/4

吃醋吃出存在感

0



吃醋是一種饒有趣味的情感,有別於嫉妒,我們不會貿然對一個陌生人產生吃醋的情緒,卻總是對在乎的人做出吃醋的行為,而且越在乎越容易吃醋。

因為在乎,所以害怕失去,又因為害怕失去,所以連一粒沙也容不下,過份擔心製造出無謂的憂慮,窒礙一段關係的正常成長。

一段健康的關係必須維持彼此的平衡,任何一方處於弱勢也會令關係失衡,愛戀關係如是,親子關係亦如是。

有些人誤以為醋意等同愛意,所以不但自己愛吃醋,還期望對方吃自己醋,於是經常做出反智行為,誓要令對方吃起醋來,彷彿只有吃醋才能吃出存在感,但真正的存在感是在愛與關懷之中孕育,而非曝露於擔驚受怕中。

又有一種人唯恐天下不亂,故意挑起別人的醋意,像喜歡恫嚇剛剛成為兄長的小孩,“你媽媽剛生了寶寶,你要是頑皮媽媽就只愛寶寶不愛你。”這些人嬉皮笑臉地向小孩灌輸父母的愛會被分薄的觀念,還對於成功令小孩產生危機感而自鳴得意,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危害別人的親子關係。

遇到這種人應該敬而遠之,即使對方份屬長輩,家長亦應捍衛自己的立場,斷然告訴對方大錯特錯,最重要是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愛只會有增無減,不管是他們犯錯,抑或有了弟妹,父母的愛一直都在。當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自然充滿自信,也就不那麼容易吃醋。

吃醋說不上是一種可愛的行為,雖然情侶間偶然吃吃醋勉強可說是生活情趣,但頻繁而極端的吃醋行為卻適得其反。當你以為吃醋代表在乎,吃醋吃到最後只會將你在乎的人越推越遠,然而,慣常吃醋的人通常看不出這當中的因果關係,即使到關係破裂依然認為吃醋有理,完全察覺不到本身的責任。

透過吃醋來刷存在感只會令對方疲於奔命,要是真的在乎一段關係,就應該拋開無謂的醋意,讓這段關係時刻充滿喜樂。


2018/7/2

《一念無明》:如果誰也沒有錯

2




《一念無明》雖是小成本製作,但在好劇本、好演員的加持下,構成一齣引人深思的好電影。

《一念無明》以躁鬱症為題材,曾經患過精神病的男主角住院一年後出院,被父親接回在劏房居住,男主角在思考如何面對未來生活的同時,亦不時憶起往事,逐步剝開過去的悲劇,但他能徹底走出陰霾,人生重現光明嗎?

電影拍得細緻巧妙,將一個可以極度煽情的故事拍得克制並不容易,這樣反而令觀眾反思精神病患的問題。

站在精神病患者和患者家屬的角度,遭受歧視當然不好受,曾經患過病,難道永遠也無法融入正常生活嗎?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回到正常的日子?

站在鄰居的角度,看過太多精神病患殺人的新聞,如果身邊就有一個患者,能不膽戰心驚嗎?這一刻正正常常,難保下一刻不會發狂,想生活得安心難道有錯嗎?

如果誰也沒有錯,那到底要怎麼做才對?

除了精神病問題,電影亦探討照顧長期病患的心力交瘁,如果觀眾看一會兒已感受到當中的困局,那每天都在照顧著長期病患的人到底承受著多少精神壓力?
---------------------------------------------------
官方故事大綱:
迴避還是直面,否定還是擁抱,放棄還是改變。
阿東 (余文樂 ) 患有躁鬱症,因父親離家不顧,獨力照顧飽受病患折磨的母親 (金燕玲 )。母子二人情緒互相牽引激化,猶如漫長的困獸鬥。一天,阿東如常替失禁的母親沖洗,拉䇩間發生意外,導致母親死亡。阿東的父親大海 (曾志偉 ) 驚覺一直逃避的問題發酵成了悲劇。獨居多年的他在愧疚和孤獨驅使下,應醫院建議,接阿東到自己的板間房暫住。
故事從這裡開始。兩個背負䗻重愧疚的大男人只剩下對方,對方卻是自己最不能面對的過去。當二人一步一步走出過去的陰霾和枷鎖,在狹縫間建立關係,更大的壓迫卻來自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