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不斷追求進步的過程,當然不是分分秒秒也要進步,一路向前衝多累啊,適當的時候走慢一點甚或躺平有其必要性,休息過後才有力量走更遠的路,然而,追求進步的心絕不能停歇,否則人生便會變得淡然無味。
躺平只是一種選擇而非唯一選項,躺夠了就該站起來,不一定需要全力打拼,但總不能一輩子躺在同一個地方,否則很容易被日子活埋。
為什麼需要進步?舉個例子吧,就像你拿著一筆退休金,要是完全不投資增值,本金會不斷被生活蠶食,越用越少,不足以讓你安逸生活到百年歸老。同理,長期不進步的話人會慢慢凋零,直到枯萎,所以怎能容許自己不進步呢?那等於違反本性,違反人生的意義。
這裏說的進步,不一定指事業上的成就或是家庭上的圓滿,工作愉快有滿足感遠比升職加薪更有意義,當然,從現實層面看,升職加薪更實際,可是我們所追求的進步,應該更偏向內心層面,如何提升自我、如何照亮別人才是人生的重點。那些權力財富不會刻在墓誌銘上,我們付出和得到的愛才會成為印記刻在別人心裏。
有些人不但追求自我進步,還要求別人進步,尤其是家長總忍不住鞭策孩子,要求對方達到自己的標準。問題是,家長本身有在進步嗎?
家長要求孩子進步的同時,自己也不能固步自封。在教養路上,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難處和煩惱,不能永遠用同一套思維處理親子問題,一發現此路不通便得另覓新路,陪著孩子成長和進步,自己也必須不斷學習,孩子由懵懵懂懂學會獨立思考,家長也要在摸索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父母。
人生很長,要走得遠,便得拿出走得遠的魄力,不必立即變強大,但需要一點一點進步,在人生每個階段成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