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15

關於我和栗子妹的點點滴滴

0






我知道我必須寫點什麼紀念栗子妹,不過知道她的死訊以來,我一直在逃避這件事,害怕挖掘太深的記憶會繃不住。不過,今天出席她的告別式,不能再拖了,可能寫得有點混亂,只能說就算經過十多天的沉澱,我還是很難整理出有條理的文字。

跟栗子妹認識於Yahoo Blog年代,Yahoo Blog於2005年面世,說起來我跟栗子妹也認識了近二十年,甚至曾經相約見面。因為我們都喜歡電影和閱讀,便頻繁地交流。Yahoo Blog於2013年關站,我和栗子妹都搬到Blogger,並為更方便聯繫,我們開始在Facebook messenger聊天,大多是交換電影和閱讀情報,誰看到好看的書/電影都會第一時間向對方分享。

第一次見面是2014年,我一家三口去香港跟她吃了一頓飯,當時女兒還只有兩三歲。第二次見面跟另一個同樣由Yahoo Blog年代已認識的芝一起,三個人聊得很愉快,後來我們三人就在Facebook messenger建立了一個聊天群組,除了聊書和電影,也會談到許多生活日常。栗子妹是補習老師,所以女兒有數學疑問,我甚至會向她請教。我寫小說有困惑也會跟她們談論,出版小說,她們也會第一時間買來看。老實說,除了丈夫以外,跟我交流得最多的人就是栗子妹和芝,開心與不開心的小事,我都會在群組裏跟她們說,在交流之外成為我的樹洞。

有一次我寫專欄時寫最好的朋友,當時我想,曾經跟我要好的朋友,可能一年只會有三、五次的交流,但我跟栗子妹和芝卻幾乎天天聊天。雖然不算是「現實中」的朋友,但這樣的交流頻率,確實無出其右。

栗子妹非常愛書,每次看到精彩的書和電影,栗子妹都會跟我們分享,她甚至跟我分享她的電子書書櫃,直接讓我看她買的書。當初是我介紹她看電子書的,最開始她有點抗拒,但後來入坑後成為最積極推廣電子書的一員。她加入Facebook的Readmoo讀墨×mooInk 線上討論區後,在討論區非常活躍,經常跟犢友交流和推書,她曾經因為太愛一位香港作者的書,甚至自費辦送書活動,只為讓更多人看到這本好書。

她離世後,我在該討論區貼出她的死訊,大量犢友反饋,可見她在大家心中確實是一個很好很好的讀友,如果她還在,必然會繼續跟大家分享更多閱讀心得,她買了很多書還沒來得及看呢。事實上,她跟我們最後的談話內容是她想在讀墨充值,但因信用卡原因失敗,可見她在最後一刻心心念念的事情還是閱讀。

我們還會談投資,因為近年她成為自由工作者,因此積極賺錢爭取財富自由,晚年生活安穩。只是我們都沒想過她並沒有晚年。以前我一直以為她比我大,因為她處處表現成熟,像一個大姐姐那樣為我們分析利弊,到今天出席告別式時才知道她比我還要小,真的走得太突然了。

談一談最後一段日子吧。她在我們的聊天室最後的留言是8月5日,之後不管我和芝說什麼她也沒有回應。最初是芝發現不對勁開始聯絡她,可是即使Whatsapp她也一直是單剔狀態,打電話給她是關機狀態,電郵給她也沒有閱讀。

這當然不對勁啊,她之前完全沒有提及她要遠行,況且就算有遠行,也不至於完全聯絡不上。她家中有一個患病的母親,她曾經為如何照料母親的飲食而大費周章,因此我認為她不會一聲不響便遠行。

一個星期一個星期過去,依然沒有她的消息,我和芝都急得團團轉,商議後我甚至經網上向警方報案,不過警方最後回覆這是失聯而不是失蹤,因此不受理此案。由於我們都只知道她的英文名而不知道中文名,只知道她居住的地區而不知道地址,當然也沒有她家人的聯絡方式,一旦無法透過手機聯絡她,我們真的沒轍了,一直在想各種辦法尋找她的中文名,例如聯絡她的舊同事,致電某區的多間補習社企圖得到她的消息,甚至想過要找私家偵探協助尋人。

這段期間我們想了很多可能性,我幾乎每晚都揪著心思考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在這情況下,其實很難有樂觀的想法,所以早有著最壞的心理準備。

終於,在9月3日收到她的死訊。訊息是由她的補習學生父親發來的,他向曾經在她手機留言的朋友發出訊息,總之她在 8月初發病後一直住院,最終延至當天不治。

如果她最後能戰勝病魔,突然在群組現身說病了一個月終於康復該有多好,可惜奇蹟沒有出現,她不會再出現在我們的群組中。

今天是她的告別式,其實上周五才收到通知,請假有點太急,幸好最終假期通過了,可以來見她的最後一面。

最後的最後,她還在給我們上課,她的死亡讓我有許多感悟,其中一點當然是要把握時間將想做的都做了,反而沒有必要做太長遠的規劃。我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但也不可能認定自己會有無限的時間,所以該做的就趕快去做。

在我所相信的靈魂學中,這邊的死亡是另一邊的出生,她現在大概在適應新形態的生活吧。等有一天我們再相遇,可以繼續聊書和電影呢。 

You Might Also Like
JOIN THE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