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

人在迷惘時很容易失去決策能力。
面對眾多選擇,怎麼選好像都有缺失,因為選了這個可能,就意味著失去其他所有可能,誰能確定哪一個才是最好的選擇?擔心會做錯決定,於是猶豫不決,尤其是涉及影響人生走向的重大決定就更加為難,甚至有點縛手縛腳。
不是做不了決定,只是沒有信心自己選得對,萬一選錯了怎麼辦?信不過自己,只好問別人,畢竟自己一個人的想法難免有盲點,考慮的因素未必全面,因此想聽聽別人的想法,希望對方能給出另一個角度的意見。
雖然說是尋求答案,實際上卻是尋求認同。到底要怎樣選擇,心裏早有傾向,只是有點不確定,這個決定真的正確嗎?因為不那麼肯定,才想知道別人的想法,要是對方的想法跟自己一樣,那自然能加強作出這個選擇的決心,就這樣決定吧。萬一對方提出相反意見,心情必然忐忑,自己的選擇不好,難道對方的選擇就正確嗎?
翻來覆去,不管對方說什麼心裏也在抗拒,因為你想要的根本不是當頭棒喝,只是想有人告訴你,這樣走下去便能通往美好的未來。問題是,未來是否美好,不是因為你今天作出什麼決定,而是你在作出決定之後抱持什麼心態走那條路。
每次有人問我意見,我也盡可能避免說出自己的想法,因為我的想法完全不重要,我又不是要走那條路的人,憑什麼將我的想法加諸在別人身上?我會盡可能客觀分析,並嘗試帶領對方重新思考核心問題,而那個核心問題正是內心的真正想法。
不清楚內心想什麼?只需簡單回答自己一個問題,要怎麼做才能令自己開心呢?這應該是作出選擇的終極目標。
與其尋求別人的認同,不如撫心自問,答案一直在自己心裏,只有你才能給出最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