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22

我在小說中活出第二人生

0




 

《我等待的明天》已完成連載,可以一口氣看到結局啦。

今天想說一說,我之所以喜歡寫小說,最大的原因是我可以透過小說活出第二人生。

最開始寫小說時我還是初中生,青少年有許多壓抑,我透過小說轉化情感,長大後面對生活裏的各個坎,依然選擇寫小說來安撫自己。縱使世界很不堪,我還能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

後來生活逐漸取得平衡,我再也沒有寫小說來平衡心理的需要,而繼續寫小說已經由一種需要變成一種挑戰,如何從零開始建構一個完整故事呢?中間的諸多選擇猶如上帝在安排所有人的人生,在安排小說人物的際遇和命運時,我彷彿在填補自己的第二人生。

《我等待的明天》講的是歸零再出發。要是我現在的人生歸零,而我可以不理會專業和能力隨意挑選另一種職業,我會當上什麼呢?

我會想成為室內設計師啊。我不能說在現實中百分百沒可能,不過必然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以現在我的狀態來說難以實現,然而,我這樣的願望卻可以藉由小說主角來實現。

於是我讓女主角由酒店從業員轉變成室內設計師,實現我所期望的第二人生。

雖然只是寫小說,但其實要做很多研究,因此我費了很大力氣才寫得出來,即使只是紙上人生,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實現。

重點是,我寫了四個角色的人生重啟,除了室內設計,其他角色都各自朝著夢想努力,像是漫畫家、演員和網紅。這些職業我完全沒可能當得成,所以寫寫自己也開心。

雖然寫作的過程不容易,不過能夠寫出追夢的過程讓我非常享受,自己做不到,但筆下的人物做到了,自己還是可以得到幸福感,也希望能將這份幸福感帶給讀者。

在這個快時代,讀小說的人越來越少了,要吸引人在一個網站追看連載小說更不容易,所以有時候我會想,如果都沒有人看,堅持寫小說真的有意義嗎?

有意義的,至少對我自己來說,每完成一篇小說都對我意義非凡。

每五的晚上,來讀小說吧。

小說連結:https://www.mirrorfiction.com/book/39175

2025/8/5

離婚的第一個步驟是什麼?

0




 


Zoom image will be displayed
Zoom image will be displayed
Zoom image will be displayed
Zoom image will be displayed
Zoom image will be displayed
Zoom image will be displayed

這是一個關於離而不分的婚事,這是一個關於重新開始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友情和力量的故事。

希望一直都在,人生隨時都可以重啟。

我等待的明天》正在鏡文學連載中。

小說網址:https://www.mirrorfiction.com/book/39175

2025/8/1

歸零再出發的《我等待的明天》

0




 

我最新的連載小說《我等待的明天》已於七月上架鏡文學,因為屬連載性質,想等連載內容多一點才向大家介紹,所以等連載滿月才正式公佈,大家都去鏡文學看我的最新連載小說吧。

之前我寫的小說會寫得複雜一點,結構、敘述角度、時間線不一定是線性的,這樣的寫法其實很累,因為需要大量設計,寫起來難度較大。

這次再寫長篇小說,希望是一個更簡單直接的故事,全程直線,不扭轉,不玩結構,不玩時間交錯,希望讀者讀起來會更容易投入到小說世界中,更容易愛上角色。雖然線性結構似乎更容易寫,不過這篇小說寫來一點也不輕鬆,先不說後來我改了多少遍,就在寫的過程中因為涉及我不認識的範疇而需要查找許多資料,再融入到小說中,我還是花了很大的氣力。

《我等待的明天》的主題是「歸零再出發」,在人生跌到谷底的時候,要如何讓自己重新站起來呢?又是什麼讓我們決定離開原來的軌道,走到另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上?人生不一定一成不變,也不一定需要突破,最重要是能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我等待的明天》講述四個在機緣巧合下住在一起的主角如何互相療癒,互相救贖。一對離婚卻依然同住的夫妻,一個迎來憂鬱的堂弟,一個讓因火災無家可歸的朋友暫住。兩男兩女在生活中慢慢打開各自的心結,陪伴對方走出幽暗,最終發現,人生什麼時候也可以重新開始。

劇情就不多介紹了,總覺得知得越少,閱讀的時候就更有趣味,反正就像看著一班朋友如何克服。《我等待的明天》是一本有關友情,有關勇氣,有關重新振作的小說,充滿療癒元素,在寫作過程中為我帶來鼓勵,也希望將力量傳遞給每一個讀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就算面對相同的處境,也可能因為不同的反應而得出不同的結果。沒有百分百的正確,當然也沒有百分百的錯誤,就算兩個人走到離婚這一步,也不表示當初選擇結婚是錯誤的。

人生啊,每一步都算數,就算走錯了,也必然有其意義。不管發生多糟糕的事,結果也必然有利於自己。

允許自己向下沉,同樣要允許自己重新站起來。

一起來看看四個主角如何歸零再出發吧。

鏡文學連載網址:https://www.mirrorfiction.com/book/39175

2024/10/21

像蝸牛一樣寫作

0




 

先宣佈一下,我終於寫完了最新的長篇小說。一開始計劃在半年內寫12萬字,意味著一個月寫2萬字、一天700字左右就好,不過寫到中段發現情節太多於是將字數增至15萬,既然這樣就多花一個月寫作吧,預計完成日期是10月,只是寫到最後發現情節太多需要再增加字數。雖然如此,還是不想再拖下去,所以每天增加寫作量,結果提前十多天完成,終於可以煲劇了。這段日子我一直沒怎麼看電視和電影,壓抑太久,而為了能盡情看電視才加速寫作進度。

先撇除構思階段,我是從3月開始動筆,一開始不太順利,甚至試過推倒重寫,所以3月時寫了不足一萬字,之後4–6月以每天平均700–800字的數量增加上去,7月和8月因為暑假去旅行等關係有多天沒寫作,進度大落後,為了如期完成,9月和10急起直追。

如果我一開始就以9和10 月的速度寫作,說不定4個月就能將小說寫完,不是完全做不到,但不想迫得太緊。我日間要上班,只能在晚間寫作,700字我可以輕鬆完成,但2000字的話壓力就來了,我可是一個喜歡完成任務的人,將任務設得太難大概會吃不消吧。

朋友問我每晚花多少時間寫小說,這很難說啊,因為我坐在電腦前,絕對不是專心寫作。

我總是將電腦屏幕分割成兩邊(我使用27吋iMac),一邊開著寫作軟件Scrivener,一邊開著youtube看陳楚生的演唱會或其他演出,邊聽邊看邊寫,噢,對,我寫這篇小說時,全程聽著陳楚生的歌,這一向是我的寫作習慣,寫作時只聽一個歌手的歌。

除此之外,我在寫小說的同時還會看書(有時還不止看一本)和打機,當我同時在做很多事情時,我很難說自己到底每晚花多少時間在寫小說這件事上。

總之,我每晚堅持寫作吧,因為一旦有一晚斷了,惰性隨即佔據我的理智,會想一直懶下去,這樣可不行,所以必須天天寫來維持手感。

我一直覺得,像我這樣每晚只寫數百字實在太慢了,這速度大概像蝸牛一樣,慢慢的向前推進,不過即使如此,慢慢推進的結果還是將小說完成了,所以堅持真的有用。

這一次我基本上按照最初的框架完成,一開始寫得特別慢是因為還未進入狀態,人物的鋪陳有點慢,總是有一種見步行步的感覺,但到了中段,角色成形,之前構思好的情節逐點放進去,推進自然快一點,去到最後兩章時,每一章包含什麼情節都確定了,我只要填滿那些情節就行,這時寫得特別快。

這只是第一稿,修稿時想再壓縮一下,譬如前段寫了的人物在後段沒再出場就索性刪掉吧,讓小說緊湊一點,而且寫到最後我跟所有角色都建立了一定感情,回頭再看前段應該可以改得更順手吧。第二稿能否改得好可能才是重點,也不排除要再改第三稿,總之現在只是第一個階段,跟定稿還有一段距離。

雖然如此,我還是決定先好好休息一個月,追回一直想看但沒時間看的電影和劇集,讓腦袋清空一下再繼續修稿吧。

現在苦惱的是,我應該先追哪些呢?實在累積了很多想看的電影和劇集啊。

2024/6/13

【短篇小說】天涯凝望

0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致南是一個高度敏感卻毫不敏銳的人,每次周遭出現一點微小變化都會對他做成極大困擾,因為他會察覺到異樣,卻無法說出哪裏不妥。

他的口頭禪是:「我有一種異樣感。」

朋友對他這個口頭禪早已見怪不怪,因為他可能會為某個女同學剪了瀏海而產生異樣感,卻說不出她的髮型有所改變,不過也有一些令人不安的異樣感,像他有一次在上學途中停下來,站在行人路說有異樣感,同學拉著他回校,因為再不走就要遲到了,結果下課時他們發現致南早上站立之處圍了封條,原來中午發生交通意外,一輛汽車失事撞上行人路,三人受傷,一人當場死亡。

這件事讓大家心裏發毛,以為致南有預言死亡的能力,不過事實是這個路口的交通燈壞了才令致南產生異樣感。朋友知道原委後不再對他的所謂異樣感有任何期待。

因為他的敏感體質,有時他能感受到別人向他投來的目光,許多時候一回頭就看到別人盯著他看,不過最近他感受到一種異於平常的目光,那是一種長時間的凝視,帶有一份灼熱的感覺,雖然感受不到任何惡意,卻讓他心裏毛毛的,因為他無法找到目光來源。

第一次感受這種灼熱的凝視是在十三歲那年,當時他在公共泳池游水,那天人多擠迫,他游了一會便停下來在池邊休息,突然感受到有人凝望著自己,他四處張望,四周都是泳客,卻沒跟任何人對上眼,大家都專注游泳或戲水,根本沒有人注視著他。

正因為他四處張望才發現一個女孩在泳池中央遇溺,都說他是一個高度敏感的人,所以遠遠看一眼便察覺不妥,而女孩身邊的眾多泳客始終沒注意到他半沉在水裏,已經失去意識。大家可能以為女孩只是在練習閉氣潛水,沒料到身邊正發生遇溺事件。

致南二話不說游過去將女孩救起來,此時救生員才如夢清醒。

待救生員接手後,他退到一旁,多人圍觀救生員為女孩急救,就在這時他再次感受到灼熱的目光向他投射過來。他回過頭,身後一個人也沒有。

就在救護人員趕到現場時,他感覺到那目光消失無蹤。

那個女孩醒來後,她的父母一再向他道謝,致南這才意識到自己救了一個人的性命。意識到平凡的他也能夠成為救人英雄,心態從此改變過來,做事變得果斷堅定,行動力更強,所以那天他不但拯救了女孩,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三年後,他在準備向插班生穎蕾告白那天,再次感受到被人長時間凝望的感覺。這感覺令他十分不自在,尤其是這天他打算告白,絕對不想被人窺視,然而,他連告白的台詞也寫好了,如果因為不存在的目光而延後行動,說不定勇氣會變成洩氣,從此失去告白的動力。

他必須按照計劃行動。

致南暗戀穎蕾超過半年,一個星期前他偶然得知穎蕾喜歡看恐怖電影,而最近剛好有一齣恐怖電影上映,她問了多名女同學卻沒有人願意陪她看這齣恐怖電影。

致南知道後立即立即想到順理成章的發展。

約會。恐怖片。驚呼。保護。告白。

那真是可一不可再的機會,三天前他找來好友阿平在穎蕾旁邊上演一場戲。

「記得星期六下午看電影啊。」致南對阿平說。

「哎呀,你不說我都忘了,星期六下午我媽要我照顧妹妹,我不能出來啊。」阿平雙手合十,向他擺出一副歉疚的模樣。

「戲票也買了,你帶她一起來看嘛。」

「那齣是恐怖片啊,我怎麼可能帶妹妹看?而且據說那電影超級恐怖,她一定怕死了。」

致南裝出苦惱的樣子,「那怎麼辦?現在也不可能找到別人看,只能浪費掉戲票囉。」

穎蕾一如預期地插嘴,「不如將那戲票賣給我吧。」

「咦,妳有興趣嗎?」

「嗯,我本來也想看那電影,不過一直找不到人陪我看。」

「那實在太好了。」致南隨即從錢包中取出戲票遞給她。「送給妳。」

她拿出錢包想將戲票錢還給他,他立即拒絕,「我怎麼可能收妳錢?妳願意接收這張戲票已經幫了大忙。」

她對他嫣然一笑,「那我不客氣了。」

看到她的笑容,致南心神蕩漾,暈頭轉向。

總之,這是他們第一個非正式約會的日子,他已經準備好要向穎蕾告白,所以管他有沒有被人窺視,一於行動到底。

一切大致上按他的預期上演,他們的確約會看恐怖電影,然而,驚呼的人是他而不是穎蕾,原本想說在她害怕得掩面時借出手臂給她靠過來,但他自己卻害怕得縮起身子,弱爆了。當然,他可以推說因為他在看電影時一直感受到背後那神秘的目光才令他特別敏感,但害怕就是害怕,他不想隨便找藉口。

當他在另一個驚嚇位嚇到再次尖叫時,他突然感受到穎蕾將手覆蓋在他的手背上,用力地握著他的手,似乎要安憮他的不安。

他的心跳加速跳動,應該快了一倍吧。在下一個驚嚇位時,他用另一隻手覆蓋在她的手背上,而她完全沒有抗拒。

電影結束播放時,他在她的耳邊說了那句反覆練習無數次的話。

她沒有回答,卻將手抽出來再放在他的左手底下,跟他十指緊扣。

如果有人聽到他的心聲,應該會聽到他在興奮尖叫「我成功了。」

就在這時候,他感受到在隱蔽處投來的目光跟他一樣伴隨著興奮的心情。

不管是誰的目光也好,至少對方應該是友善的。

那天他實在太興奮了,沒注意目光在何時消失。

這之後有一段很長的日子致南沒再感受到令人在意的目光,日子平凡地度過,他跟穎蕾發展順利,她絕對是他的理想情人,他用心愛著她,也感受到她的愛,認定她將會是他的妻子。

大學畢業前,致南向多間公司寄出求職信,大部分石沉大海,於是他努力考公務員,但他的考試運非常不滯,就算筆試合格,面試結果也令人遺憾,倒是陪他一起考試的穎蕾一擊即中,很快當上公務員。

致南不是完全找不到工作,但都是小公司的小職員,薪金比穎蕾還要低。

他本來不想將就,怕穎蕾看不起他,可是沒工作比收入低更可怕,於是他最終選擇了在規模最小但具發展潛力的貿易行工作,老闆大概三十歲,很有拼勁,而且腦筋非常好,是他見過最有想法的人。他因為喜歡這老闆而選擇這份工作,當時公司連他在內只有六個職員,大家感情融洽,也願意為公司打拼。

老闆的想法有時候很瘋狂,下屬想方設法將他瘋狂的想法付諸實行,這當然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他們沒日沒夜地工作,只要有更好的想法便立即推翻之前的成果,只求盡善盡美。雖然辛苦得要命,卻樂在其中,工作上取得的滿足感完全戰勝身體上的勞累。

然而,另一個沉重的代價是,他因為工作冷落了穎蕾,但她從來沒有埋怨,以致他從來沒放在心上。直到這夜穎蕾向他提出分手,他才驚覺到事情已經沒有轉寰餘地,虧他還一直強調自己敏感度高,任何微小的變化也逃不過他雙眼,根本完全失靈。

這時候他再次感受到背後那灼熱的目光。

為甚麼偏偏要在這個時候出現?他忙著消化穎蕾跟他分手的消息,完全沒心情在意那目光。

致南沒有強行挽留穎蕾,也許跟他所感受到的目光有關,他無法在被「監視」的情況下,放下身段哀求女友不要離開他。

穎蕾離開後,他跌跌撞撞回家,就算回到家,依然感受到背後有些甚麼,與其說是「監視」,不如說是「陪伴」吧。

在這個寂寞的夜晚,就只有他和這目光。

他突然想起這目光見證了這段愛情的開始與終結,真是令人懊惱的巧合。

不過,他還是感謝這目光出現在他失戀的日子,讓他感到自己並不孤單,要不是這樣,說不定那天他會萬念俱灰做出什麼傻事。

失戀後的致南更投入工作,帶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決心奮鬥。

老闆注意到致南的努力和能力,當他決定開設新公司時,第一時間找致南做總經理。

致南喜不自勝,不過上任後才發現雖然名銜是總經理,實在上卻要處理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務,跟賣命沒兩樣,不過他十分感激老闆的提攜,讓他有機會擺脫小人物的命運。

有時命運真的很奇妙,如果他一開始就在大公司當小職員,他最少要工作五年才有升職機會,就算工作到退休也沒可能成為總經理。

雖然現在公司的規模小,但他有信心將來會有令人讚嘆的發展,而且他在過程中不但學到許多做生意的竅門,也大大提升自信心,日後就算另謀發展,也不怕找不到出路。

他和老闆花了五年時間,將兩間公司由小型企業發展成中型企業,員工人數增加十倍。

致南一直沒有談戀愛,一來工作太忙沒時間,二來也沒再遇過讓他動心的女人。

在那個難得休假的周末下午,他突然感受到久違了的目光,即使人在家中,卻始終感覺到背後的不自在,這不自在的感覺引領他忽發奇想,而念頭才剛產生,手機便響起來。

他在接聽之前就猜到是穎蕾打來的。

除了第一次在泳池以外,他每次感受到背後的目光都與穎蕾有關,像受到命運感召一樣,那夜他跟她見面,她提出復合,他馬上同意了。

穎蕾是他想娶的女人,就算分開這麼多年,這個想法依然沒有改變。

再次見證他跟穎蕾重要時刻的目光,會是來自愛神嗎?

這個想法有夠浪漫的,他喜歡。

後來當他跟穎蕾結婚,以及兒子出生那天,他都能感受到既熟識又陌生的目光。

愛神有這麼閒嗎?

現在回想起來,倒是有點慶幸在這些重要時刻有著這看不見的「存在」陪伴著。

他和穎蕾婚後過著他一直夢寐以求的生活,簡單安逸,兒子雖然不算聰明,但從來不用他們操心。

公司上了軌道之後,他反而沒以前那麼忙碌,年紀開始大,要衝的話還是留給年輕人吧。

就這樣迎來最後一次目光,當天是他跟穎蕾結婚二十周年紀念,他以為愛神又來做見證。

這天他一早訂了兩百枝玫瑰送到她的辦公室,她收到後甜絲絲地打給他:「會不會太誇張了一點?」

「才不誇張,妳嫁給我二十年了,我是要有多大的福份才能娶到妳。」

「怎麼越老越口甜舌滑?」她嬌嗔。

「我只是越老越誠實。」

這是他跟穎蕾最後的對話。

一小時後,致南因為心肌梗塞離世。

***************************

致南似懂非懂地盯著自己的身軀,疑惑著自己是不是死掉。

就這樣死了嗎?

他有點不甘心,卻又無可奈何。

指導靈現身,指引著他步向白光。

噢,這就是傳說中的白光嗎?

他問指導靈。

對方點點頭,告訴他在走進白光時會讓他回顧一生重要的時刻,他的腦海中全是穎蕾,很抱歉就這樣離開她,至少該讓他們好好慶祝結婚二十周年啊。

儘管依依不捨,他還是踏進了白光。

第一個出現的人生片段是他在泳池救人的時刻,第一次以旁觀者的目光凝視自己,令他好奇不已,雖然已經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甚麼事,他還是熱切地盯著自己看,泳池中十三歲的少年突然四處張望,彷彿在搜尋甚麼。

縱使過了這麼多年,致南依然記得當時他之所以四處張望,是因為他感受到有人在看著自己,並且因為四處張望才察覺到那個遇溺的女孩。

直到現在他才終於知道,那目光原來是他自己,所以不是愛神,由始至終都是他自己。

在他的人生旅途中,早就感受到自己在死亡以後回顧一生的時刻。

這實在太誇張了,枉他還一直以為是愛神呢。

女孩被救上來後,致南注意到旁觀者中有一張熟悉的臉孔。

以現在的認知來看,這張臉對他來說熟悉不過,但在當時,他怎麼可能想到這個人在許多年之後會成為他的妻子。

原來這是他跟穎蕾第一次碰面的時刻,之後他陸續回顧自己跟穎蕾告白、分手、復合、結婚和兒子出生的重要時刻。

所有謎團已經解開,他人生中每個重要時刻都有著穎蕾的存在,實在太棒了。

他在喪禮那天出席自己的喪禮,看到穎蕾和兒子哭成淚人,他卻無法好好安慰他們。

「謝謝妳陪我走完這一生。」他在穎蕾的耳邊說:「要好好過活啊,不管過多久,我也會在這邊等妳。」

穎蕾突然用手摸一下耳珠,皺起眉頭四處張望。

咦,是能夠感受到我嗎?

致南不禁雀躍起來。

「我就在妳身邊呢。」他溫柔地說,希望能為穎蕾帶來最後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