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8

成為母親十周年

0




 

另一種人生

我不會說我的人生不再是我的,因為不管發生甚麼事,這依然是我自己的人生,這點不應該因為我成為母親而改變。可是,生下女兒的我,必須對她的人生負責啊,所以我的人生,不止是自己的人生。

我在女兒身上看到自已的問題

反叛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有一種堅持

能夠成為母親,這十年實在太美好了,雖然會有勞心勞力的時候,但還是很感恩有這樣的機會,謝謝你來當我的女兒。

2021/12/22

擺脫不了的小學生行為

0




 

Photo by yang miao on Unsplash

有些人表面看來是一個成年人,但骨子裡卻跟小學生無異,一把年紀依然擺脫不了許多小學生行為。

例如他們不喜歡某人便不讓別人喜歡對方,如果有人跟對方來往便連這人也一起絕交,他們以為這是立場鮮明,實情是懶得判斷是與非,無視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

例如跟同事吵架後從此不跟對方直接對話,有工作往來便找別人傳話,加重身邊人的工作負擔和情緒負擔。

例如喜歡討價還價,給他們每件工作也習慣性地表示工作量太多做不來,就算不減一半,減十分一也好,總之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完完整整做好一件工作。

在旁人眼中,這些行為都非常幼稚,偏偏這種人自我感覺良好,任性地放飛自我,完全不管是否對別人做成困擾,面對這種人大概只能一笑置之,因為跟對方計較的話,也顯得自己幼稚起來。

然而,有另一些小學生行為,小孩做的話還勉強可以原諒,但大人有這些行為絕對需要嚴懲,像是如廁後弄髒廁板卻一走了之,完全沒想過要為自己做的事負責任;像是借用別人的東西卻不好好珍惜,弄髒弄破甚至弄丟,卻依然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像是在食肆看手機時大聲播放影片,看電影時悠哉地講電話,見到人龍便想方設法插隊。

作為一個成年人,怎麼好意思要別人為自己善後?弄丟了別人的東西又怎麼過意得去?連簡單的公德心也沒有,活了這麼多年是白活的嗎?

跟這些長肌肉不長腦袋的人相處,最好真的把他們視為小學生。小學生最怕甚麼?當然是怕被罵被罰,既然他們恬不知恥,也實在不用顧慮他們的顏面,直斥其非就好,縱容這些行為最終只會苦了自己。

長不大的成年人絕對不會讓人覺得可愛,如果對方堅持不長大,務必敬而遠之,少接觸為妙。

2021/12/15

沒有責任感的人

0




 

Photo by Jacob Norrie on Unsplash

假如問我最討厭甚麼人,我肯定毫不猶豫說是沒有責任感的人,簡直恨得咬牙切齒。

以前也許沒有認真思考為甚麼我會如此討厭沒有責任感的人,明明還有很多行為令我討厭,卻沒有一個行為能超越這一點。直到多年以後,我才意識到我之所以討厭沒有責任感的人,大概跟原生家庭有關,雖然我一直表現不在乎,但被拋下的人對人性的不信任從那個時刻埋下種籽,漸漸生根萌芽,再演變成對沒責任感的人的仇視,再沒有退路。

要麼從一開始就不要扛上責任,否則無論如何必須承擔到底。這是我做人的宗旨,因此對那些丟下自身責任不管的人,除了鄙視還是鄙視,根本罪無可恕。

似乎太激動了。其實我知道對大多數人而言,欠缺責任感是被允許的小事,所以要是有人在分配工作後表示不懂得做、沒時間做,甚或悶聲不響直接不做,最終也一定有人悄悄將工作完成,於是漸漸發展成一種默許,無能的人繼續無止境地無能下去,而能者之所以多勞,並不一定因為他們的能力過人,而是歸因於他們無法抗拒的責任心。

明明不是自己的責任,但就是看不過眼工作完成不了,只好連別人的責任也扛起來。工作完成後,沒有人會向你道謝,受你幫助的人才不會呢,他們只會沾沾自喜有冤大頭自告奮勇;老闆也不會感謝你,他才不關心工作由誰做。此事太悲涼,以至你連不忿的情緒也無力湧現。

沒有責任感的人連羞恥心也變得薄弱,因為稍有羞恥心的人絕對不會將爛攤子留給別人,而一個欠缺羞恥心的人完全不值得尊重。

我無法理解為甚麼有人能夠容許自己不負責任,更不能理解容許這種人存在的社會。對於不負責任的人,最好放逐到無人島,讓他不得不對自己負起責任。

2021/12/8

我們都有說不的權利

0




 

Photo by Isaiah Rustad on Unsplash

我已經分不出自己到底是不習慣說不,還是不喜歡說不。

反正結果都是一樣,只要別人向我提出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也不管我心裏願不願意,到最後總是半推半就答應下來。

一旦被別人看穿我個性上的軟弱,便隨即陷入被予取予攜的困局,對於別人提出的要求,我一直不好意思拒絕,明知理虧也盡量滿足對方,結果委屈了自己,對方卻不見得感謝我,做得好彷彿理所當然,做不好卻被埋怨甚至被迫背上黑鍋。

受了一次又一次教訓之後,我才終於醒覺,我最應該善待的人是我自己,於是我試著學習說不,卻發現原來好難啊。

本來,面對任何請求,我們都有“答應”和“拒絕”的選項,可是在兩個選項之間,卻有多個因素在拉扯,導致我們無法隨心所欲作出選擇。

對方向你提出請求時,自然是預期你會答應,點頭答應當然容易,可是答應以後卻是沒完沒了的糾纏,因為只要答應一次,往後的請求只會有增無減。要是選擇拒絕,卻必須想好拒絕的藉口,彷彿沒有合理解釋便不像話。

然而,為甚麼拒絕別人必須要有正當理由?拒絕就拒絕啊,明明是對方找你幫忙,怎麼會演變成拒絕幫忙像是虧欠對方?

以前我對別人的請求總是來者不拒,大概因為我害怕說不以後會失去對方的愛,我甚至連毫無交集的人也不想得失。但這不是本末倒置嗎?我本來就不需要對方的愛啊。

在能力範圍之內,在符合意願的情況下,幫助別人絕對是美事一樁,但請記著,我們都有說不的權利,千萬不要為了滿足別人而勉強自己做一些違背意願的事,那才是愛自己的表現。

你值得被愛,但那應該是你重視的人的愛,以及你對自己的愛。至於其他無關痛癢的人,你根本毋須放在心上。

2021/12/4

2021/11閱讀總結

0




這個月共看了20套、共27本書,其中有9本是繪本,9本是漫畫,1本是圖文書,小說則看了8本,有厚有薄,這個閱讀量在我瘋狂寫小說的日子,算是爆量了。

女兒小時候跟她看繪本《媽媽變魔術》時就覺得有趣,後來無意中借來《不老才奇怪》覺得很有共鳴,再發現童嘉原來出版了很多本繪本,於是立即全部借來看,這樣便出現一口氣看掉她的繪本的情況。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84》。

五月的閱讀主題是改變未來,所以看了《時空旅人的沙漏》和《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

六月的閱讀主題是殺死小說家,所以看了《直到殺了我最心愛的小說家為止》和《4012號室》。

七月的閱讀主題是家人的定義,所以看了《拼裝家庭》、《小雪:被愛的條件》和《接棒家族》。

八月的閱讀主題是雙胞胎,所以看了《換身雙子》和《最親愛的我們》。

九月的閱讀主題是音樂,所以看了《蜜蜂與遠雷》、《尋琴者》和《一弦定音》。

十月的閱讀主題是死亡與靈魂,所以看了《甜蜜的死亡氣息》、 《鬼要去哪裏?》1–2、 《送葬協奏曲》、《百鬼夜行誌:幽遊卷》、《靈魂交換所》、《從未知中解脫》、《靈界散步》和《魂囚西門》。

十一月的主題其實有兩個,正式的主題是記憶障礙,所以看完《玻璃的殺意》之後特意找來《別相信任何人》來看。另一個主題呢,因為正參加讀墨的羅曼史馬拉松,所以看了《陰大人》、《陰同學》和《壞家教》,馬拉松未跑完,下個月繼續。

作者:菲特烈.貝克曼

評分:★★★★★★

短評:爆星之選。超好看的。

小說由一宗銀行劫案後發生的脅持事件開始,之後不斷超展開,時間往前往後,在不同人物之間流走,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焦慮,都有自己的故大十中中弓。

其實一路看一路覺得很有閱讀伊坂幸太郎的感覺,所以這就是我喜歡的類型吧。

古靈精怪的人物設定、多線敘述、伏筆處處、不斷走調的劇情發展,還有就是暖心的結局,以及整個小說的格局和小說主題都非常精彩,總之就是大推。

作者:恩田陸

評分:★★★★

短評:《巧克力波斯菊》以舞台劇為背景,都是天才對決,不過我還是更喜歡講音樂的《蜜蜂與遠雷》。

一個演藝世家的年輕女演員,一個總是能輕易模仿別人神態舉動的天才少女,在大師的舞台劇演員甄選中相遇,會拼出甚麼火花?

暫時看兩本恩田陸的小說,也覺得前段介紹人物時較難投入,但一直入戲肉就令人看得停不下來。

《巧克力波斯菊》的戲肉是甄選的兩場戲,不同演員有不同的演繹方式,像是一場決鬥,寫得精彩絕倫。

這本書很厚,四百多頁,我開書之前擔心能不能在這個月之內看完,結果我竟然三天就看完全書,追看性可見一斑。

作者:秋吉理香子

評分:★★★★

短評:關於記憶障礙,關於隨機殺人,關於長期照料的推理小說。

我覺得好看啊。

一個只有10–20分鐘記憶的女人,打電話向警方自守說殺了人,所有證據都指向她殺了人,但她完全沒有記憶。

小說主要由兩個敘述角度書寫,刑警一邊調查案件,一邊為無法長期照料媽媽而苦惱(寫長期照顧的部份寫得很到位)。

另一條線是有記憶障礙的女主角,無法記下自己的行兇過程,也無法記住哪個人可信,只能靠文字提醒自己,但單憑文字就能判斷眼前的狀況嗎?突然被告知自己是殺人兇手,突然結了婚,突然父母雙亡……

雖然推理的部份也是一貫的反轉再反轉,但寫得很動人。

作者:S. J. 華森

評分:★★★★

短評:之前已知這本書改編的同名電影很爛,所以本來沒有打算過要看此書,但因為今個月的主題閱讀是記憶障礙,自然就想起這一本。

《玻璃的殺意》女主角是約二十分鐘重設一次記憶,《別相信任何人》的女主角好一點,每一天睡醒時才會遺忘一切。因為這樣,女主角可以掌握的訊息多一點,當她每天將自己發現的事寫下來,跟有記憶沒記憶沒太大分別。

只是她不知道甚麼是真,甚麼是假,讀者當然一樣。

這本書很厚,其實中段的劇情有點重覆,結局也沒有怎麼出人意表。

相對起來,<玻璃的殺意>更緊張一點,結局更感人一點。

作者:山白朝子(乙一)

評分:★★★★

短評:由8個奇幻短篇組成的小說,主題都是關於失去。

所謂奇幻,譬如有一個短篇講有人喝醉後會出現時間混沌,會看到過去和未來,但醒來就會變會正常;有一對夫婦突然見到家中出現鬼魂,但這個鬼魂只是呆站著,甚麼也沒做;有曾經因自己欺凌而死的同學轉世為自己的女兒;有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的父親……

我其實一直對乙一的小說不太感冒,這本也沒能扭轉我的看法,這些小說某些點子的確很有趣,但是結局沒有讓我覺得“嘩,很好看"的感覺。

就是不過不失的一本小說。

作者:凌淑芬

評分:★★★★

短評:很多人推的言情小說。

神經大條的女主角+高富帥男主角的辦公室戀愛。

的確很好笑,看得人很開心。

作者:凌淑芬

評分:★★★☆

短評:《陰大人》主角所生的女兒的故事,感覺上時間跳接得太快,都沒有累積到甚麼情緒就跳了幾年,然後男女主角在沒有足夠鋪情的情況下突然在一起。

雖然有點吐槽,但其實書還算好看啦。

作者:凌淑芬

評分:★★★

短評:繼續羅曼史小說。

看第三本凌淑芬的小說,其實是《陰大人》、《陰同學》的始祖,即這個系列的第一本,這本跟《陰同學》很相似啊,也是由中學開始到大學到畢業到工作的愛情發展,有點太套路了。

看第三本已經有點膩了,不過此系列還有一本《好同學》,下個月再戰。

作者:橘子貓與青檸

評分:★★★☆

短評:媽媽的365個小確幸,一句說話配一張圖。

日常生活中本來就充滿著一些微小但讓人滿心喜悅的事,一個媽媽可以有多幸福?其實幸福都是要自己爭取啦。

作者:城アラキ

評分:★★★★

短評:一切都是發生在一間法國餐廳內的故事。

話說一個神級侍應空降到一間法國餐廳,為餐廳帶來重大改革。

客人帶著故事而來,吃一頓飯帶著覺悟離開。

故事以短篇形式發表,有些故事感人,有些故事有啟發性,還會帶出食物、用餐禮儀、待客之道、餐廳經營之道等小知識。

大部分都是溫暖的故事啦。

作者:椎名高志

評分:★★★

短評:因為是講超能力,所以便借來看,暫時看了四集。

別被書名騙了,這個超能少女組一點也不楚楚可憐,這三位10歲的女童擁有最強的超能力,整天吵吵鬧鬧。

暫時只看了四本,沒有覺得特別好看,也不是太差,處於追看不追看也沒所謂的狀態。

作者:童嘉

評分:★★★★☆

短評:這本超搞笑的,推薦給所有年齡的朋友,對,就是大朋友小朋友都適合啊。

話說老師教學校遇到外星人不要做甚麼,結果當老師遇到扮成外星人的小朋友時,卻完全犯下那些錯誤。

所以,繪本從來不是繪本這麼簡單,也會讓大人反思啦。

教導小孩時可以講到天下無敵,但可能連自己也做不到呢。

作者:童嘉

評分:★★★★

短評:這天爸媽沒空,請了外公去接小胖貓,所以小胖貓來到外公外婆一家玩了一個下午。

沒有玩具不打緊,自己製作啊。

沒帶故事書不打緊,自己製作啊。

不管是多微小的事,做到了就讚賞自己“真是天才啊。”這樣多開心。

也是適合所有年齡的小孩看啊。

作者:童嘉

評分:★★★★

短評:這天是小胖貓最倒楣的一天,做甚麼也遇到意外,但是不管發生甚麼事,身邊的同學總是在幫他,所以雖然今天很倒楣,但也很幸運。

能夠有一班真心幫自己的朋友,真的太幸運了。

喜歡這繪本,很溫馨呢,適合所有小孩看,讓他們知道不管發生甚麼倒楣的事也不打緊,放開心情就好。

:童嘉

評分:★★★☆

短評:你喜歡我的左手,還是右手呢?

不是一樣嗎?

明明就不一樣。

小孩子要大人玩我問你答,而且規定必須選一個。

如果兩個都喜歡呢?如果兩個也不想選擇呢?

不行,就是要選一個。

這……真的很難啊。

作者:童嘉

評分:★★★☆

短評:這本講人生小道理,每版配以幽默滿載的插圖。

教你輕鬆面對人生。

作者:童嘉

評分:★★★

短評:這本是不同風格的繪本啊。

小朋友和大人可能活在不同的時區之中,有人慢吞吞,有人急性子,快與慢像在拔河,沒有一個必然啊。

作者:童嘉

評分:★★★

短評:這繪本講述小胖貓花了很多時間才真正醒過來啊,因為他總是只醒來一點點,再一點點又睡一點點。

雖然故事超級簡單,但有幽默感,可以讓起床總是慢條斯理的小孩子看啊。

作者:童嘉

評分:★★★

短評: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語言,像貓喵喵叫,豬嘓嘓叫,狗汪汪叫,羊咩咩叫。

如果動物之間也是自動自喵喵喵嘓嘓嘓汪汪汪咩咩咩,大家就難以溝通了。

作者:童嘉

評分:★★★

短評:這繪本講比較,教孩子不用每事都要比第一。

在現實中,不止孩子愛比較,連大人也愛比較吧,而且往往是大人將愛比較的想法傳給小朋友的。

真的,不要一直比啦。


2021/12/2

你不一定要贏,但一定要輸得起

2




 

Photo by GR Stocks on Unsplash

大部分家長教孩子怎樣贏,我偏偏喜歡教孩子如何輸。

人人都想贏,難道人人都贏?當然不是,真正贏的人永遠寥寥無幾,只教孩子贏,那輸掉的時候該如何自處?別忘記,輸掉的人往往佔大多數啊。

教孩子輸很沒志氣嗎?我只是想教孩子,你不一定要贏,但一定要輸得起,因為只有輸得起的人才有能力走得更遠。

努力求勝當然有其積極性,但當整個社會都要大家向前衝,跑得不夠快的人怎麼辦?不是每個人都擅長賽跑啊,有時落場後才發現自己走錯跑道,繼續向前衝只會越走越錯。每場比賽也有人領先有人落後,就算跑最尾也能完成整場賽事,明知會輸也堅持跑到終點的人,同樣值得敬重。

贏要贏得漂亮,輸則要輸得大方。光明正大的勝出,所有人都替你高興,認為你是值得的,輸掉的人也會輸得心甘情願。雖然輸了難免失落,但一定要調整好心態,不能從此一沉不起,更不能亂發脾氣,將自己的失敗遷怒他人。

我總是教孩子輸了之後要真誠恭賀得勝者。因為當你輸掉,就代表有人勝出,而勝出的人都應該得到掌聲,如果想將來勝出時得到別人尊重,今天就得先尊重別人。

所有比賽不是輸就是贏,如果眼光夠長遠,根本不會在意輸贏,因為很快又可以再比拼一次。有時你贏,有時你輸,世事本無絕對,所以贏了之後意氣風發、不可一世的人是最愚蠢的。沒有人會贏一輩子,明天遊戲規則一改,你可能由贏家變輸家,要是比拼的不是你的強項,更可能輸得一敗塗地。

世界這麼大,何必執著於一時的得失?在這個場地輸了,不妨轉個場地再戰,說不定可以闖出更廣闊的新天地。

又其實,為甚麼一定要比輸贏呢?人生本應不設限,何必被輸贏局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