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16

《幻日之時》:推理 x 療癒 x 時空

, 0




 

這是一本一看就停不下來的小說,所以我在兩天內就將書看完。

之前看過肆一的《你好,這裡是記憶花店》和《遺憾收納員》,都很溫暖好看,所以知道他出版了最新的《幻日之時》便立即找來看。

開書前甚至沒看過簡介,所以當看到這小說竟然玩時空交錯時,實在驚喜萬分,因為凡是時空的故事都是我杯茶。

《幻日之時》講述十二年前,女主角的姐姐在家遇襲死亡,一直找不到兇手,十二年後,女主角因事來到警局,在一間舊大樓中意外地走到十二年前的時空,遇到十二年前的警員,並無意間協助對方破案。

後來當他們知道穿越時間的事,並且漸漸找到穿越時空的條件,必須是兩個年份的同一天都出現幻日環,再透過舊大樓的電梯作穿越橋樑。

女主角無意中發現她透露的訊息使過去改變了,於是女主角企圖叫十二年前的警員拯救即將枉死的姐姐,另一方面,男主角亦希望女主角替他查出害他大哥死去的兇手,於是兩人合作起來,可是要改變歷史並非一件簡單的事,女主角發現她所改變的過去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小說的第一部結束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讓讀者嚇了一跳,然後第二部開始,猶如將一切打碎再重來,而這一次將揭露所有真相。

文案說翻轉再翻轉,老實說,兇手我一早就猜到,不過行兇動機不容易猜,又有些情節可能因為提示充足而在角色還未發現前,讀者已經提早知道答案,不過後段也確實有多個段落讓人意想不到,所以仍然充滿閱讀樂趣。

作者說《幻日之時》是推理 x 療癒,但應該再加上時空才行,故事有些情節必須是透過時空穿梭來進行。時空故事很容易有bug,我不會說《幻日之時》完全沒有bug,只是不會令人看得出戲,反正時空故事能自圓其說就好。

我喜歡時空故事是因為這總是用來彌補遺憾,有些事情是你願意用任何代價來挽回,所以如果有機會回到過去,誰不希望嘗試作出改變。

然而,過去被改變,真的會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嗎?萬一越變越糟怎麼辦?到時會後悔作出了這樣的改變嗎?會不會覺得原來的安排更好呢?

上天自有最好的安排,即使那是一個令人遺憾的安排,說不定都有其深意。

《幻日之時》除了是一本懸疑小說外,也帶出讓人反思的訊息,有些事情縱使難過,但咬緊牙關總能過去,走到最後,我們會發現,不管發生什麼事,真正需要改變的事情其實少之又少。

接受已發生的一切,過去的改不了,我們一起來動手開創你想要的未來吧。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09oEPV

書名:《幻日之時》

作者:肆一

出版: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 2024/01/26

2024/8/15

誰能追求工作的幸福感?

0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理論上,誰也有權追求工作的幸福感,但實際上,這想法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天方夜譚,老闆付錢聘請員工是要他們工作,並非為了給他們幸福感。如果追求幸福感,回家慢慢享福吧。

站在老闆立場,這樣想無可厚非,但如果你是員工卻有這樣的想法,請大聲說一遍:「我要幸福,方方面面都幸福。」

方方面面啊,當然包括工作。

一個人超過一半清醒時間都在工作,如果工作不快樂,甚至產生抑鬱情緒,每天上班痛不欲生,那請認真檢視精神狀況,因為工作的痛苦可直接將一個人毀了。

討生活就是這樣?如果連你也接受工作絕對不可能有幸福感,怪不得公司對你予取予求,不斷將你壓榨,反正你不會爭取,更不會反抗。

公司要是一心將員工用盡,罔顧員工的工作幸福感,肯定會適得其反。員工在壓抑的狀況下工作,成效不彰,流動性大,最終影響公司運作。事實上,員工越快樂,生產力越高,工作成效也越好。

那該如何讓員工快樂?高薪好福利只是吸引員工的條件,真正構成工作幸福感的元素包括工作性質、上級的領導能力和同事之間的融洽相處。

公司不能確保每位員工都在感興趣的崗位上工作,但該讓他們做擅長的事,發揮所長。好的上級將員工視為夥伴,追求績效之餘關心他們的狀態,適當保護員工權益,好好帶領下屬完成工作,而不是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真正與員工合作無間的是身邊的同事,如果同事之間相處融洽,那是最理想的狀態,每天都能在愉快的環境下工作,要是有同事耍手段,搞破壞,玩針對,工作的幸福感肯定大受影響,而上級必須正視及處理。

工作必然有苦有樂,如何取得平衡才是關鍵,不要以為工作只能逆來順受,每一個人也有資格爭取工作的幸福感。

2024/8/12

《家明與玫瑰》:亦舒短篇小說集

, 0




 

我不常看亦舒的小說,偶然會看一本,對我來說是簡單易入口的愛情小說,不過由始至終喜愛的就只有《朝花夕拾》那一本,其他很多看的時候覺得喜歡,但是不久就忘記內容。

最近看了亦舒的短篇小說集《家明與玫瑰》,這應該是我看的第一本亦舒短篇小說集,因為我之前看的都是長篇小說。

第一篇《病人》讓我驚艷,可是往後連續多篇都是大同小異的男女之間的某次偶然相遇(男女主角通常都是在英國留學),有的有結果,有的沒結果,多看幾篇之後就開始有點膩,不單故事類似,連角色之間予人的感覺也十分相近,再也沒有什麼驚喜。

後來幾篇雖然也有非愛情的內容,像《母女》一篇就講述母女間的恩怨情仇,不過這篇我嫌太囉嗦,影響了情感的流進。

這本書寫於多年前,所以現在看來會有許多不一樣的細節,例如主角們是靠書信、電報來溝通,好些故事,換成現在的溝通方式,大概就不成立了,譬如說女方外遊之後,如果她不打電話回來,沒有人可以找到她。現在人手一部手機,就算對方完全不玩社交網絡,也不可能有失聯的情況。

這樣說來,小說算是記錄歷史的一種方式吧,現在的年輕人誰還知道電報是什麼呢?

作家很多時都有一種習慣性,慣於寫非常類似的故事,像亦舒的小說大多是俊男美女,而女主角又通常剛烈或脫俗,別樹一格的個性總是將男主角牢牢吸引。

作品可以反映一個作家的眼光和觀點,所以看亦舒的小說總是看到一種偏向洋氣的生活,這對當時的人來說是一種較新鮮的感覺,畢竟當年會出國留學的人並不多。

亦舒的文字總是簡潔又一針見血,偶然看看她的小說可以當成生活上的一種調劑。

這本書已經絕版,如果對亦舒的小說有興趣,可以先找她的長篇小說來看。

書名:《家明與玫瑰》

作者:亦舒

出版:天地圖書

日期:1982年

2024/8/8

《重啟人生》:衰退之後的第二人生

, 0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退會在七、八十歲時才出現,但原來在中年已經開始,這麼說來,我原來已經在衰退中。

面對這個事實,難免暗自震驚,我還一直在努力前進,卻發現無論我怎麼做,也難逃走向下坡的事實。

真的是這樣嗎?作者寫下《重啟人生》這本書,當然不是單純要讀者接受自己正在衰退的人生,而是讓大家知道,我們隨時可以迎接第二個人生。

先講講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這兩個概念,流體智力是指天生的學習能力,就是說很多人在年輕時所發展出的潛能,而流體智力大約在30–40歲開始衰退,很多人在中年後再難學習新事物,就是因為流體智力在衰退。

晶體智力是知識的庫存,即人生經驗與智慧,這種智力隨時間累積,不會衰退。

因此要是在人的流體智力開始衰退時,能成功轉到晶體智力之中,即能開展第二人生。

書中提到許多名人例子,譬如大名鼎鼎的達爾文,在發表進化論之時達到頂點,但是之後再也無法突破這個頂點,以致其後人生一直鬱鬱寡歡,為自己的衰退而悶悶不樂。

不同領域有不同周期,但整體來說,衰退必然會出現,這對一直追求卓越成就的人來說必然會感到痛苦,既無法接受自己能力減退,又無法得到突破,同時還要對不斷超越自己的後浪感到不安。

如果能超越這一層面,將往後的人生向晶體智力方向發展,重新設定人生目標,不再著重於外在的成功,而是發展內在力量,並將自己的心得與他人分享,往後的人生將會活得更自在。

想一想在你死後別人想起你時,會希望別人提到你曾經擁有的業績,抑或形容你是一個待人友善,受人敬仰的人?然後你就會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應該是什麼。

《重啟人生》花了很大的篇幅講述這些概念,當然輔以許多例子和解說,最後的結論就是六字訣:

用物。

愛人。

敬天。

不要害怕衰退,不要害怕脆弱,永遠不要覺得轉型太遲。

不管多少歲,每一天都是人生的新一天,都是轉型的好日子。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hklNTU

書名:《重啟人生》

作者:亞瑟.布魯克斯

出版:天下雜誌出版

日期:2023/05/31

2024/8/7

無效的付出

0




 

有一種情況是你付出很多,以為會得到認同或讚賞,結果對方非但不欣賞,還否定你所做的一切,甚至出言抱怨和責備,於是你領悟到,事情不一定朝預期的方向發展,失望在所難免,看不開的人會被打擊得意志消沉,所有付出都被視為無效,從此以後不知道該繼續努力抑或躺平就好。

現實很殘酷,不是你付出多少就能獲得多少,最好別抱有過高的期望,付出就是單純的付出,回報不一定出現。不過道理歸道理,付出而不求回報在情感上很難實現。

身為家長,心甘情願為孩子付出,一開始別無所求,只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可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總不自覺投放期望,想他們學業成績好,想他們出人頭地,想他們孝順自己。先別拉太遠,就在當下,你期望孩子乖巧聽話,可是你的關心可能只換來他們厭煩的眼神以及一堆無情的反駁,你傷心不已,明明為他們付出那麼多,為什麼他們毫不領情,還反過來討厭你?你所求的不過是一個感恩的笑容,卑微得可笑。

深呼吸,放輕鬆,換個角度看,孩子百分百順從才該害怕呢,太乖的孩子在凶險的社會隨時會被壓得破碎滿地。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遭遇挫敗,家長通常教導孩子盡力就好,結果不重要。這麼說沒有錯,失敗的機會本來就大於成功,學會面對挫折十分重要,只是踏入社會後卻是另一回事。

在職場之中,不是盡力就好,盡了力卻無法達到上級要求,說什麼也是徒然。往錯誤的方向跑,越用力跑便錯得越嚴重,這時候你不是要繼續努力,而是要認清正確方向,往對的方向跑才有意義。

現實就是付出和收穫從來不對等,然而,沒有一分付出是白費的,即使沒達到預期效果,即使不被領情,付出當刻的滿足感就是最大的收穫。真心付出過,至少不留遺憾。

2024/8/6

《錯時錯地》:逆時追兇

, 0




 

一開始是看到作家陳雪推介《錯時錯地》這本小說,看一下簡介後,發現非常有趣,所以便立即買來看。

《錯時錯地》有著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就是在兇殺案發生後,以時間逆向的方式追查真相。今天追查的結果對明天毫無幫助,因為醒來後會是昨天甚或更早以前的日子。這樣真的可以追查到真相嗎?而這樣的逆時而行又會到什麼時候才停止?

小說一開始,女主角親眼目睹兒子殺人,正當她苦惱如何處理兒子殺人的後續事宜時,她醒來後發現自己回到案發前一天,而她每天醒來都會回到更早之前的過去,她可以做的就是找出兒子殺人的線索,希望可以扭轉兇案的發生。

有時候就算想到一個多有趣的概念,要發展出一篇完整的小說並不容易,而作者想到用時間逆轉的方法來揭露一宗兇殺案,概念雖然可行,但實行起來肯定十分困難,處理不好難免會成為一個俗套的故事。

然而,作者並不是單純解開兇殺案之謎,當中千絲萬縷,一層扣一層,最後更演變成一個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讓人大感意外,而結局的安排十分溫暖,讓小說大大加分。老實說,一開始看這本小說時並不覺得特別吸引,因為讀者大概跟女主角一樣,陷入迷霧之中不知道要將重點放在哪裏,不過隨著故事逆向發展下去,很快就能抓住讀者的心,看到欲罷不能。

女主每次逆行,都會發現許多她在第一次經歷時錯過的小細節,而在經歷第二次時,特別注意每一個細節,才驚訝自己當時錯過了什麼,而解謎就是從這些小細節入手。第一次經歷時沒察覺的事,現在重過就有新發現。

對女主角來說,兒子殺害的是一個陌生人,兒子跟對方是什麼關係,他跟對方涉及什麼轇轕?這當中跟一個警察的死亡和一個嬰兒的失蹤有著什麼關係?她越往前走,越發現更多她之前一無所知的真相,當她發現自己一直生活在一個巨大的騙局之中,她又該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

回到最最最開始,她會選擇放棄這一切,重新開展另一種人生嗎?如果沒有機會這樣逆轉而行,她依然活在謊言之中,而真相永遠比謊言可怕多了。在重新選擇的人生之中,她又該如何導正這一切?

正如我一開始所說,就算構思到這樣的一個故事,但要將這一切寫成條理分明又懸疑緊湊的小說並不容易,因此特別欣賞作者寫得這麼好,看到最後會有一種超額完成的感覺。

我們當然沒有機會重新活過每一天,但其實每天都對未來舉足輕重。

誠意推薦《錯時錯地》這本小說。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2cyIUW

書名:《錯時錯地》

作者: 吉莉安.麥卡利斯特

出版:寂寞出版

日期:2024/5/1

2024/7/31

霸凌許可證

0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一個學生被同學霸凌向老師求助,老師冷淡地說:「為什麼對方只霸凌你而不霸凌其他人?你不認為這是你的問題嗎?」

這樣的話連旁觀者聽到也咬牙切齒,當事人卻說得理直氣壯,無視求助者的需求,不管是有意袒護霸凌者,抑或只是懶得處理棘手的霸凌問題,當權威者拒絕伸出援手,受欺壓的一方便陷入求助無門的境地,而權威者容許霸凌行為在眼底下發生,等同向霸凌者批出霸凌許可證,放任霸凌事件持續上演,越演越烈。

被霸凌者鼓起勇氣說出被霸凌的經過卻被無視,肯定從此對所有人失去信心,認定沒有人會幫助自己。有的只能認命默默承受霸凌,但求忍氣吞聲能減輕被霸凌的程度,不過霸凌者絕對不會因為對方忍讓而退縮,只會變本加厲。當痛苦不斷疊加,被霸凌者最終會承受不了,孤立無援地站在臨界點,想得開的人可以跳脫開來,大不了退學轉校,但萬一想不開呢,或是家長拒絕轉校的請求,他們看不到出路,說不定會做出令人遺憾的選擇。

回到最初那個老師的回應,為什麼只有一個人受霸凌就代表是那個人的問題?問題不是出在霸凌者身上嗎?就算被霸凌者如何差勁,也不會構成霸凌的「正當」理由,沒有任何霸凌行為是正當的,而發出霸凌許可證的權威者比霸凌者更可惡。

守護霸凌者而排斥被霸凌者,說起來多荒謬,但現實中卻是常見現象,在無法阻擋的霸凌者面前,有多少人選擇置身事外又有多少人打抱不平?更甚者有人為了討好霸凌者而參與霸凌。世態就是如此荒謬,不想成為下一個霸凌目標,只好採取行動自保,道德不道德先放一旁。

我可以理解不想惹禍上身的心態,卻無法原諒落井下石的人,不講道義的人總有一天會被霸凌者視為目標,才明白求助無門的痛苦。 

2024/7/28

《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務風景》:計程車司機的人生故事

, 0




 

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理財書,不過看下來就覺得這不能說是理財書(書店分類確實是投資理財),雖然書中提到很多理財觀點,不過更多是不同的人生故事。

作者經常乘搭計程車和UBER,而這本書就是他與不同司機聊天的紀錄,每一個司機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每一個故事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作者最喜歡問司機們在做計程車司機之前是做什麼工作,聊著聊著就會知道這個司機之前的人生故事,有人曾經是大老闆,不過輸掉身家後現在只能駕車賺錢;有人因為做了擔保人而欠下一身債,還要被妻子和孩子埋怨一輩子;有人一直都是計程車司機,還有一套自己賺錢的秘方;有人被詐騙失去所有,由大老闆變成計程車司機;有人炒賣股票輸掉大部分資產;有人一直努力存錢,希望能盡快買得心水的公寓;有人靠家人留下來的物業而能住在台北,更多人只能在較偏遠的地方置業。

每一章都介紹一個司機的故事,作者再作一個小總結,也會提出一些理財觀點,也因此被分類為理財書,不過那些理財觀點都是老生常談,沒什麼新鮮的觀點,所以不要視為理財書,視為人生的紀錄就好。

如果作為人生的側寫來看這本書,期待和感受將會完全不一樣,不要期待從此書吸收任何投資知識,而是看盡人生百態,發現許多人的人生比小說更離奇,有些人的挫敗是源於自己的行為,但有更多是因為家人或朋友,十分無奈。

不管過著怎樣的人生,總是有一天過一天,大家都想活得輕鬆寫意,但生活原本就有點苦,有時候就是必須咬緊牙關過下去。

關於理財,第一個關鍵是存錢,總得先存錢才能談投資增值,不投資就是等資產貶值,但投資還是建議一些較穩健的理財產品。祝大家早日財務自由。

購買電子書:moo.im/a/anJNTU

書名:《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

作者:畢德歐夫

出版:先覺出版

日期: 2023/02/01

2024/7/24

好好提出要求

0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身邊不乏經常抱怨的人,他們不斷抱怨只是想得到附和,對於別人提出的建議一律以各種合理或荒謬的理由否定。他們根本不想真正解決問題,否則直接跟問題來源溝通就好,何必跟完全無關的第三四五六者反覆訴說?

要是認為情人不夠體貼,直接告訴對方該怎麼做吧,每個人對體貼的定義也不同,他以為在你鬧情緒時讓你獨處是一種體貼,你卻認為這是冷漠,你想他溫聲細語哄你,那就告訴他啊,只在心裏鬱悶,對方根本不知道你真正的想法。別高估情人的讀心術,那是不存在的技能,就算有也肯定是失靈的,總之就是沒有人能百分百讀懂你的心。

有些人埋怨幫佣不夠醒目,做事懶散欠主動,卻從來沒有向對方說明要求,看到某處髒了只是暗自不爽幫佣清潔得不夠落力,其實你大可直接要求對方定期清潔該處。要是幫佣一直無法達到你的標準,乾脆將對方換掉就好,你不可能輕易換掉情人或家人,卻有權力換掉一個不合心意的幫佣呢。

以上都是小例子,每個人也有機會遇到別人無法達到自己要求的時候,不滿歸不滿,就算別人有義務為你服務(例如你是老闆或客人)也不表示要受你氣。別人做得不符你心意,問題不一定出在對方身上。你有好好提出要求嗎?很多時對方只是按照你的意思辦事,要是你無法清楚說明自己的想法,對方自然做不出讓你滿意的結果。因此在不滿之前,先學會好好提出要求吧,要求必須具體清晰,絕對不能模棱兩可,並且注意提出要求的語氣,記著自己正在請求對方滿足你,別以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最糟糕的是有些人連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既無法說出具體要求,又不斷否定別人,結果自己和身邊每一個人也不好受。這種人還是少接觸為妙。 

2024/7/18

關於災難的預言

0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每次聽到關於災難的預言,都會產生短暫的不安,看到預言說什麼時候有大海嘯,什麼時候爆發世界大戰,能不害怕嗎?不過擔心歸擔心,也不可能對每一則預言也認真看待,否則該如何生活下去啊?因此不安都是短暫的,隨即又要面對現實的煩惱。

要是有人預言下個月你居住的地方發生史無前例的大地震,你會因為這個預言而離開嗎?誰能為了虛無縹緲的預言而拋下一切逃難,這樣的曠工曠課原因大概會被視為不合理缺勤吧。既然走不得,只能祈求那些可怕的預言都不會發生。

事實上,預言多如繁星,關於世界末日的預言從來沒少過,而直到此時此刻,世界還沒有走到盡頭,我們依然活得好好的。

預言總是在事後被印證才稱得上預言,否則只是危言聳聽。過去那些沒有實現的預言,再沒有人提起,也沒有人追究為什麼預言沒有實現。災難沒有發生很好嘛,最好所有可怕的預言都不會實現。

最近天災頻繁,戰爭也沒停過,不用任何預言,我們也能感受到地球大事不妙啊。地球出事的話,我們能逃去哪呢?哪裏也避不過啊。看到各地的災民,我總慶幸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沒有遇上大災難,實在無法想像災難發生在自己身上。災民在一瞬間失去所有,不知何去何從,人生最大的苦難莫過於此。

年輕時會找算命師探究命運,對於好的預言欣然接受,聽到不好的批言卻堅定認為不會發生,因為我相信人定勝天,絕對不容許自己屈服於命運。想通這點以後,便再沒找過相士批命,好的壞的預言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現在的選擇就是我的未來。

當然,天災要發生,命運不由人,除了自求多福,就是要善待他人、善待地球,不留遺憾地活過每一天。

2024/7/14

「澳門電子書閱讀交流區」第一次聚會

0




 

今天舉行「澳門電子書閱讀交流區」第一次聚會,感覺比預期更美好。

先感謝May借出場地,甚至為大家提供茶水。如果不是這個場地,大家可能無法討論得這樣盡情,也無法用投影設備向大家進行介紹。

我一直是一個內向的人,所以家人對我會做聚會搞手感到莫名其妙,其實連我自己也有點莫名其妙,事前有一點點擔心場面會不會尷尬,畢竟我在任何聚會中都是沉默的一個,出現冷場怎麼辦?大家面面相覷會不會很尷尬?

原來這份擔心是多餘的,喜歡閱讀的人只要一聊到閱讀就會熱情起來,所以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有時一句話就逗得全場大笑,氣氛比我想像的歡快多了。

如果問我搞一次網聚最困難的地方是什麼?我會說是約大家啦。我沒有很多經驗,所以可能中間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一開始是我隨便選了一個日期,後來知道有人想來但那天沒空,我就想找其他日期,於是又就日期進行另一次投票,投完票我再在群組開一個活動頁,我沒用過這功能,只能慢慢摸索。

因為今次是網友借出的場地,算是私人地方,我不想公開場地地點,所以決定開一個聊天室,手動將每一個報名說會來參加的人加入到聊天室中,但我發現原來不是我加入了對方就看得到,最糟是有些可以有些不可以,弄得我有些苦惱,於是我又逐個看誰沒有在聊天室露過面,又逐個私訊,可是連私訊也未必看到,因為很可能會變成陌生人訊息。(哎呀,Facebook還真的有點麻煩,不過既然活動是由Facebook起,也繼續在Facebook聊絡吧)

我一直害怕有遺漏,所以一而再在群組再出帖文,次數多到我怕大家嫌我煩,所以最困擾的就是這波操作吧。

至於聚會的流程和安排,我其實一直沒有做什麼準備呢。想好了一些想介紹給大家的主題,也懶得做PPT,直接用Notion做了一個放連結的網頁,現場直接介紹就是。

流程嘛,其實我沒多想,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聚會而不是講解會,我只是提供一個契機讓大家以閱讀器為友,互相交流心得,本來就沒打算講很多。

不過作為主辦人,怎麼要講兩句,所以一開始簡單介紹一下成立這個群組的緣由,以及搞這次聚會的原因,也講一下我的閱讀器發展史,之後由出席者逐一介紹自己和使用的閱讀器以及想了解的內容,如此這般已經過了聚會的一半時間。很喜歡聽到每一位的介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聽得津津有味。

小休時,大家都摸摸閱讀器實機,互相討論一番,我一直覺得這才是重點啊,因為有什麼問題可以即時問即時得到答案,又可以看看機的大小和速度是否自己所能接受,也可以看看翻頁器跟自己的機是否匹配,希望能幫到猶豫不知道買什麼機的朋友吧。

最後我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經驗,可能已經有點冗長,但是回家後還是發現好些內容遺漏了,原來要講閱讀器的話題真的可以沒完沒了。

遺憾的是忘了跟大家大合照,明明聚會前我都想好要影合照,不過最後還是忘了,唯有留一個美好的願望,下次再影吧。

如果真的有下次的話……我不敢確定,因為呢,要講的都在今次講了,下次還有什麼好講呢?嗯嗯……思考中。

2024/7/10

無論如何你都是贏家

0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有時候我們會陷入一段痛苦又難以割捨的關係之中,明明痛苦不堪,卻又走不出來,讓一大堆藉口將自己困住,維持一段痛苦多於快樂的戀情可能是眷戀曾經有過的甜蜜,沒有看清這段關係早已不再甜蜜,往後也只會帶來傷害,也可能覺得自己為這段感情付出太多,現在離場虧損嚴重,青春討不回,感情更是易放難收,不過再耗下去才是真正的虧大了。果斷止蝕離場,至少能全身而退,繼續放任自己沉溺在一段不健康的關係,有害無益,虧損只會無限擴大,到時候才離場已經七勞八損,元氣大傷。

有些人覺得失戀失婚失業的人是輸家,所以就算痛苦也死守這段關係,可是只要能離開困苦的局面,重拾輕鬆愉快的心情,做真正的自己自在地生活,無論如何你都是贏家。

不要管那些世俗的眼光,你活在世上只需要向自己交代。那是你的人生,當然是你說了算,只要這個選擇對你來說最舒服,就完全不用考慮別人的看法。離開一個長期伴侶,旁人會覺得可惜,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那個人如何傷害你,待在這段關係中猶如身處地獄,當你一旦選擇離開,人生頓時豁然開朗,擺脫一直困擾你的困局,才能獲得釋放的力量,迎接更多可能,如果一直跟地獄糾纏不清,人生根本無法前進,往後也只能被困在苦不堪言的情緒中。

由地獄到天堂,不過是一步之遙,那只需要一個轉念,一個行動,而阻礙你逃離痛苦尋找快樂的人,往往就是你自己。

人生有許多目標,但其實一個人的終極目標是成為更好的人,因此每一段關係每一個行動每一件所有物都應該讓你變得更好,否則根本不值得你擁有。

擺脫那些爛人爛事,重整旗鼓迎向更美好的人生,到最後你必然是大贏家。

2024/7/8

《似笑那樣遠,如吻這樣近》:我的人生之書

, 0




 

有沒有一本書你會視乎人生之書?就是一本讓你愛不釋手、百看不厭,經常拿出來翻閱,每次閱讀都有不同感受的書。如果問我的人生之書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說是成英姝的小說《似笑那樣遠,如吻這樣近》。

我有多喜歡這本小說?就是當年我要為部落格改名時,我會將部落格命名為「似笑那樣遠」,十多年來我一直將這本書放在書桌旁,每次頭腦梗塞時就會隨便翻開這一本書隨便看一段。

三月時,因為要開始寫新的長篇小說,於是打算由頭到尾再看一次這本小說,希望能讓我寫出類似感覺的小說。不過實在太難了,無論我將此書看過幾多遍,我也不可能寫出這本小說的感覺,由文字的組成到情感的推進以至角色之間的互動和意味深長的對白,都實在太厲害了,我就是學不來,唯有當是重溫一次最愛的書好了。

第一次閱讀《似笑那樣遠,如吻這樣近》時,我在第一部完結時流淚滿臉,後來我對此書的每一個情節都瞭如指掌,所以重新閱讀時並沒有再次流淚,不過還是好喜歡好喜歡這本書,每一段也喜歡,而且一邊看一邊敬佩作者可以寫得這麼好。

平常介紹小說,我會簡單介紹一下小說內容,不過我發現很難介紹《似笑那樣遠,如吻這樣近》的內容,感覺上根本不可能,這不是一本有著顯著劇情的書,無法憑三言兩語說出簡介。如果真的要說,只能說這是一本關於愛的小說。

看,多麼籠統啊,這樣說根本無法說出此書的吸引力,但我真的可以說一百次,這本書真的很好看啊。

噢,大前題是你喜歡文藝氣息的書,以及你是一個有耐性的讀者。

女主角純真又遲鈍,在這本書中不斷探討愛,那是一種比愛情更深入的愛,無以名狀的愛。讀者未必能百分百投入到女主角的世界(因為她的世界觀有點奇特),但肯定會對她產生憐愛,誰能不愛她呢?

看此書宜靜下心來,慢慢感受每一個細節。作者的文字功力一流,字裏行間就能讓人感到如沐春風。小說本身分成多節式,每一節並不長,我很喜歡這種模式的小說,雖然說這樣可能會減弱追看性(因為每節之間沒有必然的連貫關係),但我反而更想知道女主角下一步會遇到什麼人什麼事,會跟朋友聊上什麼不著邊際而又饒有深意的話。

這本書已出版近20年,對我來說卻完全沒有過時之感,我想大概再過20年我依然會對此書愛不釋手,依然會放在我的旁邊,隨時拿出來翻翻看。

剛剛發現此書在各大書店也缺貨,有點慶幸自己之前買了一本送朋友,自己又買了一本珍藏(我原先那一本因為經常翻閱而變殘),書店還沒標示絕版,不知道還可不可以買到,實在大推。

購書: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81430

書名:《似笑那樣遠,如吻這樣近》

作者:成英姝

出版:印刻

日期:2005/01/12

2024/7/4

《家弒絕招》:反轉再反轉的精彩續作

, 0




 

看完《家弒任務》,本來沒打算看續集《家弒絕招》(因為還沒買書),但後來聽說續集比第一集更好看,於是忍不住立即將書買下來又立即看。

果然啊,是娛樂性十足的小說,很快便完讀此書,前半段的節奏略嫌緩慢,不過後半段的反轉再反轉再反轉,確實讀得充滿驚喜。雖然格局跟《家弒任務》類似,但是這次的巧思更大,也沒有上集那麼多讓人吐槽的地方,確實是一本更為優勝的續集。

《家弒絕招》的時間在《家弒任務》後的數年,女主角正在修讀社工學位,並繼續兼職做清潔工,有一個律師男友。小說一開始,她因故被原本的家庭辭退,苦於沒錢交租,雖然男友一再提出跟她同住,她卻因為還沒向男友坦白自己的過去而卻步不前。這時她收到要求面試的電話,在一個頂層複式單位中住著一對夫婦,男主人立即聘請了她,而提出唯一的要求是不能打開客房的門,因為客房內住著體弱多病的妻子,他不想她被打擾。

女主角開始工作後,漸漸對女主人的狀況感到好奇,因為她聽到哭聲,見過睡袍上的血跡,還有那張被打瘀的臉。縱使被叮囑不能打擾女主人,她還是忍不住敲了門……她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幫助女主人讓她脫離魔掌,問題是男主人的權力和財富讓事件變得十分棘手。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當然不能劇透,只能說一切都超出讀者的預期,《家弒服務》的宣傳句是“你猜的都是錯”,我覺得更適用於《家弒絕招》,因為我看第一集時根本沒有作任何猜測,就跟著小說急步走,但有了閱讀第一集的經驗,這一次很難不猜測作者今次玩什麼把戲,然後正如前面所說,我猜的都是錯。

前半部雖然節奏相對比較慢,但仍有不少懸念,讀的時候暗地疑惑,書未到一半已發展到這樣的劇情,接下來會怎麼演下去?結果是先來一個大逆轉,再接著一次又一次反轉讀者的觀念,令閱讀的過程猶如坐上過山車,這一段咬牙切齒,下一段痛快無比。

案件的反轉沒話可說,不過女主角的戀愛經過卻有點讓人感到厭煩,單是她要不要跟男友坦白自己的過去就寫了很多次,如果這方面能夠濃縮一點,全書會更緊湊。

雖然《家弒服務》和《家弒絕招》兩個故事是獨立,但還是會建議先看《家弒服務》,那麼在了解女主角的性格後再看《家弒絕招》會更容易投入,而且在知道第一本的格局後再看第二本,明明格局相同卻玩出新花樣,讀來更覺精彩。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29quBE

書名:《家弒絕招》

作者:芙麗達.麥法登

出版:寂寞出版

日期: 2024/06/01

2024/7/3

我已經什麼都擁有

0




 

AI Photo created by Playground AI

當我覺得自己什麼都擁有,並不是在炫耀,而是單純想表達對現在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我不打算細數自己擁有什麼,一個人擁有多少從來不是重點,不管是財富還是地位,以致一切的物慾追求,到了人生盡頭都變得毫不重要。

人皆會死,萬般帶不走這道理誰不知道啊?可是知道歸知道,人生在世必然有所追求,否則降生在世根本沒有意義,不過我們所追求的應該是靈魂的成長,而非單純物質的滿足,當然,我們都希望生活過得安逸寫意,對物慾必然有一定的追求,希望居住環境好一點,一生不愁溫飽,因此一心想賺錢,很多很多的錢,有些人擁有更大的野心,希望名成利就,留名千古,為此不惜任何代價,可是犧牲這麼多,不見得靈魂有所成長,人間的一切都得留在人間,最終與靈魂沒有任何關係。

我在相信靈魂的存在後開始重新檢視自己一直以來的追求,值得嗎?這真的是靈魂需要的成長嗎?認清真正的自己之後,我試著調整心態是和步伐,現在我所追求的是一種不再追求的淡然,雖不至於無欲無求,但盡可能減少物慾,更著重於心靈的探索。

我經歷過萬水千山之後,才能夠讓一切看起來雲淡風輕。

生活過得好不好是相對的,我們可以一直追求更好的生活,也可以滿足於現狀,只是在提升生活質素之餘,別忘了人生並非只有物質的一面,還有更重要的靈性滿足。

我們都有靈魂(怎麼可能沒有呢?),而靈魂絕對不會死亡,因此才需要不斷成長,上一輩子得到的財富在這一生享用不了,可是這輩子靈魂的成長卻會帶到下一輩。今生做不完的功課來生必須繼續,所以盡可能完成今生的任務吧,沒有一個人來到人間的任務是單純為了追求財富和名利呢。

我如此相信,感覺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