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4/22

殲滅行動

0





最近在玩一個遊戲。
這個遊戲叫做“殲滅毫子大行動”。
話說我家有一個像小魚缸那麼大的玻璃砵,用來盛零錢的。
由於我家成員買東西時習慣付紙幣,然後將找贖回來的輔幣放入褲袋中,回家後就一把一把的放進玻璃砵中。
不消多久,玻璃砵就滿了。
為解決“錢滿為患”的問題,我家另一個成員很努力的將這些零錢放入碎紙包中,然後出外消費。
不過,消耗速度總是及不上增長速度。
後來有一天,我發現玻璃砵中的輔幣,幾乎都是一毫子和五毫子。
天啊,現在有多少機會可以用到這些毫子呢?
連乘巴士都改用巴士咭啦(用巴士咭2元,付現金3.2元)。
看著那些錢,我竟然感到苦惱,因為我知道再這樣下去不行啊。
於是,我便開始這個“殲滅毫子大行動”。
你不要以為這件事很簡單。
如果你買7.9元的東西,就算你付9個一毫子,也無助殲滅毫子這件事。
可是,你當然不好意思付79個一毫子,除非你以後不打算再光顧這店子。
於是,你得衡量今次付多少個一毫子、多少個五毫子,嗯,也加一點點一元吧。既無損大方,又不失霸氣。
購物時,我都搶著付尾數,把握住每一個殲滅毫子的機會。
如果下次你在超市看到一個人大把毫子的放在收銀枱上,而收銀員很忙碌地點算著毫子,千萬不要跟我打招呼。我不想有人認出我。

2010/4/20

有時候,我很膽小

5




我們每天上班下班,皆有其規律。
甚麼時候會碰見甚麼人,基本上早有定數。
偶然在街上遇見相識的人,我們會點點頭,交換一個微笑。
或許會問候一下近況,或許連再見也來不及說就擦身而過了。
----------------------------------------------
有時候,我很膽小。
當遇到自以為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我會嚇一跳。
像我今天中午突然在街上碰見愛人。(因為我現在步行回家)
平時絕對不可能在這個時候碰見啊。(今天因為他要去銀行)
於是,當擔天望地的我突然發現,愛人出現在我面前。
我嚇得整個彈起,捉住他跟他訴說心裏耿耿於懷的事,
也顧不得旁人的目光,
我擁著他撒嬌,不捨得讓他離開。
----------------------------------------------
有時候,我過份地膽小。
當我腦海中想過一個畫面,然後這個畫面突然成真,我會嚇得尖叫。
試過有那麼一回,我在洗手間吹頭。
你應該知道,當一個人在吹頭的時候,除了風筒聲之外,其實甚麼也聽不到。
當時只有我一人在家,我吹頭的時候,好像隱約聽到開門聲。
我心時,也許愛人回家了。
才這樣想,愛人就出現在我面前。
這時候,我竟然嚇得高聲尖叫。
嚇得他。
然後,我還要指摘他將我嚇倒。
而他很無辜地看著我,說他已經叫了我很多次。
其實,他不過回家罷了。
真不知誰嚇著誰。
----------------------------------------------
有時候,我真的很膽小。
當我遇上害怕的東西,我不知道我會做出甚麼來。
我害怕的東西很多,比較顯著的有狗和老鼠。
雖然最怕是狗,但由於體形較大,出沒的時間地點也有規律,所以我懂得避開。
例如遠遠見到有狗,我會走過對面馬路。
但是老鼠不同,你永遠不知道牠甚麼時候以甚麼形態出現。
話說愛人發現我家停車場出現一隻扁得貼地的老鼠BB。究竟被汽車輾過多少次才會完全貼地呢?
雖然我不敢親眼確認,但自始我決定走停車場的另一邊,直至我忘記這個陰影。
今晚,才不過七時多,我在行人路走著走著,我好像有預感一樣停了下來,一隻碩大的老鼠就在我三步之遙,高速地走過。
當時我的反應是,左右腳像跳舞般,輪番提高到腰際,跳了好幾下,還一邊發出類似笑聲的連串聲音,死命地蹺著愛人的手臂,直至離開百步距離,我的頭還是抵著他的手臂。
愛人笑問,為甚麼我不是尖叫,而是發出笑聲?
(雖然我想說,那才不是笑聲啊。那是一個人在看到極其荒謬的事時被嚇得不知所措所發出的本能反應。可是當時我猶在震撼中,所以不能發出聲音。)
究竟我為甚麼這樣害怕老鼠?
一怕其醜陋。
二怕其神出鬼沒。
其實,每次經過垃圾堆,我都會想像有老鼠突然跑出來。
想像歸想像,當老鼠真的出來的時候,我還是不能鎮定下來。即使我在車廂內,我也會因為看見老鼠而覺得渾身不自在。
----------------------------------------------
有時候,我真的、真的十分膽小。
不過又有時候,我很勇敢。
報告完畢。

2010/4/19

《不赦島》:真真假假越真越亂

0





《不赦島》(Shutter Island)最震撼的應該是結局。

然而不幸地,我在之前看一篇Blog,對方竟然在第一句就踢爆了結局。嬲得我。其實我已經盡量避免看影評,但有時總會看一兩句別人的評語以決定是否去看一齣電影。

第一句就爆雷,是不是玩野呀?

好,發洩完畢,入正題。

由於遇上爆雷事件,我其實一早猜到結局的轉折。因為如此,從一開始我就朝著那個方向認真細味每一段對白。那其實很累,因為電影的發生地點是精神病院,要認真細味精神病人、精神病醫生、警探之間的對白,還要加入大量陰謀論、幻覺、夢境,根本弄不清甚麼是真,甚麼是假。

《不赦島》的故事就設在一個孤島上的精神病院。Leonardo Dicaprio飾演的聯邦警探奉命到島上調查一宗女病人離奇失蹤的案件。他越查越發現精神病院的人藏著許多秘密,根本沒打算讓他查出真相。然而,颱風讓他走不了,於是他決定深入挖掘真相……

《不赦島》的評語很極端,有些覺得捧極了,也有些認為不知所云。

事實上,Martin Scorsese + Leonardo Dicaprio,怎樣也有一點保證吧。(雖然我其實很不喜歡《無間道風雲》(The Departed)


懸疑的劇情,疑幻疑真的佈局,山雨欲來的壓迫感,都令人透不過氣來。Leonardo Dicaprio的演出向來極具水準,這一次歇斯底里的演出,跟《浮生路》(Revolutionary Road)又截然不同,更讓觀眾投入他的角色、他的悲慘遭遇。

主角在孤島上,誓要查出真相,揭露精神病院的驚人陰謀,與此同時,他又要找出消失了的殺妻真兇。他一再強調他不是要報仇,但真實的情感也許連自己也弄不清楚。

劇情一路發展下去,觀眾很快會發現許多說不通的地方,但反正整齣電影都被疑幻疑真的氣氛所籠罩,觀眾還來不及思索那些說不通的地方,又有新的懸念出現。到最後結局揭盅,才恍然大悟所謂說不通,其實都說得通。

雖然我一早知道答案,可是離開戲院的時候,我的腦海還是有點混沌。不是電影弄得不清楚,而是我們能接受真相嗎?真真假假,我們真的懂得分辨嗎?

我們活在世上,不停追尋真相。問題是,我們真的想要真相嗎?抑或我們只是在尋找一個我們可以接受的“真相”?如果真相是我們所不能接受的,我們會選擇視而不見,抑或扭轉自己接受真相?甚麼是真,甚麼是假,在這個紛擾的世上,真的重要嗎?

電影最後的一句對白是:“Which would be worse, to live as a monster, or die as a good man?

我開始思考。思緒越來越混沌……
---------------------------------------------------------

官方故事大綱:

聯邦警員丁太狄奉命到一座位於孤島的精神病囚犯監獄,調查一名女殺人犯離奇失蹤的案件。不過,當丁太狄愈是深入這座氣氛詭異的監獄,就愈發現裡頭隱藏著極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正當丁太狄自以為掌握到破案的重要證據時,院方竟企圖向他施以毒手﹗這時候,颱風的登陸隔絕了「不赦島」與外界的聯繫,島內的瘋狂罪犯亦趁機逃走﹗愈趨混亂的狀況、草木皆兵的困局,令他的精神逐漸錯亂段段充滿罪疚的回憶洶湧襲來,不斷被各方追捕的丁太狄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同僚、甚至自己警察的身份?﹗

2010/4/17

又有奇事

1




原來,這個世上真的有許多奇事。
話說我有個朋友很久以前經我找過一個地產經紀。
前幾天她問我那個經紀電話,我憑記憶告訴了她。
昨天我跟那個經紀碰見,知道她轉了電話號碼,所以立即send SMS告訴朋友。
今天我的朋友打電話給我,說她上次打了我告訴她的電話,接聽的是一個阿婆,沒有她要找的人,不過有一個叫“阿倫”的人。然後,阿倫接聽電話,而他竟然真的有樓盤介紹給我的朋友。
我打電話問地產經紀,是否認識一個叫“阿倫”的人。結果當然是沒有。
這大概叫錯有錯著吧。
朋友的結論是:澳門真的有很多地產經紀。
愛人的結論是:如果這個阿倫真的做成這單生意,大概是天意吧。
我的結論是:我應該告訴了一個錯誤的電話號碼給朋友。
我們永遠不明白,世事是如何運作的,但有些奇人奇事卻的確天天在上演。

2010/4/16

《月滿軒尼詩》:輕輕淡淡、有驚有喜

2





《月滿軒尼詩》是岸西第二齣執導的電影。第一齣《親密》似乎劣評如潮,不過我還沒有機會看。

《月滿軒尼詩》似乎比《親密》更為觀眾所接受。

我沒法相比,不過《月滿軒尼詩》其實交出不俗的成績。

至於有驚喜嗎?的確有驚有喜。

先說喜吧,以免嚇倒大家。

喜者,是指張學友久休復出(雖然之前已上映《72家租客》和《全城熱戀熱辣辣》,但這一齣才是張學友真正復出之作)水準依然,演一個四十多歲依然一事無成,對甚麼也不上心不在意的男人,本來可以很討厭的角色,張學友演來卻很可愛。

故事講述張學友和湯唯各有所愛,卻被親戚拉著相睇,二人都當交戲,沒放在心上。其後,他們再次碰見,聊天,發現共同興趣,似乎越來越合拍之際卻出現誤會……

二人的感情發展,輕輕淡淡的,雖然有鋪排,但我還是覺得稍欠火喉,煲不出那份埋藏心底的愛意,頂多只能說是互有好感,所以結局也是停留在那個階段吧。

關於愛情,有些人總是大安旨意,以為對方非愛自己不可,對方根本走不出自己的手指罅,但原來世上變得最快的,其實是人心。昨天明明還真心真意等你回來,又或者明明擁著你入睡。然後,今天就覺得合不來了,因為心裏有另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如果,如果從來沒有遇到更適合的,那麼現在這一個是不是最適合自己呢?不過有時候,愛情不是找最合適的,而是找最有feel的。至於甚麼是feel,那只能問墮入愛河的男女了。

另一個令人欣喜的地方,應該是全片將灣仔拍得真實動人。有時好怕看到在澳門拍攝的電影,這一個鏡頭在A區,轉個鏡頭就在B區,我總是看得邊看邊罵,難以投入。我當然不熟悉灣仔的路,不過據說沒有出現這種不協調的情況。

好了,現在來談一談驚的部份吧。(先旨聲明,對大部份人來說,那可能是笑點,只是我個人覺得驚罷了)

驚者,是指鮑起靜和李修賢這一段。其實還有朱咪咪,不過朱咪咪我OK喎,她演來恰如其分。可是鮑起靜的角色,真的令我起雞皮疙瘩。也許,我看慣了鮑起靜的素顏師奶look,當看到她濃妝艷抹,真的直呼救命,還要有事沒事的巴巴喳喳,已經夠厭煩了。其後竟然要她爭風呷醋。我只想對李修賢說,辛苦你了。

我個人很不喜歡鮑起靜這個角色設定以至劇情安排,嗯,除了製造笑點,究竟有甚麼意思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只是覺得拿那些篇幅來增加張學友與湯唯之間的著墨,整齣電影應該會更加完整、更加可喜吧。

《月滿軒尼詩》和《志明與春嬌》都是同期上映的港產愛情小品,不過對象應該是截然不同的兩類人。喜歡《志明與春嬌》的都是年青中產男女,憑著口碑在網上一傳十、十傳百地成就越演越旺的票房奇遇。

而喜歡《月滿軒尼詩》的,應該是上了年紀的觀眾吧。我觀看這電影時,觀眾的年紀普遍都比我大,反應亦比我好。他們應該很受落鮑起靜那一段。我只能舉手投降。《月滿軒尼詩》無法得到年青人的認同,就算拍得不俗,票房依然慘淡。
-------------------------------------------------------

官方故事大綱:
《月滿軒尼詩》的故事發生在灣仔這個光怪陸離的地方:新舊交雜、商廈高聳入雲、小學中學俱備、紅燈區夜夜笙歌……而軒尼詩道落在灣仔中間,剛好把這區切成兩半。兩個主角愛蓮(湯唯飾)和阿來(張學友飾),正是住在這條路的兩旁。二人由互不相識到相遇,到最後深深的走進對方生命裡去,這就譜寫出一個都市愛情故事。
阿來是電器店少東,年過三十,為人隨和善良,沒甚麼大理想,彷與小孩無異。他的父親已不在人世,母親(鮑起靜飾)卻依然風騷,天天濃妝艷抹。住在母子對面的是愛蓮一個寡言倔強、不喜交際、替舅父打理清潔用品店的女子。一天,阿來母親施計替他和愛蓮搞相親。其實,雙方對相親完全不感興趣,更在會面前把自己打扮成醜男醜婦,以免對方真的動起情來。
原來,阿來和愛蓮各自仍記掛著一個人。阿來日夜想念著初戀女友敏如(張可頤飾),但她早已飛上枝頭,晉身成為名攝影師,活在一個阿來難以理解的世界裡。愛蓮則一心靜候男友阿旭(安志杰飾)刑滿出獄,與她再續前緣,但他們開始發覺,一切可能已經太遲。
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阿來和愛蓮再度見面,二人都放下了當日相親時的那份抗拒、冰冷。慢慢的,愛意萌生了……


2010/4/15

減肥事記

2




事情大概發生在新年假期之後吧。
我其實不想承認的,但是新年假期之後,好些同事都問我是不是胖了。
老實說,到了冬天我就不會上磅,
那天終於鼓起勇氣站上去,
哎呀,有些事實是不容忽視的。
數字說明一切。
我對愛人說:糟糕,我胖了。
他隨即對我說:愛情真的盲目。
我:嗄???
他補充:我完全唔覺囉。
轉數慢的我終於明白過來。
即使事實上我胖了,但我在他的眼中依然可愛動人。(OK,這個結論是我自己說的)
儘管如此,我還是決定減肥。
放心,我沒有節食,也沒有做甚麼糟質自己。
我只是中午急步走回家罷了。
這一段路,需時半小時。
你須知道,平時我走路只比蝸牛略快。所以我必須急步走才達到做運動的效果。(愛人說,我急步走只相等於他的正常步速。唉。)
Anyway,數字告訴我,我真的輕了。
不過,前幾天去陶瓷班(我已經差不多三個月沒去吧),
導師一看見我就說,咦,你肥了喎。
明白晒。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010/4/14

快樂是,找到一個好Blog

0




哎,我不常看明星的Blog

心想,他們能寫得多好呢?(嘩,明顯是毫無理據的偏見!!)

他們怎麼可能用心寫呢?(又其實,明星也不過是人,而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今天無意中看了MJBlog,咦,好OK喎。

對於MJ(不是Michael Jackson啦),我的認識僅限於卓韻芝的男朋友。(卓韻芝的形容是,看見他的眼就想將他吞下肚。Wow!)當然,後來我知道他是MR. 的成員之一。又然後,我在卓韻芝的散文集《愛是永恆(當所愛是你)》中看到他的文字。

今天,看到MJ寫的這一篇,深有同感。

告訴我你為什麼不快樂

你可以大聲的說,你為甚麼不快樂嗎?

為了雞毛蒜皮的事而讓壞心情佔據,你說值得不值得?

還有這一篇,Wow,浪漫到痺。

生日快樂, 2010.

長距離戀愛workwork

愛情的甜蜜表露無遺。

------------------------------------------------------

今天,我跟你分享一個好Blog

願這份微小的快樂蔓延,

因為你明白了懂了,

我們其實沒有資格抱怨不快樂。

2010/4/13

不屬於我的電郵

3




大概在一年多之前,我開始收到莫名其妙的電郵。

放心,不是甚麼詐騙電郵,當然也不含色情成份。

電郵是超級正經的,說是莫名其妙,因為內容與我半點關係也沒有。

電郵的內容全部都是關於草地滾球的。

我敢說,我這輩子跟運動也扯不上關係,草地滾球更是遙遠得我連想也沒想過的運動。

但從年多之前開始,我不定時收到一班陌生人的電郵。

因為電郵是傳到我的公司電郵,所以初時我很認真的看,但左看右看也跟我無關啊。

那我就當誤傳好了,沒有回覆也沒有理會,但是每隔一段日子,又會收到這些人往來的電郵,還附有相片,都是正正經經的合照。

這件事奇怪的地方有二:

第一,為甚麼一年多也沒有人在按Reply All之前發現,電郵名單中有一個陌生人呢?

第二,為甚麼一個人收了年多與己無關的電郵,依然不動聲息,不回信告訴對方寄錯了呢?

今天我又收到他們在第4屆中港澳草地滾球邀請賽的合照啦。

大家看起來都很高興啊。

會不會有一天,我會突然其來玩草地滾球呢?

如果真是這樣,這算是上天的召喚嗎?

雖然到現在為止,我仍然對草地滾球沒半點興趣……

2010/4/12

迷濛

0




有時候我會忘記,心底裏的渴望。

早上醒過來後,習慣性坐在電腦前面,

腦海突然一片空白。

我想做甚麼?

我有甚麼計劃?

我的人生到底怎麼了?

突然置身在一片迷濛之中。

人生在死後,甚麼也不存在了。

曾經擁有的一切,彷似真實地存在,但主人逝去之後,其存在感頓時變得虛無。

我拼命爭取這樣,渴求那樣,

但我明明就知道,一切都是假的。

今天擁有了,明天就可能會失去。

甚至終有一天,離開的不是別的,而是我自己。

於是,我選擇了遺忘。

遺忘有過的渴望,

這一刻有甚麼,就擁有甚麼。

擁有甚麼,就享受甚麼。

於是,我在享受這片迷濛的悠閒。

----------------------------------------

以上種種,

其實是一個悲觀者的一刻心情。

總是在一個美好的早上,

突如其來受襲,

最糟糕的是,襲擊者竟然是自己。

2010/4/11

大小登科

0






這兩天經歷了兩位親人的大小登科。

昨天參加愛人表弟的婚宴,今天與表妹影畢業相。

-----------------------------------------------------

以前中狀元是大登科,今天大學畢業可以算是大登科嗎?

現在滿街都是大學生,連碩士也不怎麼馨香了,也許大學畢業真的不能算甚麼,只能說是基本要求。

然而,想像一對夫婦,養育一個兒女,由嬰孩開始,學說話、學走路,上幼稚園、小學、中學,到今天大學畢業了。

從今以後,兒女正式踏進社會。

所以,今天畢業的,不單是一個一個大學生,而是一對一對的父母。

大學畢業了,以後就得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

錯也好,對也好。

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與人無尤。

父母也得學會放手。

兒子往後的選擇錯也好,對也好,我們可以給予意見,卻不能強迫他們順從自己的意思。

-------------------------------------------------------

至於小登科,雖然有人戲謔是走進戀愛的墳墓。

但說歸說,每天還是有人帶著幸福、懷著喜悅走進婚姻之中。

有些夫婦從今以後快快樂樂地生活著,同偕白首。

當然,也有些終究發現相愛容易相處極難。

分開了,各自還大家一片晴空。

我不是在掃興,我自己結婚超過七年,所以我可以說:

婚姻是需要用心經營的。

兩個人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生活習慣當然也不同,相愛的時候處處忍讓,蜜月期一過,生活納入正軌,是好是醜是接受還是無法接受,就算騙得了人,也騙不了自己。

婚姻只是一種制度,我甚至懷疑這種制度在這個世代還有多大意義。

不過,我還是願意相信,

真愛萬歲。

而婚姻,不過是讓世人見證這份真愛。

2010/4/8

《迷失愛與罪》:誰的選擇決定了甚麼?

2





Woody Allen的電影,總有些人喜愛,有些不。


我不算是他的忠實粉絲,至少他的許多成名作我也沒看過。不過他的倫敦三部曲我倒是有心追看。


第一部曲《迷失勝分》Match Point)真係正,唔係講笑,所以知道第二部曲《遇上搭羅牌殺手》(Scoop)依然是那個女主角Scarlett Johansson,男主角是Hugh Jackman喎,再加上Woody Allen自己粉墨登場,自然寄望甚殷。結果出事,第二部曲很出事,跟第一部曲是一個天一個地。(所以我將完全忽視第二部曲)

於是,我便對作為第三部曲的迷失愛與罪Cassandra’s Dream)有所保留。直至影碟大減價才買回來看。


《迷失愛與罪》跟《迷失決勝分》的故事和架構也有不少相似之處,所以不會失望,當然也不會有大驚喜就是。


《迷失決勝分》的男主角陷入愛情與富貴之爭。


《迷失愛與罪》依然是愛情與金錢,不過男主角一分為二,化身為兩兄弟。





兩兄弟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原本一切相安無事,但好賭的弟弟欠下巨債,而哥哥遇上一個他要不惜一切留住的女人。於是,他們都需要錢,而這時候富有的舅父突然出現。他們順理成章跟舅父商量,但他竟然對他們開出一個驚人的條件……


一個人的矛盾尚且讓人看得透不過氣來,兩個人的矛盾自然更大,更何況這兩個人性格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也截然不同。於是,在道德、人性與慾望游走時更顯極端,將矛盾進一步深化。


上一次《迷失決勝分》我寫犧牲,於是《迷失愛與罪》就寫選擇。





他們真的沒有選擇嗎?弟弟我尚且能了解,因為他根本無力還債。但哥哥追求的純粹是慾望,對未來的憧憬。他可以努力追求,但別人沒有義務幫他實現,所以才有諺語:冇咁大個頭就唔好戴咁大頂帽。


然而,誰會管自己的頭有多大?大家的著眼點都只在那頂美輪美奐的帽子身上。


慾望令人心癢難耐、令人難以抑制地勇往直前。他們都以為自己沒有選擇,眼前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可是踏上這條路,才是沒有選擇的開始。


誰的選擇決定了甚麼?


即使到了最後,他們也不是沒有選擇。只是已經到手的一切,令人更加不能割捨。於是,命運之神確定了一切,只等待愚昧的人一步步踏上命運之路。





回想最初,促使這兩兄弟踏上這條命運之路的,竟然是因為好運氣。誰會知道那時候命運之神已經開始在冷笑。


其實這《迷失決勝分》和《迷失愛與罪》都在訴說命運。


同樣的背景、同樣的行為,為甚麼會造成完全不同的結果?是性格使然?是運氣驅使?抑或只是純粹的巧合?


沒有多少人都完全參透命運。不過再重覆一次,即使到了看似是末路的最後,我們還是有選擇權的。前面的路絕對不止一、二。我們何必局限自己?


PS. 兩個男主角Evan MrGregorColin Farrell也演得非常出色。不過意想不到的是,Colin Farrell會更加搶戲。


-----------------------------------------------------


官方故事大綱:


<迷失愛與罪>以英國倫敦為背景,講述力求改善生活的兩兄弟(伊雲麥葵格及哥連費路飾),一個是債台高築的賭徒,一個則愛上了一個漂亮女明星(希莉艾維飾)。兩種迷戀竟令二人慢慢陷入種種惡運,事情更一發不可收拾...


2010/4/6

時間表

0





我想製訂一個新時間表。
--------------------------------------
人生是否需要時間表呢?
譬如說,
有些女人希望30歲之前出嫁。
有些男人希望35歲之前有一番事業。
有些人希望25歲之前怎樣也要去一趟流浪。
有些人希望60歲之前供滿層樓,退休後安安樂樂。
……
我也有自己人生的規劃。有些實現了有些不。
但,我現在說的時間表不是這些。
我是指晚上回家後那真正屬於我的時間。
我平均八時回到家裏。十二時睡覺。
在這四個小時裏,我怎樣才能好好利用,不至於浪費呢?
--------------------------------------
第一, 我想將睡眠時間提前一小時。
現在只有三個小時
看半小時電視,花半小時洗澡。
剩下兩個小時。
現在我一般是坐在電腦前上網、上網、上網。然後就沒了。
有沒有可能,我只半個小時上網、一個小時寫稿、最後的半個小時看書呢?(已經很久沒在睡前看書了)
要是這樣的話,時間表應變成:
8:00看電視
8:30洗澡
9:00上網
9:30寫稿
10:30看書
11:00睡覺
咦,看起來很完美。不過漫遊在網海的時間總是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如果那天我想看電影,時間表就簡單得多了:
8:00看電視
8:30洗澡
9:00看電影
11:00睡覺
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實行這個時間表呢?

趕工時的無聊談

0




以前我喜歡把事情拖到deadline才完成。
反正在deadline前我一定可以完成得到,何必急呢?
於是,deadline之前我總是磨磨蹭蹭的。
然後,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
工作到我手上,我總想第一時間完成。
越快完成,越早可以甩手。
越早甩手,越快取得自由。
自由的時間,我可以悠閒地躺在沙發,
一邊吃麻辣鴨舌,一邊看電影。
不事生產的晚上,我總是過得愜意、輕鬆。
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回首的時候,
就會問自己,這一年我到底幹了些甚麼?
空白。
不過,空白有空白的好。
-------------------------------------------
同一個晚上,我可以完成三件事,也可以一件也完成不了。
端看我怎樣利用。
是無無聊聊地過呢?還是認真地做點甚麼?
-------------------------------------------
其實我只是想說,
好想快點完成手頭上工作。

2010/4/4

2010年3月電影

0




2010年3月看了12齣,數目正常地回落。
 《大鑊密探》(The informat
看得有點一頭霧水。
大概之前吃了感冒藥,開頭三十分鐘也在昏昏欲睡。只知道一班商界人士和一班聯邦密探在走來走去,講來講去。
後來醒過來,努力地跟進劇情,依然是一班人走來走去,講來講去。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很難想像真有這樣的人存在。一個公司高層答應FBI做臥底揭發公司黑幕,還妄想人民視他為英雄,公司升他做No 1。但他的謊話一個接一個,到最後戲裏戲外也弄不清主角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或者,從一開始,每一句也是假的。
我笑說,看這故事得出的教訓是:無論老公怎樣荒謬,老婆都可以盲目附和。
 單身大急救The Ugly Truth
永恆地,鬥氣冤家的男女主角最後一定會成為情侶。
這點是從一開始就知道的結局。
然而,這類電影還是歷久不衰,久不久就有一齣新的。
這一齣的賣點就是男女大不同。
面對愛情,女人用腦袋,男人則用下身。
男主角主持節目,大爆“醜陋真相”,男人都好色,男人都不喜歡被管制……
然後,男主角教女主角如何接近完全符合其checklist的男人,吸引到了,但女主角在對方面前根本不是自己。
愛情,真的可以用checklist來計算嗎?
這電影,輕輕鬆鬆的,還是可以一看。
 心動
是不是每個人心裏面,都會有那麼一個人,令他難以忘懷?都有那麼一個遺憾?
這個愛情故事很簡單,二女一男,由學生歲月到職場生涯,愛情由生命的所有到奢侈品,當中的轉折無奈而真實。
無疾而終的愛情,其實不過是愛得不夠,否則戲中的男女主角,老早就在一起,也就沒有所謂愛情的遺憾。
金城武+梁詠琪+莫文蔚,這個組合也算一時之選吧。
單身男人A Single Man
這一齣戲我罕有地跟愛人在意見上發生分歧。
我之所以在眾多選擇中挑了這一齣是因為我看的每一個Blogger也大讚這一齣戲。
結果,電影沒我預期的好看,愛人更極度不滿,而我其實覺得沒那麼差啦。
經過多翻研究,結論是女人大概都會喜歡這電影,男人啊,直男不喜歡,同性戀的應該跟女人一樣喜歡。
我這樣說,你會想看這電影嗎?
電影只講一天,一個男人打算自殺的最後一天。為甚麼想自殺?愛人死了之後他活著再沒有任何意義了,八個月之後他還無法放下對愛人的思念,所以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
就是這樣,沒有更多的了。
但我其實很喜歡這樣的題材。報告完畢。
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我記得小時候常常看到《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卡通片,但我不見得喜愛,反而覺得有點厭煩。
由我知道Tim Burton拍這個故事開始,主角既有Johnny Depp又有Anne Hathaway,簡直是非看不可的組合。
雖然後來的評論好像不太好,我作好心理準備看了。
果然,不是甚麼精彩之作,但過程不沉悶,我收貨有餘,只是覺得奇幻感不足。
清潔小小姐(Sunshine Cleaning)
兩個女人新入行清潔兇案現場。
這樣的題材我原本以為會玩得更過癮的,想不到如此平實。
雖然如此,電影還是好看的,最大的問題是許多可以發揮的情節也點到即止,沒有深入發掘下去,否則應該會更感人吧。
現在只能算是不過不失。
縱使生活一團糟,但仍要不斷勉勵自己:I am strong, I am powerful, I am the winner.
不過,如果真是這樣,就不用時刻提醒自己了。
但生活再糟糕,還是得活下去。好的壞的,總會過去。
歲月神偷
如果《歲月神偷》沒得獎,大概不會像現在那般惹來多番討論。
我對這類電影興趣不大,所以之前一直沒看過預告片和別人的評論。
這樣看電影往往會有驚喜。不過《歲月神偷》只能說是中規中矩,我想不明白為甚麼會惹來這麼多爭議。
六十年代的舊香港,彷彿距離我們很遠很遠,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是不是只能在電影中尋回?
無論如何,電影拍得有誠意,值得支持,只是個人認為不值得這樣熱捧。
 越光寶盒
我這種對《西遊記之仙履奇緣》有情意結的人,當然不想錯過這一齣《越光寶盒》。
海報有朱茵的大頭相,但在電影出場不夠一分鐘,係唔係玩野先?
算數,遇了無厘頭,之前劉鎮偉的《機器俠》被大肆評擊,我覺得還不差嘛。反正我不會對劉鎮偉抱有太大期望,縱使曾經拍過經典,但這些年來彷彿都在食老本,將同一個故事玩來玩去。
有些人會大罵,但我總能一笑置之。
《越光寶盒》依然在玩紫霞仙子與至尊寶的愛情,加串連多齣電影橋段,企圖製造搞乜鬼式的笑料,但整齣電影的故事性太弱,笑料不是沒有,但不夠密集,不能說是成功。
但我沒有失望啊,可能因為真的遇了不會精彩。
 逃學威龍
原來已經是十九年前的作品。
這一齣我最近才買回DVD,看的次數不多,有打有笑有劇情,比現在的許多港產片精彩多了。
現在再看其實笑料沒記憶中那麼頻繁,但
周星馳的角色不是很叻很神氣(《逃學威龍》、《食神》、《審死官》),就是身懷絕技的面懵心精小人物(《賭聖》、《新精武門》、《功夫》),要說起來,其實我比較看他囂張的演出,那種神態,不作他人選。
 守護有心人The Blind Side
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如果女主角不是這麼富裕,她有能力這樣幫一個非親非故的人嗎?當然,我相信她是真心的,但我們許多人也真心想幫助別人,卻幫不了這麼多,也不可能這樣幫。
所以,只能歸因於緣份吧,縱使那不是男女之情,而是母子之情。
故事講述一個有 錢 太太看到孤苦伶仃的大隻黑人青年,好心收留他,後來更正式領養他。
就這樣,加入小小運動情節,加入小小衝突。但全部也是小小的,縱使能夠溫暖人心,卻無法達到激勵人心的效果。

 非常外父生擒霍老爺Meet the Fockers
喜劇看一次爆笑,看第二次依然爆笑的不多。
這一齣也不例外。
老實說,我是為了重溫戲中那個BB唯一一句對白而買這張碟重看。不要問我那句是對白,因為有點粗俗。
《非常外父揀女婿》的續集,還請來Dustin HoffmanBarbra StreisandBen Stiller的父母,再加上Robert De Niro,就算不夠爆笑,單看卡士已夠開心了。
你以為你是世界的軸心?當別人都跑開,剩下你自己一個,你還能當世界的軸心嗎?此時你不得不放下身段,跑到別人建立的軸心世界,除非你想孤單一輩子。
 

志明與春嬌
看之前因為太多好評,所以抱著很大的期望。結果,沒有預期那麼出色,不過依然是一齣好看的愛情電影。
也許我預期的是真心交往的愛情吧。你可能會跟我爭拗男女主角也許是認真的,噢,對於認識一個星期就搭上的關係,能有多認真呢?再來,我一直只看到楊千嬅港女上身的喜怒無常,余文樂則是甚麼也沒所謂的死靚仔,果然是姊弟戀,但兩個人明明唔啱Channel,為甚麼一定要大團圓結局呢?
撇除我的個人執著之後,這齣戲的對白抵死好玩,也拍出都市人的戀愛不確定性,有很濃厚的港味,大家看完應該會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