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看過太多關於《告白》的評論,所以我也不說太多,只輕輕說幾句感想。
- 看完書再看電影,自然在觀影過程中不斷做對比。這一段刪了,那一段深刻了。沒完沒了的對比,干擾著觀影的樂趣。(下次還是先別看原著好了)
- 小說,我一早說過,震撼力不大。震撼的只是開頭,角色一個接一個地告白,但事件僅此一宗,往後不斷重重複複,後繼無力。
- 電影聰明之處是將不同角色的告白交疊處理,情節不斷推進,將小說累贅的地方減省不少。
- 電影較著眼於少年犯A,因而大為濃縮了少年犯B的告白,其實我覺得B及其母的心態更值得探討。
- 小說中少年犯A的告白我看得最不耐煩,他那種所謂為吸引母親注意而干犯殺人罪,邏輯大有問題,根本說不通。
- 電影將少年犯A拍得較小說吸引,選擇以他為主線,大概是戲劇性較強吧,而且結局也必須由A引爆。
- 小說的結局很虛浮,沒有真實感,也許能引起疑惑和討論,卻有一種不夠盡情的感覺。
- 電影的結局為小說補上精彩的一筆。那種追悔莫及的心情,緊緊牽扯著觀眾的情緒,是故引發最大的高潮。
- 松隆子演得很好,雖然戲份不多,但已充分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此角色在小說中的戲份更少,只在一頭一尾出場。
- 話說回來,小說中女主角的報復其實很不合邏輯,所有事情怎麼可能一如她所安排、所預期般發生?
- 電影令少年犯A和女主角的行為變得順理成章,看電影時不會反駁甚麼,但我看小說時一直覺得他們的行為不合情理。
- 導演的前作《下妻物語》和《花樣奇緣》均色彩鮮艷,《告白》的灰調令人覺得沉鬱,沒有看《花樣奇緣》那種明明在看悲劇,卻看得精神爽利的感覺。
- 許多人看《告白》就是求“震撼”,於是許多人看完電影後都以震不震撼做標準,有的覺得超震撼,一是覺得不夠震撼,甚至一點也不震撼。其實,導演或者作者大概不是純粹為了讓觀眾/讀者感到震撼吧。有更多的訊息想帶出來,只是又有多少人接收得到?
- 無知就可以為所欲為?寂寞就可以殺人?為甚麼要保護少年犯?兒女做甚麼都是正確嗎?父母的行為對兒女有多大影響?親手殺人才算報仇?親自制裁犯人為甚麼不容於社會?
官方故事大綱:
在學期結業當天,女教師森口悠子在課室向學生們宣告一個驚人消息:她辭任教師一職,原因是數月前在學校泳池溺斃的4歲女兒;愛美的死不是意外,是被班房內的學生殺死!
森口不點名指出兩名兇手:少年犯A和少年犯B,她不打算採取任何法律行動,因為她計劃教導兇手知道生命可貴。她將帶有愛滋病毒的血液注入牛奶給兩名疑犯飲用…